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抒情中长篇诗歌有哪些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请问诗歌有什么作用?(诗歌有何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请问诗歌有什么作用?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a、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b、起强调作用加强抒情性。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写作中运用到抒情手法。目的一般是什么?
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感情啦 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
请问诗歌有什么作用?
你问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诗歌有什么作用,古人把诗歌作为外交的一种辞令,《左转》等先秦著作中常见引用《诗经》的典故。孔子说,诗歌具有教化的作用。也有人经常把诗歌作为反抗不合理制度的最佳工具,沙俄时期,普希金、莱蒙托夫创作了大量反映自由的诗篇,尤其是普希金的自由颂。莱蒙托夫的《诗人之死》。英国拜伦写就的《哀希腊》,多么的令人颤动。但丁《神曲》,缔造了一个世界,翻开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序曲。
诗歌,就像人类的精神食粮一样,每个民族在诞生的时候,都会有英雄史诗之类的神话诗歌,诗经的《公刘》、《生民》,是周民族的创世纪诗歌。藏族的《格萨尔》是藏民族的史诗。
亚里士多德说,诗歌具有净化作用。简单来说,诗歌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有意境,最能抒情的。它对于语言的淬炼、运用,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能够融入国民的血液中,成为精神传统。犹如《离*》、《诗经》之于中国人的影响一样,《荷马史诗》对于欧洲文化的影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境界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由名句,诗歌无疑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审美境界,深知使一个人能感受得到灵魂深处的悸动。............
抒情手法有什么用
抒情是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叙事性作品中,抒情常常与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结合运用。抒情这种表达方式运用得好,不仅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还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直抒胸臆 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任何别的手段直接表达或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直抒胸臆抒发的情感直白明了,不仅容易打动读者的心,而且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例如,《我爱夏天》一文的作者就抓住夏天的特点,用直抒胸臆的方法,直接抒发了对夏天美妙的虫唱、充沛的雨水、郁郁葱葱的树木,甚至是威猛的雷电等的“爱”,从而使文章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抒情手法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四种。
《长江之歌》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诗, 采用了(比喻) 和(比拟)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 希望帮到你!
诗歌的表达方式分几种.各有什么作用?
一、表达方式共有四种
1、记叙
说明: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例句: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赏析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
说明: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例句: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赏析: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
说明: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赏析: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
