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如何区分不同听力障碍患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听力障碍等级如何划分(听力障碍等级划分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听力障碍等级如何划分
病情分析: 您好,听力障碍分级情况:一级 双耳全聋,听力伤残值大于90dB;二级 一耳全聋,另一耳听力伤残值大于80dB;** 双耳听力伤残值大于70dB;四级 单耳全聋或听力伤残值大于或等于50dB.
听力障碍的分类有哪些
听力障碍 -分类 (一)按耳聋的性质及部位分类 1、传导性耳聋凡病变局限于外耳和中耳,并影响导音功能者,均为传导性耳聋。如外耳和中耳的发育畸形、外耳道阻塞性疾病、中耳炎性或非炎性疾病、耳硬化等,都可引起传导性听力损失。纯音测听检查:气导曲线低频区的听力损失较高频区为甚,而骨导曲线正常,说明耳蜗感音功能良好。 2、感音性耳聋凡直接影响到末梢感受器、听神经传导途径和听中枢的各种病变,都可以造成感音性耳聋。纯音测听检查:气导曲线低频区的听力基本正常,高频区的听力损失明显;骨导曲线与气导曲线相吻合或低于气导曲线。这说明传音装置功能正常,而感音功能受损。 其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1)耳蜗性聋凡病变局限于耳蜗,并影响其感音功能者,即为耳蜗性聋。 由于耳蜗部位血液供应比较脆弱,很容易受损。凡是位于耳蜗的病变,都能引起耳蜗性耳聋。通常以高频听力首先受损,出现山谷状的听力缺损,典型的听力图在4000Hz处呈陡峭形下降。耳蜗性听力障碍的电测听试验的特点为: 1)复聪现象:听力损失的程度因为**的声强增加而减轻或消失;强声耐量降低,患者在未达到正常人的强声耐量(105~110dB)时就感到耳部疼痛。 2)复听:对于同一种音调病人感到听到的声音不一致,一高一低。 3)病理性听觉适应:在持续性的声音**时,听阈显著增高。 (2)神经性聋 凡病变直接影响到斡旋神经节或发生在听神经传到通路上的,均为神经性聋。临床特点为: 1)高频听力首先受损,逐渐向中低音扩展,最后普遍降低。 2)气导大于骨导,但均缩短。 3)具有明显的病理适应性现象。 (3)中枢性聋病变位于脑干与大脑,累及蜗神经核及其中枢传导通路、听觉皮质中枢时导致中枢性耳聋。 1、脑干性中枢性耳聋:累及耳蜗神经核产生一侧性的耳聋,程度轻;如果累及一侧耳蜗神经核与对侧的交叉纤维则产生双侧性耳聋,以部分**音性耳聋多见,常见于脑桥、延髓病变。 2、皮质性耳聋:皮质性耳聋对于声音的辨距、性质难以辨别,有时虽然一般听觉不受损害但对于语言的审美能力降低。由于一侧耳蜗神经核纤维投射到双侧的听觉皮质,一侧听觉皮质受损或传导通路的一侧受损产生一侧或双侧听力减退。听力障碍可导致儿童在接受语言和语言表达技能上的终身损害。障碍的严重程度由几个因素决定: ①发生听力丧失的年龄; ②听力丧失的性质,即它的持续时间、受损的频率; ③听力的精确评价,即丧失的程度; ④每个儿童的易感度,包括共同存在的**损害、智力发育迟滞、基本语言**。 3、混合性耳聋中内耳病变同时存在,影响声波传导与感受所造成的听力障碍称为混合性耳聋。导致混合性耳聋的原因可以是一种病变同时损伤了耳的传音和感音系统,也可以是不同的疾病分别导致中耳和内耳或听传导通路的功能障碍所引起。混合性耳聋在临床的表现多为两种耳聋的混合表现,以耳闷堵作为主诉的较多,治疗应该分别处理中耳和内耳的病变即可。 4、伪聋伪聋即装聋是指听觉系统无明显器质**变,听力正常,耳自称耳聋。伪聋者并无神经心理创伤,往往带有目的或企图进行伪装,主观表现非常严重,通过多次的听力学检测以及客观听力检查有助于鉴别。(二)按患病时间分类 1、先天性聋包括外耳道先天性闭锁、中耳或内耳畸形、妊娠期及围产期所致的各种耳聋。 2、后天性聋包括外耳和中耳各种传导性聋,如外耳道后天性闭锁、化脓性中耳炎、外耳及中耳肿瘤、各种外伤及耳硬化症等;在感音神经性聋中,包括各种传染病所致的各种感音聋、药物中毒性聋、迷路炎、听神经瘤、听神经病、老年性聋以及精神因素所致的功能性聋等。
听力残疾怎么划分等级?
