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德国的奔驰企业注重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奔驰企业文化(奔驰企业文化和介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奔驰企业文化
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是世界知名的德国汽车品牌,1886年1月,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并获得专利,几乎同时,奔驰的另一位创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也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辆四轮汽车。从此,世界发生了改变。1926年6月,戴姆勒公司与奔驰公司合并成立了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以梅赛德斯-奔驰命名的汽车正式出现,并从此以高质量、高性能的汽车产品闻名于世。除了高档豪华轿车外,奔驰公司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车和重型载重汽车的生产厂家。目前,梅赛德斯-奔驰为戴姆勒集团(Daimler AG)旗下公司。
奔驰在中国营销策略和在德国有什么不同..
奔驰的销售策略没有适应中国,中国喜欢加长加大,奔驰总部在中国卖的车型,却是外国一模一样搬过来的,没改动,这个与竞争对手比,就输了,BMW,AUDI都适应中国改动了再投放市场的。
德国三大汽车品牌的最大不同
从规模上讲,大众是德国的首领,他的产品覆盖面很广,宝马和奔驰主要还是侧重在中高档市场,尽管他们也有类似宝马一系,奔驰A系的产品,但也只是少量迎合市场,例如A系设计本身就不完善,一系更是鸡肋,SMART是奔驰本来想卖掉的,后来因为汽油涨价才又有销路,但是因为上有A系,他的发展很受限制。大众的平台概念是很成功的,主要面对中低档市场,做为大众集团,他面临的也不只是中低端,他是覆盖面广泛为中低档车提供实在的技术,更受大众喜爱。
扩展资料:大众汽车(德语:Volkswagen)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2016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第7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大众汽车
为什么德国车在中国口碑那么好?
我们国人都很喜欢德系车,觉得德系车质量好,车好,省油又省事。1,用料非常扎实,德系车一直以来在用料这块真的很要强,基本车身钢材用料更多,给我们安全更加可靠的感觉。德国车的工艺自不必说,多数德系车底盘较为扎实,经久耐用,这也是我们爱它的原因。2,德系车更追求动力性,因为在德国,有一些高速公路上是不限速的,所以德系车对发动机扭矩和动力性能是比较热衷的,为了能让小排量车型也能够迸发出较强的动力。
帮忙写一个奔驰的PEST分析吧
中国汽车行业简介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是现代经济增长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汽车工业在经济起飞过程中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新世纪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中国汽车市场也逐渐发展壮大,已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日.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1971年,我国汽车产量突破10万辆;
1980年,汽车产量突破20万辆;
1992年,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
2002年,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
2003年,汽车产量突破400万辆;
2006年,新增产量157万辆,增长率28%
我国市场上主要汽车品牌
自主品牌 :奇瑞、吉利、华晨、哈飞、长安、红旗、夏利、奥拓
进口品牌 :奔驰、宝马、雷诺、福特、大众、奥迪、VOLVO、通用、丰田、标致、雪铁龙
合资企业 :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奥迪)、华晨宝马、广州本田、一汽丰田、一汽***、南京菲亚特、东风日产、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长安福特、上海通用、郑州日产、海南***
竞争现状
目前我国汽车品牌有355个,其中自主品牌占69%,但是在100个轿车品牌中,自主品牌只有37个。目前国内销售的轿车中,合资企业生产的国外品牌占据了市场份额的90%左右,国内自主品牌主要集中在小排量经济型轿车,主要有吉利、奇瑞、哈飞等。
通过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一, 2000年之后,我过汽车产业是爆发式增长与低增长交替出现,总体发展不稳定,并且在06年之后产能过剩问题有进一步加剧趋势.
二,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国内品牌和美日等国品牌实力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高端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广大的消费群体日趋成熟理性,国产汽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于PEST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简单而言,称之为PEST分析法
中国汽车**环境分析
国家政策的支持:
1,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在十一五规划中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积累了了一定的人才和经验,为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3,.小排量汽车解禁。2006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行驶路线和出租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这直接促进了小排量汽车的销售.
