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长春艺术家排名前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吉林省著名画家都有谁(吉林省著名画家排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吉林省著名画家都有谁
张铁石
吉林市有哪些著名历史人物?
牛子厚不仅是清末民初的吉林首富,还是东北巨富,他的故事对于吉林人都比较熟悉了,不仅创造了商业奇迹,还有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出名了的乐善好施。1943年3月,牛子厚病逝于北京,终年77岁,安葬在吉林市沙河子牛家祖坟。
后来随着战乱,牛家大部分产业都倒闭了。那么牛家具体的资产是多少?吉林文士李荫棠说,牛子厚子女说,就连他父亲也说不清楚钱财的具体数目。但我们可以来看看牛家的商业王国的范围,遍布吉林、长春、哈尔滨、沈阳、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300多处,所以说,牛子厚是中国东北大富商。
牛家“升字”号买卖经营范围相当广泛,油盐烟麻外,高级百货,绫罗绸缎,各种布匹,狐貉貂裘,中药材、瓷器、报刊发行等,后来甚至发展到金融业,开当铺、办**。
还在在黄泥河子设人参种植园,在桦甸境内老牛沟开金矿每天可得黄金32两。用牛子厚子女的话说:“我们家除了饭馆和水果铺不经营外,其他的什么都有了”。
牛家在吉林城经营的主要商号,约占了吉林城北大街的半条街。牛家五代经商,对吉林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有贡献的。牛子厚作为船厂牛家的***传人,当时在吉林城拥有几十家商号,并在东北各主要城镇都有买卖。源升庆是总号,其余的有恒升庆以及分号、支柜在吉林市就有23处之多。
清朝嘉庆年间,牛子厚曾祖牛金玉闯关东来到吉林市。牛子厚从小10多岁就到庙里出家了,在庙里呆了一年多。牛子厚15岁接替父亲牛化麟经营家业。
和龙街在清朝时期地处吉林市二道码头(当年叫牛宅胡同),就是牛子厚的大宅,有数百间房子。有栋古宅叫熙公馆保存完好,多次拆迁没拆掉。有个姓熙的官员的儿子熙弘毅看中了牛子厚家的女儿,后来两人结婚了,这个小区叫牛家花园,牛家花园街里盖的这个房子,被牛子厚陪送给女儿。
下面这张图片中的老人是牛子厚的重孙牛绍飞。
(xtm)
请问中国十大评书艺术家有哪些?
没有机构专门组织评选过,以下是本人心目中的十大评书艺术家,相信其中绝大多数能得到广大评书爱好者的公认: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袁阔成、连阔如、连丽如、张少佐、田战义、孙一、李鑫荃。
当代著名书画家有哪些人?
1,范曾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
2,黄永玉
黄永玉,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
3,李可染
李可染,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4,许麟庐
许麟庐,又名德麟,山东烟台蓬莱人,1916年10月19日生。国画家、书法家、书画鉴赏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5,吴冠中
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冠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麟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可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永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曾
请问中国十大评书艺术家有哪些?
