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数据压缩国家标准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多媒体技术?目前使用得较广泛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有哪几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多媒体技术?目前使用得较广泛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有哪几种?

多媒体的数据类型可以分为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六种。多媒体技术可以说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视听环境和视听享受。生活中常用到的多媒体技术有多媒体教育教学、视频会议、银行的自动取款机等,还真是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答案补充 还有电子出版物

多媒体数据压缩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压缩就是去掉信息中的冗余,即保留不确定的信息,去除确定的信 息.多媒体技术中常用的数据压缩算法分为两大类: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冗余压缩法去掉 或减少数据中的冗余,但这些冗余量是可以重新插人到数据中的,因而不会产生失真.其压 缩效率通常较低; 有损压缩则采用一些高效的有限失真数据压缩算法, 大幅度减少多媒体中 的冗余信息,其压缩效率远高于无损压缩.无损压缩.这类方法广泛用于文本数据,程序和 特殊应用场合的图像数据(如指纹图像,医学图像等)的压缩.有损压缩广泛应用于语音,图 像和视频数据的压缩.常见的编码方法可以

流媒体和视频压缩标准

3. 码率的概念,不同的编码方式/文件存储方式的大概介绍(MPEG1,MPEG2,MPEG4,DIVX,XVID,AVI,WMV,ASF,DAT,MPG,VOB,RM,RMVB等)
码率是指媒体文件在使用一定的编码算法进行编码时所使用的数据率,也是媒体文件在进行网络传输时所需要达到的基本传输速度(HELIX SERVER和MEDIA SERVICE并不是按照码率传输),在同一种编码方式下,码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视频和音频的质量,不同编码算法下则没有这个区别。
MPEG1:技术特点:MPEG-1制定于1992年,可适用于不同带宽的设备,如CD-ROM、Video-CD、CD-i。它的目的是把221Mbit/s的NTSC图像压缩到1.2Mbit/s,压缩率为200∶1。这是图像压缩的工业认可标准。它可针对SIF标准分辨率(对于NTSC制为352×240;对于PAL制为352×288)的图像进行压缩,传输速率为1.5Mbits/s,每秒播放30帧,具有CD音质,质量级别基本与VHS(广播级录像带)相当。MPEG的编码速率最高可达4-5Mbits/s,但随着速率的提高,其**后的图像质量有所降低。
应用范围:应用 MPEG-1 技术最成功的产品非 VCD 莫属了,VCD作为价格低廉的影像播放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MPEG-1也被用于数字电话网络上的视频传输,如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视频点播(VOD),以及教育网络等。
MP3属于MPEG1的范畴,完整的定义是MPEG1-LAYER3,MP3以比较高的压缩比实现了近似于CD的音质,通常压缩比为12:1到16:1,生成的文件很小。
MPEG2:技术特点:MPEG-2制定于1994年,设计目标是高级工业标准的图像质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MPEG-2所能提供的传输率在3MB-10MB/s间,在NTSC制式下的分辨率可达720×486,MPEG-2能够提供广播级的视像和CD级的音质。MPEG-2的音频编码可提供左右中及两个环绕声道,以及一个加重低音声道和多达七个伴音声道。MPEG-2的另一特点是,可提供一个较广范围的可变压缩比,以适应不同的画面质量、存储容量以及带宽的要求。
应用范围:MPEG-2技术就是实现DVD的标准技术,现在DVD播放器也开始在家庭中普及起来了。除了作为DVD的指定标准外,MPEG-2还可用于为广播、有线电视网、电缆网络以及卫星直播提供广播级的数字视频。