说明: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例句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赏析: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山中偶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如何用?
如果是灵芝,那你可以看下面的资料,但这东西看起来不像灵芝,拿去鉴定下吧,但如果不是灵芝,那就把它扔了吧,因为有可能是毒蘑菇。
主要作用
一、 抗肿瘤作用
《中国癌症治疗保护网》吕迪主任认为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或失调,是肿瘤之所以会发生、扩散、转移及较难根治的重要原因。灵芝是最佳的免疫功能调节剂和激活剂,它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自身的防癌、抗癌能力。灵芝可以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等内源性抗癌物质的生成,通过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通过提升人体的造血能力尤其是白细胞的指标水平,以及通过其中某些有效成分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成为抗肿瘤、防癌以及癌症辅助治疗的优选药物。灵芝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这种无毒性的免疫活化剂的优点,恰恰是许多肿瘤化疗药物和其它免疫促进剂都不具有的。
二、 保肝解毒作用
灵芝对多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无论在肝脏损害发生前还是发生后,服用灵芝都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灵芝能促进肝脏对药物、毒物的代谢,对于中毒性肝炎有确切的疗效。尤其是慢性肝炎,灵芝可明显消除头晕、乏力、恶心、肝区不适等症状,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使各项指标趋于正常。所以,灵芝可用于治疗慢性中毒、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障碍。
三、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均表明,灵芝可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给,因此,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的治疗和预防。对高血脂病患者,灵芝可明显降低血胆固醇、脂蛋白和**三脂,并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于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形成者,则有降低动脉壁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防止进一步损伤的作用。并可改善局部微循环,阻止血小板**。这些功效对于多种类型的中风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四、 抗衰老作用
灵芝所含的多糖、多肽等有着明显的延缓衰老功效。此功效主要基于以下机理:
⒈促进和调整免疫功能。对于成年人和老年人而言,这种促进和调整可明显延缓衰老。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而言,则可促进其免疫功能的完善,增强抗病能力,确保其健康成长。
⒉调节代谢平衡,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研究表明,灵芝能促使血清、肝脏和骨髓的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因此可以有效地抗病防衰老。观察表明,服用灵芝以抗衰老,不仅对老年人有益,对务年龄阶段的人士都适用,因为生长发育的过程,也就是走向衰老的过程。
⒊抗自由基作用。生物体所产生的内原性防卫自由基损伤的抗**剂或抗**剂化酶类物质(如超**物歧化酶,SOD)的降低,是人体衰老的一个原因。灵芝多糖有显著的拟SOD活性,可显著清除机体产生的自由基,从而阻止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防止了脂体的过**,保护了细胞,延缓了细胞衰老。
⒋灵芝多糖能显箸促进细胞核内DNA合成能力,并可增加细胞的**代数,从而延缓了机体的衰老。
五、 抗神经衰弱作用
灵芝就已用于神经衰弱症与失眠,故它对中枢起到良好的作用。提取物能激发运动性抑制,使运动性降低,使协调运动失调、呈现用量依赖性镇病效果,对环已巴比妥睡眠作用能缩短睡眠时间,能延长中枢兴奋药***致痉挛及死亡的时间,这些结果表明,灵芝对中枢呈抑制性作用。
