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瞒报行程判刑标准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隐瞒行程怎么处罚(隐瞒行程如何处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隐瞒行程怎么处罚
法律分析:隐瞒真实行程及病情不报涉嫌犯罪,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法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 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瞒报行程怎么处罚
瞒报行程的处罚按照相关规定,引起新型冠状**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确诊病人、病原携带者,隐瞒病情、瞒报行程信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状**传播的,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情节严重的,可处拘留,并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上级人民**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