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阴阳学中的正月怎么算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历、正月、初几啥意思(正月初几是阳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农历、正月、初几啥意思

“农历”就是我国古代的计时方式,是中国目前与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也会说“*历”
“正月”是我国农历的第一个月一般称为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
“正月初一”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是春季的头一天,是正月的头一天,然后从这一天开始算起,初二、初三、初四等等

(正月)是指几月份?

正月是中国农历的第一个月。正月,即为“建正”之月,在观象授时时代,斗柄回寅为春正,春正所在的月份即正月。历法建正,原是摄提纪论十二月建的概念。后经演变,亦用来指其它历法的首月。现通常指农历的第一个月。夏历以春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寅之月;商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丑之月;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子之月;秦历以冬十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亥之月。这便是夏历建寅、商历建丑、周历建子、秦历建亥说法的由来,其实它们分属不同的历法,是对应关系。

农历的一月是正月开始算,还是立春开始算啊?

农历、正月、初几啥意思

农历的一月是从正月初一开始算,不是从立春开始算。但是,如果是算命排八字就要从立春算正月了。

天干地支纪日纪时计算公式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3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3。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天干地支纪月
干支纪月时,1月是寅月,依次下排。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月地支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正月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二月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三月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四月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五月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六月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七月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八月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九月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十月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十一月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十二月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G=4C+[C/4]+5y+[y/4]+[3*(M+1)/5]+d-3Z=8C+[C/4]+5y+[y/4]+[3*(M+1)/5]+d+7+i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奇数月i=0,偶数月i=6。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计算时带[]的数表示取整。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G=4*20+[20/4]+5*06+[06/4]+[3*(4+1)/5]+1-3=197除以10余数为7,天干的第7位是‘庚’。Z=8*20+[20/4]+5*06+[06/4]+[3*(4+1)/5]+1+7+6=213除以12余数为9,地支的第9位是‘申’。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 天干地支纪时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甲或己乙或庚丙或辛丁或壬戊或癸 子时23时—1时甲子时丙子时戊子时庚子时壬子时 丑时1时—3时乙丑时丁丑时己丑时辛丑时癸丑时 寅时3时—5时丙寅时戊寅时庚寅时壬寅时甲寅时 卯时5时—7时丁卯时己卯时辛卯时癸卯时乙卯时 辰时7时—9时戊辰时庚辰时壬辰时甲辰时丙辰时 巳时9时—11时己巳时辛巳时癸巳时乙巳时丁巳时 午时11时—13时庚午时壬午时甲午时丙午时戊午时 未时13时—15时辛未时癸未时乙未时丁未时己未时 申时15时—17时壬申时甲申时丙申时戊申时庚申时 酉时17时—19时癸酉时乙酉时丁酉时己酉时辛酉时 戌时19时—21时甲戌时丙戌时戊戌时庚戌时壬戌时 亥时21时—23时乙亥时丁亥时己亥时辛亥时癸亥时   

(正月)是指几月份?

正月是中国农历的第一个月。正月,即为“建正”之月,在观象授时时代,斗柄回寅为春正,春正所在的月份即正月。历法建正,原是摄提纪论十二月建的概念。后经演变,亦用来指其它历法的首月。现通常指农历的第一个月。夏历以春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寅之月;商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丑之月;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子之月;秦历以冬十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亥之月。这便是夏历建寅、商历建丑、周历建子、秦历建亥说法的由来,其实它们分属不同的历法,是对应关系。

农历年的月份是怎么算的?

*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之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历,是按月亮的盈亏变化来制定的。一个朔望月的周期是二十九或三十天,年的长短只是月的整倍数,与回归年无关。*历中的月,是指月球环绕地球公转一次所需的约29.5个太阳日的周期,与月相挂钩,能表现月亮的圆缺变化。月也与四季寒暑无关。希腊历和回历都属于这种历法。它的一年中,也不可能出现“双春”、“盲年”。

   *历定年的依据是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绕日一周,即月绕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内之月数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个月,仅354日,与岁实相比较,约余11日,积至三年,余33日,故每三年须置一闰月,尚余三日或四日,再积二年,共余25日或26日,可置一闰月,平均计算,每十九年须置七闰。以有节无气之月为闰月,有闰月之年为闰年,闰年有十三个月,其中某一月为闰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闰月则为闰八月。平年则十二个月。农历平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为十三个月,闰年全年383天或384天。

  因每月天数不能有奇零,故*历一个月为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每月以合朔之日为首,即以朔日为初一日。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为岁首。

人的八字怎么算

如果是人工进行推算生辰八字的话,首先需要懂得*阳五行学说和四柱八字预测术原理的基础知识,比如历法,*阳和五行、天干和地支,二十四节气、经纬度、排八字的规则等知识,还要用到万年历工具书,这样才能准确计算生辰八字。 如果觉得采用人工进行推算生辰八字很麻烦的话,我们还可以在PC或手机安装一个八字排盘软件,或直接使用网络上的在线八字排盘系统(比如:信达利排盘网),在八字排盘系统页面中输入性别、出生日期、出生时间、出生地区等信息,再点“排盘”功能按钮一下,排盘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出准确的生辰八字了。

例如:男命 公历 1987年11月01日 晚上23点出生的话,用在线排盘系统计算出他的生辰八字是:丁卯 庚戌 乙卯 丙子.建议在推算生辰八字时要用真太阳时来排盘,否则有可能把八字搞错。

天干地支的月份和时辰怎么计算

天干地支如何计算月份和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