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新加坡红龙如何区分幼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辣椒红龙(幼鱼)和普通红龙(幼鱼),如何区别?(红龙幼鱼是什么样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辣椒红龙(幼鱼)和普通红龙(幼鱼),如何区别?

与辣椒红龙不同的是:身体比较细长,鳃盖并无明显的深红鳃印,鳞框没有辣椒红龙的红艳,头型较圆短,尾巴比较圆。血红龙的色彩在一年后就会很快显现。

怎样区别印尼与马来西亚红龙鱼?

5

怎样区别印尼红龙鱼与马来西亚红龙鱼?

印尼红龙鱼:

辣椒红龙(幼鱼)和普通红龙(幼鱼),如何区别?

由于其嘴上的两条胡须,加上闪光发亮的大鳞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与神秘的龙联系起来,称其为“龙鱼”。

成年印尼红龙鱼的体形较大,较大的各鳍,吻端比较尖翘呈汤匙头形,两眼间头皮呈青绿色,不透光,眼睛到吻部处的头部,略微凹陷,肩背部略为隆起,体高较高。背、臀、尾鳍的颜色比较红,色彩分部均匀。小龙头形较长,吻端尖翘,尾巴是桃尾状。

印尼红龙鱼发色比较慢,最快也要到一年半,颜色比较偏亮红色。

西亚红龙鱼比印尼红龙鱼少快,但是颜色不是真红,偏暗,鳞片上的**相当厚实,盖过整个底色

扩展资料:

现在广为人知的超级红龙品种有三类,常见的叫法是一号红龙、一号半红龙、二号红龙,还可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咖啡红龙”及“黄金红龙”等。

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身体呈圆筒形。体长50~100厘米。体色粉红或深红。鳞片很大,反射出迷人的红宝石光泽,鳃盖有浓艳的红色。嘴角有一对短须。背部光滑,背鳍后部移到尾柄上方,与臀鳍遥相对应。

饲养水温24~28℃,水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的软水。喜食小鱼、小虾、贝肉、水蚯蚓、红虫、面包虫等。饲养容易,生长迅速。不可与小型鱼类混养。龙鱼在水族箱中很难繁殖。属于地球上比较原始的鱼类,素有”活化石“之称。

在挑选时,红龙鱼的审美标准一共有11点:

1、色彩:根据龙鱼品种,色彩要靓丽。

2、体型:宽、长,要对称,各部分鳍要完整。

3、鳞片:应整齐、明亮、平整,最重要是鳞片要大,不变形。

4、胡须:要长而且挺直、并齐,要配合鱼的品种颜色。

5、鳍:要大而且张开,各鳍的梗骨要平顺,不能歪扭不正。

6、鳃:要贴鱼身,软骨部分要平顺,整个鳃盖要有亮度。

7、眼睛:大小平均、平贴,不能有白浊状,要明亮有神。

8、嘴:应密合,不要凸现。

9、牙齿:要整齐不能有缺损。

10、*门:不能凸出,要与鱼腹弧度相吻合。

11、游姿:游动角度要顺畅,而且是在水的上层活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龙鱼

马来红龙和印尼红龙的区别

除了产自不同地区,两者并没有什么区别。印尼红龙鱼产自印尼,马来西亚红龙鱼产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红龙产自新加坡。

红龙鱼,体长可达80~90厘米。红龙鱼生活范围很小,主要生长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红龙鱼原无法人工繁殖,已经濒临灭种,因而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甲级保护动物,极其珍贵。

龙鱼属古代鱼类,骨舌鱼科,繁殖能力弱,雌鱼产卵,雄鱼含在口里孵化和养育,非常奇特。由于其嘴上的两条胡须,加上闪光发亮的大鳞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与神秘的龙联系起来,称其为“龙鱼”。

原产于印度尼西亚。身体呈圆筒形。体长50~100厘米。体色粉红或深红。鳞片很大,反射出迷人的红宝石光泽,鳃盖有浓艳的红色。嘴角有一对短须。背部光滑,背鳍后部移到尾柄上方,与臀鳍遥相对应。饲养水温24~28℃,水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的软水。喜食小鱼、小虾、贝肉、水蚯蚓、红虫、面包虫等。饲养容易,生长迅速。不可与小型鱼类混养。龙鱼在水族箱中很难繁殖。属于地球上比较原始的鱼类,素有”活化石“之称。

扩展资料

雌雄分辨

幼鱼阶段雌雄难以分辨。成熟雌鱼腹部微凸,而雄鱼则仍显苗条。另外,雌性龙鱼身材总较公鱼肥短,而且腹部较易有膨胀之感,胸鳍与头部色泽,较不如公鱼来得深。

繁殖发育

口孵方式,需大水体,每对亲鱼每次产卵40~150粒。雄鱼把鱼卵含在口中,一次可含卵30~80粒,直到孵化完成。当幼鱼孵化出后会**在雄鱼附近,夜晚雄鱼张口,把全部幼鱼含在口中,来完成这种口孵和保护幼鱼的工作。 繁殖困难,现在印尼等地的专业鱼场对其已成功地进行商业性繁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龙

