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滑翔伞飞行的技巧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生活很平淡,想去学习下滑翔伞,求这方面的技巧和知识,要详细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生活很平淡,想去学习下滑翔伞,求这方面的技巧和知识,要详细点。
控制要领
滑翔伞滑翔伞的伞布是一种特殊防裂尼龙布料制成的伞衣,共分为三部分:伞衣、吊绳主提索和套带。滑翔伞前组主提带左右各有一条控制绳,飞行员利用它可控制方向(定向)转弯,操作上非常容易,但动作必须柔和。在飞行中要左转时,只要将左边的控制绳轻轻往下方拉,转至需要的方向再轻轻放回;要向右边转时,就将右边的控制绳轻轻拉下,直到转至您需要的方向时再轻轻放回。切记在进行左右转时,动作必须柔和,徐徐放回,不可猛拉猛放。滑翔伞是一种高性能滑翔工具,如果由经验不足或不了解正确控制技巧的人员来飞行,危险性极大。因为滑翔伞具有高性能滑翔特性,因此飞行员在飞行前必须了解它的特性和控制技巧(特别是在着陆时的控制要领)和乱流中飞行时的控制技巧。倘若控制绳失效时,要借助后面两条主提带,操作要领和控制绳相同。
着陆:在10—15公尺的高度,进行着陆必须面对风向,控制绳拉至肩部,距离地面约1公尺时,徐徐将两边控制绳拉至腰部以下,这样就可以轻松着陆了。如果着陆过程中,伞有些不稳,那就是乱流的缘故。这时需将两脚并拢,膝盖并紧,准备进行滚翻,也就是根据五点着陆的要领来完成着陆动作。五点着陆的要领是利用身体肌肉较为发达的部位先去接触地面,以达到安全着陆的目的。
刹车:滑翔伞在飞行过程中,滑行者将控制绳拉至耳朵下方位置,此时伞的尾缘下垂约2—4寸,这时滑翔比为最佳。但不可拉得太多。当要降低飞行速度时,将控制绳往下拉至**位置,尾缘下垂更多以增加阻力,减低飞行速度。这种减速方法除了在着陆时使用外,飞行中很少用这种大幅度的刹车。在距离地面30—50公尺时避免使用这种方式,因为控制绳拉下太多会造成伞翼气囊失压,而失速是很危险的。在稳定气流状况下飞行,飞行员可用控制绳来改变相对的气流角,控制伞的方向。在不稳定气流状况下飞行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飞行者必须要了解和认识不稳定气流(乱流)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形成因素。
编辑本段
关于乱流
滑翔伞乱流的形成因素
a.高低起伏的树木、山地和建筑物;
b.空气中受冷热影响而引起的静态的变化;
c.两层空气之间的流速差;
d.冷风或暖流过境产生乱流;
e.与热气流也有关系。
乱流影响滑翔伞的范围从数尺到数里不等,因此飞行者在拟定飞行计划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航线上容易产生乱流的地区。
影响乱流的因素
A、风速愈大时乱流愈强;
B、空气密度愈大乱流愈强。风速在10里/小时,造成的乱流对飞行人员不造成严重危险,但如果风速在15-20里/小时,所产生的乱流特别在靠近障碍物起伏地时,甚至可能将滑翔伞掀翻。冷天所造成的乱流比夏天更强。
乱流中的飞行注意事项
飞行者体重越轻,受乱流影响就越大。体重轻的飞行者抗乱流的能力较差,所以要特别小心。在乱流中飞行时应将控制绳拉至**以上30%—40%,因为速度太慢也会引起变速失压、泄气,进而失速,来不及应变。所以要小心应付,尤其是接近地面或山坡时。
编辑本段
滑翔指南
滑翔伞如果你打算参加滑翔伞运动,就必须找家有实力的滑翔伞运动俱乐部或专门的飞行学校,在有经验的教练带领下,从基础知识、地面练习学起,循序渐进地掌握初步飞行、中级飞行、高级飞行和特殊飞行技能。
一、滑翔运动者的基本条件:无心脏病、恐高症和高血压,发育良好、思维正常且对自己的年龄充满信心的合法公民皆可一试。
二、滑翔伞的种类与销售价格:初级伞:1.5-2万人民币左右。休闲娱乐伞:2万人民币左右。竞赛级伞:3万人民币左右。
三、滑翔伞飞行训练内容:学习滑翔理论与气象常识,飞行器材以及滑翔伞的结构;熟悉滑翔伞,在地面作抖伞操纵练习,并且观看高山滑翔飞行;在几十米的山坡练飞;在二三百米高的小山练飞。
四、安全保证:目前许多航空俱乐部,在招收学员时大多会给学员上一个月左右的人身保险;滑翔伞基本上是进口伞,都经过了国际滑联的严格检查,本身的安全性不容置疑;有两名资深教练分别在起飞点和着陆点通过对讲机进行飞行指挥;每一个滑翔伞的坐椅内都装有一顶备份伞,以防意外。目前国内的滑翔伞俱乐部有数家,除华联俱乐部外,比较有名的还有巨人俱乐部,天骄俱乐部和飞人航空俱乐部等。培训时间学员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在周末或其它时间,结业后发放国家体育总局伞翼滑翔运动A级证书。
