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天线下倾的有哪些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天线下倾有哪两种方法?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不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天线下倾有哪两种方法?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不同。
机械下倾和电下倾两种方法。
所谓机械下倾天线,即指使用机械调整下倾角度的移动天线。 机械天线与地面垂直安装好以后,如果因网络优化的要求,需要调整天线背面支架的位置改变天线的倾角来实现。在调整过程中,虽然天线主瓣方向的覆盖距离明显变化,但天线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幅值不变,所以天线方向图容易变形。 高话务地区(市区)天线计算公式: 天线下倾角=arctag(H/D)+垂直半功率角/2354afd5
低话务地区(农村、郊区等)天线计算公式: 天线下倾角=arctag(H/D) 实践证明:机械天线的最佳下倾角度为1°-5°;当下倾角度在5°-10°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稍有变形但变化不大;当下倾角度在10°-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变化较大;当机械天线下倾15°后,天线方向图形状改变很大,从没有下倾时的鸭梨形变为纺锤形,这时虽然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但是整个天线方向图不是都在本基站扇区内,在相邻基站扇区内也会收到该基站的信号,从而造成严重的系统内干扰。
另外,在日常维护中,如果要调整机械天线下倾角度,整个系统要关机,不能在调整天线倾角的同时进行监测;机械天线调整天线下倾角度非常麻烦,一般需要维护 人员爬到天线安放处进行调整;机械天线的下倾角度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计算的理论值,同实际最佳下倾角度有一定的偏差;机械天线调整倾角的步进度数为1°,三阶互调指标为-120dBc。 所谓电下倾天线,即指使用电子调整下倾角度的移动天线。电子下倾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共线阵天线振子的相位,改变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幅值大小,改变合成分量场强强度,从而使天线的垂直 方向性图下倾。由于天线各方向的场强强度同时增大和减小,保证在改变倾角后天线方向图变化不大,使主瓣方向覆盖距离缩短,同时又使整个方向性图在服务小区 扇区内减小覆盖面积但又不产生干扰。实践证明,电调天线下倾角度在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与机械天线的大致相同;当下倾角度在5°-10°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稍有改善;当下倾角度在10°-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变化较大;当机械天线下倾15°后,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明显不同,这时天线方向图形状改变不大,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整个天线方向图都在本基站扇区内,增加下倾角度,可以使扇区覆盖面积缩小,但不产生干扰,这样的方向图是我们需要的,因此采用电调天线能够降低呼损,减小干扰。
另外,电调天线允许系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垂直方向性图下倾角进行调整,实时监测调整的效果,调整倾角的步进精度也较高(为0.1°),因此可以对网络实现精细调整;电调天线的三阶互调指标为-150dBc,较机械天线相差30dBc,有利于消除邻频干扰和杂散干扰
移动基站天线下倾角问题
高话务地区(市区)天线计算公式:天线下倾角=arctag(H/D)+垂直半功率角/2
低话务地区(农村、郊区等)天线计算公式:天线下倾角=arctag(H/D)
机械天线的最佳下倾角度为1°-5°;当下倾角度在5°-10°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稍有变形但变化不大;当下倾角度在10°-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变化较大;
当机械天线下倾15°后,天线方向图形状改变很大,从没有下倾时的鸭梨形变为纺锤形,这时虽然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但是整个天线方向图不是都在本基站扇区内,在相邻基站扇区内也会收到该基站的信号,从而造成严重的系统内干扰。
下倾角的计算
天线下倾角的计算可以建立在以下所示的模型下。其中H表示天线的高度,D表示基站的覆盖半径,α就表示天线的下倾角,β/2 表示半功率角。那么天线的下倾角α为arctan(H/D)+β/2.在实际中只要已知了基站的高度、覆盖半径和半功率角就可以计算出天线的下倾角。
方位倾角仪是Android平台下的一款测量方位角和下倾角的软件。根据软件自身的功能描述,只要将手机的背面对着天线,软件就可以测量出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方位角与下倾角
5G时代即将来临,将会带来哪些改变
什么是5G?和3G、4G相比有什么改进?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与4G、3G、2G不同,5G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整合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接入技术(WiFi,4G、3G、2G等)解决方案的总称。某种程度上讲,5G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并且,由于融合,5G可以延续使用4G、3G的基础设施资源,并实现与4G、3G、2G的共存。
需要5G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5G最显著的特点是高速,速度将会达10-50Gbps甚至更高,这么高的速率必须要靠更大的带宽资源来支撑。
为了拓展带宽,有线网络的传输介质从电话线、同轴电缆到光纤,无线网络怎么办?答案是更高的频段。
但是由于频率和波长成反比,频率太高,波长越短(比如可见光),抗干扰能力就越弱,与基站的连接就比较困难,再加上物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万物互联,建设高密度的微基站是大势所趋。
另外根据“天线理论”,天线长度与波长成正比,5G时代频率提升几十倍后,接受信号的设备天线长度会变成毫米级的微型天线,这样就可以引入多天线,乃形成多天线阵列,这样就为massive MI-MO(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提供了可能。
此外,要实现随时随地接入的需求,5G离不开网络系统体系架构、无线组网、无线传输、新型天线与射频以及新频谱开发与利用等关键技术的支撑,因此研究方向也围绕这些展开。
5G何时能商用?