MPEG4:技术特点:MPEG-4 于1998 年11 月公布,它不仅是针对一定比特率下的视频、音频编码,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这个标准主要应用于视像电话、视像电子邮件等,对传输速率要求较低,在4800-64000bits/s之间,分辨率为176×144。MPEG-4利用很窄的带宽,通过帧重建技术、数据压缩,以求用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
应用范围:经过这两年的发展,现在最热门的应用是利用 MPEG-4 的高压缩率和高的图像还原质量来把 DVD 里面的 MPEG-2 视频文件转换为体积更小的视频文件。经过这样处理,图像的视频质量下降不大但体积却可缩小几倍,可以很方便地用 CD-ROM 来保存 DVD 上面的节目。另外,MPEG-4在家庭摄影录像、网络实时影像播放将大有用武之地。
DIVX,XVID:DIVX视频编码技术实际就是MPEG4 压缩技术,它可以说是对上挑战DVD,对下挤压SVCD,DIVX-MPEG4对DVD和SVCD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有人说它是 DVD **),它由 Microsoft MPEG4v3 修改而来,使用MPEG4 压缩算法。据说MPEG4 是美国禁止出口的编码技术,用它来编码、压缩一部DVD只需要两张CD-ROM!这样就意味着,你不需要买昂贵的 DVD ROM 也可以得到和它质量差不多的视频节目了,而这一切只需要你有 CD-ROM。播放(解压缩)MPEG4编码,对机器的要求也不高,CPU只要是300MHz以上,再配上64MB的内存和一个有8MB显存的显卡就可以流畅地播放了。对播放软件方面的要求就更宽松,你只需要安装一个500K 大小的MPEG4 编码驱动后,用Windows自带的媒体播放器就可以流畅地播放。
XVID与DIVX实际上是同出一源,都是根据MPEG4V3修改而来,不过由于DIVX在版本5之后不在开放源代码,因此有部分程序员将DIVX 3.11改进后成为XVID。
DIVX和XVID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可以**字幕和AC3音频源,这样就可以在近似于DVD的画面质量的基础上,享受到DVD的音效,同时还可以自己选择字幕,给了用户很大的自由度。
AVI,WMV,ASF,DAT,MPG,VOB:这些都是媒体文件的存储格式,AVI通常用于DIVX/XVID编码的文件的存储,WMV和ASF通常是微软MPEG4算法的存储格式,DAT和MPG是MPEG1算法编码的文件的存储方式,其中DAT主要用于VCD,VOB则是MPEG2算法编码的文件的存储方式,通常用于DVD。
RM,RMVB:RM和RMVB是REAL公司出品的一种音视频编码格式,同时也是这种格式编码的文件的存储方式,其中RM是恒定码率的,而RMVB是可变码率的。REAL编码的特点是在尽可能低的数据率上实现尽可能高的画面质量,尤其是RMVB,在450K的码率的时候就可以实现相当清晰的画面质量,缺点是音频质量比较一般,同时画面细节损耗比较高,尤其是亮度部分,所以RM和RMVB的电影通常会给人画面比较暗的感觉。
其他音视频编码格式:其他比较常见的其他格式有MOV,MP4,H263,H264,WMV-HDTV,MKV,OGG,INDEO CODEC,ACM,WAV,CD等等,因为这些格式或不常见,或不适合网络流分发,所以应用范围通常比较有限。

MP3音乐采用的是什么数据压缩编码标准

什么是多媒体技术?目前使用得较广泛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有哪几种?

MP3采用的是MPEG Audio Layer 3数据压缩编码标准。

相关介绍:

MP3其全称是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它被设计用来大幅度地降低音频数据量。利用 MPEG Audio Layer 3 的技术,将音乐以1:10 甚至 1:12 的压缩率,压缩成容量较小的文件,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重放的音质与最初的不压缩音频相比没有明显的下降。

扩展资料

MP3是利用人耳对高频声音信号不敏感的特性,将时域波形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并划分成多个频段,对不同的频段使用不同的压缩率,对高频加大压缩比对低频信号使用小压缩比,保证信号不失真。

从1995年上半年开始直到整个九十年代后期,MP3开始在因特网上蓬勃发展。MP3的流行主要得益于如Nullsoft于1997年发布的Winamp和Napster。于1999年发布的Napster这样的公司和软件包的成功,并且它们相互促进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P3

何为MP3 ?其压缩的标准是什么?

