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轴的频率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MATLAB中fft的频率轴怎么计算(matlab利用fft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MATLAB中fft的频率轴怎么计算
这个问题问得很不清楚,按我的理解可能是这样的:
H是一个向量(通常意义下应该是一串等时间采样的时间序列),设H的采样率为fs,即采样时间为dt = 1/fs,采样点为N,则总时长T = N*dt。对N点序列做FFT得到的频谱,其分布区间为[0, fs),而频谱点的间隔即为df = 1/T。根据Nyquist采样定理,其中只有[0,fs/2)有信息量,剩下一半是共轭对称的。所以这段话有两个重要的信息,采样频率fs决定了可分辨的频率范围是[0,fs/2),而采样的总时长决定了频域分辨率df
举个例子:在电力系统中计算谐波。中国电网频率是50Hz,一个周波就是20ms,假设采样是一周波256个点,即采样率是fs = 256*50 = 12800Hz,dt = 1/12800,采样点N = 256个(正好一个周期),则FFT的结果也是256个点,分别对应直流量,基波(50Hz),二次谐波(100Hz),三次谐波(150Hz),直到127次谐波;剩下的129个点是个特殊点,再剩下的127个点是跟1-127次共轭对称的值。
如果我的理解是对的,题主想问的是要把FFT的结果n个点画出来,其横轴应该怎么设置,那答案就是0:1/T : (n-1)/T,而纵轴一般是两个分别画:幅值和相角。
频率的计算公式
频率计算公式:f=1/T。
频率,是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是描述周期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ν表示,单位为秒分之一,符号为s-1。
交流电的频率是指它单位时间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与周期成倒数关系。日常生活中的交流电的频率一般为50Hz或60Hz,而无线电技术中涉及的交流电频率一般较大,达到千赫兹(KHz)甚至兆赫兹(MHz)的度量。
物理中频率的基本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也常用千赫(kHz)或兆赫(MHz)或吉赫(GHz)做单位。1kHz=1000Hz,1MHz=1000000Hz,1GHz=1000MHz。
扩展资料
频率的分类
1、声频
声音是机械振动,能够穿越处于各种物态的物质。这些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声音不能传播于真空。我们听到的声音也是一种有一定频率的声波。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约为20~20000Hz,超出这个范围的就不为我们人耳所察觉。
低于20Hz为次声波,高于20kHz为***。声音的频率越高,则声音的音调越高,声音的频率越低,则声音的音调越低。
2、潮汐频率
在天文潮汐学中,由于各种天体活动周期长,以赫兹的单位显示不便,频率常用的单位为:cph,即次/小时(cycle per hour)。如最常见的M2分潮的周期约为12.42h,则其频率通常表示为0.08051cph。
3、角频率
周期的倒数叫做频率,用符号f表示,f = 1/T。
角频率ω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ω = 2πf。
4、转角频率
在控制工程学科中,两条渐近线相交点的频率,这个频率称为转折频率,又名转角频率。ω值称为转角频率。
5、统计频率
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亦即某一数据出现的次数被这一组数据总个数去除。频率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表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频率
MATLAB中fft的频率轴怎么计算?
表示采样频率是信号本身频率的二倍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中位数怎么求,
在样本中,有50%的个体小于或者等于中位数,同时也有50%的个体大于或者等于中位数,所以,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在中位数的左边和右边直方图的面积是相等的。从而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来估算出中位数的大小值。
其实每个矩形的面积就是这组数据的频率。你把每个矩形的面积从左加起,加到接近0.5时(没超过)用0.5减去之前加得的面积,再用减得的数值除以下一组的面积,再乘以组距,再加上在与上一组之间的数就得到了中位数。比如:有4组数据:[0,10),[10,20),[20,30),[30,40],频率分别为0.1、0.2、0.3、0.4,那么你把前两组频率加起来,得0.3(再加第三组就超过0.5了),再0.5-0.3=0.2,再0.2/0.3约=0.67,再0.67*10=6.7最后20+6.7=26.7
轴承的故障频率怎么计算
r:轴承转速,单位:转/分钟;n:滚珠个数;d:滚动体直径;D:轴承节径;α:滚动体接触角(contact angle)
外圈故障频率=r/60 * 1/2 * n(1-d/D *cosα)
内圈故障频率=r/60 * 1/2 * n(1+d/D *cosα)
滚动体单故障频率=r/60 * 1/2 * D/d *[1-(d/D)^2 * cos^2(α)]
保持架外圈故障频率=r/60 * 1/2 * (1-d/D *cosα)
其实外圈故障频率=转速/60 *Outer Ring(BPO):过外圈频率
内圈故障频率=转速/60 *Inner Ring(BPI):过内圈频率
滚动体单故障频率=转速/60 *(BS):球的自旋频率(注意:美国数据的表格中Rolling Element=2*BS,因此表格中的参数是滚动体双故障频率)
保持架外圈故障频率=转速/60 *cage Train(FT):保持架频率
实例:驱动端的特征频率
外圈故障=104.56Hz
内圈故障=157.94Hz
滚动体故障=137.48Hz
重要说明
1.滚动故障的计算公式是针对球撞击内圈或者外圈情况。如果有疵点的滚球同时撞击内圈和外圈,那么其频率值应该加倍。
2.由于受各种实际情况如滑动、打滑、磨损、轴承各参数的不紧缺等的影响,我们计算出来的故障特征频率可能与真实值有小范围的差异。
3.有很多滚动体故障时滚动体故障频率是以偶数倍频出现的。
三菱PLC 两轴Y0、Y1同时发脉冲,两轴脉冲数不一样,要求同时发完,怎么计算频率?求解
脉冲数除以时间,换算一下不就是频率了,把加减速时间设小一点,简单点就直接忽略,或者设置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