如何饲养红龙鱼

1、饲养的水体要足够大。缸得1米2以上,当然越大越好。
2、稳定的水质。要先养好水,先用皮实的鱼闯缸,例如用青龙或者星点龙闯缸。等闯缸鱼在缸中稳定的养上1个月后(必须是没有疾病的),就可以考虑进红龙了。如果有榄仁叶,可以在每100L水中使用一片,放在过滤出水口那头。
3、新鱼进缸前检疫隔离。准备一个检疫缸,检疫缸的大小以红龙的大小为准,例如25CM的小龙,可以用60L水左右的缸,加物理过滤,和增氧设备(增氧泵)。红龙回来后要先过水,即先隔着袋子泡30分钟,然后加3分之1的水进袋子中,每隔30分钟一次,共3次。然后再进入检疫缸。头2天先观察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如果没有,就进行常规的杀虫杀菌。等4周后,检疫结束,就可以进入饲养缸中饲养了。
4、水温和水质。水温在23-28度为宜,红龙喜欢弱酸性水。
5、饵料。有人工配合饲料最好,没有的话用地鳖虫和蜈蚣也行。或者用速冻的虾(剪去虾刺)。
6、日常管理。饵料投喂要定质、定量、定时。不可过饱。每周换3分之1的新水。
7、其他。加热棒最好买2根,即使其中一根坏了,另一根还能勉强顶一下,不至于水温下降太快。过滤要足够,因为红龙是大型鱼,能吃会拉,强大的过滤能保持水质。避免食用活小鱼,因为小鱼可能携带病菌,容易引起龙鱼致病。

红龙蜈蚣好养吗?多少钱?猛不猛?毒性大不大?请达人解答!

红龙蜈蚣是一种通过基因变异而培育成的一种体大、发育快、食量稳定、免疫力极强的优良蜈蚣品种,其药用价值高于野生蜈蚣十多倍。其饲养技术简单,容易管理,饲养效益好。在这里为养红龙的爬友提供些饲养资料。 ——饲养工具。蜈舍:可在室内用立体箱养殖,箱大小1.2平方米以上,也可用**池养殖,其墙壁用木制或水泥结构,壁高在0.5米以上,内壁周围均用光滑塑料膜或玻璃贴面,底部铺10厘米以上的松土(或沙),土上扣上三排瓦片,瓦片上再反放一层瓦片,反复放三四层。蜈蚣室外养殖围墙与室内养殖一样,但需要有上棚,以防晒、防雨、防虫害。食具:饲食盘用大瓷盘或干净长方形塑盘,在饲养箱里多放几个食盘,达到每只红龙都能有位置。饮用盘选择小碟子,每个箱需要5个以上,分布在箱内各处。用具要每天清洗一次,每星期用高锰酸钾消毒一次。 同时,需要温度计、干湿计、喷壶、排气扇、小毛刷、捕捉筷等工具。为保持室内通风透气、空气新鲜干净,粪便要及时清理,要把排气扇安置在窗口或门上方。 ——饲养食物。定时定量饲喂,均匀分配,其食物有一定的讲究,少食鱼虾、多食粉虫,禁食瓜果杂虫、烂肉、隔夜肉类。主要选择黄粉虫为饲料,也可每15——20天喂一次新鲜熟鱼(煮熟、捣碎撒在盘上很薄一层),鲜熟泥鳅更佳。出生40天以上的幼蜈蚣可食煮熟的蛋黄,每天必须用一次新鲜的,幼蜈50天以上可与母体分离,这时要夹出大蜈蚣,留下小蜈蚣以利饲养。 ——饲养方法。红龙蜈蚣活动期内每天下午5——6时投食,每天投食一次(每800条30天可食1.5千克左右)。首先,将洗净的食具、饮具擦干不留水珠,将其分散摆放在蜈蚣池内,保持每条蜈蚣都能接近,都能吃到食物,此时均匀投黄粉虫(或鱼),在饮水盘上加上凉开水,喂食前不要在室内喷水。 每天要按时投食,喂鱼不要太多,适可而止,以免食物过量,消化**,食物中毒。饮水应选平、浅的盘子(约1——1.5厘米深),每天要饮一次新鲜凉开水。应保持室内卫生,不要有苍蝇出现。室温平时保持20——25℃,如气温过高时,在室内蜈舍外洒水,对室内降温,不能使用电风扇,空调则可用;冬天冷时如提前生育,可采取无冬眠饲养技术,要加温。注意观察蜈蚣,看有无精神异常。红头巨蜈来回跑动不停的是因为受蜈蚣袭击、身上或头部稍有伤,应用红汞、蜈蚣酒、酒精抹擦全身。肚胀不食、走路缓慢的,应隔离饲养,喂食母生、土霉素、消胀片(平时食物可少量供应)。触角向后的应喂食土霉素、食母生、氯霉素,再用酒精或蜈蚣酒擦身。 ——病虫害的防治。黑斑病:红龙蜈蚣身下和头部发现有大小不同的黑斑。可用食母生0.6克、土霉素0.25克、氯霉素0.25克,一起磨细拌饲料虫连喂7天可防治,对严重者可分离喂食。也可分别选用制菌素、两性霉素、放线菌酮和克念霉素等*化剂防治。胃肠炎:用磺胺片0.5克拌饲料虫饲喂,也可用氯霉素0.25克拌300克饲料虫饲喂。脱壳病:蜈蚣生长快,脱壳时湿度过干难脱壳,过湿产生小螨虫、真菌寄生。这时要连续每10天喂土霉素0.5克、食母生0.6克、钙片1片,一起磨细,同400克饲养虫拌匀连喂。 ——繁殖与孵化。红龙蜈蚣一般在3——6月份交配,5——8月份产卵,每次产卵50——60枚,产卵后巨蜈蚣将卵抱在怀内孵化。孵化20天左右出壳,45天后才能离开母体**生活。孵化期间应保持安静的环境,适宜的干湿度,一般孵化温度应控制在12——15℃,平时25——3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一一70%。 随着红龙蜈蚣不断脱皮成长,个体增长,巨蜈蚣当体长达80毫米左右时进食量增大,体重相应增加,应充分供应食物,一般饲喂熟蛋黄,发现脱皮,应隔离管理。要选择纯正红龙蜈蚣作种苗,不要选野生及杂交品种。 上海30块钱20CM的红龙蜈蚣,一、主因 蜈嗡又称百肢、天龙。它多生活于腐木石隙或荒芜*湿地方,昼夜夜出,我国南方较多。它分泌的毒汁含有组织胺和溶血蛋白。当人被它咬伤时,其毒汁通过它的爪尖端,注入人体而中毒。 二、判断 蜈蚣咬伤多在炎热天气,被咬部位红肿、疼痛、水疱、坏死及淋巴结、淋巴管炎,同时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头晕、昏迷及休克等。 三、急救 1.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创面,有条件时可用3%**或用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2.痛甚者用水、冰敷局部,在伤口周围注射**或***;也可涂六神丸,或用中药芋头、鲜桑叶、鲜扁豆适量捣烂外敷。 3.严重者用镇静、抗休克治疗,或立即送医院。 蜈蚣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不过人见到它后若没有过饲养经验我个人建议你还是躲着点吧,毕竟是安全第一! 追问: 我养一两只当宠物,不是卖这个的。这东西每天都要给它投食吗?好不好养? 回答: 上面也有写的,食量不大,只要注意给它吃的食物就可以了

