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dna的tm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名词解释:Tm值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名词解释:Tm值

天然状态的DNA,在比较高的温度下(70-90℃)会发生变性,这时,双螺旋解开为单链,并变成无规则线团。在光学性质上则产生“增色效应”,即紫外吸收(在260毫微米波长处)值升高。

这同一般结晶的熔化现象类似。引起DNA发生“熔解”的温定范围比较窄,只有几度。通常以增色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的温度叫DNA的熔解温度(或熔点),以符号Tm表示。

名词解释:Tm值

不同序列的DNA,Tm值不同。DNA中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成正比关系。

扩展资料:

TM的参考值范围:不同的标本类型如血液、尿液、胸腹水等,必须有不同的参考值。不同地区、人群、方法、试剂和设备应建立自己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但目前临床使用的参考值大多为国外文献报道的数据,很少有国内自己的参考范围,对此应向临床说明,供临床诊断和分析疾病时参考。

TM基础测定值变化:每个人的TM水平是未知的,且波动较大。在监测患者治疗前、中、后各阶段TM含量的变化时,最好作TM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并以治疗后TM的水平作为特殊的“参考水平”,这对判断疗效和监测复发有很大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Tm值

什么是dna的tm值?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dna的tm值是将DNA加热变性使DNA的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熔点或溶解温度,用Tm表示。

Tm值的影响因素如下:

(1)G—C的含量:在一定条件下Tm高低由DNA分子中的G-C含量所决定。G-C含量高时,Tm值比较高,反之则低。这是因为G-C之间的氢键较A-T多,解链时需要较多的能量之故。

Tm值和G-C的含量可用二一个经验公式表示:

(G—C)%=(Tm-69.3)×2.44

在一定条件下(pH7.0,0.165MNaCl中)Tm值与(GC)%含量呈正比关系。因此,通过测定Tm值,可以推算出DNA分子中的碱基百分组成。

(2)DNA所处的溶液条件:DNA溶液中离子强度低时,Tm较低,而且熔解温度范围较宽;离子强度较高时,Tm较高,熔解温度范围较窄。因此,在表示某一来源DNA的Tm值时,必须指出其测定条件。

扩展资料:

TM的参考值范围:不同的标本类型如血液、尿液、胸腹水等,必须有不同的参考值。不同地区、人群、方法、试剂和设备应建立自己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但目前临床使用的参考值大多为国外文献报道的数据,很少有国内自己的参考范围,对此应向临床说明,供临床诊断和分析疾病时参考。

TM基础测定值变化:每个人的TM水平是未知的,且波动较大。在监测患者治疗前、中、后各阶段TM含量的变化时,最好作TM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并以治疗后TM的水平作为特殊的“参考水平”,这对判断疗效和监测复发有很大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Tm值

请教如何计算引物的Tm值

Tm(解链温度)是指50%双链被解开成单链时的温度.寡核苷酸浓度和盐浓度会影响Tm值的大小.
Tm 值 有 多 种 计 算 方 法 .我 们 使 用 近 邻 法 ( P N A S 8 3 ,3 7 4 6- 5 0 )来计算.用这种方法计算前,也有多种方法来估测.如果是15个碱基以下,那么有一种好的方法来估算,对于A和T,可以乘以2癈,对于C和G,可以乘以4癈然后相加,这叫做Wallace法则.
Tm= 2℃ (A + T) + 4℃ (G + C)
另一种方法来估计长链中GC含量
Tm = 81.5 + 0.41(%GC) - 500/L + 16.6 log[M]
(L:寡核苷酸的长度;M:1价阳离子的浓度)
但这些方法不能消除碱基堆积的影响,结果并不准确,所以近邻法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在60-70 bp或15bp以下的寡核苷酸的测定,近邻法还是有缺点.
Bioneer使用的近邻法具有新的特点.它考虑到在退火过程中不同的碱基序列的影响,并且通过热力学来测定,可以更有效的测定Tm值.比如5' -GC-3' 和5' -CG-3'的序列用热力学方法测定结果是不同的.计算方法见截图:

依靠热力学方法,焓和熵通过两个碱基来确定.[salt]是指一价阳离子的浓度,[Oligo]是指反应过程中的寡核苷酸浓度.R是指气体常数(1.987 cal•K-1mol-1).Bioneer用近邻法计算Tm值时,使用的是50 mM的盐浓度和1 nM的寡核苷酸的浓度.
Bioneer会给每一个用户提供Tm值,但这只是估计值,我们不能保证精确性,因此这个值仅供用户参考.
如果没有扩增出产物,你可以把退火温度降到Tm值以下4~5癈.如果有许多非特异性的产物,你需要改变实验条件如提高退火温度以得到正确的产物.

某DNA分子的(A+T)含量为90%其Tm值为多少? 计算公式(G+C)%=(Tm-69.3)*2.44 这里面的G+C是用百分比10%

73.4

pka值名词解释

pka,酸度系数,又名酸离解常数,代号Ka值,在化学及生物化学中,是指一个特定的平衡常数,以代表一种酸离解氢离子的能力。该平衡状况是指由一种酸(HA)中,将氢离子(即一粒质子)转移至水(H2O)。水的浓度([H2O])是不会在系数中显示的。离解的化学反应为:HA+H2O≒A- +H3O+

平衡状况亦会以氢离子来表达,反映出酸质子理论:

平衡常数的方程式为:

由于在不同的酸这个常数会有所不同,所以酸度系数会以常用对数的加法逆元,以符号pKa,来表示:一般来说,较大的Ka值(或较小的pKa值)代表较强的酸,这是由于在同一的浓度下,离解的能力较强。 利用酸度系数,可以容易的计算酸的浓度、共轭碱、质子及氢氧离子。如一种酸是部份中和,Ka值是可以用来计算出缓冲溶液的pH值。在亨德森-哈塞尔巴尔赫方程亦可得出以上结论。

DNA变性的融解温度

(Tm,melting temperature)对双链DNA进行加热变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高度时,DNA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度突然明显上升至最高值,随后即使温度继续升高,吸光度也不再明显变化。若以温度对DNA溶液的紫外吸光率作图,得到的典型DNA变性曲线呈S型(如下图)。可见DNA变性是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内发生的。通常将核酸加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核酸的解链温度,由于这一现象和结晶的融解相类似,又称融解温度(Tm,melting temperature)。在Tm时,核酸分子内50%的双螺旋结构被破坏。特定核酸分子的Tm值与其G+C所占总碱基数的百分比成正相关,两者的关系可表示为:? Tm=69.3+0.41*(G+C)%?一定条件下(相对较短的核酸分子),Tm值大小还与核酸分子的长度有关,核酸分子越长,Tm值越大;另外,溶液的离子强度较低时,Tm值较低,融点范围也较宽,反之亦然,因此DNA制剂不应保存在离子强度过低的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