1.刘兰芳,1944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市,随母姓。六岁学唱东北大鼓,后拜师学说评书。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9年开始,先后有百余家电台播出她播讲的长篇评书《岳飞传》,轰动全国,影响海外。后又编写播出《杨家将》《红楼梦》等30多部评书,多次获国家级文艺大奖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2.单田芳,1934年年12月17日出生于营口市,河北保定市涞水县人,中国内地评书表演大师、作家。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1956年,单田芳首次在鞍山市内的茶社登台亮相,并播讲评书《明英烈》。代表作品: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童林传、白眉大侠、乱世枭雄等
3.田连元,1941年12月16日出生于长春市,评书表演艺术家。他出身曲艺世家,九岁拜王起胜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兼练三弦。1959年末入本溪市曲艺团,1963年3月任本溪市曲艺团副团长。1966年3月在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的第一部长书《欧阳海之歌》。代表作品 《水浒传》《杨家将》《隋唐演义》《海瑞传奇》《刘秀传》
4.袁阔成(1929—2015 )辽宁营口人,出生于天津,是享誉海内外的评书艺术大师,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之说。袁阔成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内容新、风格新、语言新,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西楚**》《水泊梁山》《烈火金刚》。
5.连阔如,评书演员,原名毕连寿,号乐天居士,1903年6月25日出生于北京**门。1927年拜评书艺人李杰恩为师,学说《西汉演义》。1934年在北平报连载评书《三十六英雄》。[1] 1940年在广播电台播讲《东汉演义》与《全本隋唐》。1949年表演的新书《夜渡大渡河》受到表扬。1954年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讲评书《水浒》与《岳飞传》。1957年录制长篇评书《三国演义》。
6.连丽如,女,中国煤矿文工团评书演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水浒传》、《红楼梦》、《鹿鼎记》、《斩莽剑》、《康熙大帝》、《三国演义》、《康熙私访》、《龙图公案》(《三侠五义》) 、《刘墉传奇》、《智圣东方朔》、《大隋唐》、《东汉演义》等。
7.张少佐,1962年出生于河北定兴,评书研究所掌门人、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理事。1980年张少佐参加绥化文工团。后师从袁阔成。1989年开始在电台播讲评书,其中评书《大明剑侠》获得“全国交换一等奖”。代表作品 大明剑侠、神剑惊天刺雍正
8.田战义,陆续与沈永年等人合作创作长篇评书“秘密列车”、“虎门硝烟”、“林祥谦”、“**风云”、“李自成”、“绝密行动”以及古书新说“古今通鉴”等评书。对于田战义播讲近代史评书方面的成绩,《东方文化集成》“中国评书艺术论”一书“名家评点”中称:“田战义是近年来播讲近代史评书成就最高的演员”。代表作品 “秘密列车”、“虎门硝烟”、“林祥谦”、“**风云“
9.李鑫荃,男,评书演员。河北安次人。 师承评书老艺人段兴云、评书大师连阔如、马连登等。20世纪60年代是他演艺生涯的**。1959年,他加入北京宣武说唱团,积极说演新评书,在**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播放了《红岩》、《平原*声》等新评书,深受听众喜爱。1962年,他被中国曲协评为“说新书的带头人”。
10.孙一,一九**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一九九零年,他就录制了电视评书《童林传》(180集)、《血滴子》(120集)等古典电视评书,而后,孙一先又创作、录制了以关东胡匪系列人物为题材的电视评书《蝴蝶迷》、《座山雕》、《许大马棒》等多部现代、传奇电视评书,在全国140多个省、市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扩展资料
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
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而在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电子媒体及推广普通话的冲击之下,一些方言的说书文化日渐式微,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但还仍然有其活力。
评书【píng shū】,曲艺的一种。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敷演历史及现代故事。北方语系通称评书,南方多称“评话”,也有称“评词”的.
(1)评论书法。 元王恽《序》:“ 东坡云:评书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 元黄溍《跋荆公帖》:“今观此帖,风神闲逸,韵度清美,临学之家,宜有取焉,评书者未可以彼而废此也。”
(2)多讲说长篇故事。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戏剧之外,又有托偶(读作吼)、影戏、八角鼓、什不闲、子弟书、杂耍把式、像声、大鼓、评书之类……评书抵掌而谈,别无帮衬。”《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要知这话的原故,竟抵得一回评书。”老舍《茶馆》人物表:“ 邹福远 --男。四十多岁。说评书的名手。”
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评书艺术,作为一种**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许多渠道的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城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一种叫做“弦子书”的“说唱”艺人;至20世纪初叶,又有许多北方乡村表演“西河大鼓”和“东北大鼓”的“说唱”艺人进入城市后,纷纷改说评书。这是中国曲艺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安静的中国人不一定安静。茶余饭后他们常常围在桌子边上闲侃一些来自东西南北中奇奇怪怪的见闻及乱象,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评书与逸闻怪谈。
评书,也叫评词,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在江南则称为评话。它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
战国时,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后来形成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象“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实际上这就是早期的评书。在北京流行的评书,相传是明末清初江南说书艺人柳敬亭(1587~1668)来北京时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清代北京鼓曲艺人王鸿兴去江南献艺时,拜柳敬亭为师,回京后改说评书,并于雍正十三年(1735)在掌仪司立案授徒。
参考资料:评书-百度百科
评书四大家都是谁?