病情分析: 您好,听力障碍分级情况:一级 双耳全聋,听力伤残值大于90dB;二级 一耳全聋,另一耳听力伤残值大于80dB;** 双耳听力伤残值大于70dB;四级 单耳全聋或听力伤残值大于或等于50dB.
耳聋的分级和分类?
耳聋的分类及病因一、按耳聋的发生时间分为先天性聋和后天性聋,语前聋和语后聋: (一)先天性聋:指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已存在的听力障碍,是胚胎期或围产期致聋因素所致,其病因可分为遗传性聋或非遗传性聋两大类。 (二)后天性聋:为出生后由于疾病或意外损伤所致的耳聋。 (三)语前聋:重度先天性聋或在婴幼儿期即失去听力者,由于不能通过语音交流接受言语信号,更无自身言语反馈,导致言语发育障碍称为语前聋,最终多因聋致哑。 (四)语后聋:在言语形成之后失去听力者称为语后聋。语后聋患者久而久之言语功能常逐渐退化。 二、按病变部位及性质分类 (一)传导性聋:外耳、中耳病变导致声波不能传入内耳所致的听力损失。例如耵聍栓塞、中耳炎、咽鼓管病变及耳硬化症等所致的耳聋。 (二)感音神经性聋: 内耳、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变均可阻碍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信息的传递,由此引起的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称为感音神经性聋。 根据导致听力障碍的不同病因,感音神经性聋可分为3类: 1、遗传性聋:系继发于基因或染色体异常等遗传**的听觉**发育**而导致的听力障碍。包括先天性遗传性聋及获得性先天性遗传性聋。 2、非遗传性先天性聋:指由妊娠期母体因素或分娩因素引起的听力障碍。**感染、产伤和核黄疸症为其发生的主要病因,母亲患梅毒、***或在妊娠期应用耳毒**物等亦可导致胎儿耳聋。非遗传性先天性聋往往为双侧性重度聋或极度聋。 3、非遗传性获得**音神经性聋:发病率占临床确诊感音神经性聋的90%以上。 常见疾病有: (1) 药物性聋:由于应用某些耳毒**物治疗或接触其他化学性毒物所致的耳聋,已知的耳毒**物不下百种,包括氨基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抗肿瘤药物如顺铂、长春新碱等,襻利尿药如***(速尿)和依他尼酸(利尿酸)等,水杨酸盐类以及奎宁和氯喹等抗疟药。另外,铜、磷、砷、苯、一**碳、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化学物质通过全身或局部途径应用或接触,均可能经血循环、脑脊液或蜗窗膜等途径进入内耳,损害听觉**,造成中毒性聋。 (2) 老年性聋:随着年龄增长,听觉系统逐渐衰老和退化所致的听力下降,称为老年性聋。老年性聋的出现年龄和发展速度因人而异,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在很大程度上与机体遭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有关。老年性聋的临床特点是由高频向言语频率缓慢进行的双侧对称的感音神经性聋,可伴有高音调耳鸣,多数有响度重振,言语识别率与纯音测听结果不一致。 (3) 突发性聋:指瞬间发生的病因不明的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目前认为其发病与**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和迷路窗膜破裂有关。 (4) 感染性聋:各种感染因素导致或并发的感音神经性聋。临床较常见的致聋感染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冒、耳带状疱疹、斑疹伤寒、猩红热、***、风疹、水痘、梅毒等。 (5) 噪声性聋:指急性或慢性强声**损伤听觉**而引起的听力障碍。 (6) 创伤性聋:广义来说,所有导致听觉系统损伤和听力损失的机械性创伤都属于创伤性聋,包括爆震性聋、噪声性聋、颞骨外伤和手术创伤等。这些机械损伤引起内耳的内环境紊乱,听觉感受器发生不可逆损伤而导致耳聋。 (7) 全身疾病相关性聋:某些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与动脉硬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脂血症、肾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镰状细胞贫血、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等均可造成内耳损伤,导致感音神经性聋。 (8) 某些必需元素代谢障碍:目前认为,碘、铁、锌、镁等必需元素代谢障碍与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有关。 (9) 自身免疫**音神经性聋:内耳组织对特异性抗原起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内耳损害所表现出的感音神经性聋。抗内耳组织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诊断。 (10) 中枢性聋:指耳蜗核至大脑皮质的病变所致听力损失,与脑干听觉通路和听皮质及其附近的各种病变有关,如多发性脑梗死、多发性硬化等。 (11) 听神经病:指病变位于听神经的特殊类型的感音神经性聋。 (12) 肿瘤:听神经瘤及其他小脑脑桥角肿瘤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多由肿瘤**导致神经传导障碍所致。 (13)功能性聋:无听觉系统器质性改变,客观测听听力正常而患者主诉不能听到声音,包括伪聋、癔聋和神经症等。 (三)混合性聋:传音和感音机构同时有病变存在。如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晚期、爆震性聋等。 三、按耳聋的程度分类 耳聋的程度根据纯音测听所测得的言语频率听阈的平均值进行分类。 耳聋的分级 按WHO 1980年耳聋分级标准,将平均语言频率纯音听阈分为5级。 轻度聋:近距离听一般谈话无困难,听力计检查纯音和语言听阈在26~40dB。 中度聋:近距离听话感到困难,听阈41~55dB 中、重度聋:近距离听大声语言困难,听阈56~70dB。 重度聋:在耳边大声呼喊方能听到,听阈71~91dB。 极重度聋(全聋):听不到耳边大声呼喊的声音,纯音测听听阈超过91dB
听力残疾分什么等级?
听力残疾分为四级。
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91dBHL,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dB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dB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HL之间,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扩展资料:
听力语言残疾包括:
1、听力和语言功能完全丧失(即聋又哑)。
2、听力丧失而能说话或构音不清(聋而不哑)。
3、单纯语言障碍,包括失语、尖音、构音不清或严重口吃。
听力残疾分为聋和重听两类:
1、聋一级聋: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大于或等于91分贝。
二级聋: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大于71分贝,等于或小于90分贝。
2、重听一级重听: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大于56分贝,等于或小平70分贝。
二级重听: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大于41分贝,等于或小于55分贝。
发生因素:
先天因素:父母近亲结婚、母亲妊期患病、母亲妊娠期间药物中毒或滥用、产程使用产钳引起外伤、产程因难产重度窒息、新生儿黄疸黄疸。
环境因素:营养素缺乏、噪声性聋、高烧、耳毒性耳聋、中耳炎、头部外伤、及其他疾病和不明病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听力残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残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残疾人
耳聋有几个等级?