无线通信技术通常每10年更新一代,2000年3G成熟并商用;2010年4G成熟并商用;到2020年5G成熟是符合规律的预期。在第五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国务院副总理**也提出,中国力争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
5G的**性变化有哪些?
对于社会公众来说,一个浅显的认识可能是网速的提升。其实,5G 最大的优势体现在“物联网”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即通过互联网,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都可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5G技术的正式商用,必将会促成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概念的商用,从而进入全面数字化时代。其带动的芯片、电子元器件、智能硬件以及相关软件的产值将不可估量。
移动基站天线下倾角问题
高话务地区(市区)天线计算公式:天线下倾角=arctag(H/D)+垂直半功率角/2
低话务地区(农村、郊区等)天线计算公式:天线下倾角=arctag(H/D)
机械天线的最佳下倾角度为1°-5°;当下倾角度在5°-10°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稍有变形但变化不大;当下倾角度在10°-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变化较大;
当机械天线下倾15°后,天线方向图形状改变很大,从没有下倾时的鸭梨形变为纺锤形,这时虽然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但是整个天线方向图不是都在本基站扇区内,在相邻基站扇区内也会收到该基站的信号,从而造成严重的系统内干扰。
下倾角的计算
天线下倾角的计算可以建立在以下所示的模型下。其中H表示天线的高度,D表示基站的覆盖半径,α就表示天线的下倾角,β/2 表示半功率角。那么天线的下倾角α为arctan(H/D)+β/2.在实际中只要已知了基站的高度、覆盖半径和半功率角就可以计算出天线的下倾角。
方位倾角仪是Android平台下的一款测量方位角和下倾角的软件。根据软件自身的功能描述,只要将手机的背面对着天线,软件就可以测量出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方位角与下倾角
怎么区别大倾角输送带和大倾角挡边输送带,是一样的吗
是一样的,大倾角输送带也是需要挡边的,统称大倾角波纹挡边输送带。你可以打我们公司的电话进行咨询:0535-3491299我们莱州精诚橡胶公司是专业制作大倾角挡边输送带的公司。网址:http://****jinjingcheng***m
双极化天线的作用是什么?
双极化天线具有电调天线的优点,在移动通信网中使用双极化天线同电调天线一样,可以降低呼损,减小干扰,如果使用双极化天线,由于双极化天线对架设安装要求不高,不需要征地建塔,只需要架一根直径20cm的铁柱,将双极化天线按相应覆盖方向固定在铁柱上即可,从而节省基建投资,同时使基站布局更加合理,基站站址的选定更加容易。做的好的品牌有好多,比如锐捷的
怎么确定基站天线的下倾角多少度?能覆盖多少距离?
鉴于此次实验的目的是讨论天线下倾角对室内覆盖的影响,我门挑选了和顺基站。和顺基站周围主要是住宅区,楼群密集,曾有用户申告室内的信号不好,打不了手机,符合我们此次实验的目的。
和顺基站位于和顺路邮电局楼顶,站型8/8/8,使用射频跳频。天线安装在楼顶铁塔的下层平台上,方位角30/140/240,下倾角为10/10/10,天线型号739622(此种天线没有电子下倾角),东经125.36324度,北纬43.88652度,天线挂高40米。
小区信息(注:三个小区都是满功率发射)
LAC-CI
BCCH
基站最大发射功率
最小接入电平
第一小区
17156-7011
24
-102
第二小区
17156-7012
26
-105
第三小区
17156-7013
21
-105
天线下倾角调整
调整前
调整后
7011(第一小区)
10
7
7012(第二小区)
10
8
7013(第三小区)
10
7
天线调整前(2002年2月25号),我们使用两部手机:Alcatel OT500和Alcatel OT701,在和顺基站附近随机选取24个一楼楼道内的测试点,用两部手机测试IDLE模式下的接收电平值,记录测试点的详细地址和测试数据。
天线调整之后(2002年2月26日上午),我们又用相同的两部手机,在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条件下,测试两部手机IDLE模式下的接收电平值,详细记录测量结果,加以比较。
图1 测试地点的选择
表1 测试结果 (C1=接收电平-最小接入电平)
序号
测试地点
BCCH
调整前(2月25日)
调整后(2月26日)
C1
接收电平(db)
C1
接收电平(db)
1
和顺街44-1号2门
26
46
-59
42
-63
2
和顺街67-1号1门
26
45
-60
41
-64
3
和顺街52-1号1门
26
47
-58
46
-59
4
荣光路5号1门
26
37
-68
34
-71
