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光纤的以太网标准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以太网的带宽标准是什么(以太网带宽标准是多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以太网的带宽标准是什么

最开始以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它所使用的是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的访问控制方法,通常把这种最早期的10Mbps以太网称之为标准以太网。以太网主要有两种传输介质,那就是双绞线和同轴电缆。所有的以太网都遵循IEEE 802.3标准,下面列出是IEEE 802.3的一些以太网络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前面的数字表示传输速度,单位是“Mbps”,最后的一个数字表示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带”的意思,Broad代表“带宽”。
·10Base-5 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基带传输方法;
·10Base-2 使用细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基带传输方法;
·10Base-T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
·1Base-5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传输速度为1Mbps;
·10Broad-36 使用同轴电缆(RG-59/U CATV),最大网段长度为3600m,是一种宽带传输方式;
·10Base-F 使用光纤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

以太网的标准?

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标准即以太网规定的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该标准规定了总线结构网上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CSMA/CD协议。

美国施乐公司与Digital公司和Inte|合作,提出了ETHE80以太网规范,1982年修改为第二版Ethernet V2。Ethernet标准后来成为了802.3标准的基础,它们都以CSMA/CA为核心协议。

以太网的带宽标准是什么

扩展资料

802.3局域网标准不断向高速发展,依次推出了100M、1000M甚至10G的以太网标准。

系列标准如下:

IEEE 802.3:10M以太网标准;

IEEE 802.3u:100M的快速以太网标准;

IEEE 802.3ab和IEEE 802.3z:1G比特以太网标准;

IEEE 802.3ae:10G比特以太网标准。

IEEE 802.3系列通信标准仅描述了OSl分层模型中的最低两层协议(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由于低层都采用802协议标准,所以他们都是可以互通的。

标准以太网的宽带是多少mbps

以太网的标准并不是指带宽多少兆,它只是为了使网络系统中的软硬件设备不受生产厂家和型号等不同的限制,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标准来保证他们之间的相互通。至于最高支持多少兆,那是硬件厂商的定制,一般电脑网卡的网口为100Mbps(100兆)和1.0Gbps(1千兆)。目前10Gbps(1万兆)还没有普及。
希望能帮到你。

什么是1000m以太网

以太网是指基带局域网。以太网标准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标准。自从1982年以太网协议被IEEE采纳成为标准以后,已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在这20年中,以太网技术作为局域网链路层标准战胜了令牌总线、令牌环、wangnet、25M ATM等技术,成为局域网事实标准。以太网技术当前在局域网范围市场占有率超过90%。以太网接入采用异步工作方式,很适于处理IP突发数据流,技术已有重要变化和突破(LAN交换、星形布线、大容量MAC地址存储以及管理性等)。与传统的以太网相比,除了名字以外,仅剩的特征只有帧结构和简单性仍然保留,其余基本特征已有根本性变化。

万兆以太网介质标准有哪几种

万兆以太网标准和规范都比较繁多。
在标准方面有:2002年的IEEE
802.3ae,
2004年的IEEE
802.3ak,2006年的IEEE
802.3an和IEEE
802.3aq,以及2007年
的IEEE
802.3ap。
在万兆以太网规范方面,仅由上述IEEE标准中
发布的规范就有10多个,如2002年在IEEE
802.3ae标准中发布的基于光纤的规范包括:
10GBase-SR、10GBase
–LR、10GBase

ER、10GBase-LX4、10GBase-SW、
10GBase
–LW、10GBase
–EW;2004年
在IEEE
802.3ak标准中发布的基于双绞线
的10GBase
–CX4;2006年在IEEE
802.3an标
准发布的基于双绞铜线的10GBase-T;2006年
在IEEE
802.3aq标准中发布的基于光纤的
10GBase-LRM;2007年在IEEE
802.3ap标准
中发布的基于铜线的10GBase-KR和
10GBase-KX4。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是由
IEEE发布的万兆以太网规范,如Cisco的
10GBase-ZR和10GBase-ZW,这些规范所
对应的标准具体如图6-40所示。

什么是以太网???