祖国医药所载灵芝能“安神”、“增智慧”、“不忘”。据报道,灵芝制剂对神经衰弱失眠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高达87.14%~100%。一般用药后10~15天即出现明显疗效,表现为睡眠改善,食欲、体重增加,心悸、头痛、头晕减轻或消失,精神振奋,记忆力增强。属气血两虚者疗效更好。所以,灵芝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调节作用,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对于神经衰弱和失眠患者是必备佳品,国家药典中,灵芝就是有效的安眠宁神之药。[3]
药性简介
灵芝又名灵芝草、菌灵芝、木灵芝、三秀、茵、芝、瑞草、赤芝、 铁菌。据现代文献及所见标本,多为多菌科 植物紫芝或赤芝的全株。性味甘平。紫芝主要含麦角甾醇、有机酸、氨基葡萄糖、多糖类、树脂、甘露醇和多糖醇等麦角甾醇、树脂、脂肪酸、甘露醇和多糖类,又含生物碱、内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质和多种酶类。
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有“仙草”、“瑞草”之称,中华传统医学长期以来一直视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民间传说灵芝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之功效。
灵芝,是祖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素有"仙草"之誉。古今药理与临床研究均证明,灵芝确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对灵芝的功效有详细的极为肯定的记载。现代药理学与临床实践进一步证实了灵芝的药理作用,并证实灵芝多糖是灵芝扶正固本、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的主要成分。现在,灵芝作为药物已正式被国家药典收载,同时它又是国家批准的新资源食品,无毒副作用,可以药食两用。
科学研究表明,灵芝的药理成分非常丰富,其中有效成份可分为十大类,包括灵芝多糖、灵芝多肽、三萜类、16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七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甾类、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碱、有机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微量元素Ge、P、Fe、Ca、Mn、Zn、等。灵芝对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治病种,涉及心脑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呼吸、运动等各个系统,尤其对肿瘤、肝脏病变、失眠以及衰老的防治作用十分显著。
灵芝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就中医辩证看,由于该品入五脏肾补益全身五脏之气,所以无论心、肺、肝、脾、肾脏虚弱,均可服之。灵芝所治病种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及运动等各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灵芝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巨大作用。它不同于一般药物对某种疾病而起治疗作用,亦不同于一般营养保健食品只对某一方面营养素的不足进行补充和强化,而是在整体上双向调节人体机能平衡,调动机体内部活力,调节人体新陈代谢机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促使全部的内脏或**机能正常化。
灵芝(2张)
膳食营养
食用方法
灵芝味虽苦,但苦而香,苦可以加入蜂蜜等调味。根据灵芝的特点,现介绍几种既简便,效果又好的食用方法:
⒈灵芝饮品:取灵芝(整芝)切片后加清水,放置文火中炖煮2小时,取其汁加入蜂蜜即可饮用。
⒉灵芝水煎法:将灵芝切片,放入罐内,加水煎煮,一般煎煮3-4次。把所有煎液混和,分次口服。
⒊灵芝泡酒:将灵芝剪碎放入白酒瓶中密封浸泡,三天后,白酒变成棕红色时即可喝,还可加入冰糖或蜂蜜。
【灵芝炖猪蹄】:
取灵芝15克,猪蹄1只,料酒、精盐、味精、葱段、姜片、猪油适量。将猪蹄去毛后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焯一段时间,捞出再洗净,灵芝洗净切片。锅中放入猪油,烧热加葱姜煸香,放入猪蹄、水、料酒、味精、精盐、灵芝、武火烧沸,改用文火炖至猪蹄熟烂,出锅即成。
【灵芝鹌鹑蛋汤】:
鹌鹑蛋12个,灵芝60克,红枣12个,将灵芝洗净, 切成细块;红枣(去核)洗净;鹌鹑蛋煮熟,去壳。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至灵芝出味,加白糖适量,再煲沸即成。具有补血益精、悦色减皱功效。
【灵芝莲心百合瘦肉汤】:
灵芝6克,莲子30克,百合30克,瘦肉200克。安神健脾,清肺燥,止干咳,凡*虚咳嗽或肺结核患者,可常服。
【灵芝莲子清鸡汤】:
灵芝6克,莲子50克,陈皮一角,鸡一只。购买最好的天然灵芝健脾开胃,补益身体,病后体虚,产后,手术后,脾胃虚弱,血气不足,头晕眼花,可常饮此汤。
【灵芝杞子南枣*鸽汤】:
灵芝6克,杞子30克,南枣10枚,*鸽一只,生姜一片。健脾开胃,补益气血,养心安神,益精明目,治精神不振,心跳失眠,头晕眼花。
根据别人经验,煲灵芝的配搭首选是鸡。鸡汤的味道较浓,可以盖住灵芝本身的涩味。我还听人说,灵芝要顺纹切,否则会伤灵芝的灵气。
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⒈灵芝水煎法:
将灵芝切碎(灵芝切片),加入罐内,加水,像煎中药一样地熬水服,一般煎服3~4次;也可以连续水煎3次,装入温水瓶慢慢喝,根据人的身体条件适量饮用,有利于治疗甲亢、失眠、便溏、腹泻等症;
⒉灵芝泡酒:
将灵芝剪碎(灵芝切片)放入白酒瓶中密封浸泡,三天后,白酒变成红棕色时即可喝,还可加入一定的冰糖或蜂糖,适于神经衰弱、失眠、消化**、咳嗽气喘、老年性支气管炎等症;
⒊灵芝炖肉
无论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都可以加入灵芝炖,按各自的饮食习惯加入调料喝汤吃肉,有益于肝硬化;
⒋灵芝银耳羹:
灵芝9克,银耳6克,冰糖15克,用小火炖2~3小时,至银耳成稠汁,取出灵芝残渣,分3次服用,治咳嗽,心神不安,失眠梦多、怔忡、健忘等症;
⒌灵芝黑白木耳汤:
灵芝6克,黑木耳(云耳)6克,白木耳(银耳)6克,蜜枣6枚,瘦猪肉200克。滋补肺、胃,活血润燥,强心补脑,防癌抗癌,降血压血脂,预防冠心病。
灵芝煲汤
【灵芝清补汤】
配
灵芝煲汤(7张)
料:灵芝15克,红枣23克,*参23克,枸杞子24克,人参须15克,猪排骨300克。盐适量。
功效:清润提神,健脾开胃。制法:将灵芝等药材浸入6000mL水中约10分钟(用布袋装好,扎口),再加入排骨,文火煮3小时。捞除布袋,再加盐调味,每次250~300mL,吃肉喝汤每天1次。
【灵芝田七瘦肉汤】
配料:龙眼肉15克、灵芝10克、田七6克、生姜6克、猪瘦肉50克
功效:益气养心,祛瘀止痛。适用于冠心病属气虚血瘀者,症见胸前闷痛,痛如针刺,时作时止,心悸气短,身疲乏力,失眠多梦等。制法:猪瘦肉、灵芝洗净切片,与龙眼肉、田七、姜片洗净,共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调味,文火隔水炖30分钟,饮汤食用。
【灵芝蹄筋汤】
配料:灵芝15克,黄芪10克,猪蹄筋100克、葱、姜、调料适量。
功效:健脾安神,益肾养肝,适用于慢性肝炎、食欲不振、体虚乏力、神经衰弱等。
制作:将灵芝、黄芪装纱布袋内,扎口;猪蹄筋洗净与灵芝、黄芪及水共炖至熟烂,去药袋,调味,饮汤食肉。
【灵芝薄荷饮】
配料:灵芝2克,薄荷、谷芽各5克,白糖25克(有糖尿病者以阿期巴甜代替),水250mL。灵芝洗净切片,薄荷切节,谷芽炒香与灵芝加水和白糖煮熟至汤浓,下薄荷煎熬10分钟即成。味清香怡人,是补脑益智的上乘佳品,
适用:夏季烦热、气虚烦劳等症。
【灵芝陈皮老鸭汤】
配料:灵芝50克,陈皮1个,老鸭1只,蜜枣2枚。
功效:灵芝具安神、健胃、去痰、活血的作用;陈皮具仍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老鸭肉有滋*补虚、利尿消肿的作用;蜜枣具有补中益气、止咳润补肺肾、化痰平喘的作用。
制作:先净老鸭剖洗干净,去毛、去内藏、去鸭尾,斩大件;灵芝、陈皮和蜜枣分别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将以上全部材料一齐放入已经煲滚了的水中,继续用中火煲约三小时左右,以少许幼盐调味,即可佐膳饮用。
【灵芝煲乌龟】
配料:灵芝30克,乌龟1只,红枣10枚,调料适量。
功效:滋补健身,养血安神,适用于结核病、神经衰弱、高血脂症及肿瘤。制做:红枣去核,乌龟放锅内,清水煮沸,捞出取肉,去内脏,切块略炒,与红枣、灵芝同入沙锅内褒汤,调料调味,汤味鲜美。
【灵芝大枣汤】
灵芝15~20克,大枣50克,蜂蜜5克。灵芝、大枣入锅加水共煎,取煮液2次,合并后加入蜂蜜再煮沸即成。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可防治癌症。
汤料配方:五指毛、竹叶牛奶、仙人树根、土茯苓、灵芝、龟板; 汤料功效:具有清热利湿、健脾滋润、化痰止咳、舒筋活络、滋补强壮、益肾健脑。特别对肺结核、肺炎、支气管炎、劳伤咳嗽、风湿关节炎、暗疮、肝炎、失眠、腰酸腿痛、妇女赤白带、风湿关节炎等有较好疗效,长期饮用能防抗肺癌。
灵芝食谱
【灵芝茶】:灵芝切片10克,水冲泡或煎煮代茶饮,可用于治疗甲亢、失眠、便溏、腹泻等症。
【灵芝白酒】:灵芝30克,切碎置瓶中,加白酒500mL升,封口浸泡7日,日服2次,每次10~20mL,适于神经衰弱、失眠、消化**、咳嗽气喘、老年性支气管炎等症。
【灵芝黄酒】:灵芝片40克,加500mL黄酒浸10天后日服2次,每次30mL,治积年胃病。
【灵芝莲心百合瘦肉汤】:灵芝6克,莲子30克,百合30克,瘦肉200克。安神健脾,清肺燥,止干咳,凡*虚咳嗽或肺结核患者,可常服
【灵芝人参酒】:灵芝片50克,人参20克,冰糖500克,装入纱布袋置酒坛中,加1500mL白酒,密封浸10天后,日饮2次,每次15~20mL,治肺痨久咳、痰多、肺虚气喘、消化**等症。
【灵芝三果益发汤】:灵芝6克,石榴2个,椰子肉一个,龙眼肉10克,冰糖8克。滋养补血,乌黑头发,治脱发,早生白发,能生津解渴。
【灵芝蜜茶】:灵芝15~20克,大枣60克,水煎后加蜂蜜4克,久服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抑制癌细胞生长。
【灵芝银耳羹】:灵芝9克,银耳6克,冰糖15克,用小火炖2~3小时,至银耳成稠汁,取出灵芝残渣,分3次服用,治 咳嗽,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怔忡、健忘等症。