一身青袍说南北,云遮月里听风雷; 侠义情仇多少事,再无先生解下回。
没想到呀,一篇关于《白眉大侠》的文章,文章中提到了单田芳老先生对于这部电视剧的贡献,可以说这部电视剧的成功,是沾了单田芳的光了,说实在的,这部电视剧的武打特效太一般了,也就是演员的演技还可以,人物刻画的也很到位,要不是有着单田芳老先生之前小说的广为流传,这部电视剧是不会这么火的。
很可惜的是,单老去世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了,评书四大家又少了一位,众多娱乐圈艺人纷纷发文悼念缅怀单田芳大师。开场的一首打油诗就是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月亮姐姐所写!可见单老的评书真的是广为流传,妇孺皆喜爱呀。
要说当今评书界的四大家就是袁阔成、刘兰芳、单田芳和田连元了,这四位绝对是评书界的翘楚!作为一门**的曲艺门类,评书在旧社会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多样性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影像作品的出现,评书已经不是很吃香了,但是作为艺术的传承人,这些评书大家一直在坚持这门手艺和艺术,单田芳先生从艺将近六十载呀,对于评书的热爱已经不是养家糊口的层面了,已经把评书作为了毕生的事业,对于评书的严谨程度更是不言而喻的!单田芳的评书最主要的特色就是独特的嗓音,曾经成为风靡全国的声音,据说有些艺校考察学员,都要求模仿单田芳老师的声音。
当然单田芳对于评书人物的刻画更是有独特的处理方式,幽默的情节引人入胜,渊博的知识面往往让听众痴迷到忘记吃饭,虽然如今各类传媒渠道都有,影视作品也很多,还是有人愿意听单田芳老师的评书,这就是魅力所在,单田芳老师如今已经故去,但是他那独特的嗓音依然萦绕在耳边,只是这个下回分解,永远没有了,老人家一路走好吧!
既然谈到了评书四大家,就说已经故去的另一位评书大家袁阔成老先生,袁阔成老先生的评书以儒雅之风见长,尤其是代表作《三国演义》让人百听不厌,袁阔成先生,绝对的评书大师,“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袁先生的三国演义可以说妇孺皆知,很多人一提到三国演义,必定想起袁阔成!在评书技艺方面袁先生无出其右!袁先生更是新书的带头人,创作了大量的红色评书,像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都已经成为了经典,可惜袁先生在2015年去世,一代大师陨落!
刘兰芳,四大家中唯一的女性评书艺术家,她的代表作就是《岳飞传》,刘兰芳的评书很有特点,女性说书不多见,但是刘兰芳却能成为著名的评书艺人,功力不简单,当时岳飞传可以说是万人空巷,名震海外!太经典啦!刘先生的表演特点是中气十足,声音洪亮,气定神闲,大气豪迈,太适合说英雄人物,挣战沙场的评书!
田连元可以说是四大家中的后起之秀,他应该是比其他三位稍微晚点的评书艺人,却是首先将评书这门艺术搬上荧屏的评书艺人,创新了评书表演形式,所以有人说田连元的评书很一般,唯有他表演评书的动作大开大合跟上故事节奏,使评书更加生动了。要是都在广播里听评书还得是听前三位的。
如今评书四大家就剩两位了,希望这门艺术后继有人,不要被断档和遗忘,虽然有电视有电脑,但是这种传统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门类,重要的是人们还喜欢评书。
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有哪些
东北都有哪些名人
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耶律阿保机、康熙、乾隆、刘墉、
张作霖、张学良、曹雪芹、
赵尚志、
本文标签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