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常用中药(二)
补肾填精法。方用耳聋左磁丸、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汤等加减:熟地30g黄精20g山药20g鹿茸3g龟板12g河车3g山芋12g枸杞子15g牛膝12g菟丝子15g。清热化痰法。
第一,龙胆泻肝丸 该药治疗肝火上炎引起的耳鸣,患者往往症见耳鸣突发,声大如雷,头痛目赤,口干口苦,烦躁易怒,甚至是胁肋胀痛。中医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第二,六味地黄丸 该药治疗肝肾*虚引起的耳鸣,患者常症见耳鸣日久,声细如蝉,甚至听力减退。
中医中药治疗耳鸣有一定的特效,且**反应少。从辨证施治的原则出发,可以分为7种方法:(1)疏表发:用于风热表证,多见于咽鼓管发炎、中耳炎、及前庭神经元炎。常用银翘散、三拗汤等。蝉衣、菊花、葛根、赤芍、丹皮、沙参、栀子,可散肝经风热、聪耳平鸣。(2)清肝法:用于肝火之耳鸣、耳聋。
耳鸣中药能治吗?
1、首先,中医对于治疗耳鸣具有很好的疗效。这是无法否定的事实。对此于西医来说,具有药物毒副作用少,疗效好的特点知!耳鸣的中医治疗方法较多,根据辨证论治,采用相应的中药调理、针灸按摩、*位贴敷等。
2、中医中药治疗耳鸣有一定的特效,且**反应少。从辨证施治的原则出发,可以分为7种方法:(1)疏表发:用于风热表证,多见于咽鼓管发炎、中耳炎、及前庭神经元炎。常用银翘散、三拗汤等。蝉衣、菊花、葛根、赤芍、丹皮、沙参、栀子,可散肝经风热、聪耳平鸣。(2)清肝法:用于肝火之耳鸣、耳聋。
3、在临床上有很好的疗效。同时,可以配合针灸和理疗按摩来治疗耳鸣。老人听力不好,医生确诊是轻微耳鸣,了解中药调理情况。指导意见你好,像年龄大的人本身身体机能在退化,轻微耳鸣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耳聋,中药调理是当然可以的,易经说肾开窍于耳,所以可以多用些补肾填精的中药。
4、第二,对于针灸治疗头晕耳鸣之外,也可以选择其他的理疗方法,比如*位的贴敷或者*位放血,以及刮痧拔罐等疗法,都是有较好的效果。第三,同时应该保证良好的睡眠以及良好的休息,另外吃中药也能够缓解头晕耳鸣,比如可以选择能够补肾的中药,包括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或者是其他相关的药物。
5、耳鸣可以看中医,服用中药治疗,出现耳鸣,一定要及时治疗,建议可以服用营养神经和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比如可以服用甲钴胺,金纳多,左慈耳聋丸,同时,结合针灸治疗,这样能有效帮助改善症状,平时饮食要多吃一些含B族维生素多的食物,而且要坚持运动锻炼。
哪些中药验方可治疗耳聋
1、后天性耳聋也就是指出生后听觉系统中由各种病变因素,引起的耳聋。因此,它包括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器质性耳聋、爆震性耳聋等等。 分型治疗。外邪侵袭 治法:祛风散热,疏利窍络。 处方:连翘9克,银花9克,桔梗5克,薄荷5克,荆芥穗5克,牛蒡子9克,蝉衣4克,蔓荆子6克,生甘草3克。
2、耳聋左慈丸 【来源】《重订广温热论》卷二。 【组成】熟地黄240克山萸肉淮山药各120克丹皮建泽泻浙茯苓各如克煅磁石60克石菖蒲45克北五味15克 【用法】炼蜜为丸。每服9克,淡盐汤送下。 【功用】补肝肾,通耳窍。 【主治】肾虚精脱,耳鸣耳聋。
3、灵磁石治疗耳鸣:取灵磁石10克,水煎服,1日2次,连用10天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芦瓦饮治疗耳鸣:取鲜芦根10克,瓦松10克,车芯草10克,水煎成汤剂当茶饮,一个月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痊愈。
4、治法: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清、甘草炙、生姜、大枣)、柴胡枳桔汤(麻黄、杏仁、桔梗、枳壳、柴胡、黄芩、半夏、知母、石膏、干葛、甘草)等方。临床表现:耳如蝉鸣, 有时闭塞如聋、胸闷、痰多、口苦、二便不畅。舌苔薄黄而腻, 脉动象弦滑。治法:化痰清火, 和胃降浊。
5、耳聋 方1:小铁块、磁铁各1块。制用法:口含小铁块,耳上放磁铁听。日5次,每次20分钟。疗效:治疗多例,效果明显。方2:甘遂1克,棉球1枚。制用法:于每晚睡觉时将甘遂放入耳内,棉球塞耳,早起时取出,连续10日为1疗程。疗效:1—2疗程痊愈。
6、治疗耳鸣的偏方 对於耳鸣的病人,以下基本方可适用:甘菊花、白芷、辛夷花、苍耳子各3钱(9克)、白蒺藜1钱(3克)。肝火过盛型耳鸣 可在基本方之上,酌加平肝息风效力较强的生地、麦冬、白芍、丹皮。如果肝火旺之馀,兼有喉咙痛,可再加连翘、板蓝根、石斛、黄柏等药。