国家政策的局限性:
1,汽车税费。当前汽车消费税税赋过重,结构不合理,17%的***,10%的购置附加税,3%至8%的消费税,还有难以计数的各种费,造成消费者"买得起用不起",制约了汽车消费市场。而且公路收费站点多,增加了消费者的支出。
2.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国企业目前融资渠道单一,主要靠银行贷款,由于国家的紧缩政策,银行贷款紧缩,使的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题。
相应的部分政策法规:
⑴《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的势头
⑵《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地方**一律取消不利于汽车消费的政策
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⑷《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
⑸《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汽车生产商授权,***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
⑹《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展自主品牌
⑺《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长期困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瓶颈”问题。
中国汽车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要素是汽车工业腾飞的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始终处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耐用消费品市场也将保持一种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我国的汽车市场。
截至2008年中国经济已经持续五年达到或超过10%的发展速度,经济学界人士预计2008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对中国经济前景保持乐观看法。
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从07年7月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五次冲击波,导致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和雷曼兄弟先后破产,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贷公司严重亏损,美联储和财政部三次注资救市.
受次贷危机拖累,日本第二季GDP比去年同期减缩2.4%,创下七年来最大降幅;欧元区GDP下降0.2%,折合成年率为0.8%。这是自1992年以来欧元区15国整体GDP首次出现萎缩,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经济都在走低。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进一步扩大.
此外,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压力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国际经济环境中潜在的风险进一步积聚,明年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
国内经济形式变化:
目前国内受金融危机波及有限,经济仍维持8%增长,但我国的出口贸易受挫最大.
国内股市严重萎缩,极大的打击了投资者信心,**采取货币紧缩政策,外企向国内的注资明显减少.
我国贫富差距过大,体现在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以及消费者本身,购买力参差不齐
经济环境对汽车影响
一,融资难,中小企业发展举步惟艰.
二,出口贸易受影响,汽车销量下滑.
三,国内消费者购买力有所下降
社会因素
一,国人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但在消费时"崇洋**"也不少,自主品牌本土优势不明显.
二,人口规模不用说,汽车的消费者群体日益增长,且目前消费者观念趋于保守,超前消费意识不强,市场潜力巨大.
三,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人群体日益增长,但相对应的汽车市场基本尚未开发
四,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人们的消费更加理性,对品牌,质量和环保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五,交通和环保因素.一方面,我国人均占有公路的长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严重限制了汽车的普及,另一方面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短时间内制约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因素
技术落后。目前国内汽车引进技术产品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的占30%左右,进行开发的换代产品达到80年代水平的占30%,技术落后的占40%。其中突出的是客车和旅行车,大部分是仅适合公路中短途客运和城市公共交通用的低档产品。轿车的关键生产技术仍然控制在合资的外方手中,他们往往不愿意转让技术。目前,我们的汽车自重约比国外同类车重10%-20%,耗油高10%-30%,汽车首次故障里程一般为1千 -2 千公里,而国外达到1.5万-2万公里。此外,电器系统、供油系统和附件性能不稳定,经济寿命一般为10万-15万公里,只及国外同类车的一半。
开发设计能力也同样缺乏,现有产品除了全部引进就是测绘仿制,即使是自己设计的东风140和解放141,主要也是参照国外的车型。而轻型车和轿车则缺少设计人员和相关设备,再加上投资不足,还无法**开发。零部件厂的技术力量更为薄弱,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更差.
人才匮乏最突出,特别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也同样缺。据悉,国内已有技术人才在德国相关领域深造。相信不久国内将能完全掌握国际上已经成熟的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电控补气技术和车身制造技术。在管理方面,以一汽竺延风,二汽苗圩为代表的汽车界“少帅”们固然给管理层面增添了新鲜空气,但整个管理层的头脑对“WTO”的冲击是否准备充分还未可知。
PEST分析总结
国内汽车企业需要做好:
机会管理
危机管理
机会管理:
一,注重品牌经营.