编辑本段
特殊情况处理
滑翔伞飞行伞会碰到的危险状况大致有乱流时伞衣折翼,湖水、河川、海面等必须要落水时,还有碰到积乱云被强烈上升气流吸引时等状况。
乱流伞衣折翼时:正**的风口折翼时,伞会立刻急速下降,同时伞会前后摆动相当厉害,此时,应将左右的操纵绳同时向下拉,防止伞衣前倾,然后正**风口折翼的地方会再度打开。而操纵绳拉下的幅度大小与风口折翼的程度有关,也就是折翼的越大,操纵绳拉的幅度越大,反之越小。
当操纵绳拉下,风口折翼恢复之后,反而造成失速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左右伞衣折翼首先将没有折翼的一边操纵绳拉下,以保持伞向前滑行,防止螺旋旋转,待到安全地带后再将折翼那一边的操纵绳大幅度且急速地上下拉动,若一次无效,再拉第二次、第三次。若无法恢复原状时,应立即考虑使用副伞。
翼端小幅度折翼:事实上当伞衣在旋转时,下降速度会立刻加快,这时,另一边的操纵绳要向下拉一点,以防止失压而折翼,如果折翼则将操纵绳上下快速拉动2、3下。
落水、高压线:首先落水之前,先将套带与身体脱离,挂钩的锁必须要打开,特别是落入河川时,伞衣会被水冲走,溺水的可能性相当高,所以必须特别注意。有高压线的地方是禁止接近的,但万一飞近的话,要注意绝对避免同时碰到两条电线,身体尽可能保持垂直,手脚伸直,而高压线的附近会有磁场,所以也要避免靠近。如果高压线的位置在下风处,而高度还够的时候,利用顺风通过高压线后再着陆,因为顺风着陆有时比较安全。
如果在海边湖边飞行,最好穿上救生衣,以防万一落水,另外,如果落水后,伞衣盖在头顶上,会造成无法呼吸的危险,所以在落水之前一定要刹车,将伞衣落在飞行员的后方。
滑翔伞被积雨云吸住上升时:通常在飞行时,远远看见积雨云就该避开。不过它的移动速度实在太快,有时飞行员会不自学地被吸住急速上升。当发现这种异常的上升状况时,应立即设法脱离。 如果上升气流十分强烈,以平时降低高度常用的360度旋转,此时反而会增加上升的速度。所以此时应衡量地面高度,用“全失速”(Full Stall),将操纵绳在手上缠绕2、3圈后,拉至全刹车,双手贴于臀部外侧,令伞衣弯成马蹄状,以确实做到急速下降的效果。
不过,由于全失速在放开时对伞的折损很大,而且在拉下后刹那,伞衣瞬间停住,飞行员会因惯性作用往前急荡,除非是相当熟练的操纵者,否则反而容易因这个突来的状况产生危险。所以目前已有越来越多人使用“B失速”(B Stall)来代替全失速逃离乱云。
“B失速”是指拉B组操纵带(第2组伞绳),而使伞呈失速垂直下降的方法。做法是将B组操纵带拉下,最好先拉至肩部,观察伞的状况再决定是否拉至**,等脱离云区后再慢慢放掉(不可放得太快,否则伞会倒向正前方)。
副伞的使用:副伞是在万一的情况下,飞行员自救的最后机会。通常伞衣发生折翼时,能适时的恢复,等到恢复原状时,其高度会相对的损失,如果恢复操作太迟的话,还有万一吊绳与伞衣缠绕无法解开时,很可能在恢复之前就已经接近地面了。还有,主伞衣的材料受到紫外线照射而发生劣化现象,材料所残存的强度已经不够了,一旦遇到意外状况,其强度很可能承受不了而破损。这些时候,只有副伞才能救命。
副伞由飞行员从抛出到伞面张开,至少损失50公尺以上的高度,这是必须要考虑的,所以副伞一定要在落差50公尺以下抛出的话,副伞没有什么用途,反倒有可能会因乱流作用而与主伞伞衣相缠绕,这是必须非常注意的。
滑翔伞副伞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为抛弃式,一为脱离式(Cut Away),抛弃式的外包有圆桶型及四方型两种,使用时用一手抓住环带,然后用力向后方抛出,伞绳会顺序被拉出,内伞包脱落,越用力向远处抛出,开伞时间越早。接着伞衣开始吃风,然后由后方向后上方升起,当副伞升起时要将主伞尽量收回并且拉住,以防与副伞缠绕,同时用另一双手抓住副伞的组合带。而脱离式副伞需拉开脱解钩,主伞脱离及副伞张开几乎同时完成,其形状就像一顶小号的高空伞,并且也可以操纵方向。在使用抛弃式副伞时必须注意,不可向正下方抛出,因为若是顺风,副伞可能会由前方升起,如此会被主伞包信而无法运作。另外,副伞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定期打开检查再重新折叠一次,因为副伞在使用进必须100%的开启,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所以要从平常的保养中,确保一旦使用,能毫无失误地救命。副伞的伞绳有两种尺寸,一为长过主伞,一为低于主伞,目的都在防止与主伞缠绕;副伞开的越早,应变时间越长,但随风飘流的时间也越久,且因抛弃式副伞无法操纵,所以在复杂地形区应避免使用,待通过后再抛出。如果在飞行中遇强烈乱流而导致主伞被踩在脚下,整个人像夹三明治一样被主伞包住的话,不论是何种型式的副伞都无法打开,所以一寂要辟免被主伞包住。当副伞完全张开后,要注意自己是否成为仰卧的姿势。此时要设法变成一般头上脚下的姿势,以防背部着陆。