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
1、病情分析: 你好,女贞子是一味补益中药,功效为补益肝肾,清虚热,强腰膝,明耳目,乌须发。 指导意见: 目前用于肝肾*虚,腰酸耳鸣,须发早白;眼目昏暗,视物昏暗;*虚发热,胃病及痛风和和高尿酸血症。
2、天然养生 养肝明目:女贞子250 克,枸杞 100 克,白酒1000 毫升,将女贞子、枸杞洗净放入白酒中,浸泡15 天服用。滋*养血:女贞子30 克,鸡血藤15 克,大枣10 个,水煎代茶饮。 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养生药膳 敛汗固涩、滋补肝肾。
3、功效:补肝肾,益心脾,黑须发。适应症:高脂血症、肥胖、白发属肝肾不足者。症见须发早白,脱发,腰膝酸软,夜尿多,睡眠差。注释:本汤调养肝肾,宁心黑发。汤中猪肉健脾补虚而不腻。女贞子性味甘苦平,功能补养肝肾,《本草纲目》说它有“强明,健腰膝,变白发,明日”的作用。
4、主治: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耳鸣、须发早白、骨蒸潮热、目暗不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敷膏点眼。清虚热宜生用,补肝肾宜熟用。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女贞子具有滋补肝肾、强壮腰膝、明目乌发、清退虚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眩晕综合征、腰膝酸软无力、男性遗精、肾虚耳鸣、未老先衰、少白头、*虚内热、午后潮热、夜间视物不清、视力减退等病症。
中药柴胡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1、柴胡的功效和作用。通往肝胆的通道。[功能适应症]和解桌内,舒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交换、胸胁痛、月经不调、儿子脱垂、*门脱垂。[ u ]用于感冒和热交换,感冒和发烧,以及其他疾病。治疗邪在邵阳,寒热交替,常与黄芩、半夏等同; 治疗寒热,与葛、石膏、黄芩配伍。图2。
2、胡柴,又称柴胡,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关于胡柴的功效与作用的胡柴主要具有解热、疏肝、升阳的功效,能够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肝郁气滞、胸胁胀痛、脱*、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病症。 解热作用:胡柴具有很好的解热作用,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均有较好的疗效。
3、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少阳证之要药,多配黄芩等同用,如小柴胡汤;用治感冒发热,本品也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常与甘草同用,若热邪较甚,可配葛根、黄芩、石膏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汤;现有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4、散热的功效 北柴胡有疏散退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治疗感冒发热等。疏肝解郁的功能 北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北柴胡能起到疏通肝气,解除抑郁或者肝郁气滞以及胸肋疼痛等,具有一定的疗效。调经止痛的作用 北柴胡对女性朋友还有一定的好处。
5、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子宫脱垂;胃下垂。伞形科柴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85厘米。
6、柴胡属性寒的药材,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不妨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柴胡,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安度整个夏季。抗炎。柴胡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柴胡中含有皂苷和挥发油的成分,而这些成分在动物实验中对动物肿胀、抗炎起到不错的效果。解热、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