着力打造全球知名品牌,提高品牌附加值.努力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参与度和忠诚度.
二, 扩大市场份额.
不仅要抢占国内市场,更要乘国际金融市场低迷汽车市场萎缩的机会进军国外市场.
危机管理: 一,企业合作,共度难关
企业的合作包括企业合并,搭建共同的技术研发平台等等....
二,市场开发,市场定位
要加紧开发新市场,包括国外市场,国内二三线城市以及新型消费者市场.同时做好市场定位,明确自己应该在低端市场还是在中端或者高端市场上大施拳脚.
关于奔驰车的自我介绍
单从这哥出现在各大选秀求职相亲节目的表现,你就觉得难以用“幸福”二字来形容了……
最近参加《王者归来》与金星大吵。
山东卫视 2010年12月4日 《爱情来敲门》 以“艺源”名字出场,自我介绍开了一个演出公司,牵走一个叫耿晓宁的女嘉宾
中国教育电视台 2011年1月21日 《职来职往》 他是一个求职者并强烈斥责各大老板!
天津卫视 2011年2月19日 《爱情保卫战》他是一个年薪十万的成功人士!因为模仿杰克逊被女友母亲反对两人交往。节目中出现的女友不是耿晓宁。
浙江卫视 2011年5月16日 《爱情连连看》他头带围巾,与雷鸣针锋。第一次提到了要存钱买奔驰车砸掉,当一位女嘉宾问她会不会对女友说谎时,他说如果你要问我你漂不漂亮我肯定说漂亮。所有灯灭完。失败感言还说绝不听别人意见。
东方卫视 2011年8月5日 《百里挑一》 自我介绍是街舞老师,年薪12万,又提了要在前女友面前砸奔驰车的事。被女嘉宾称为“愤怒的小鸟”。最后失败退场。
还是东方卫视 2011年8月到2011年9月1日 《谁能百里挑一》,牵走一个叫紫洁的女嘉宾。
贵州卫视 2011年11月12日 《非常完美》 梦想组建杰克逊二人组,当被女嘉宾提出疑问和说到他一直在亢奋时候,立刻脾气爆发了,砸奔驰车的事又提出。最后失败退场。
***卫视 2012年2月9日 《现场》 节目现场大骂10名评委
东南卫视 2012年3月24日 《挑战万人迷》 自称要在**开演唱会,在香港浅水湾李嘉诚房子对面给自己母亲盖大房子 ,节目现场说手指受伤是因为跟人打架,说女人*险,女人不能相信。自己的女友必须什么都听自己的,女友不能听她自己***。所有跟他说话的女嘉宾都被她骂了。
宝马车与奔驰车有什么区别?
如果纯粹说是牌子的话,应该是奔驰。
全球来讲,真正作为汽车工业以及豪华车的代表,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奔驰。
从品牌历史上就看得出来,奔驰的创始人是创造是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人,就是哥特里布·戴姆勒和卡尔·本茨。所以他们俩创始的公司毫无疑问应该是汽车工业的代表,奔驰的发展史就是汽车工业的发展史。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记载了汽车发展历史的博物馆在德国斯图加特(奔驰和戴姆勒的全球总部所在地),叫做奔驰博物馆。就这方面,宝马只是纯粹的高端豪华车,是奔驰的竞争对手。宝马的全球总部在慕尼黑,那里也有宝马博物馆,但是里面所记载的东西始终是不可能超过奔驰博物馆的。
就品质而言,两者其实是各有所长。在小排量的发动机上面,无疑宝马是略胜一筹,他们得直列4缸和6缸发动机所对应的车型是同级别中动力最强劲的。大排量的发动机方面,两者应该说是不相上下。但是可惜的是宝马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款超级跑车出现,而奔驰却拥有McLaren SLR,它的发动机是AMG的8缸5.5升机械增压发动机,宝马没有相对应的竞争车型。当然了,如果纯粹谈发动机的话,意义可能并不是很大,你想啊,两个厂家都能为F1的赛车提供发动机,那两者的发动机技术当然是全行业的佼佼者了。这里对发动机的评定就姑且算是宝马胜出吧。
