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广州钩藤有哪些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钩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钩藤的功效与作用和副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一、钩藤的功效作用: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息风定惊,清热平肝。

2、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

二、钩藤性状:

1、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2~3cm,直径O.2~O.5cm。

2、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者具细纵纹,光滑**;黄绿色至灰褐色者有的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被黄褐色柔毛。

扩展资料:

钩藤分类:

一、钩藤:

藤本;嫩枝较纤细,方柱形或略有4棱角,**。

叶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12厘米,宽3-7厘米,两面均**,干时褐色或红褐色,下面有时有**,顶端短尖或骤尖,基部楔形至截形,有时稍下延。

侧脉4-8对,脉腋窝陷有粘液毛;叶柄长5-15毫米,**;托叶狭三角形,深2裂达全长2/3,外面**,里面**或基部具粘液毛,裂片线形至三角状披针形。

二、大叶钩藤:

大藤本,嫩枝方柱形或略有棱角,疏被硬毛。

叶对生,近革质,卵形或阔椭圆形,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近心形或心形,长10-16厘米,宽6-12厘米,上面仅脉上有黄褐色毛,下面被稀疏至稠密的黄褐色硬毛,脉上毛更密。

叶脉上面微凹陷,下面凸起,侧脉6-9对,脉腋有窝陷;叶柄长3-10毫米,**或疏被短柔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钩藤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

钩藤具有镇静,降压,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能,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等症 。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药材之一,临床上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划钩藤,或者是吴炳公藤干燥近支,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的功效,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加精,头晕目玄等。现代研究显示,钩藤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均有比较广泛的药理作用。钩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镇静,抗惊厥和对神经元的保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急性脑梗,眩晕,痉挛,焦虑等病。值得注意的是,钩藤的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所以在煎煮后下。

拓展资料:

钩藤禁忌

钩藤性味甘,微寒。入肝、心包经。具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的功效。钩藤甘而微寒,入肝经,有和缓的息风止痉的作用,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也多用于小儿。如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手足抽搐等症,常与天麻、全蝎等同用。钩藤清肝热又平肝阳,故可用于治疗肝火上攻或者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但是由于性凉,长期服用,有可能会损伤阳气,造成脾胃阳虚等症,所以脾肾阳虚腹泻的患者尽量禁止服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钩藤与菊花功效异同

(1)共同性

菊花、钩藤皆味甘性微寒,主人肝经,均具有平肝阳、清肝热、疏散风热之功效,常相须配伍为用。临床常用治肝阳上亢及肝火上攻之头痛目眩以及外感风热头痛目赤等证。

二药有效成分加热后易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2)个异性

钩藤兼入心包,其功效偏于熄风止痉,故临床多用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头痛眩晕等证。

菊花味兼辛苦,又主入肺经,其功效偏于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故临床多用治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风邪上扰,头痛目眩等证。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钩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一、钩藤的功效作用:

1、息风定惊,清热平肝。

2、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头痛眩晕。

二、钩藤性状:

1、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2~3cm,直径O.2~O.5cm。

2、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者具细纵纹,光滑**;黄绿色至灰褐色者有的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被黄褐色柔毛。

扩展资料:

钩藤分类:

一、钩藤:

藤本;嫩枝较纤细,方柱形或略有4棱角,**。

叶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12厘米,宽3-7厘米,两面均**,干时褐色或红褐色,下面有时有**,顶端短尖或骤尖,基部楔形至截形,有时稍下延。

侧脉4-8对,脉腋窝陷有粘液毛;叶柄长5-15毫米,**;托叶狭三角形,深2裂达全长2/3,外面**,里面**或基部具粘液毛,裂片线形至三角状披针形。

二、大叶钩藤:

大藤本,嫩枝方柱形或略有棱角,疏被硬毛。

叶对生,近革质,卵形或阔椭圆形,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近心形或心形,长10-16厘米,宽6-12厘米,上面仅脉上有黄褐色毛,下面被稀疏至稠密的黄褐色硬毛,脉上毛更密。

叶脉上面微凹陷,下面凸起,侧脉6-9对,脉腋有窝陷;叶柄长3-10毫米,**或疏被短柔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钩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