滑翔伞副伞在主伞正常的状况下演练时,只是落速加快而已,但实际要使用时,都是在危急状况下,所以头脑一定要保持冷静,当机立断,一旦决定要使用副伞,就必须立刻拉出,绝不可犹豫,因为一瞬间的失误,便可能造成生命的危险。如果紧急状况发生在高度不及30公尺的时候,肯定已经来不及抛副伞,此时不要想再去排除折翼。应立即站直,找好地方,准备重着陆滚翻,此时应有的心理准备是:即使断腿,也不可伤到脊椎和头。所以无论如何都有要用脚并拢先着陆,再以滚翻缓冲。
编辑本段
航空防碰规则
滑翔伞从上到下依次为:同高度两伞迎面相遇时各向右转避让,在山旁超越前方飞行者时须从前方飞行者舆山之超越 (以防前方飞行者突然改出), 进入热气流区盘旋时,后进入者要与先进者以同方向盘旋, 纵使飞行者有绝对优先权,也应及有责任采取行动以防止碰撞发生。航空防碰规则(Anti-Collision Rules):当飞行时,通常会有许多滑翔伞甚至不同类的航空器在同一个空域中飞行,所以我们在空中飞行也要和在地面驾车一样,紧守航空交通防碰规则如下
(1)起飞时须观察及避让空中飞行者
(2)速度快的飞行器要让速度慢的飞行器 (各种飞行器在空中优先程度依次序为 : 热气球 (Ballon)、滑翔伞(Paraglider)、悬挂滑翔机(Hangglider)、滑翔机(glider)、动力伞(Paramotoring)、动力悬挂机(Motor-Hangglider)、超轻型飞机、一般飞机)
(3)有动力的飞行器要让无动力的飞行器
(4)同向时,高度高的飞行器要避让高度低的飞行器。
(5)同高度两伞迎面相遇时各向右转避让
(6)同高度、同方向时,左侧者避让右侧者 (但如左侧者贴山,则他有优先权)
(7)在山旁迎面相遇时, 右侧贴山者有优先权, 左侧贴山者须外转避让右侧贴山者,
(8)后方超越前方飞行者时应从右侧超越
(9)在山旁超越前方飞行者时须从前方飞行者舆山之超越 (以防前方飞行者突然改出)
(10)进入热气流区盘旋时,后进入者要与先进者以同方向盘旋
(11)纵使飞行者有绝对优先权, 也应及有责任采取行动以防止碰撞发生
(12)不得飞入云层中
编辑本段
初学须知
滑翔伞高山滑翔是一项充满乐趣和**的飞行,一般都在数百米高的山顶上起飞,而起飞场下通常是陡坡,要有一定的胆量。先在起飞场地铺开伞,检查好装备,确认风向,风速符合飞行条件,在教练员的指挥下果断起飞。这时千万不可犹豫不决,否则即将下雨前或风力超过起伞容许风速时,切记不可强行起飞。
如果一切正常,你已经飞在半空中了。这时你可能兴奋的不知所措,气流也会使你忽高忽低,左右摇摆,不必担心,滑翔伞因为钟摆原理,会自动保持平衡。风速稳定时,可试试沿着山脉找动力气流,运气好的话,可盘旋相当一段时间。天气好时,地面因太阳照射变暖使周围空气变轻而产生上升气流,如果会使用上升气流,可使滑翔伞升至数千米。上升速度有时高达6-7M/S,这是飞行员梦寐以求的事。在上千米的高空俯瞰大地,如鸟儿一般自由翱翔,顿生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壮志豪情。此情此景,并非常人能够感受到。抒发完壮志豪情,记得收拾心情,找一个适合的场地准备降落。 在国外,飞行伞的双人飞行特别盛行,主要的目的是体验飞行的乐趣,而且在近年来有越来越流行的趋势。因为双人飞行是教练和学员一起飞行,所以当学员有操作错误的时候,可以在危险状况发生之前便已修正完毕。而且在刚开始便由高的地方飞出,其飞行时间很长,可以让学员有充分的时间去体验。双人飞行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观光飞行,在欧洲山岳地带的观光胜地最常见。
滑翔伞
注意事项:
1.初学者的练习,应避免在山坡,最好是在没有障碍物,宽广的平地开练习比较好。
2.如果风速太强时,对初学者来说是没有效果的。这种场合则适合用于拽引的方式让初学者感觉风速,风压及伞的操纵等。
3.如果伞衣无法很正确地弄鼓,而令其在头顶正上方站立时,应该立刻停止,使伞衣完全落在地上,再重新来过。
4.初到一个场地飞行时,要向当地的飞行员请教,听听他们的意见。另外,当地气象有关资料的获得也是很重要的。
5.在越野飞行前,应该尽可能在出发时和场地负责人或所属队长联络。
6.伞型不要任意改造,制造商对其所贩卖的伞型有所改适的话,会由其自已的试飞员来做试验。
编辑本段
飞行警语
