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道学家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观复玉子的真名叫什么?(观复二字出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观复玉子的真名叫什么?

观复玉子原名叫韦震是南郡人,他少年时就爱读各种经书,周幽王曾召他作官,他不愿出山。他常常感叹说:“人生在世上,过一天少一天,离生越远,离死却越来越近。有的人贪图荣华富贵,却不知道修身养性,大限临头就会气绝身亡。人死了,虽然位居王侯,金玉珍宝聚敛如山,其实和粪土有什么不同呢?看来只有得道成仙,才可以使生命无穷无尽。于是他拜道学家桑子为师,学习了很多道家的法术。并把各种道家理论融汇贯通,自成一家,写了论述道术的文章一百多篇。他主要是论述养神藏气和修道的关系,对*阳五行的道理也研究得很透彻,并运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奥秘来养性治病,消灾免祸。他能兴风掀毁房屋折断树木,也能兴雷播雨散布云雾。他能把木头瓦石作成活生生的龙、虎和牛、马、羊、狗、猪、鸡,还能把自己分成千百个人。他能在江海上行走。嘴里含着水喷出去就能变成珍珠,珍珠绝不会再变成水珠。有时他一运气,可以不呼不吸,这时就举不起他推不动他,不能使他身子弯屈,弯屈后又不能使他伸直,可以一次闭气几十天一百多天纹丝不动。有时他和弟子们出行,他就把泥团成马,让弟子们闭上眼睛,泥马立刻变成高头大马,而且骑上就能日行千里。他还能口吐五色云气,云气有几丈高。看见空中的飞鸟,他用手一指,鸟儿就立刻掉下来。他在深潭里扔进一道神符就能把鱼鳖之类召上岸来。他能让弟子们抬眼看见千里之外的东西,但看的时间不太长。每当他进行藏神养气的**时,就用器皿盛上水,放在两肘之间,一吹气,水上立刻发出红色的光,光芒能升起一丈多高。用这施过法术的水治病,内脏的病喝它,外在的病用这水洗,都能马上治好。后来进入洛阳崆峒山炼丹,白天**成仙而去。

大明第一狂士人物结局?

观复玉子的真名叫什么?

李贽,“大明第一狂士”、“挑战封建礼教的战士”、“明朝第一思想犯”等李贽的先祖在元朝以后迁到了福建,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一直从事海上贸易,直到祖父或者父亲,家族受各种原因影响才渐渐转行了。而这一家子之所以为人所知,便是因为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家中一名男丁的诞生, 此人便是李贽。他自幼天生聪颖,文思敏捷,在学业上颇得老师赏识。虽是回族,但他却不信回教,亦不受儒学传统观念的束缚。几方面的加持之下,李贽在年仅12岁时,就写出了轰动乡里的《老农老圃论》,他在文中大肆挖苦了儒家的至尊,孔子。此时的李贽,批判传统的想法已初露苗头。虽然如此,但依然没有遮掩李贽的才华,在他26岁这年,他中了举人,到了30岁,就开启了不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涯,长达十五年之久,并且所作的官职也并非微小不计。他先后担任了南京、北京的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的司务、云南的姚安知府等。或许是李贽在十五年来的**百态中看尽了人性、人心。万历九年(1581),李贽从云南辞职归家,开始全心投入撰写文章的事业之中,并且讲学、教授子弟。与此同时,他提出了绝假纯真、真情实感的“童心说”,并为此多次讲学,吸引得方圆几里的男女老少都争先恐后的前往。李贽为此大受鼓舞,他更加努力撰书、讲学,历经十多年,完成《初潭集》《焚书》等著作。李贽的手中的笔、嘴中的话,如同刀剑一般直指道学家们的伪善面目。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准;他批判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程颢、张载、朱熹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他指责那些满口仁义道德却暗地丧尽天良的伪君子。他认为人伦就是穿衣吃饭,人的天性不该被“存天理灭**”的伪道理压抑。他主张人人平等,没有什么三六九等,耕种的农民和传道授业的圣人是一样的,没有区别。他还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李贽这样的主张虽震惊了世人,但也受到民间各界人士的认同,许多地方都邀请他去开坛讲学。不管地点是在寺庙,还是书院,不论是和尚、道士,还是渔夫、农民,甚至就连女子也都争先恐后地来听李贽讲课。李贽的思想不仅仅是在民间受到欢迎,对于一些达官显贵、有才之士的吸引也丝毫不弱。工部尚书刘东星亲自上门拜访,请他去山东讲学、写作。文坛巨子的袁氏三兄弟登门拜访,一住就是三个月。万历十六年(1588),李贽在芝佛院剃发留须,成为了一个“异端和尚”,他不去受戒,也不曾诵经祈祷。在寺庙居住的过往日子中,他也受到了不少佛教思想、文化的熏陶,加上自身儒、道的知识修养,在他的脑海中逐渐形成了儒释道彼此相通、和谐共处的思想。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也因此被吸引,同李贽进行了三次友好的宗教交流。尽管李贽在某种程度上十分受欢迎和认同,但是蚍蜉之力难撼大树,理学思想的枷锁愈加紧扣。万历三十年(1602),礼部给事中张问达上奏神宗,攻讦李贽。皇帝最终下旨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了李贽,并公开焚毁他的著作。同年三月十五日,李贽留下绝笔:“壮士不忘在沟壑,烈士不忘丧其元。”后在狱中自尽。关于李贽的死因有两种说法,一是他以剃发为名,夺下理发师的剃刀割喉而死。二是他在狱中绝食而死。但不管怎样,这位以一己之力对抗大明王朝思想领域大半江山的思想冲击者在他76岁这年永远的闭上了眼睛。死后,李贽的弟子之一的马经纶将他葬在了北京通州北门外马寺庄迎福寺旁。1983年墓迁至通州西海子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