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金相精密度标准是多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生铁金相标准(生铁金相标准值是多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生铁金相标准

1 GB/T7216-87 灰铸铁金相2 GB/T9441-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3 JB/T3892-84 蠕墨铸铁金相标准
4 JB/T2212-77 铁素体可锻铸铁金相标准
5 JB/T3021-81 **镁球墨铸铁等温淬火金相标准
6 JB/T/Z303-87 灰铸铁与球墨铸铁断口扫描电镜分析图谱
7 CB/T1165-88 船用灰铸铁金相标准
8 CB/T1030-83 蠕虫状石墨铸铁金相检验
9 TB/T/T2255-91 高磷铸铁金相
10 TB/T/T2449-93 蠕墨铸铁金相检验

金相的等级差别

金相没有等级差别之分,只有具体形态之说。

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金相组织是反映金属金相的具体形态,如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珠光体等等。广义的金相组织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在微观状态下的混合状态以及相互作用状况。

扩展资料

生铁金相标准

常见的金相组织:

1、马氏体

常见马氏体组织有两种类型。中低碳钢淬火获得板条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是由许多束尺寸大致相同,近似平行排列的细板条组成的组织,各束板条之间角度比较大;高碳钢淬火获得针状马氏体,针状马氏体呈竹叶或凸透镜状,针叶一般限制在原奥氏体晶粒之内,针叶之间互成60°或120°角。

2、奥氏体

奥氏体一般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孪晶。在加热转变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比较细小,晶粒边界呈不规则的弧形。经过一段时间加热或保温,晶粒将长大,晶粒边界可趋向平直化。铁碳相图中奥氏体是高温相,存在于临界点A1温度以上,是珠光体逆共析转变而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相

铸铁金相检验标准是什么?

石墨长度、球化等级、基体组织等

精密铸造的影响精密铸造件尺寸精度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精密铸造件尺寸精度是受铸件结构、铸件材质、制模、制壳、焙烧、浇注等多方因素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设置、操作不合理都会使铸件的收缩率产生变化,导致铸件尺寸精度与要求有偏差。以下是可造成精密铸件尺寸精度**的因素:(1)铸件结构的影响:a. 铸件壁厚,收缩率大,铸件壁薄,收缩率小。 b. 自由收缩率大,阻碍收缩率小。(2)铸件材质的影响:a. 材料中含碳量越高,线收缩率越小,含碳量越低,线收缩率越大。 b. 常见材质的铸造收缩率如下:铸造收缩率K=(LM-LJ)/LJ×100%, LM为型腔尺寸,LJ为铸件尺寸。K受以下因素的影响:蜡模K1、铸件结构K2、合金种类K3、浇注温度K4。(3)制模对铸件线收缩率的影响:a.射蜡温度、射蜡压力、保压时间对熔模尺寸的影响以射蜡温度最明显,其次为射蜡压力,保压时间在保证熔模成型后对熔模最终尺寸的影响很小。 b.蜡(模)料的线收缩率约为0.9-1.1%。 c.熔模存放时,将进一步产生收缩,其收缩值约为总收缩量的10%,但当存放12小时后,熔模尺寸基本稳定。 d.蜡模径向收缩率仅为长度方向收缩率的30-40%,射蜡温度对自由收缩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受阻收缩率的影响(最佳射蜡温度为57-59℃,温度越高收缩越大)。(4)制壳材料的影响:采用锆英砂、锆英粉、上店砂、上店粉,因其膨胀系数小,仅为4.6×10-6/℃,因此可以忽略不计。(5)型壳焙烧的影响:由于型壳的膨胀系数小,当型壳温度为1150℃时,仅为0.053%,因此也可以忽略不计。(6)浇铸温度的影响:浇注温度越高,收缩率越大,浇注温度低,收缩率越小,因此浇注温度应适当。

准确度和精密度分别表示什么?各用什么来表示

准确度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误差来表示。

精密度是指多次重复测定同一量时各测定值之间彼此相符合的程度,表征测定过程中随机误差的大小。在规定条件下所得**试验结果间的符合程度。

准确度和精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测定的准确度高,测定结果也越接近真实值。但不能绝对认为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因为系统误差的存在并不影响测定的精密度,相反,如果没有较好的精密度,就很少可能获得较高的准确度。可以说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精密度是表示测量的再现性,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是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好的精密度是保证获得良好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测量精密度不好,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准确度。反之,测量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好,这种情况表明测定中随机误差小,但系统误差较大。

准确度用来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用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进行对照试验,在无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时,常用加入被测定组分的纯物质进行回收试验来估计和确定准确度。反映系差的大小,指数据的均值偏离真值的程度。

扩展资料对不同的规定条件,有不同的精密度的度量。最重要的精密度的度量是重复性和再现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是精密度的两个极端值,分别对应于两种极端的测量条件:前者表示的是几乎相同的测量条件(称为重复性条件),重复性衡量的是测量结果的最小差异;而后者表示的是在完全不同的条件(称为再现性条件),衡量的是测量结果的最大差异,此外还可考虑介于中间状态条件的所谓中间精密度条件。是指多次重复测定同一量时各测定值之间彼此相符合的程度。表征测定过程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精密度通常以算术平均差、极差、标准差或方差来量度。精密度同被测定的量值大小和浓度有关。因此,在报告精密度时,应该指明获得该精密度的被测定的量值大小和浓度。

化学分析中,精密度是指使用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测定均一样品所获得测定值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精密度决定于偶然误差(过失除外),表示测量结果的重现性。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的测定:取一定浓度的对照品,重复进样3次,连续三天,测定日内和日间精密度。

测量的准确度高,是指系统误差较小,这时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偏离真值较少,但数据分散的情况,即偶然误差的大小不明确。

测量精密度(也常简称精度)高,是指偶然误差都比较小,这时测量数据比较集中。

虽然精密度高说明实验的重现性好,但它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准确的。同样的,准确度高说明测试结果更接近真实值,但其重现性却未必好。

例如,使用1mg/L的标准溶液进行测定时,甲得到的结果分别是0.95mg/L,0.99mg/L和1.03mg/L,乙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73mg/L,1.74mg/L和1.75mg/L。甲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准确度高,但精密度小于后者。而乙的测量的精密度高,重现性好,但却是准确度却低于前者。

参考资料

精密度_百度百科

测量结果的精密度一般要求要低于多少

根据材料的不同密度要求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