1.世上有年迈的飞行员,也有鲁莽的飞行员,但绝没有既年老又鲁莽的飞行员 2.一个技术精湛的飞行员善于使用其高超的判断能力,而尽量避免使出其高超的技术
3.当对飞行的某个方面产生疑问时.不要飞行
4.最危险的飞行员是为了家人、朋友或拍照而飞的人。
不安全的乱流规律:在4秒钟或不到4秒钟的时间内,风速变化达8公里/小时以上,通常对滑翔伞飞行造成不安全因素。此外,风速变化大于失速速度的一半,则也是不安全的。
躲避机械乱流的着陆点:为了避开物体造成的机械乱流,可从物体的高度测出版风着陆距离,它等于风速乘以物体的高度,即D(顺风着陆距离)=V(风速)*H(物体高度)例:风速为10公里/小时,离开物体的顺风着陆距离应为10倍的物体高度
训练时的条件限定:
1)风速最大为19公里/小时,理想风速为8公里/小时~16公里/小时
2)风向z最大横侧风为30度,理想方向为正对
3)阵风的变化:10秒钟内最大变化凤速5公里/小时,无变化为最理想
滑翔伞
4)斜坡倾角:在有风的情况下最小坡度20·,最理想为30·。
起飞前的检查工作:
1)检查整个伞衣有无撕裂、剌穿和擦伤情况,并查看是否有拉开或未缝合的情况,特别要注意查看伞衣下表面的前沿部分
2)检查伞衣内是否有沙子,碎石子或石块,伞衣内即使有少量的这些东西,也会影响到它的飞行性能。
3)检查每棍伞绳的连续性,是否缠结在一起或磨损,清除所有使悬挂绳彼此相互的粘附。
4)检查伞绳与操纵带的连结情况
5)确保操纵绳与套环安全地连接,并自由地通过导向环的检查一下吊带系统是否磨损或开线如果上述几点中有任何一点出现问题,应立即修正,否则必须马上停飞。
安全规定:
1)严禁单独一人飞行
2)严禁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飞行
3)严禁在服药后有反应的情况下飞行(包括饮酒)
4)飞行中始终戴头盔
5)不论起飞或着陆必须迎风的
6)着陆后立即使伞衣排气
7)不能在一次飞行中增加-个以上的新内容(如z新伞具、新的飞行场地等等
8)风力会使整个飞行变得复杂一一风力越大,复杂化程度也越大列
9)为了掌握航空飞行各方面的情况,必须花费长时间来进行判断训练
10)时刻在你的飞行技术范围内退一步进行飞行活动。
http://baike.baidu.com/view/80718.htm
怎么操纵滑翔伞
☆注意事项
1、初学者的练习,应避免在山坡,最好是在没有障碍物,宽广的平地开练习比较好。
2、如果风速太强时,对初学者来说是没有效果的。这种场合则适合用于拽引的方式让初学者感觉风速,风压及伞的操纵等。
3、如果伞衣无法很正确地弄鼓,而令其在头顶正上方站立时,应该立刻停止,使伞衣完全落在地上,再重新来过。
4、初到一个场地飞行时,要向当地的飞行员请教,听听他们的意见。另外,当地气象有关资料的获得也是很重要的。
5、在越野飞行前,应该尽可能在出发时和场地负责人或所属队长联络。
6、伞型不要任意改造,制造商对其所贩卖的伞型有所改适的话,会由其自已的试飞员来做试验
希望对你有用
给个采纳
滑翔机是怎么起飞的?用来干什么?用什么燃料?
滑翔机是一种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它主要不是依靠发动机作动力,而是靠作用于机翼上的空气动力来维持在空中作自由飞行。为了产生这个升力,滑翔机必须在空中以一定的速度飞行,这个速度是依靠它的重力获得的,滑翔机必须沿着向下的斜坡在空中飞行-这就象骑自行车的人沿着山坡自由下滑时保持速度一样。滑翔机的外形和构造与正常布局的飞机基本相同,主要有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和操纵系统五大部分组成。滑翔机一般无动力装置,但也有依靠自身动力起飞,到达预定高度或预定区域后关闭发动机进行自由飞行的动力滑翔机。翱翔飞行俗称盘气流飞行,它的整个飞行过程是盘气流爬高、脱离气流后下滑、再盘气流爬高,循环往复,以此使滑翔机在空中停留较长的时间或飞出很远的距离。适合于滑翔机翱翔飞行的气流主要有热力上升气流、山坡动力上升气流和波状上升气流等,但由于后两种气流都需要有特定的地形和天气形势,因而热力上升气流就成为翱翔飞行最基本的动力。
生活很平淡,想去学习下滑翔伞,求这方面的技巧和知识,要详细点。
