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剩余收益干什么用的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剩余收益摸型?(剩余收益模型的优缺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剩余收益摸型?

剩余收益模型(RIM)又被称为EBO模型,最早是由爱德华兹(Edwards)和贝尔(Bell)于 1961 年提出来的,但并没有引起理论界多大的重视,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1995年美国学者奥尔森(Ohlson)在其文章《权益估价中的收益、帐面价值和股利》中对这个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建立了公司权益价值与会计变量之间的关系,使该方法重新得到理论界的重视,并成为近十年来美国财务学、会计学界最热门的研究主题之一。

  所谓剩余收益是指公司的净利润与股东所要求的报酬之差。剩余收益的基本观点认为企业只有赚取了超过股东要求的报酬的净利润,才算是获得了正的剩余收益;如果只能获得相当于股东要求的报酬的利润,仅仅是实现了正常收益。即RIt + 1 = NIt + 1 − rBVt,其中RIt + 1代表 t+1 期的剩余收益,NIt + 1代表 t+1 期的企业净收益,BVt是 t期企业权益的帐面价值,r 是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剩余收益需要进行资本成本的调整从而反映会计上未加确认但事实上存在的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

  剩余收益模型使用公司权益的帐面价值和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来表示股票的内在价值。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及投资者所要求的风险报酬情况下,将企业预期剩余收益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进行贴现以后加上当期权益价值就是股票的内在价值。

收入及收益的区别

什么是剩余收益摸型?

收入及收益的区别入下:

1、影响因素不同

收益是直接影响市场容量大小的重要因素。收入一方面受制于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的影响,收入直接决定消费者购买力水平。

2、包括的范围不同

收益:一般指个人生产的全部数量金额,包括未销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库存价值;

而可收入为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收入、还有其他业务收入的总和,有的流通居民总收入核算的是差价收入、即毛利。

3、计算方法不同

收益计算公式为: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而收入计算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4、特点不同

收益诞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北美及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因其业务拓展不以实体网点和物理柜台为基础,具有机构少、人员精、成本低等显著特点,

而收入有着存款利息高和实时、方便、快捷、成本低、功能丰富的24小时服务的特点,获得越来越多客户的喜爱,其自身数目也会迅速增长,成为未来银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收入

百度百科-收益

什么是“留存收益”?

剩余收益是什么意思啊?

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

(1)分别计算追加投资前C、D两投资中心及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
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期望报酬率
计算过程见下表:
C D 企业
投资利润率 =20/400=5% =90/600=15% =(20+90)/(400+600)=11%
剩余收益 =20-400*10%=-20 =90-600*10%=30 =110-1000*10%=10

(2)分别计算两追加投资方案下追加投资中心和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

方案一:
C D 企业
投资利润率 =36/600=6% =90/600=15% =126/1200=10.5%
剩余收益 =36-600*10%=-24 =90-600*10%=30 =126-1200*10%=6
方案二:
C D 企业
投资利润率 =20/400=5% =148/1000=14.8% =168/1400=12%
剩余收益 =20-400*10%=-20 =148-1000*10%=48 =168-1400*10%=28

(3)请作出追加投资决策,并说明各考核指标与企业目标之间的关系
根据上述计算得知,方案二提高了整个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所以从总体最优化的角度考虑,要选择方案二。
投资利润率指标会导致投资中心选择与企业目标不一致的投资决策;采用剩余收益指标进行投资方案决策,会选出与企业目标一致的方案。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1、剩余价值和利润都是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并且在价值构成中的数量也是相等的。 区别在于利润是相对全部预付资本来说,剩余价值只是相对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来说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都是用同一剩余价值量分别与可变资本、预付总资本相比计算出来的比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量同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量同预期一样。拓展资料:利润简介:1、利润的本质是企业盈利的表现形式,是全体职工的劳动成绩,企业为市场生产优质商品而得到利润,与剩余价值相比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成本而言的。因此,收益一旦转化为利润,利润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物质生产就被赚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页),因而就具有了繁多的赚钱形式。在资本**社会,利润的本质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无关,利润是资本的生命,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2、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利润(k+p)之后,就包含着利润同剩余价值相偏离的可能性。因为利润作为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而成本价格又小于商品价值,这就为单个资本家提供了在成本价格以上而在价值以下出售商品的可能性,从而使实现了的利润同商品中实际包含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并不一致。资本家无不利用商品价值同成本价格之间的差额,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一个推动力。随着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促使不同的特殊利润率均衡化为平均利润率或一般利润率,从而使利润进一步转化为平均利润,实现等量资本取得同量利润。在通常的情况下,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是不一致的。平均利润的多少,仅仅与预付总资本量的多少成正比,而不与单个资本所支配的活劳动量成比例。这又造成一种客观事实,本质上利润是资本的产物,它同劳动完全无关,这样,资本对雇佣劳动的赚钱与被赚的关系,就被进一步表现出来了。

个人理财业务的分类和概念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