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出厂水余氯的作用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测定饮用水中的余氯的作用是什么?(测定饮用水中的余氯的作用是什么呢)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测定饮用水中的余氯的作用是什么?

水中余氯的测定(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1.原理:水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O-tolidine)作用产生**的联**化合物,根据其颜色的深浅进行比色定量,亦称为甲土立丁法. 2.主要器材:余氯比色测定器1个;10ml小试管3支;1ml吸管2支;滴管1支. 3.主要试剂: 0.1%邻联甲苯胺(甲土立丁)溶液: 称取甲土立丁1g于研钵中,加入5ml 3:7**调成糊状,稀释成1000ml(或按以上比例少量配制),存于棕色瓶中,在室温下可保存6个月,如溶液变黄则不能使用. 4.测定方法:取10ml刻度试管,加入0.5ml甲土立丁溶液,加水样至10ml刻度处混匀,放置3~5分钟后在余氯比色器中与标准色列进行比色,测出水样中余氯含量(mg/L). 如基层无余氯比色计可根据呈色和氯臭味,按表3-1估计水样中余氯的大致含量. 表3-1 余氯含量的目测估计表 估计余氯含量mg/L 呈现颜色 氯臭程度 0.3 淡** 刚能嗅出氯臭 0.5 黄 色 容易嗅出氯臭 0.7~1.0 深** 明显嗅出氯臭 2.0以上 棕** 有较强**味 如加入甲土立丁溶液后水呈绿色或蓝色,说明水中有石灰或锰含量过高,或水样碱度过高,可加入1:2的稀**1ml,再比色. 若无甲土立丁试剂,可用淀粉碘化钾法测定余氯.即:取消毒过的水样10ml注入试管中,加碘化钾2~5粒,1%淀粉溶液5滴和1:3**2滴,摇匀后由上口向下观察,如有微蓝色出现时,其余氯相当于0.2~0.4mg/L之间;若呈蓝色,相当于0.5mg/L;无蓝色出现,说明加入漂**量不足. 5.注意事项: (1)水样温度维持15~20℃,此温度时显色最好.如水温低,可适当加温再比色. (2)漂**含有效氯低于15%时,不宜做饮水消毒用. (3)测余氯时,如水样有颜色和浊度,应向水样中加脱色剂1~2滴,消除颜色和浊度.常用的脱色剂有:巯基琥珀酸溶液,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和10%亚硫酸钠溶液. (4)生活饮用水的余氯标准:含氯消毒剂与水接触30分钟后,水中余氯含量不应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的出厂水应符合此标准.管网末稍水不应低于0.05mg/L.

测定水中余氯

水中余氯的测定(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1.原理:水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O-tolidine)作用产生**的联**化合物,根据其颜色的深浅进行比色定量,亦称为甲土立丁法.
2.主要器材:余氯比色测定器1个;10ml小试管3支;1ml吸管2支;滴管1支.
3.主要试剂:
0.1%邻联甲苯胺(甲土立丁)溶液: 称取甲土立丁1g于研钵中,加入5ml 3:7**调成糊状,稀释成1000ml(或按以上比例少量配制),存于棕色瓶中,在室温下可保存6个月,如溶液变黄则不能使用.
4.测定方法:取10ml刻度试管,加入0.5ml甲土立丁溶液,加水样至10ml刻度处混匀,放置3~5分钟后在余氯比色器中与标准色列进行比色,测出水样中余氯含量(mg/L).
如基层无余氯比色计可根据呈色和氯臭味,按表3-1估计水样中余氯的大致含量.
表3-1 余氯含量的目测估计表
估计余氯含量mg/L
呈现颜色
氯臭程度
0.3
淡**
刚能嗅出氯臭
0.5
黄 色
容易嗅出氯臭
0.7~1.0
深**
明显嗅出氯臭
2.0以上
棕**
有较强**味
如加入甲土立丁溶液后水呈绿色或蓝色,说明水中有石灰或锰含量过高,或水样碱度过高,可加入1:2的稀**1ml,再比色.
若无甲土立丁试剂,可用淀粉碘化钾法测定余氯.即:取消毒过的水样10ml注入试管中,加碘化钾2~5粒,1%淀粉溶液5滴和1:3**2滴,摇匀后由上口向下观察,如有微蓝色出现时,其余氯相当于0.2~0.4mg/L之间;若呈蓝色,相当于0.5mg/L;无蓝色出现,说明加入漂**量不足.
5.注意事项:
(1)水样温度维持15~20℃,此温度时显色最好.如水温低,可适当加温再比色.
(2)漂**含有效氯低于15%时,不宜做饮水消毒用.
(3)测余氯时,如水样有颜色和浊度,应向水样中加脱色剂1~2滴,消除颜色和浊度.常用的脱色剂有:巯基琥珀酸溶液,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和10%亚硫酸钠溶液.
(4)生活饮用水的余氯标准:含氯消毒剂与水接触30分钟后,水中余氯含量不应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的出厂水应符合此标准.管网末稍水不应低于0.05mg/L.

什么是余氯?余氯有哪几种形式

测定水中余氯的量有什么意义

余氯:水中投氯,经一定时间接触后,在水中余留的游离性氯和结合性氯的总称。 是指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测定饮用水中的余氯的作用是什么?

余氯意义:水中余氯的量旨在保护人身安全健康,出厂水中余量≥0.3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5mg/L.余氯含量如果过低,导致管网末端细菌滋生,无法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水质恶化无法使用。如果含量过高,毕竟氯化物过高含量也是对人身体健康有害的。【1974年荷兰Rook和美国Belier首次发现余氯化物和氯消毒过的水中存在三卤甲烷(THMS)、氯仿等消毒副产物(DBPS),而且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80年代中期,人们又发现另一类卤乙酸(HAAS),致癌风险更大,例如氯仿、二氯乙酸 (DCH)和三氯乙酸(TCA)的致癌风险分别是三氯甲烷的50倍和100倍。迄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在水源中检测出2221种有机污染物,而在自来水中发现65种,其中致癌物20种,致突变物56种。】

生活用水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水,地表水,由自来水厂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的处理,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

在现阶段,消毒剂除氯气外,还有二**氯,臭氧,采用代用消毒剂可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量,同时提高处理效率。

自来水消毒大都采用氯化法,公共给水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传播疾病,这种方法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费用较低,几乎没有有害物质的优点。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有一定的弊端,氯化消毒后的自来水能产生致癌物质。氯气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在整个消毒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次氯酸。对产生臭味的无机物来说,它能将其彻底**,对于有生命的天然物质如水藻,细菌而言,它能穿透细胞壁,**其酶系统(酶为生物催化剂)使其失去活性,使细菌的生命活动受限而死亡。次氯酸本身接近中性,容易接近细菌体而显示出良好的灭菌效果,次氯酸根离子也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它带负电荷而难于接近细菌体(细菌体带负电荷),因而较之次氯酸,其灭菌效果要差得多,所以氯气消毒效果要比采用漂**消毒更佳。

目前世界上安全的自来水消毒方法是臭氧消毒,不过这种方法的处理费用太昂贵,而且经过臭氧处理过的水,它的保留时间是有限的。

泳池为什么要控制余氯,如何控制

适当余氯可以防止水中微生物和细菌滋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游泳者的身体健康。
但是余氯过量就会对游泳者皮肤和眼睛造成**。所以,必须用余氯在线分析仪来保证适当的余氯量,比如POP-8300就可以实时分析泳池余氯含量并自动控制加药系统、补水系统来保持泳池各项指标正常。

什么是余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