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主梁的高度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建筑中梁高是跨度的多少倍(梁高与梁跨度比例要求)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建筑中梁高是跨度的多少倍

这个没有统一规定,与荷载的关系很大。一般主梁可取跨度的1/8~1/12,次梁可取到1/15。

建筑结构中梁的尺寸如何确定?

梁的宽度取1/2~1/3梁高,宽度不大于支撑柱在该方向的宽度。
1.初步估算,不可能非常精确,还得后期仔细验算。
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1/14。
很多时候梁要托住上面多层的墙和板或板荷载比较大(底框比较典型),这时候单靠跨度来算很难接近正确值,比如有的跨度只有3米,托一层的墙板,梁高只要350,而有的3米跨却要托五层墙板,那么梁高就要达到700。一般大概算下该梁承重上面多少墙板重,然后求出弯矩,翻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图表,通过弯矩直接查到需要多高多宽的梁,这样得出的数据接近正确值。
很多有经验的老工程师,凭经验就可以估算得很正确,和正确值几乎差不离了。
2.
经验公式,在采用二级刚作为梁纵向钢筋时,梁高/弯矩=4.2~4.6是最经济的,如:梁弯矩为120KN/m则梁高=502~552是最省钱的,混凝土与钢筋最省。本经验公式是在C25造价为216元/方,二级钢3200元/t下统计的,如混凝土标号高于C25则可以取靠近4.2的经验值,如低于C25
可取靠近4.6的经验值。
在设计中,可以照平时建模方法先建模计算一遍,再把弯矩图提出来看看,以一个跨度内的最大弯矩为控制,参照上面的经验公式进行一遍调整,这样设计出来的梁会是最省的。注意不要发生次梁比主梁高的情况。
梁高的小幅度改变对梁线刚度改变很小,梁高调整后再计算的弯矩与第一次的弯矩差值很小,可以忽略。
最后,上述经验公式不适用与一级或**钢作为梁纵筋的情况。
最后还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还受限于建筑净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灵活处理。

柱子,主梁,次梁的跨度是多少?主梁高度和次梁高度是跨度的多少?

一般可按:主梁的高度不小于净跨度的1/12,次梁的高度不小于净跨度的1/15;梁宽度不小于梁高度的1/3.
具体要看结构形式、承重情况而定。

建筑结构梁高与梁宽一般是净跨的多少

建筑中梁高是跨度的多少倍

建筑结构中主梁高度一般为跨度的1/8~1/12,多跨连续主梁高度一般为跨度的1/8~1/14,次梁高度一般为跨度的1/12~1/15。

梁的宽高比一般在1/2~1/3,常规设计梁宽度一般为250mm,也有200mm宽度的(和钢筋混凝土墙同宽),300mm梁宽一般尽量少采用,因为达到300mm及以上的梁宽度箍筋不能用双肢箍多采用四肢箍。

建筑结构中常见结构受力体系类型及施工方法:

1、混合结构:砖混或砖木,块材砌筑墙体(或用大型预制墙材安装)、(木、预制或现浇混凝土)楼板。

2、框架结构:梁柱钢接而成的受力体系,(钢筋混凝土或者钢材)预制柱、梁、板装配;现浇混凝土柱、梁,预制板;全现浇钢筋混凝土。

3、框架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墙,现浇混凝土柱、梁,现浇板。

4、剪力墙结构:全装配大板;内浇**;全现浇(大模板、滑模);配筋砌块墙体,现浇构造柱、芯柱和圈梁。

5、框筒结构:全现浇(大模板、滑模)。

6、筒中筒结构:内外各做成筒,一般内筒为全现浇;外筒(现浇混凝土、钢)做成密柱深梁形成筒体。

钢结构设计中钢梁截面高度和跨度比例是多少

梁的宽度取1/2~1/3梁高,宽度不大于支撑柱在该方向的宽度。

钢筋混泥土结构中主梁的截面宽度不小于200mm,次梁的截面宽度不小于150mm。 如主梁下部钢筋为单层配筋时,一般主梁至少应比次梁高50mm,框架扁梁的截面高度除满足表中规定的数值外还应满足刚度要求。

跨度较大时截面高度h取值较大值,跨度较小时截面高度h宜取值较小值。 同时扁梁的截面高度h不宜小于2.5倍板的厚度。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在基础砼浇筑之前,要仔细核对螺栓的大小、长度、高程及位置,并固定好预埋螺栓。

砼浇筑前应对螺栓丝口用塑料薄膜包住,以免砼浇捣时对螺栓丝口的污染。

浇筑砼时应派专业人员值班,做好砼浇筑时对螺栓定位的影响,以免预埋件的位移及标高的改变。

砼浇筑完后,应及时清理螺栓及丝口上的残留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