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滑县道口烧鸡排名前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河北最好吃的10大名鸡是什么?(河北有名的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河北最好吃的10大名鸡是什么?
自然环境造就饮食的基础,人文环境造就饮食的性格,而河北美食就是由这两大要素共同造就的。河北省地貌类型繁多,物产丰饶,如果你到过河北的各个地市,你会发现到处都能吃到用鸡做的美食,尤其是整只鸡的熟食制品,在当地都非常有名气,下面就来看看河北最好吃的10大名鸡,本地人视为美味,外地食客吃完纷纷称赞。
1、石家庄金凤扒鸡
金凤扒鸡始于1908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几经变迁的金凤扒鸡厂已搬迁到石家庄北二环西路上,扒鸡老店经过多次重建整修,店堂环境大为改观,销售网点也由原来的扒鸡老店一家扩大到省会各大超市及中小型商场等200余个网点,并在走出石家庄,在周边的省市也能见其身影。
2、邯郸二毛烧鸡
二毛烧鸡是邯郸著名的特色小吃,始创于1809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二毛烧鸡传到第二代经营人王国珍后,因嫌"二毛"名号不雅,便取自己名字 "珍"字为首,正式立号为珍积成烧鸡铺,沿袭至今。但是,人们很少叫这个名字,仍然按照习惯的叫法二毛烧鸡。其特点是透熟离骨,肉嫩且烂,咸香清纯,回味鲜美。
3、邢台道口烧鸡
邢台道口烧鸡是河北邢台著名的美食小吃,其名源于河南道口镇,是道口义兴张烧鸡店的分支。其特点是,造型美观完整,色泽浅红而带嫩黄,肉质软烂,味美鲜香,一般可存放5天而色味不变,冬季存放时间更长。食用时不必用刀切,用手撕即可。不需加热,也不必添加其他佐料,以保持其固有的异香特色。
4、正定马家卤鸡
马家卤鸡是河北省正定县马家老鸡店的特色美食,是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创于清朝初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马家卤鸡世代传承,到了第六代传人马学中时代,既保持了传统工艺,又自主创新了卤鸡翅、卤鸡爪、卤鸡胗等系列产品,并采用先进的灭菌及真空多层复合保鲜工艺,开发出系列软包装产品,能长期保持色、香、味、型不变,方便保存、运输和外销。
5、石家庄**扒鸡
**马鸿昌夫妇在石家庄开办红顺利小店,经营五香烧鸡,闻名华北。50年代该店广泛博采外地扒鸡的烹炸技术,将五香烧鸡改制成扒鸡,取名"马家鸡铺"扒鸡。此种扒鸡现由中山路食品商店扒鸡加工厂根据传统工艺生产。石家庄**扒鸡,外形如卧雏,两腿弯曲、胸侧,双翅插入口中,通体呈金**,鸡肉嫩软不柴,料味深入,醇香浓郁,肉易脱骨,但不抖不散,便于携带。成为石家庄有代表性的风味名吃。
6、廊坊永清胡记烧鸡
永清胡记烧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小吃。始于清末,早年间在北京经营,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亲传四代,奉承独家中药秘方薰煮,煮至骨,肉相离而形不散之细处,有口味香润、松嫩、细腻之特点。畅销北京、廊坊及周边区、市、县,"胡记"烧鸡是永清知名老字号。
7、三河小熏鸡
小熏鸡是河北三河的地方传统名吃,属于河北菜。此菜既可以用于佐酒下饭,又可以当主食食用。其色泽金黄泛红,肉质鲜美,清香爽口,享誉京津冀一带,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小熏鸡早在清朝末年市场便有销售,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有证可考于清朝末年三河城内一张姓人家以此为业。
8、任丘笏板鸡
笏板鸡是任丘特色美食之一,笏就是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明代时出了一位清正、刚直的大臣孙承忠,孙承忠是笏板不离身。一次吃饭时,他把笏板放在手边,边吃边想着**魏忠贤的事,由于思想过分集中,竟然把笏板当成了他平时爱吃的鸡放进了嘴中。后来,孙承忠死于国难,笏板鸡和笏板鱼的做法便从他家中传到了民间。
9、唐山义盛永熏鸡
义盛永熏鸡是一个河北唐山地方传统小吃。此菜色泽美观,味道浓香,鲜美可口。将白条鸡经过整型,按大小依次摆于锅内,加上陈年煮鸡老汤,兑上适量清水,以使汤汁浸没鸡身。制作好的熏鸡色泽美观,味道浓香,鲜美可口,在本地人们都非常喜欢吃义盛永熏鸡,外地食客吃完也是纷纷点赞。
10、承德御土荷叶鸡御土荷叶鸡原名叫化鸡,是一道地方特色小吃,传到承德后,因选用承德特有的离宫黄土、热河泉水和湖内的荷叶作原料精制而成,故名"御土荷叶鸡"。御土荷叶鸡味道鲜美,尤其是那一股独特的、淡淡的荷叶清香,更令你胃口大开,回味绵长。据说这叫化鸡也因为皇上金口一开成了"富贵鸡"。 如今,富贵的东西多了,人们又还了它质朴又讲究的原名,御土荷叶鸡。
道口烧鸡哪的正宗啊?
道口烧鸡义兴张的正宗。据滑县县志记载:“义兴张”道口烧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顺治年间(公元1661年)。开始制作简易,配料不精,无甚特色,生意冷清。
清乾隆年间的1787年,义兴张创始人张炳以煮制烧鸡为生,由于当时制作简单,配料不齐,烧鸡并不出名,生意也不景气。
一天,张炳在街头偶遇一位在清宫御膳房当过御厨的老朋友,二人久别重逢,分外高兴,便置一些酒菜,对饮畅谈起来,交谈中,当张炳为经营烧鸡困境流露出犯愁的情绪时,厨师沉思片刻,对张炳说“老友不必犯愁,我送你十个大字,保你生意兴隆,顾管盈门。”
张炳急切问:“哪十个大字?”御厨俯身对张炳说:“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接着他说:“八料就是陈皮、肉桂、豆蔻、良姜、**、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种佐料,它们的用法、用量都有学问,老汤是煮鸡时必须加适量的上锅老汤。
这样,锅锅向下沿袭,代代往后流传,越老越好··· ··· !”并一再叮嘱“切勿外传”。张炳听后,如获至宝,在御厨的指点下,他精心制作,烧出的烧鸡果然迥乎往常,不仅色香、味美、异香扑鼻,而且熟烂离骨。
从此,张炳的烧鸡声名大振,生意兴隆,顾客盈门。因他姓张,又取“义友济兴”之意,就把烧鸡铺号定为“义兴张”。
扩展资料
义兴张发展经历:
1954年,“义兴张”第六代传人张长贵(字和礼)先生携自家烧鸡老铺实行公私合营,加入滑县食品公司,“义兴张”遂为国有。
1956 年,张和礼更是向社会公开了祖传秘方,烧鸡制作技术开始扩散。
1983年,滑县食品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合作,经近一年的科研实验,与1984年发明研制成功了软包装“义兴张”牌道口烧鸡。这一发明即填补了熟肉制品不能久储远运的空白,又保持了道 口烧鸡特有的色、香、味、型的特点,此项发明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1986年,张长贵之孙张存有“下海”,恢复祖传350年的“道口义兴张烧鸡老铺”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