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防震措施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抗震措施?(抗震措施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抗震措施?
1、设置钢筋混凝土构件柱,减少墙身的破坏,并改善其抗震性能,提高延性。2、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善了房屋的抗震性能,提高了抗震能力。3、加强墙体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长度和可靠连接。4、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等。民用建筑抗震构造措施平面布置多层砖石房屋墙体的布置应当均匀,上下层墙体对齐,墙上门窗洞口大小尽量一致,窗间墙应等宽均匀分布。在房屋的一个**单元内宜采用相同的结构和墙体材料。平面上尽量避免凹进凸出的墙体,若为L形或Ⅱ形平面时,应使转角或交叉部分的墙体拉通,如侧翼伸出较长(超过房屋宽度),则应以防震缝分割成**的单元。立面与体形立面体型复杂、屋顶局部突出物比平面不规则对地震更敏感,所以应不做或少做地震时易倒、易脱落的门脸、装饰物、女儿墙、挑檐等。如必须设置时,应采取措施在变截面处加强连接;建筑物的立面、体型应力求简单,注意减轻建筑物自重,降低重心位置。防震缝当设计烈度为八度和九度并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吼宜设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体形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单元: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3、各部分结构刚度截然不同。防震缝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其两侧应布置墙,基础也可不设防震缝。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房屋高度和设计烈度的不同,一般取5~7cm)。防震缝可以和沉降缝、伸缩缝统一考虑。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限值及构造柱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不超过表6—4的规定,对于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房屋总高度,应比表6—4的规定相应降低3cm,层数应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
国家规定防震标准?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的规定。抗震等级建筑物的场地类别有关,按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及场地类别确定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的烈度。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6.1.2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6.1.2 确定。注: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应允许按抗震墙结构确定其抗震等级。6.1.3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架抗震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外,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层及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或更低等级。**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或更低等级。抗震设防类别为甲、乙、丁类的建筑,应按本规范第3.1.3 条规定和表6.1.2 确定抗震等级;其中8 度乙类建筑高度超过表6.1.2 规定的范围时,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砌体结构、排架无抗震等级;应注意规范中对抗震等级的调整(特别是高规)确定抗震等级。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或更低等级。**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或更低等级。
抗震设防类别为甲、乙、丁类的建筑,应按本规范第3.1.3 条规定和表6.1.2确定抗震等级;其中8 度乙类建筑高度超过表6.1.2 规定的范围时,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措施。砌体结构、排架无抗震等级;应注意规范中对抗震等级的调整(特别是高规)。
地震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室内的高柜和墙体固定在一起,以免倒下时砸到人或者堵住逃生的路。在较高的家具上面不要放置较重的物品,以防砸伤人。室内房顶上的吊灯、挂件等物品要系牢,以防地震时脱落。不要在室内安放易燃易爆的物品以及农药和有毒物,在正门外、走廊等通道不要堆放杂物。家里应安装警报器,并且随时准备一个应急包,背包内准备好生活和急救物品。温馨提示:地震是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所以在平日里一定要注意做好地震的预防工作。
地震来了我们应该采取什么防御措施?
1、学校 学校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结合教学活动,讲述地震和避震知识。震前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2、街上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3、车间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处理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4、室内 地震一旦发生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结合力强,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震时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5、超市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来源:-地震自救
防震10字小口诀?
稳固固定,轻重分离,松紧适度,防患于未然。
公式解释:
1、明确结论:提出。
2、解释原因:因为防震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3、内容延伸:口诀中提到了稳固固定、轻重分离、松紧适度、防患于未然四个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防震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