【灵芝麦片粥】:灵芝10克,粉碎,小麦片50克,同煮粥,加白糖1匙,治神经衰弱、夜不安眠症。
【灵芝蹄筋汤】:灵芝15克,黄芪18克,猪(牛)蹄筋100克,共煮食用,治白血球减少症。
【灵芝红枣茶】:灵芝4~6克,红枣9枚。改良贫弱体质,提高免疫力,安神养心,更有助美容,可常服。
【灵芝猪心】:灵芝15克,猪心500克,共煮食用,治心悸怔忡,烦躁易惊、失眠等症。
【灵芝三七饮】:灵芝30克,三七粉4克,炖服,早晚各服一次,治冠心病和心绞痛。
【灵芝猪肉汤】:灵芝9克,黄芪18克,当归16克,瘦猪肉100克,共煮,去药渣食肉,每日1次,连服10~15天,治肝硬化。
【灵芝黄芪汤】:灵芝15克,黄芪20克,黄精15克,鸡血藤15克,炖服,治白细胞减少症。
【灵芝河蚌羹】:灵芝20克、河蚌肉250克,冰糖60克,炖服,每2~3天服一次.治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白细胞减少症、冠心病、高血脂症、心律失常、神经衰弱,早期肝硬化等症。
【灵芝米酒】:灵芝30~50克,浸于0.5kg米酒中,一周后服用,每次一匙,日服2次。治硬皮症。
【灵芝黄豆粉】:灵芝30克,黄豆90克,焙干炒熟磨粉,日服3次,每次9一15克,开水冲服,治冠心病。
【灵芝山药汤】:灵芝15克,山药30克,煮汤共食,治糖尿病。
【灵芝米酒】:灵芝30~50克,浸于0.5kg米酒中,一周后服用,每次一匙,日服2次。治硬皮症。
【灵芝黑白木耳汤】:灵芝6克,黑木耳(云耳)6克,白木耳(银耳)6克,蜜枣6枚,瘦猪肉200克。滋补肺、胃,活血润燥,强心补脑,可防癌抗癌,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冠心病。
【灵芝枸杞子牛肉汤】:灵芝6克,枸杞子20克,牛肉150克,葱,蒜,油,盐各适量。补益肝肾,健脾养胃,补血,补中益气。
【灵芝金菇芽菜肉片汤】:灵芝6克,金菇100克,大豆芽菜150克,生姜两片,瘦肉200克。健脾开胃,去湿除烦,降胆固醇,去水肿利尿灵芝莲子清鸡汤:灵芝6克,莲子50克,陈皮一角,鸡一只。健脾开胃,补益身体,病后体虚,产后,手术后,脾胃虚弱,血气不足,头晕眼花,可常饮此汤。
【灵芝粉葛猪肠汤】:灵芝6克,新鲜粉葛300~350克,猪肠150~200克,赤小豆60克(用小布袋装)。降血压,治冠心病,去湿和胃,治烦躁口渴,肩背疼痈,皮肤湿毒,水肿骨火。
【灵芝寿星燕窝汤】:燕窝1.5克,灵芝1.5克,红参0.5克,大参3克,冰糖25克,炖服,治肺虚盗汗、遗精、咳嗽、疲乏无力等症。
【灵芝杞子南枣*鸽汤】:灵芝6克,杞子30克,南枣10枚,*鸽一只,生姜一片。健脾开胃,补益气血,养心安神,益精明目,治精神不振,心跳失眠,头晕眼花相关文化灵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甚至超越了其在医药上的地位,影响了宗教、医药学、文学、建筑学、戏曲艺术等诸多学科。据《山海经》中记载传说灵芝是炎帝之**“瑶姬”的精灵转化为“瑶草”即灵芝。而民间传说的《白蛇传》中白素贞盗南极仙翁的灵芝救许仙还阳的故事。灵芝同样也大量出现在中国古代小说等文学作品中。
食疗价值
多孔菌科真菌灵芝(赤芝)或紫芝的子实体。全国均有分布,现多为人工培养。采得后除去附着物,晒干。切片、粉碎或研末用。
【性能】味甘、微苦,性平。能补气养血,养心安神,止咳平咳。
【参考】灵芝含多糖、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多肽类、麦角甾醇、甘露醇、生物碱、香豆精、甾体皂甙、腺嘌呤、多种酶、多种微量元素。
有抗衰老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镇静作用;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有强心作用,能增加心肌血流量,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股耗氧量,增强耐缺氧能力;能降低血脂,调节血压,保护肝脏,升高白细胞;有一定抗肿瘤作用。
【用途】用于体虚乏力,饮食减少,头昏;心脾两虚,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肺气虚,喘咳短气;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冠心病;白细胞减少症;慢**毒性肝炎。
【用法】一日5~15克。泡茶,浸酒,制成糖浆等。
【附方】
1,灵芝蒸鸡:灵芝30克,仔鸡1只。鸡宰杀后除去毛和肠杂,淖去血水,鸡腹剖开,向上放于盆中;将灵芝及生姜、胡椒、盐、酒放入鸡腹,并加适量的水,蒸至鸡烂熟。饮汤食鸡。
源于《家庭药膳》。本方以灵芝、鸡共奏补气益脾之功。用于脾虚气弱,饮食减少,消瘦乏力。
2,灵芝大枣酒:灵芝50克,大枣100克。用白酒500克浸渍。每次饮1~2小杯。亦可用本方同粳米煮粥食。
本方以灵芝补气益血、养心安神,以大枣增强灵芝的功能。用于心脾两虚,心悸失眠。亦用于老人气血不足,体倦乏力,心悸短气。
3,灵芝黄芪茶:灵芝、黄芪各等分。研为细末。每次10克。沸水浸泡饮。
本方以二者补气益脾,升白细胞,并以灵芝降血脂。用于气虚白细胞减少或血脂偏高证者。
服用方法
用法用量6~12g。
【神经衰弱】灵芝糖浆(约30%)每日2次,每次20mL。(或灵芝6~9g,水煎服)。
【高血压】灵芝6~9克,水煎服。
【迁延性肝炎】灵芝6克,甘草4.5克,水煎服。
【慢性气管炎】灵芝9克,南沙参、北沙参各6克,百合9克,水煎服。
【过敏性哮喘】灵芝16克,半夏3.5克,苏叶6克,厚朴3克,茯芩9克,水煎冰糖,一日2~3次分服。