但是就承用车而言,奔驰有两个方面是领先于宝马的,而且是比较容易辨别的两方面。其一为空气动力学性能,奔驰的民用车多少借鉴了迈凯轮的赛车的特性,而迈凯轮的赛车在空气动力学性能方面是整个F1中间最好的。表现出来的就是奔驰车的线条柔和优雅(除了G级之外),宝马的线条看上去比较刚猛有力,另外奔驰在一些局部的设计上面,更多地考虑到了风洞效应(就是汽车行驶过程中风力对于车体的影响),而宝马在这方面略显不足。最后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同排量的竞争车型,奔驰的油耗少于宝马。其二就是舒适性。同级别的车型相比较,奔驰的舒适性明显优于宝马。这几乎实业界公认的事实。要不然怎么会有人说“开宝马,坐奔驰”呢?言下之义就是坐在奔驰里面会觉得很舒服,而宝马更加能带给使用者那种驾驭的畅快淋漓的感觉。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想明白,为什么宝马的3系可以打败奔驰的C级,而宝马的7系始终不能超越奔驰的S级。因为3系和C级的受众更多的是年轻人,他们比较注重动力表现,车开起来颠一点无所谓,但是要猛,而7系和S级的受众则**在有一定事业和年龄基础的成功人士,他们更加注重的舒适,那是王道。
从价格上看,同级别的奔驰车的价格要略高于宝马,全球范围来讲基本遵循这个规律,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市场受到其他的因素的影响略有不同。这一方面来讲是品牌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受到两个厂商的业界地位的影响。
另外就是两个品牌在德国的地位以及相对的**效应。在德国,宝马仅仅是豪华车品牌的其中之一,国内还有奔驰、奥迪、保时捷等等,但是奔驰的地位就要高一些,它代表了德国。无论是业界还是整个德国的工业的整体,奔驰处处都代表了德国的形象。即便你在德国打工做兼职,工资最高的企业除了德意志银行之外,另外一个就是奔驰,而宝马只是普通的水平。
所以但比品牌的话,奔驰应该优于宝马,而其中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品牌历史和品牌内涵。但如果说产品的话,两者应该是伯仲之间,互有胜负,各有所长。
就楼主所说的出事总是宝马,奔驰没怎么听说,这其实还有其他因素在里面。
绝大多数出世的宝马车都是国产的宝马车。同样是国产,宝马的国产率要远高于奔驰。这对宝马来讲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方面就是提高国产率有助于降低价格,赢得更多的市场,所以现在宝马的3系、5系在中国卖得很好,而奔驰的C级由于刚刚更新换代,得益于设计和动力的改进,现在状况正佳,但是E级的销售很成问题。原因是它国产后的降价幅度远不及宝马的5系,糟糕的是E级的设计很中庸,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也确实是乏善可陈。而且由于A6在中国的统治,现在处境比较困难。而宝马的5系在加长之后,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爱戴,既可以得到一个更加高端的品牌,同时也能得到宽敞的车内空间。E级没有进行加长,显然很吃亏啊。
但是宝马也要承受国产率高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也就是楼主考虑的问题的重心所在了。不要说我是妄自菲薄,但是中国的汽车产业和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确实还欠火候,很多零部件的水准达不到先进国家的水平。这也是奔驰德国总部不肯提高国产化率的主要原因。但是宝马为了让3系和5系抢占更多的市场,提高了国产化率,但是同时也牺牲了品质,这就造成很多车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不断地出现,弄得宝马的3系和5系越来越向日本车靠近。而奔驰的C级和E级,由于国产化率较低,品质能够有更好的保证,所以事比较少。两个品牌的***基本上问题都很少。
所以现在的宝马3系车主很多都愿意买进口的320,品质上比较有保障,但价格稍微要贵一些。
纯粹比品牌不是很实际,关键看自己的选择,因为买车的时候不可能把某个品牌的车都买了,对吧?
希望这些话能解开你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