滑翔伞的操纵性能及原理依靠空气冲压,使翼型伞衣产生一定的刚性,且具有降落伞形状的滑翔翼。根据不同的滑翔比,滑翔伞通常划分为三个级别。滑翔比小于3的,称为初级滑翔伞,大于3小于6的,称为中级滑翔伞,大于6的称为高级滑翔伞。一般说来,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初级滑翔伞由于滑翔比小,下沉率大,很难利用上升气流盘升和做长时间、长距离的滑翔。因为它的性能还没有脱离“降落伞”的范畴。而中、高级滑翔伞,都可以利用上升气流做到盘升和翱翔。因为它们的滑翔比大,其性能已接近和达到了滑翔翼的标准。通常,初级滑翔伞,左右两边各有2~3组操纵带,而中、高级滑翔伞左右两 边,各有3~4组操纵带。虽然各种伞的操纵带数量不同,但是每种伞的后组带子上,都安装有操纵圈与操纵绳相连接的操纵系统,这是相同的。这就决定了三种级别的滑翔伞存在着共同的基本操纵性能。由于动力伞是滑翔伞与动力推进器的组合,动力伞的操纵实质上就是对滑翔伞的操纵。因此,动力伞也具有这些共同的基本操纵性能。其基本操纵性能之一,是转弯性能。飞行中,当拉下左操纵圈时,操纵绳会使左侧伞衣后缘下垂,尾部弯曲,翼面左侧迎角增大,导致阻力增加,水平速度减小;而右侧伞衣后缘仍保持原来的状态和水平速度,由于伞衣两侧受力不同而发生向左的偏转,从而实现滑翔伞的向左的转弯。转弯速度的大小,与拉下操纵绳的位移量成正比。当松回操纵圈后,伞衣后缘恢复原状,左转弯即停止。同理,拉下右操纵圈,滑翔伞即可向右转弯。其基本操纵性能之二,是减速性能。飞行中,当同时拉下两个操纵圈时,整个伞衣后缘下垂,翼面迎角增大,导致滑翔伞的阻力增加,瞬间升力也增加,从而使水平速度减小。这种操纵方法与降落伞下拉操纵棒的方法相同,因此,也有一个“带棒”或“拉棒”的俗称。由于这种操纵方法能迅速减小前进速度,故又有“刹车”的别称。当然,减速的大小,与同时拉下两根操纵绳使翼面的位移量成正比。但是,当拉下的操纵绳使翼面超过临界迎角,也就是将两个操纵圈拉到底,且超过一定的时间,滑翔伞上翼面气流分离,升力会迅速下降而阻力迅速增加,导致水平速度锐减而下降速度激增,使滑翔伞进入失速状态,这是减速操纵时,必须注意避免的。同理,飞行中,如将两根操纵绳向上松回,滑翔伞即可逐渐恢复原水平速度。操纵绳松放到顶端时,其速度可达到9~12米/秒。为此,根据滑翔伞的水平速度而决定了下拉操纵绳的长度,确定和划分了包括全速滑翔1/4 减速(带棒),1/2减速,3/4减速或全减速(刹车)五种操纵状态。另外,用于竞速的高级滑翔伞,还配有加速装置,其加速绳上端,与前组操纵带相连,下端通过吊带滑轮与脚蹬加速棒相连。加速时,飞行员两手将操纵圈松放到顶,两脚蹬在加速棒上,用力将两脚蹬直,此时伞衣前缘被拉下,伞衣后缘上抬,飞行迎角减小,滑翔伞即可在自身速度的基础上,再增加每秒数米的前进速度。但是,这种操纵方法在获得更大水平速度的同时,也会增大下降速度。因此,采用这种方法加速时,必须考虑应具备的飞行高度。 起飞时的操纵技巧初级伞起飞时,应将操纵圈分别套在两手上,并抓握前组操纵带,面对逆风方向,利用两臂的拉力和推力,以及上体前压的力量,使伞衣快速升起在头顶上方,伞衣形成翼面后,即可松开操纵带。如伞衣向一侧倾倒应拉动倾倒相反方向操纵绳进行调整。同时身体向伞衣倾倒方向移动,伞衣会很快恢复正常状态。此时,两手上举驾伞加速前跑,当获速后,两手同时快拉一下操纵圈,增大其瞬间的迎角,即可完成一个漂亮的起飞动作但是,一定切记,起飞离地后,应及时向上松回操纵圈,使伞保持一定的飞行速度离开起飞场地,拉下时间不可过长以防落在山体前沿发生危险。中、高级伞在大风天(4~6米/秒)或较小的场地起飞时,可采用倒起伞的方法。首先,两手各握操纵圈向后转 180度,使左右操纵带交*在胸前,左手抓握右前操纵带右手抓握左前操纵带,身体重心向后用力的同时两手用力猛拉抓握的操纵带,伞衣即可迅速升起,此时松开操纵带,将操纵圈拉至腰际,向后转体加速前跑,人伞即可拨地而起,升入空中。动力伞一般都采用正起飞方法起飞,方法基本同中、高级伞。不同的是:当完成起伞、加速前跑时,应将拉下的操纵圈逐渐向上松回,以便于尽快获速,尽快起飞。这是因为机器推着人前跑速度较快,而伞衣相对滞后,自然形成了过大的迎角,如不及时松回操纵圈调整伞衣迎角,伞衣的阻力就不会减小,起飞就非常困难。熟练的动力伞飞行员,在大风天起飞时,也可以采用倒起伞的方法。为防止伞衣前缘超过人体,造成下折失效,起伞后,也应及时将两个操纵圈拉下,边**,边转体,转正方向后,即可边松操纵圈,边加大油门起飞。 盘升时的操纵技巧中、高级滑翔伞,要获得长时间的翱翔和长距离的飞翔,一方面要学会寻找和利用上升气流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学会在气流中对滑翔伞的操纵技巧。简单地说,滑翔伞的翱翔和飞翔,是飞行员在上升气流中,依靠及时变换的转弯动作实现的。在动力气流中盘升时,为了不远离上升气流区,飞行员应沿山脊方向,依靠下拉操纵绳左右转弯的方法,在山脊前沿的上升气流中,反复做8字形盘旋,不断地做着180度的往返运动,就会始终保持着一定的上升率,长时间留在空中。盘升时操纵幅度的大小,可根据当时的地形,风速和离山的远近来决定。但是,必须切记:当飞行高度没有超过山顶足够的高度时,特别是风速较大,滑翔伞在顺风飞行阶段有飞向山的背风坡的趋势时,严禁做 360度盘旋,以防止撞山或进入危险的山后涡流区内。