【过敏性鼻炎】灵芝煎浓汤,过滤后,频频滴鼻。
服用时应注意两点:
⑴内服研末或浸酒,每次2~3克。现代多改为片剂,每次3~4粒,每日3次,或用针剂,肌肉注射,每日1~2次。忌超量,因实验表明:大量则发生副作用,能使动物致死。
⑵久服。若治病一般须1个月以上;若预防衰老,延年益寿,则应连服3个月以上,停药3个月,再服的间歇服药法,效果才佳。
古籍摘要
⒈《神农本草经》:“紫芝味甘温,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
⒉《药性论》:“保神益寿。”
⒊《本草纲目》;“疗虚劳。”
【现代研究】
人工栽培
市场上出售的灵芝,盆栽养护非常简单,既不需要浇水、施肥,也不需要见阳光、承雨露,只需要每隔几天用湿布擦抹灵芝子实体的表面,抹去其上沾附的纤尘,还其本来的鲜艳色彩即可。有时为了增加灵芝子实体表面的新鲜光亮程度,也可用植物油,如核桃油、菜籽油等擦抹,则可使其显得更为光洁鲜亮。你如果感兴趣,可到花市去购置一盆回来作室内陈列,不必考虑养护问题,但必须注意,时间过长后,灵芝子实体上会有蛀虫发生,可每隔1~2年给予一次杀虫消毒。
关于野生灵芝的鉴别:
⒈色泽 野生灵芝经日晒雨淋,色泽较深,由于野生灵芝孢子粉成熟后随风吹日晒散落,表面无孢子粉,比较光滑。人工栽培灵芝表面残留有少许孢子粉,颜色也比较淡。
⒉味道,气味 野生灵芝由于长期风吹日晒散失其特有香味,因此香味较淡甚至没有什么味道,人工栽培的灵芝香味较浓郁。
诗歌中表达感情委婉有什么好处
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希望以下几个方面能对读者有所裨益。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2鉴赏的是白居易的一首诗,诗题是《邯郸冬至夜思家》,从题目我们就知道了时间地点、大致环境以及诗歌类别,可以肯定诗作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是思乡念亲。杜甫《春夜喜雨》这个题目就不仅标示了时间、吟咏对象,而且鲜明透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态度,可以说题目的一个“喜”字,把作者的心迹展露无遗。又如陆游《书愤》,文题就意味着作者要抒发的是心中的激愤,而事实全诗正是以“激愤”贯穿的。其他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赤壁怀古》;《征人怨》《闺怨》**怨》;《谢亭送别》《送沈子福之江东》等等,从它们的诗题我们就可以推断其大致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总是推敲过来提炼过去,不达到最能体现自己意旨决不罢休,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即是言此。那么这个炼来炼去的字眼或诗句,就是诗眼或包含诗眼的主旨句。显然,包含诗眼的主旨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写作意图、思想内容、态度情感乃至表达技巧,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可以毫不过分地说它就是诗歌的“心脏”。抓住了它,就抓住了诗歌的灵魂和命脉,通过它就可直接探查到该诗的内蕴和底细。如唐代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初读只觉诗歌都在写景叙事。看不出诗人情感和诗歌主题,但仔细分析就可发现,一个“愁”字“出卖”了诗人,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成了我们窥视作者内心世界的窗口。缘何而愁?细品上下诗句便可知晓。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醒后感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点明写作意图,把美好的梦境与丑恶的社会现实进行对照,抒发了自己向往自由天地和反抗权贵的思想感情。又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征人尽望乡。”可以明显看出主旨句是“**征人尽望乡”,凭此可直接推断出这首诗抒发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解剖诗歌的“细胞”。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可以说意象就是诗歌的一个个细小具体的组织“细胞”,诗歌就是这一个个意象“细胞”搭建起来的艺术“大厦”或有机生命体。因此,读懂诗歌把握诗歌主旨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必须首当其冲从分析意象做起。读懂了意象,也就明白了作者的意图,能够较为准确地推断出作品主旨和作者思想感情。这个特点需从两个层面来说。经过先辈们几千年的耕耘,古诗词中许多景或物被赋予了特定的意蕴。如“柳”与送别留恋有关,“月”与思家想人、盼望团圆相关,“鸿雁”则大多和书信传情有联系,这就是人们传统所说的意象(古诗词中这类有特殊意义的意象较多,这里无需详谈)。