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高氯酸标准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氯酸的性质是什么?(高氯酸的性质是什么样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高氯酸的性质是什么?

关于高氯酸的性质

氯酸盐超标是什么产生的

氯酸盐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而高氯酸盐则是污染物,饮用水、鸡蛋、牛奶和鱼肉都有可能受到该物质污染。氯化的洗涤和工艺废水也是这些污染物进入产品的原因。在婴幼儿奶粉方面,动物饲料中残留的高氯酸盐可以进入牛奶。

此外,挤奶厂和牛奶加工厂中使用的含氯清洁剂也是污染源。氯酸盐会阻碍甲状腺吸收碘。此外,氯酸盐还能破坏红血球,从而影响血液运输氧气的功能。

电解NaCl:NaCl+3H₂O→高温电解→3H₂+NaClO₃

高氯酸的性质是什么?

NaClO₃和KCl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KClO3和杂质盐,降温使KClO₃析出。

金属氯酸盐一般通过氯气通入热的金属氢**物溶液中制备,如KClO3的制备反应:

3Cl₂+ 6KOH → 5KCl + KClO₃ + 3H₂O

工业上生产氯酸钾时,先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氯酸钠,再使之与钾盐反应沉淀制得氯酸钾。

扩展资料:

氯酸盐具有较强的**性,易对饮用水中对人体有用的矿物质造成流逝,进入人体对体内环境造成影响。

氯酸盐一种**性很强的促进剂,与**酸盐不同的是,它使用含量的范围比较宽,在磷化处理槽液中,氯酸盐的使用含量在0.5%~1%之间。氯酸盐在磷化液中稳定。

因此,可以把其配制在磷化浓缩液中,若磷化剂的配方适当,相同浓度的磷化浓缩液既可作为配槽剂,也可作为补加剂。氯酸盐促进剂可直接**磷化过程中产生H2的和Fe2+,其反应如下:

3H₂ + ClO₃- —→Cl- + 3H₂O

6Fe2++ ClO₃- —→Fe3+ + Cl- + 3O₂-

采用氯酸盐促进剂还能使磷化膜结晶细致、均匀,将氯酸盐与硝酸盐混合使用可大大提高这类促进剂的实际应用效果。这种混合促进剂广泛应用于喷淋磷化系统,将氯酸盐与问硝基磺酸钠混合使用同样能收到良好的使用效果,而且没有**酸盐那种不稳定性和释放有害气体等不利因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氯酸盐

70%-72%的高氯酸的浓度是多少?

分析纯高氯酸的质量分数是70%-72%,密度是1.768,以72%为例.
c=1000×1.728×72%/100.5=12.38mol/L
以上计算的是物质的量浓度.
高氯酸与不同的物质反应会有不同的当量浓度.
如果把高氯酸看作一元酸,那么它的当量浓度等于物质的量浓度,即
N=c=12.38

不加***,以结晶紫为指示剂,用高氯酸直接滴定的药物有什么特点

不加***,以结晶紫为指示剂,用高氯酸直接滴定的药物有什么特点
应该是氯化胆碱加入***溶液,生成胆碱的乙酸盐,乙酸盐再用高氯酸标准溶液滴定.生成胆碱的高氯酸盐和醋酸.是酸碱滴定,价态不变.

标准溶液为什么要进行温度补正? 怎样使用温度补正值 ?

标准溶液进行温度补正的原因: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密度是不一样的,当溶液温度发生变化时,溶液的体积也会变化,从而导致溶液浓度变化,因此就不能叫做标准溶液了。所以要进行补正。

标准溶液就是一种比较,相当于一个已知量。如果已知量在变化,那未知量就不好获得了。

标准溶液和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同时,统一补正到20℃根据《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给出了部分标准滴定溶液的温度补正值,通过计算可将在某一温度下滴定测得的体积换算至20℃时的体积。

扩展资料:

溶液体积随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浓度降低,温度降低,体积减少,浓度升高。

所以1升各种标准溶液由t℃换算成20℃时体积补正值是:

t20℃时补正常为负值。

量一下被标定溶液的温度,根据溶液的种类及浓度从校正表中查出校正值A,设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为V,则补正值=A*V/1000+V。

标准溶液,指的是具有准确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在滴定分析中常用滴定剂。在其他的分析方法中用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或作计算标准。

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即准确称量一定量的基准物质,用适当溶剂溶解后定容至容量瓶里。如果试剂符合基准物质的要求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纯度高、稳定),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即准确称出适量的基准物质,溶解后配制在一定体积的容量瓶内。

可由下式计算应称取的基准物质的重量W:W=ΜV·基准物质的摩尔质量。式中Μ和V分别为所需配制的溶液的摩尔浓度和体积。利用上式可计算出标准溶液的浓度。

另一种是标定法,很多物质不符合基准物质的条件,不适合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即先配制成近似需要的浓度,再用基准物质或用已经被基准物质标定过的标准溶液来进行确定准确浓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准溶液

豆丁网—温度补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