在热力气流中的盘升,同样是依靠飞行员下拉操纵绳实现的。与动力气流中盘旋不同,由于热力气流在低空出现的范围较窄,而发展到高空时范围很广,一般情况下,飞行员遇到热气流时,其高度会超过山顶很多很多,因此,在没有地形影响的情况下,滑翔伞在热气流中,可连续做 360度以上无限度的转弯盘升。需要注意,滑翔伞在过长的下拉操纵绳转弯过程中,虽然加快了其转速,但也会过多的降低高度。为此,转弯盘升操纵时,应尽量减小滑翔伞的转弯坡度,这是转弯时保持高度的唯一方法。其操纵动作有两种。一种是在飞行中,两手始终将两个操纵圈控制在1/4减速状态(俗称“带棒”)使伞获得最小的下沉率,当需要盘升时,一手稍拉下盘升方向内侧的操纵圈,而另一手则慢慢上松另一侧的操纵圈,滑翔伞即可以很小的坡度转弯盘升,而不致损失过多的高度。另一种是飞行员利用自身的重量偏移,做尽可能大幅度的左右移动,配合轻拉盘升内侧的操纵圈,来达到既转弯盘升,又不损失高度的目的。动力伞在飞行中,除遇到上升气流时可上升高度外,在正常情况下其爬升的唯一方法,就是靠柔和加大油门增大飞行速度,及时调整伞的迎角来实现的。动力伞在爬升初始阶段,应稍“带棒”,利用1/4减速操纵使伞产生一定迎角,随着油门的加大,伞系统获速,伞衣明显滞后于人和机器,迎角自然产生,并逐渐增大,此时,应将操纵圈松放到顶,使伞在自身的最佳迎角和最大速度中飞行,动力伞则将产生最大的爬升率。实践证明,动力伞发动机的最大推力是额定的,在没有获速之前,仅靠增大迎角来提高爬升速度,由于推力达不到,往往事与愿违。 下降时的操纵技巧中、高级滑翔伞都具有很小的下降速度,特别是高级伞不仅下降速度小,而且遇到上升气流时,上升迅速。飞行中,由于天气变坏,或需要尽快脱离强上升气流,以及地面指挥立即返航着陆时,应使用最佳的操纵方法,迅速降低高度,以便尽早安全返回地面。这种迅速降低高度的操纵方,我们称之为“消高 ”。其方法有三:一是螺旋下降,这是下降速度最快的一种消高方法。动作要领是:飞行员将一侧的操纵圈柔和快速地拉到臀下部位,滑翔伞即会由慢到快,以很大的速度进入螺旋下降状态。此时,拉下一侧的伞衣,使其较低,而另一侧伞衣较高,伞的倾斜角增加很大,伞衣阻力面积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受力不均,人伞系统即可在螺旋中,迅速降低高度,其下降高度可超过10米/秒。由于螺旋下降时,转速和下降速度都很快,而且恢复常态时还需要克服其惯性,因此,改出螺旋的高度,不应低于100米,且100米以下高度,禁止使用这种方法消高。改出的方法是:飞行员慢慢松拉下一侧的操纵圈,同时,慢慢拉下
求教滑翔伞操纵及定点着陆技巧
滑翔伞的操纵性能及原理依靠空气冲压,使翼型伞衣产生一定的刚性,且具有降落伞形状的滑翔翼。根据不同的滑翔比,滑翔伞通常划分为三个级别。滑翔比小于3的,称为初级滑翔伞,大于3小于6的,称为中级滑翔伞,大于6的称为高级滑翔伞。一般说来,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初级滑翔伞由于滑翔比小,下沉率大,很难利用上升气流盘升和做长时间、长距离的滑翔。因为它的性能还没有脱离“降落伞”的范畴。而中、高级滑翔伞,都可以利用上升气流做到盘升和翱翔。因为它们的滑翔比大,其性能已接近和达到了滑翔翼的标准。通常,初级滑翔伞,左右两边各有2~3组操纵带,而中、高级滑翔伞左右两 边,各有3~4组操纵带。虽然各种伞的操纵带数量不同,但是每种伞的后组带子上,都安装有操纵圈与操纵绳相连接的操纵系统,这是相同的。这就决定了三种级别的滑翔伞存在着共同的基本操纵性能。由于动力伞是滑翔伞与动力推进器的组合,动力伞的操纵实质上就是对滑翔伞的操纵。因此,动力伞也具有这些共同的基本操纵性能。其基本操纵性能之一,是转弯性能。飞行中,当拉下左操纵圈时,操纵绳会使左侧伞衣后缘下垂,尾部弯曲,翼面左侧迎角增大,导致阻力增加,水平速度减小;而右侧伞衣后缘仍保持原来的状态和水平速度,由于伞衣两侧受力不同而发生向左的偏转,从而实现滑翔伞的向左的转弯。转弯速度的大小,与拉下操纵绳的位移量成正比。当松回操纵圈后,伞衣后缘恢复原状,左转弯即停止。同理,拉下右操纵圈,滑翔伞即可向右转弯。其基本操纵性能之二,是减速性能。飞行中,当同时拉下两个操纵圈时,整个伞衣后缘下垂,翼面迎角增大,导致滑翔伞的阻力增加,瞬间升力也增加,从而使水平速度减小。这种操纵方法与降落伞下拉操纵棒的方法相同,因此,也有一个“带棒”或“拉棒”的俗称。由于这种操纵方法能迅速减小前进速度,故又有“刹车”的别称。当然,减速的大小,与同时拉下两根操纵绳使翼面的位移量成正比。