当然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只要抓住了这些意象,也就相应地得出了含有该意象的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如菊花是隐逸、高洁、脱俗的象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就以“月”的意象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另一类意象是不具有相对固定意义的形象,直白地说就是打上了作者情感烙印、被写进诗中的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的景物,作者用它们共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情感。对此我们应仔细分析这一组景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根据这些景物特征来推断出作者相应的思想情感。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选取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几个清新自然、热烈、充满生机,具有山野典型特征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深秋山野全景图。静对自然生命的壮观,作者心里充满感动,不由得发出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不只是美的联想,色彩的比较,更是生命的礼赞。全诗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对于大量的借景抒情的诗词,都具有类似的特点,考生们可举一反三,参照赏析。分析诗歌的“血型”。如人可以划分为几个类型的肤色、血型一样,古典诗词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类别。类型相同的诗作,其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也有大致相同的一面。例如咏史怀古诗,大都歌颂古人功绩,抒发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怀(如杜甫的《蜀相》);闺怨诗大都借怨妇之口表达被朝廷(**)抛弃的苦恼(如温庭筠的《梦江南》);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或别后的思念;边塞征战诗,表现对战争的厌恶,表现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山水田园诗,大多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闲适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类别较多,不一而足)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可据此进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推断。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在整首诗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在整首诗中所起的作用是双关和点题,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不断的情思。
1、出自:《饮马长城窟行》两汉:佚名,属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又称“饮马行”。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
2、全文: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3、译文: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
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
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诗歌对于我们的积极作用
诗歌往往具有某种神圣的光环,往往能见出一个民族或个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或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往往能给人以生活的信心,前进的勇气,唤醒一种崇高或清洁的精神。 最根本的,就是让人的生活有诗性。荷尔德林曾说:人是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之上。可见,主要是具有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如果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满诗性,那么,便是幸福感的一种重要体现。 在当代,人们正缺少的是一种有诗性的生活,一种有尊严的生活,一种洋溢着幸福感的生活。而诗歌,却具有救赎灵魂、反观现实、正视自身,慰藉苦难的心灵,成就自我的功能。也许,拥有诗性的生活,我们在寻找家园感的路上才不会走的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