5
荣光路60(楼南室外)
26
37
-68
35
-70
6
东盛大街西一胡同19
26
22
-83
22
-83
7
东盛大街西一胡同13
26
20
-85
22
-83
8
东盛大街西一胡同5
24
14
-88
14
-88
9
阜新路49
24
19
-83
20
-82
10
阜新路61栋东门
24
14
-88
13
-89
11
新楼2号1单元
24
13
-89
12
-90
12
新楼4号1单元
24
5
-97
7
-95
13
东新路90号2门(室外)
24
32
-70
31
-71
14
东新路77号2门
24
17
-85
18
-84
15
东新路(丰源综合市场)
24
10
-92
12
-90
16
东新路(喜多摄影)
21
3
-102
脱网
<-105
17
通安小区10号1单元
21
脱网
<-105
脱网
<-105
18
通安小区9号7单元
24
4
-101
2
-103
19
通安小区2号2单元
24
15
-90
14
-91
20
通安小区5号1单元
21
4
-101
4
-101
21
滨河东区704号2单元
21
29
-76
27
-78
22
滨河东区706号4单元
21
35
-70
35
-70
23
滨河东区709号1单元
21
32
-73
32
-73
24
滨河东区714号4单元
21
23
-82
25
-80
结论:
经过比较,发现天线调整后,离基站较近地点的接收电平都有所降低,如1,2,3,4,5号测试点。这说明天线下倾角的减小,天线的主瓣波束向远离基站的方向移动。在离基站较远的地方(此次实验,在离基站距离300米之外),测试点(主要是一楼楼道内)的手机接收电平,在天线下倾角调整前后就没有明显的改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建的楼群由于结构的原因,无线电波的衰耗较老楼要大许多,此次测试在新建设的通安小区内的几个测试地点的信号都很不好,测试过程,我们选择一楼楼道深处,但楼道的铁门是开着的,若是关上,手机的接收电平更低。
综合上述原因,在城市楼群的室内覆盖,而是取决于①楼的建筑结构以及楼群的密集程度。②距离基站的远近,③测试地点在室内的深度。
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在市区天线下倾角的变化,对室内深层覆盖不能起明显的作用。
双极化天线和一般的天线有何区别?
双极化天线一般运用在双接收无线收发设备,可以是一发双收,也可以双发双收,通信方面CDMA2000网络都使用双极化天线来改善上行接收。在WIFI的网络中,WIFI设备无线接口一般也有2个,而且2个都可以收发,现在的无线路由都用2根一样的天线,实际上对信号接收没有多大的改善,正如有人说是空间分集接收,真正的空间分集接收,必须是2根天线一高一低,如2根天线在同一平面,是没有空间分集效果。
电子下倾角和机械下倾角由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如下:
电子下倾角是通过调整天线内部的线圈以达到调整其信号下倾角的目标,是通过调整天线阵子来实现的;
机械下倾角是天线面板后面的支架来调整其面板的下倾角,通过调整天线物理的下倾来实现的。
简单点说,机械下倾角是我们肉眼看得见的,同时也可以请塔工调整的,电子下倾角是内置的,不用上塔,在后台通过参数就可以调整。
二者的使用:
下倾角大的时候,全部采用机械倾角会使得波瓣变形,所以一般机械倾角和电子倾角结合使用。
电子倾角也分为固定电下倾和远端电调,在某些人力成本高的国家,远端电调是很有必要的。
如下图中,天线的下倾角φ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机械倾角和电子倾角的调整:
备注:一般机械倾角和电子倾角结合一起使用,不过要看天线型号是否支持电子下倾。
移动基站天线下倾角问题
高话务地区(市区)天线计算公式:天线下倾角=arctag(H/D)+垂直半功率角/2
低话务地区(农村、郊区等)天线计算公式:天线下倾角=arctag(H/D)
机械天线的最佳下倾角度为1°-5°;当下倾角度在5°-10°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稍有变形但变化不大;当下倾角度在10°-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变化较大;
当机械天线下倾15°后,天线方向图形状改变很大,从没有下倾时的鸭梨形变为纺锤形,这时虽然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但是整个天线方向图不是都在本基站扇区内,在相邻基站扇区内也会收到该基站的信号,从而造成严重的系统内干扰。
下倾角的计算
天线下倾角的计算可以建立在以下所示的模型下。其中H表示天线的高度,D表示基站的覆盖半径,α就表示天线的下倾角,β/2 表示半功率角。那么天线的下倾角α为arctan(H/D)+β/2.在实际中只要已知了基站的高度、覆盖半径和半功率角就可以计算出天线的下倾角。
方位倾角仪是Android平台下的一款测量方位角和下倾角的软件。根据软件自身的功能描述,只要将手机的背面对着天线,软件就可以测量出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方位角与下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