MP3是一种音频格式,标准是MPEG-1国际标准中音频压缩层3的简称,单声道比特率一般取64kbps,在采样率44.1kHz的情况下,其压缩比可达12倍以上,是得到最高认知度的编**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有用请采纳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采用什么?

JPEG 全名为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目前最新的是JPEG2000 JPEG2000的原理: JPEG 2000 與傳統 JPEG 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放棄了 JPEG 所採用的以離散餘弦轉換(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爲主的區塊編*方式,而改采以小波轉換(Wavelet transform) 爲主的多解析編*方式。小波轉換的主要目的是要將影像的頻率成分抽取出來。

衡量数据压缩方法的指标有哪些

衡量数据压缩方法的指标:压缩比、速度、效果。数据压缩是指在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缩减数据量以减少存储空间,提高其传输、存储和处理效率的一种技术方法。或按照一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减少数据的冗余和存储的空间。数据压缩包括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数据压缩分为两类,有三种分法:1、即时压缩和非即时压缩即时压缩是将语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同时进行压缩,然后即时通过Internet传送出去。即时压缩一般应用在影像、声音数据的传送中。非即时压缩是在需要的情况下才进行,没有即时性。非即时压缩一般不需要专门的设备,直接在计算机中安装并使用相应的压缩软件即可。2、数字压缩和文件压缩数字压缩是专指一些具有时间性的数据,这些数据常常是即时采集、即时处理或传输的。文件压缩是专指对将要保存在磁盘等物理介质的数据进行压缩,如一篇文章数据、一段音乐数据、一段程序编码数据等的压缩。3、无损压缩与有损压缩无损压缩利用数据的统计冗余进行压缩,所以无损压缩的压缩比一般比较低。这类方法广泛应用于文本数据、程序和特殊应用场合的图像数据等需要精确存储数据的压缩。有损压缩方法利用了人类视觉、听觉对图像、声音中的某些频率成分不敏感的特性,允许压缩的过程中损失一定的信息。有损压缩广泛应用于语音、图像和视频数据的压缩。拓展资料:数据压缩的应用:一种非常简单的压缩方法是行程长度编码,这种方法使用数据及数据长度这样简单的编码代替同样的连续数据,这是无损数据压缩的一个实例。这种方法经常用于办公计算机以更好地利用磁盘空间、或者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中的带宽。对于电子表格、文本、可执行文件等这样的符号数据来说,无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求,因为除了一些有限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一个数据位的变化都是无法接受的。对于视频和音频数据,只要不损失数据的重要部分一定程度的质量下降是可以接受的。通过利用人类感知系统的局限,能够大幅度地节约存储空间并且得到的结果质量与原始数据质量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别。这些有损数据压缩方法通常需要在压缩速度、压缩数据大小以及质量损失这三者之间进行折中。有损图像压缩用于数码相机中,大幅度地提高了存储能力,同时图像质量几乎没有降低。用于DVD的有损MPEG-2编**视频压缩也实现了类似的功能。在有损音频压缩中,心理声学的方法用来去除信号中听不见或者很难听见的成分。人类语音的压缩经常使用更加专业的技术,因此人们有时也将“语音压缩”或者“语音编码”作为一个**的研究领域与“音频压缩”区分开来。不同的音频和语音压缩标准都属于音频编**范畴。例如语音压缩用于因特网电话,而音频压缩被用于CD翻录并且使用MP3播放器**。理论压缩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它与算法信息论密切相关)以及率失真理论,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由Claude Shannon奠定的,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及五十年代早期发表了这方面的基础性的论文。Doyle和Carlson在2000年写道数据压缩“有所有的工程领域最简单、最优美的设计理论之一”。密码学与编码理论也是密切相关的学科,数据压缩的思想与统计推断也有很深的渊源。许多无损数据压缩系统都可以看作是四步模型,有损数据压缩系统通常包含更多的步骤,例如它包括预测、频率变换以及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