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铜线的阻值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铜线的电阻率是多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铜线的电阻率是多少
查表可得不同温度下铜的电阻率:
0 0.0165欧姆平方毫米/米
10 0.0172欧姆平方毫米/米
20 0.0178欧姆平方毫米/米
30 0.0185欧姆平方毫米/米
35 0.0188欧姆平方毫米/米
40 0.0192欧姆平方毫米/米
50 0.0200欧姆平方毫米/米
60 0.0206欧姆平方毫米/米
70 0.0212欧姆平方毫米/米
75 0.0216欧姆平方毫米/米
80 0.0219欧姆平方毫米/米
90 0.0226欧姆平方毫米/米
100 0.0233欧姆平方毫米/米
铜的电阻率怎么算
电阻率与温度有关,没说明一般指常温:
20℃时的铜的电阻率
为0.0172(µω•
m)
由电阻率的计算公式:ρ=rs/l
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
s为横截面积——常用单位㎡
r为电阻值——常用单位ω
l为导线的长度——常用单位m
直径和长度都已经知道了,lz自己求吧,1000000µω=1ω
还是帮你求出来吧,不过要给分哈,求得好苦,专门去问同学要了计算器呢:下面都用基本单位
面积s=(0.45/2)^2*10^-6*pi
l=100
ρ=1.72*10^-9
所以结果为:10.82ω
铜线电阻率
0.017欧姆平方毫米/米。
某种材料制成的长为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的电阻率。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受温度影响。
材料的电阻大小与材料的长度成正比,即在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时,长度越长,材料电阻越大;而与材料横截面积成反比,即在材料和长度不变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扩展资料:
电阻率ρ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导体的温度有关。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都随温度作线性变化。
即ρ=ρ0(1+at),式中t是摄氏温度,ρ是0℃时的电阻率,a是电阻率温度系数,利用这一性质可制成电阻温度计,有些合金电阻率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常用来作标准电阻。
由于电阻率随温度改变,故对于某些电器的电阻,必须说明它们所处的物理状态。如一个“220V,40W”电灯灯丝的电阻,正常发光时是1210Ω,未通电时只有100欧左右。
电线的导体电阻计算公式怎么计算
电线的导体电阻计算公式为:R=ρ×L/S
其中,ρ为导体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S为导体横截面积。
计算导体的电阻,要知道其电阻率、截面积、长度,计算公式:电阻=长度×电阻率÷截面积。
直流电路,纯电阻性负载交流电路的电阻计算公式; R=U/I。式中R为阻值单位欧姆、U为电压单位伏特、I为电流单位安培。
拓展资料电阻器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
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用于分压的可变电阻器。在*露的电阻体上,紧压着一至两个可移金属触点。触点位置确定电阻体任一端与触点间的阻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