红龙产地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有什么区别

红尾金龙为产于印尼西侧苏门达腊岛的一种。特征是臀鳍呈红色,背鳍和尾鳍上叶为黑褐色。背鳍基底附近的鳞片没有金色鳞框。从腹侧开始数第5排鳞完全没有鳞框。所谓的金龙是指栖息在苏门达腊岛和马来西亚来洲龙鱼的一种,现今马来西亚的龙鱼场已经进行商业化的繁殖,近来也在积极进行红尾金龙的纯系血统繁殖,相信不久的将来美丽红尾金龙的供给将会日趋稳定。

   红尾金龙主要分布在苏门达腊岛中部东岸,以北康巴鲁地方产量最多。主要栖息地的5条河川里所产的个体多少会有色彩上的差异,只是,近来这些特征已经明显不存在,唯一只以北康巴鲁的红尾金龙为种亲进行累代繁殖的个体,以北康巴鲁之名在市场流通。

   本种的特征是尾鳍下叶为红色,背部、背鳍及尾鳍上叶呈墨绿色,从腹侧往上数到第4排鳞片有美丽的金色鳞框。如同高背金龙,本种的纯种个体也在减少当中,近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著名龙鱼场已经繁殖出红尾金龙的特征比一般更为明显的个体。然而黄龙和高背金色龙交配产下的个体依然以红尾金色龙的名称在市面上流通。

   过背金龙幼鱼时期,背鳍细小鳞片的金色鳞并非每只个体都有,而在高背金龙的幼鱼时期有金色鳞框的个体也是少之又少,红尾金龙则是连一片鳞杠也没有。从幼鱼期开始尾鳍的上下部分颜色是分开的,下叶略带红色,上叶则是偏暗色,这点请必仔细看清楚。

   红尾金龙的幼鱼售价比较平实,是饲养金龙的入门种,一直保有高人气。主要进品的个体都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繁殖个体,品质相当高。虽然不如过背金龙出色,但是今后如果能凭着特有的色彩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相信对整体亚洲龙鱼的观赏价值、人气都将有所助益。

龙鱼的高背和过背怎么区分?

金龙鱼如何区分过背、高背,老师教你轻松分辨!

新买的红龙鱼什么时候喂

新买的红龙鱼,等它顺利入缸3天后,再进行喂食,可以喂食小鱼小虾或者泥鳅。
但喂食虾前,要去除虾皮、虾箭,以免刺伤龙鱼的肠胃;喂食泥鳅前,一定要将泥鳅剪成一节一节的,因为泥鳅的生命力强大,不剪段就喂食的话可能会穿破龙鱼的肠胃。
喂食后,如果龙鱼不吃,可以将饲料捞出,以免污染水质;等待龙鱼出现啄食缸壁的情况,这时可放心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