耳聋分为四个等级包括轻度耳聋,中度耳聋,重度耳聋和全聋。 判断耳聋程度的方法 低声耳语,一般相当10—20分贝之间。普通耳语相当于30分贝,低声话语相当于40—55分贝,普通话语相当于60—70分贝,高声话语约相当于85分贝。患者如果能听见在耳前高声话语。则听力损失不超过85分贝。 轻度耳聋:远距离听话或听一般距离低声讲话感到困难。听力损失在26—40分贝。
中度耳聋:近距离听话感到困难,听力损失在41—70分贝。
重度耳聋:一般谈话听不清,只凭对方讲话的口型来猜测近距离的讲话,或对着病人耳边高声喊叫才能听到,听力损失在71-90分贝。
全聋:完全听不到声音,听力损失在90分贝以上
听力残疾评定标准是什么?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损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经治疗1年以上不愈者),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及社会参与受限。
听力残疾的评定标准强调
听力残疾的评定标准强调双耳听力下降,并且程度的划分必须以听力较好耳作为评定依据,且病程必须至少1年以上。
听力残疾包括:听力完全丧失及有残留听力但辨音不清和不能进行听说交往两类。
听力残疾的原因众多,可能是先天性的或者后天性的,创伤、中耳炎、肿瘤和发育畸形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听力残疾。
在听力残疾的申报和评定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就是听力测试。
在大规模的残疾抽样调查中,听力检测通常采用的是便携式听力检测设备进行,为普查性听力残疾评定,而对于申领残疾人证的听力残疾评定,需要由指定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完成,为诊断性听力残疾评定。
听力残疾的分级
我国先后有多个残疾人评定标准,目前全国各地采用的是2011年1月14日发布的《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此标准是根据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时由孙喜斌、李兴启和张华提出的标准而定。
据此标准,残疾分级是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不同而评定。不同年龄残疾者评定等级的标准也不同。
3岁以上的听力残疾划分为4级,1岁以上3岁以下只评定1~3级,6月龄~1岁只评定1~2级,6月龄以内的婴儿不做听力残疾评定。
听力残疾级别:一级
听力损失程度:≧91dB HL
听力损失的表现:听觉系统结构功能极重度损伤。无助听设备的帮助,残疾者无法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并且活动极重度受限,社会生活参与障碍极严重。
听力残疾级别:二级
听力损失程度:81~90dB HL
听力损失的表现:听觉系统结构功能重度损伤,无助听设备帮助,交流理解等社会活动重度受限,社会参与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级别:**
听力损失程度:61~80dB HL
听力损失的表现:听觉系统结构功能中重度损伤,无助听设备帮助,理解交流等活动中度受限,社会生活参与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级别:四级
听力损失程度:41~60dB HL
听力损失的表现:听觉系统结构功能中度损伤,无助听设备帮助,理解交流等活动轻度受限,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小儿听力障碍分类有哪些?
1、先天性耳聋:患者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已存在听力障碍。多为因母亲在妊娠、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或遗传因素等造成的耳聋称为先天性耳聋,可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途径早期发现。先天性耳聋可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两大类。又可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三类。先天感音神经性聋病变为不可逆性,没有有效药物可治疗,可通过验配***等,或极重者可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方法干预,贵在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如果能做到,绝大多数宝宝可和正常宝宝一样上普通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目前上海市已基本做到。
2、分泌性中耳炎:外耳道的炎症、鼻腔、鼻窦及鼻咽部等上呼吸道的感染均可造成中耳炎,治疗不当或不治疗还可引起内耳感染,重者可导致全聋及颅内并发症。常见儿童咽鼓管的解剖特点更易使鼻部感染引入中耳,造成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及化脓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在儿童中间发病率比较高,该病在学龄前儿童发病时最经常的表现是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家长往往误认为是注意力不集中;学龄儿童则以学习成绩下降,看电视时音量放得很大等为主要表现。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儿童多是腺样体肥大、鼻窦炎。常见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阻塞( 如鼻息肉, 腺样体肥大 , 先天畸形和腭裂等 )及其它凡能引起咽鼓管机能障碍的疾病(如急、慢性鼻炎、潜水等) 。
渗出性中耳炎最常见的是引起传导性耳聋,但如果没有适当的治疗或延误治疗,患病时间长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或者引起粘连性中耳炎,会有渐进性听力下降,治疗起来会很棘手
――因此家长和教师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特别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的患儿,要及时带到医院检查。
3、传染病导致的听力损失: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腮腺炎在发病后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发生感音性听力损失。指听觉神经系统受细菌和**等病原微生物侵袭,其结构与功能遭到损害所致的听力下降。此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关键,一旦发病超过30天,一般认为回天无术。
4、耳毒**物导致的听力损失:药物及化学物质可通过全身用药、体腔体表局部经体循环进入内耳引起中毒 , 或使听觉通路中毒, 孕妇用药还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造成听觉受损。常见药物为氨基糖试类抗生素 ( 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听觉中毒发生的基本因素是个体对耳毒性抗生素毒性的易感性,易感的个体仅用少量药物(有时就1针)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是严重中毒,此种易感性具有明显的遗传性(线粒体DNA缺失或突变等)DD即家族易感性。该病应尽量避免使用耳毒**物,如必需使用要关注听力,一旦波及听力要及时治疗(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5、听神经病:本病并不罕见。青少年多发, 亦可婴幼儿时期起病。多发于新生儿期有过高胆红素血症(即黄疸症)的儿童。可为双耳或单耳听力减退, 起病隐匿, 临床表现为特别听不清对方的言语内容, 即只闻其声,不辩其意, 该现象在嘈杂的环境中尤为突出。可以有家族史, 如一个家庭中兄妹或姐弟数人同时患病。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的效果存在争议。近年来有人工耳蜗植入术取得较好疗效的初步报道。通常要求患者学习唇读。
耳聋有哪些类型?