但是,当拉下的操纵绳使翼面超过临界迎角,也就是将两个操纵圈拉到底,且超过一定的时间,滑翔伞上翼面气流分离,升力会迅速下降而阻力迅速增加,导致水平速度锐减而下降速度激增,使滑翔伞进入失速状态,这是减速操纵时,必须注意避免的。同理,飞行中,如将两根操纵绳向上松回,滑翔伞即可逐渐恢复原水平速度。操纵绳松放到顶端时,其速度可达到9~12米/秒。为此,根据滑翔伞的水平速度而决定了下拉操纵绳的长度,确定和划分了包括全速滑翔1/4 减速(带棒),1/2减速,3/4减速或全减速(刹车)五种操纵状态。另外,用于竞速的高级滑翔伞,还配有加速装置,其加速绳上端,与前组操纵带相连,下端通过吊带滑轮与脚蹬加速棒相连。加速时,飞行员两手将操纵圈松放到顶,两脚蹬在加速棒上,用力将两脚蹬直,此时伞衣前缘被拉下,伞衣后缘上抬,飞行迎角减小,滑翔伞即可在自身速度的基础上,再增加每秒数米的前进速度。但是,这种操纵方法在获得更大水平速度的同时,也会增大下降速度。因此,采用这种方法加速时,必须考虑应具备的飞行高度。 起飞时的操纵技巧初级伞起飞时,应将操纵圈分别套在两手上,并抓握前组操纵带,面对逆风方向,利用两臂的拉力和推力,以及上体前压的力量,使伞衣快速升起在头顶上方,伞衣形成翼面后,即可松开操纵带。如伞衣向一侧倾倒应拉动倾倒相反方向操纵绳进行调整。同时身体向伞衣倾倒方向移动,伞衣会很快恢复正常状态。此时,两手上举驾伞加速前跑,当获速后,两手同时快拉一下操纵圈,增大其瞬间的迎角,即可完成一个漂亮的起飞动作但是,一定切记,起飞离地后,应及时向上松回操纵圈,使伞保持一定的飞行速度离开起飞场地,拉下时间不可过长以防落在山体前沿发生危险。中、高级伞在大风天(4~6米/秒)或较小的场地起飞时,可采用倒起伞的方法。首先,两手各握操纵圈向后转 180度,使左右操纵带交*在胸前,左手抓握右前操纵带右手抓握左前操纵带,身体重心向后用力的同时两手用力猛拉抓握的操纵带,伞衣即可迅速升起,此时松开操纵带,将操纵圈拉至腰际,向后转体加速前跑,人伞即可拨地而起,升入空中。动力伞一般都采用正起飞方法起飞,方法基本同中、高级伞。不同的是:当完成起伞、加速前跑时,应将拉下的操纵圈逐渐向上松回,以便于尽快获速,尽快起飞。这是因为机器推着人前跑速度较快,而伞衣相对滞后,自然形成了过大的迎角,如不及时松回操纵圈调整伞衣迎角,伞衣的阻力就不会减小,起飞就非常困难。熟练的动力伞飞行员,在大风天起飞时,也可以采用倒起伞的方法。为防止伞衣前缘超过人体,造成下折失效,起伞后,也应及时将两个操纵圈拉下,边**,边转体,转正方向后,即可边松操纵圈,边加大油门起飞。 盘升时的操纵技巧中、高级滑翔伞,要获得长时间的翱翔和长距离的飞翔,一方面要学会寻找和利用上升气流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学会在气流中对滑翔伞的操纵技巧。简单地说,滑翔伞的翱翔和飞翔,是飞行员在上升气流中,依靠及时变换的转弯动作实现的。在动力气流中盘升时,为了不远离上升气流区,飞行员应沿山脊方向,依靠下拉操纵绳左右转弯的方法,在山脊前沿的上升气流中,反复做8字形盘旋,不断地做着180度的往返运动,就会始终保持着一定的上升率,长时间留在空中。盘升时操纵幅度的大小,可根据当时的地形,风速和离山的远近来决定。但是,必须切记:当飞行高度没有超过山顶足够的高度时,特别是风速较大,滑翔伞在顺风飞行阶段有飞向山的背风坡的趋势时,严禁做 360度盘旋,以防止撞山或进入危险的山后涡流区内。在热力气流中的盘升,同样是依靠飞行员下拉操纵绳实现的。与动力气流中盘旋不同,由于热力气流在低空出现的范围较窄,而发展到高空时范围很广,一般情况下,飞行员遇到热气流时,其高度会超过山顶很多很多,因此,在没有地形影响的情况下,滑翔伞在热气流中,可连续做 360度以上无限度的转弯盘升。需要注意,滑翔伞在过长的下拉操纵绳转弯过程中,虽然加快了其转速,但也会过多的降低高度。为此,转弯盘升操纵时,应尽量减小滑翔伞的转弯坡度,这是转弯时保持高度的唯一方法。其操纵动作有两种。一种是在飞行中,两手始终将两个操纵圈控制在1/4减速状态(俗称“带棒”)使伞获得最小的下沉率,当需要盘升时,一手稍拉下盘升方向内侧的操纵圈,而另一手则慢慢上松另一侧的操纵圈,滑翔伞即可以很小的坡度转弯盘升,而不致损失过多的高度。另一种是飞行员利用自身的重量偏移,做尽可能大幅度的左右移动,配合轻拉盘升内侧的操纵圈,来达到既转弯盘升,又不损失高度的目的。动力伞在飞行中,除遇到上升气流时可上升高度外,在正常情况下其爬升的唯一方法,就是靠柔和加大油门增大飞行速度,及时调整伞的迎角来实现的。动力伞在爬升初始阶段,应稍“带棒”,利用1/4减速操纵使伞产生一定迎角,随着油门的加大,伞系统获速,伞衣明显滞后于人和机器,迎角自然产生,并逐渐增大,此时,应将操纵圈松放到顶,使伞在自身的最佳迎角和最大速度中飞行,动力伞则将产生最大的爬升率。实践证明,动力伞发动机的最大推力是额定的,在没有获速之前,仅靠增大迎角来提高爬升速度,由于推力达不到,往往事与愿违。 