以太网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研制开发的一种基带局域网技术,使用同轴电缆作为网络媒体,采用载波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 CSMA/CD )机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10MBPS 。

但是如今以太网更多的被用来指各种采用 CSMA/CD 技术的局域网。以太网的帧格式与 IP 是一致的,特别适合于传输 IP 数据。以太网由于具有简单方便、价格低、速度高等。

先前物理界认为宇宙间存在一种极稀疏的介质并称之为以太,但后来实验证明并不存在所谓的以太,因为这个词是当时的产物,就像我们先前的很多不科学的命名,都是在人们为发现前的导致,虽然后来证明是不正确的,但无论是为了纪念还是其他理由,都把名字言传了下来。

扩展资料最初的以太网是采用同轴电缆来连接各个设备的。电脑通过一个叫做附加单元接口(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AUI)的收发器连接到电缆上。

一根简单网线对于一个小型网络来说还是很可靠的,对于大型网络来说,某处线路的故障或某个连接器的故障,都会造成以太网某个或多个网段的不稳定。

因为所有的通信信号都在共用线路上传输,即使信息只是发给其中的一个终端(destination),某台电脑发送的消息都将被所有其他电脑接收。

在正常情况下,网络接口卡会滤掉不是发送给自己的信息,接收目标地址是自己的信息时才会向CPU发出中断请求,除非网卡处于混杂模式(Promiscuous mode)。

这种“一个说,大家听”的特质是共享介质以太网在安全上的弱点,因为以太网上的一个节点可以选择是否**线路上传输的所有信息。共享电缆也意味着共享带宽,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以太网的速度可能会非常慢,比如电源故障之后,当所有的网络终端都重新启动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太网

10BASE-T,10BASE-FP,10BASE-FL,10BASE-FB,100BASE-T,100BASE-FX,100BASE-T4各什么含义啊?以及各自的编码

10Base-T是使用类似于模块化电话电缆的双绞线的以太网介质标准。 10Base-T网络在工作站和集线器之间使用双绞线。集线器于

是与网络的主干连接起来。这种安排使每个工作站从主干中**出来。从工作站扩展到集线器的段通常称为“homerun”。
100BASE-FP:光纤以太网标准10BASE-T规格之一。使用光纤以10MBPS的传输速度来连接星形局域网中PC,最大传输距离为500米。
10BASE-FL:10 Mbps基带(单通道传输)光链路,是IEEE 802.3 10Base-F规范的一部分。是10base-F中使用最多的部分,只有

10base-FL连接时,光缆链路 段的长度可达到2000m,与FOIRL设备混用时,混合段的长度可达1000m
10BASE-FB:802.3 10Base-F规范的一部分,用来说明一个同步信令骨干网段,用于在一个跨越远距离的 转发主干网系统中将专用

的10Base-FB同步信令中继器连接在一起。单个10base-FB网段最长可达2000m。它不能用来连接用户站点
100BASE-T:100Mbps,Baseband,双绞线对。简而言之,100Base-T是一种以100Mbps速率工作的局域网(LAN)标准,它通常被称为

快速以太网,并使用UTP(非屏蔽双绞线)铜质电缆。快速以太网有三种基本的实现方式:100Base-FX、100Base-T、和100Base-T4。

每一种规范除了接口电路外都是相同的,接口电路决定了它们使用哪种类型的电缆。为了实现时钟/数据恢复(CDR)功能,100Base

-T使用4B/5B曼彻斯特编码机制。
100BASE-FX:100Base-FX是在光纤上实现的100 Mbps以太网标准,其中F指示光纤,IEEE标准为802.3u。100Base-FX运行于光纤电缆

上,使得它非常适合于骨干和长距离传输。100Base-TX、100Base-T4以及10Base-T hub均可以使用适当的硬件设备(例如桥接器、路

由器)连接到光纤骨干网。100Base-FX还支持全双工操作。为了实现时钟/数据恢复(CDR)功能,100Base-FX使用4B5B编码机制
100BASE-T4:使用四对3、4、或5类线缆的100 Mbps以太网实现。100Base-T4运行在4对线缆上,其中的三对用于在33MHz的频率上传

输数据,每一对均工作于半双工模式。第四对用于CSMA/CD冲突检测。为了达到时钟/数据恢复(CDR)的目的,100Base-T4使用8B6T

编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