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用的清热化痰的中草药
川贝母 性味功用:苦甘微寒,润肺清肺,止咳化痰。主治用法:肺燥咳嗽。用量4~6g。(2)浙贝母 性味功用:苦寒,清肺宣肺,止咳化痰。主治用法:肺热咳嗽。用量4~6g。(3)前胡 性味功用:苦辛微寒,降气化痰,兼散风热。主治用法:外感风热及痰火郁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粘稠不易吐出者。
连翘,600克,是一种常用的清热解毒药,能够清除体内的热邪。甘草,200克,其甜味可以缓和药性,同时也有助于和中解毒。青礞石,200克,有下气化痰的作用,对于痰多的情况有帮助。竹叶,300克,能清热利尿,对于体热引起的不适有一定的舒缓效果。
长穗猫尾草,又名兔狗尾、狐狸尾、虎尾轮、防虫草、猫上树,是豆科狸尾草属植物长穗猫尾射的全草。此草生长于山坡、旷野的草丛中,分布于广东、云南等地。其性味为淡,凉。具有清热化痰、凉血止血、杀虫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疟疾、血丝虫病、小儿疳积、**、咯血、尿血等病症。
哪些中药化痰清肺有奇效
竹茹:能清热化痰,用于痰多咳嗽,痰黄粘稠者,一般使用6—10克;栝蒌:清热化痰,利气,用于痰多咳嗽,自感发热,合并便秘者,一般使用10—20克;款冬花:能润肺下气,止咳化痰,适用于喘息,痰中带血者,一般3—9克。
中药和中成药是有效的清肺润痰选择。临床中常用的中成药包括川贝枇杷糖浆和清热止咳颗粒,而中药材如枇杷、百合、川贝母和桑白皮等也具有显著的化痰止咳和清肺效果。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调理。服用西药 西药是快速清肺化痰的方法之一。常用药物包括罗红霉素胶囊、乙酰半胱氨酸片和**溴己新片。
除了金银花和菊花,还有许多其他中药也具有清肺化痰的效果,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进行选择。比如桑叶,性寒,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的作用,适合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咽痛等症状。紫苏叶则性温,能发汗解表、理气和中,对于外感风寒、咳嗽痰多有一定疗效。
止咳化痰的中药有哪些
1、止咳化痰的中药主要分为针对寒痰和热痰两类:针对寒痰的中药: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 天南星:能燥湿化痰、祛风解痉,适用于风痰眩晕、中风痰壅等症状。 金沸草:具有散风寒、化痰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等症状。 白前:能降气化痰,适用于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
2、常用的药方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包括法夏8克、茯苓6克、陈皮6克、甘草3克、苍术10克、北杏仁8克、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紫菀8克、款冬花10克。如果患者久病脾虚,伴有神倦等症状,可以适当增加*参12克、白术8克、炙甘草6克。对于痰热郁肺的情况,治疗应以清热化痰宣肺为主。
3、中药止咳化痰的种类 川贝:川贝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状。 桔梗:桔梗具有宣肺祛痰、止咳排脓的功效,对于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枇杷叶:枇杷叶能够清热化痰、降逆止咳,常用于治疗咳嗽、咳痰等症状。
4、川贝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症状。它能够化痰止咳,清热润肺,尤其适用于干咳少痰、声音嘶哑的情况。川贝母可以煎服,也可以研成细粉冲服。枇杷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其果实和叶都可以入药。新鲜的枇杷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煎汤或煮粥。
化痰止咳的中药有哪些
1、中药止咳化痰的常用药物有多种,包括川贝、桔梗、枇杷叶等。中药止咳化痰的种类 川贝:川贝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状。 桔梗:桔梗具有宣肺祛痰、止咳排脓的功效,对于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首先,川贝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它有着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它主要用于治疗虚劳咳嗽、肺热燥咳、瘰疬、*痈、肺痈等病症。川贝的滋润作用能够舒缓喉咙干燥,减轻咳嗽症状,是许多咳嗽方剂中的重要成分。其次,前胡则以其祛风清热、化痰止咳、降气消痰的功效而著称。
3、对于痰热郁肺的情况,治疗应以清热化痰宣肺为主。清金化痰汤加减可以作为药方选择,包括桑白皮12克、黄芩10克、栀子8克、知母10克、浙贝母8克、北杏仁8克、栝蒌仁10克、海蛤壳10克、鱼腥草12克、甘草6克。如果痰热导致津液受损,可酌情添加麦冬10克、沙参8克、天花粉8克。
4、止咳化痰的中药主要分为针对寒痰和热痰两类:针对寒痰的中药: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 天南星:能燥湿化痰、祛风解痉,适用于风痰眩晕、中风痰壅等症状。 金沸草:具有散风寒、化痰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等症状。 白前:能降气化痰,适用于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