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煤泥中的浮精煤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煤重介洗选,大概矸石、精煤(次)、中煤产量是多少的比例(重介洗煤中煤含矸石太多是怎么回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煤重介洗选,大概矸石、精煤(次)、中煤产量是多少的比例

问的谈泛泛了,没有具体煤质资料很难回答。给你说个大概吧。既然是中煤洗选,大部分应该是中煤,而且带煤量相对较多(20-30%),一般矸石不会太多。所以比例大概是:矸石15-20%,精煤(未必是次精煤,一般很好)20-35%,中煤40-60%。

对原煤怎么进行精煤,中煤,煤泥的计算

一般根据原煤的浮沉实验结果,比重液1.4以下的为精煤(浮煤)1.4-1.8为中煤,粒度小于0.5为煤泥

选矿产率和回收率的计算公式

在选矿中,得到的某一产品的重量与原矿重量的百分比,称为该产品的产率;

中煤重介洗选,大概矸石、精煤(次)、中煤产量是多少的比例

在选矿流程中,也可以通过产品的品位计算精矿产率:

精矿产率=(原矿品位α-尾矿品位θ)÷(精矿品位β-尾矿品位θ)

选矿回收率有实际回收率与理论回收率两种:

实际回收率=[(实际精矿数量(吨)×精矿品位)÷(原矿处理量(吨)×原矿品位)]×100%

理论回收率=[β(α-θ)÷α(β-θ) ]×100% 式中符号同前

一般理论回收率要高于实际回收率,但不会差别太大。选矿厂两种回收率都用,根据二者数据进行对**析,掌握选矿中的不正常情况。

回收率包括绝对回收率和相对回收率。绝对回收率考察的是经过样品处理后能用于分析的药物的比例。因为不论是生物基质还是制剂辅料中的药物,经过样品处理都有一定的损失。

相对回收率严格来说有两种。一种是回收试验法,另一种是加样回收试验法。前者是在空白基质中加入药品,标准曲线也是同此,这种测定用得较多,但有标准曲线重复测定的嫌疑。第二种是在已知浓度样品中加入药物,来和标准曲线比,标准曲线也是在基质中加药物。

则精矿产率可由它们的品位计算:=(α-δ)/(β-δ)×100%;α、β和δ分别代表给矿、精矿和尾矿的品位(%)。这种由产品品位计得的产率,又称为理论产率。

扩展资料:

根据站内的工艺设备以及管道情况,与储罐连接的共3条管道,一条为气相管道,一条为槽车输送天然气至储罐进液的管道,还有一条为储罐输出天然气的出液管道 。

按照储罐的内部结构,槽车输送天然气的进液管道是从储罐的顶部进入,而储罐输送液化天然气的出液管道是从储罐底部输出。

因此,为可将槽车内的天然气与储罐内的液化天然气直接相通,在进液管与出液管之间增加一处旁通管道及阀门,为此可根据操作情况需要,适时开启旁通阀门,即可将出液管与进液管相通。旁通管道及阀门增加后,工艺操作步骤也相对进行调整,调整如下 :

1、改进前

(1)槽车开始卸车时,开启储罐进液管道阀门和槽车出液阀门,将槽车内的液化天然气输送至储罐内。

(2)卸车末段时,槽车内压力缓慢降低,达到与槽车内基本一致时(约为0.4 Mpa),卸车完成。

2、改进后

(1)槽车开始卸车时,开启储罐进液管道阀门和槽车出液阀门,将槽车内的液化天然气输送至储罐内。

(2)卸车末段时,槽车内压力缓慢降低,达到与槽车内基本一致时,关闭储罐进液阀门,同时开启旁通管道阀门以及储罐出液阀门,使槽车输送的天然气从储罐底部进入,将槽车剩余的气态天然气与储罐内液化天然气直接接触,从而达到气态转换液态的目的。

(3)直至槽车内压力降至0.2 Mpa时(按要求槽车内必须保持一点压力),关闭槽车与储罐阀门,卸车完成。改进工艺操作后,通过几个月的数据统计,回收率明显提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回收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选矿产率

精煤 有什么 用途?

洗精煤 (clenedcoal ), 是指经洗煤厂机械加工后,降低了灰分、硫分,去掉了一些杂质,适合一些专门用途的优质煤。

火电厂,化工厂,钢铁厂,一些生产单位都会用到,烧气,烘干,供暖,用途极为广泛

如何计算洗煤厂的成本核算

  精煤产量*精煤价格+中煤产量*中煤价格+煤泥产量*煤泥价格-原煤入洗量*原煤均价(加权平均)-加工成本;
或者,精煤产率*精煤单价+中煤产率*中煤单价-原煤平均单价-加工成本(人工工资+介粉、浮选剂、水、电、油、配件消耗等费用)。
上述情况在考虑一下收、付款方式是现金还是承兑,若是收承兑、付现金就要把贴息费用包含进去。

如何计算精煤产出率

你的这个问题根本无法准确回答,同一种煤,生产的精煤产品不同,各个产品就有差异,不同的的煤种差异更大。非要用数据说话的话,给你一个不太准确的常规范围供参考:精煤50-80%,中煤15-30%,煤泥15-30%

你好我想问一下预估营业额怎么才能算出来客单价

客单价(per customer transaction)是指商场(超市)每一个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也即是平均交易金额.
客单价的计算公式是:客单价=销售总额÷顾客总数,或者是客单价=销售总金额÷成交总笔数
客单价的本质是:在一定时期内,每位顾客消费的平均价格,离开了“一定时期”这个范围,客单价这个指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1]
客单价 percustomer transaction
零售术语又称ATV,即每一位顾客平均购买商品金额.
(1)客单价=商品平均单价×每一顾客平均购买商品个数
(2)客单价=动线长度×停留率×注目率×购买率×购买个数×商品单价
与其相关的还有“客单量(UPT)”,“件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