按病变部位及性质可分为三类: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耳聋.按病变的时间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两类.耳聋分级:轻度聋:近距离听一般谈话无困难,听力计检查纯音和语言听阈在26~40dB.中度聋:近距离听话感到困难,听阈41~55dB中,重度聋:近距离听大声语言困难,听阈56~70dB.重度聋:在耳边大声呼喊方能听到,听阈71~91dB.全聋:听不到耳边大声呼喊的声音,纯音测听听阈超过91dB.指导意见:突发性耳聋的预防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应在家安心静养,尤应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的声音.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病人心情舒畅,才有利于疾病恢复.2.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3.注意勿过度劳累,做到起居有时,饮食定量.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故中年人更应注意这一点.4.情绪稳定,忌暴怒狂喜,因为这些均可使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失去平衡,造成耳部血循环障碍,发生耳聋.耳聋饮食疗法(1)枸杞粥:枸杞子,大米适量,煮粥服食.(2)猪肾粥:猪肾2枚,大米60克,葱白适量.猪肾洗净切块与米合煮成粥,加入葱白及调料服食.(3)狗肉煲黑豆:狗肉1斤,黑豆60克.共煲极烂,调味分服.(4)猪肾煲黑豆:猪肾2枚,黑豆60克.共煲烂熟,调味佐膳服食.(5)羊骨粟米粥:羊骨适量,粟米100克,陈皮,生姜3片.共煮粥,盐调味服食.(6)羊肾杜仲汤:羊肾1枚,杜仲,补骨脂.羊肾洗净切块,杜仲,补骨脂用纱布包好,加水共煮熟,食肉饮汤.(7)猪肉山萸补骨汤:瘦猪肉100克,山萸肉,补骨脂,知母各10克,龟板20克.将药物先煎去渣,加猪肉煮熟,吃肉饮汤.(8)黄酒炖乌鸡:雄乌鸡1只,黄酒1公斤.将鸡宰杀去内脏洗净,放锅内,加入黄酒,煮开后用文火炖至肉烂,用盐调味,食肉饮汤.(9)刀豆煮猪肾:刀豆100粒,猪肾1枚,将猪肾半剖开剔除白网膜,把刀豆放于猪肾内,用细线捆紧,以文火煮熟,用盐调味,吃肉饮汤.(10)羊肉苁蓉粥:精羊肉100克,肉苁蓉20克,大米60克.将肉苁蓉加水煎汁去渣后,入羊肉,大米煮粥,熟后加调料服食.(11)黑豆煨塘虱:黑豆60~90克,塘虱鱼2~4条,去肠脏.共放入瓦锅加适量水,文火煨熟,盐调味服食.(12)鲤鱼脑髓粥:鲤鱼脑髓30克,大米60克,煮粥服食.
听力残疾标准分哪几个等级
听力残疾标准分4个等级,听力残疾一级标准为 >90(好耳) 言语识别率<15%;听力残疾二级71-90(好耳) 15%-30%;听力残疾** 61-70(好耳) 31%-60%;听力残疾四级51-60(好耳) 61%-70%。
听力残疾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从而难同一般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往活动。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管理办法》第三条 残疾人证坚持申领自愿、属地管理原则。凡符合残疾标准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及多重残疾人均可申领残疾人证。
第七条 县级残联负责残疾人证的申办受理、核发管理等工作。县级残联按照省级卫生计生委和残联指定的医院或专业机构作出的残疾类别和残疾等级评定结论,核发残疾人证,并负责**原始档案管理。省级残联、地市级残联做好残疾人证核发、使用、管理等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省级残联和卫生计生委成立残疾评定专家委员会,负责受理残疾评定争议。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