下降时的操纵技巧中、高级滑翔伞都具有很小的下降速度,特别是高级伞不仅下降速度小,而且遇到上升气流时,上升迅速。飞行中,由于天气变坏,或需要尽快脱离强上升气流,以及地面指挥立即返航着陆时,应使用最佳的操纵方法,迅速降低高度,以便尽早安全返回地面。这种迅速降低高度的操纵方,我们称之为“消高 ”。其方法有三:一是螺旋下降,这是下降速度最快的一种消高方法。动作要领是:飞行员将一侧的操纵圈柔和快速地拉到臀下部位,滑翔伞即会由慢到快,以很大的速度进入螺旋下降状态。此时,拉下一侧的伞衣,使其较低,而另一侧伞衣较高,伞的倾斜角增加很大,伞衣阻力面积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受力不均,人伞系统即可在螺旋中,迅速降低高度,其下降高度可超过10米/秒。由于螺旋下降时,转速和下降速度都很快,而且恢复常态时还需要克服其惯性,因此,改出螺旋的高度,不应低于100米,且100米以下高度,禁止使用这种方法消高。改出的方法是:飞行员慢慢松拉下一侧的操纵圈,同时,慢慢拉下另一侧的操纵圈,至两圈同高后,再将两圈松放到1/4减速位置,滑翔伞即可柔和地改出螺旋。拉下和松放操纵圈时,动作不可粗猛,防止滑翔伞产生不规则的剧烈摆动或折翼而危及安全。这种消高的方法离心力很大,人体有过载的感觉,消高的距离可视身体状况而定不可勉强。二是拉 B组带消高。这是安全系数较大的一种消高方法。动作要领是两手分别抓住左右两边的 B组操纵带,柔和用力拉下20~40厘米,致使伞衣沿展向形成一道皱折,破坏了原有的翼形,加大了有效阻力面积,从而显著减小了伞的水平速度和升力,增大了下降速度,而且其方向不产生变化。下降速度的大小,取决于下拉 B组带的长度。使用这种方法消高,下降速度可达到5米/秒以上。停止消高时,两手均匀柔合地松回B带即可。通常停止消高的高度不得低于50米。三是双边折翼。这是一种采用减小阻力面积增大下降速度,而又能保持水平速度的消高方法。也是在复杂的山脊前沿消高时一种安全的操纵方法。动作要领是:两手套握操纵圈,尽量上伸,抓住并柔和地拉下 A 组操纵带外侧的1~2根伞绳,伞衣两侧的翼尖,向内折叠在伞衣下面,即可有效地减小阻力面积,从而增大下降速度。此时,伞衣两端内折后摆,酷似人的耳朵,故西方人称这种消高方法为“大耳朵”。“大耳朵” 状态中飞行时,可用位移体重,侧压翼面的方法来调整方向。停止消高时,只要柔和地松放拉下的伞绳,并稍稍“带棒”,即可恢复伞的正常飞行状态。必须注意:在做双边折翼操纵时,禁止再继续做螺旋下降动作。停止双边折翼消高,也应保证有足够的安全高度。为防止严重折翼的发生,严禁猛然下拉伞衣前缘的伞绳。动力伞下降高度,主要依靠减小油门及发动机怠速来实现。当遇到强上升气流,下降高度有困难时,也可有选择的采用上述三种方法来消高。但是,停止消高的高度,一定要有安全着陆的保证。 着陆时的操纵技巧滑翔伞在全滑翔状态,水平速度是很大的。但当进入失速状态后,水平速度近似消失,而下降速度迅速增大。在这两种状态下着陆,都是不安全的。根据飞行原理证明,在滑翔伞最大水平速度与最大失速速度之间,存在一个最小的水平速度和下降速度,这是着陆的最佳速度。这个速度是依靠改变伞衣的迎角获得的。因此,着陆时,可利用有效的操纵方法,调整水平速度和迎角,就可以很轻盈的动作落地。其方法是:首先转向逆风方向,以减小地速。由于空速不变,只要适当增加迎角,滑翔伞就会产生升力,飞行员在获得升力时两脚接触地面,着陆冲击力是很小的。如在小风天着陆,进入五边航线后,可视情况拉下适量的操纵圈,以减小伞的水平速度,但最多不超过1/2减速位置,以防止水平速度过小,接地时“拉棒”不能产生足够的升力,而增大着陆的冲击力。最佳的“拉棒”刹车时机,应在距地面高度10 米以下进行,至两脚接地的瞬间,同时将两个操纵圈拉到底,即可获得“雀降”着陆的效果。“拉棒” 过早,易引起伞的失速,“拉棒”过晚,前进速度减不下来,升力产生不了,着陆冲击力就很大。因此,掌握好“拉棒”刹车时机,是保证安全着陆的关键。初学滑翔伞飞行的人,由于缺乏判断高度的经验,有时会出现“拉棒”过早的问题为了避免在失速状态下着陆,可将两根操纵绳缓慢向上松回20~30厘米,接地前再将其一拉到底。但要严格禁止向上猛松操纵绳,且过长的松放以防止伞衣前缘突然下扎,升力骤然减小,飞行员在急剧的摆动过程中,即“动力失速”状态下突然落地而发生危险。动力伞着陆时,在距离地面10米以上高度,应关闭发动机,其它的操纵方法和动作要领同滑翔伞。着陆后,飞行员向后转体,并拉回一侧的操纵绳,使伞衣侧倒,防上伞衣带着一定的刚性,使前缘猛然撞击地面,造成伞衣气室内空气压强过大,而冲破胁幅及上下翼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