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勘察系统平台的作用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城市三位地质信息系统建设内容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城市三位地质信息系统建设内容有哪些
城市地质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地质中的应用,系通过应用信息技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可视化城市地质数据的系统。
推进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及其信息化建设,在全国首创了“1+N”模式,即一个全省通用的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各市县在此基础上做定制化开发。这种模式打通了各城市、各部门的“信息壁垒”,让数据即时共享、协同办公成为可能,为海峡西岸城市群地质调查工作打下牢固基础。
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的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
根据2013年3月11日《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招标投标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2013年第23号令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第 2 号为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活动,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特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现予以发布,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 凯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 铁道部部长:*** 交通部部长:张春贤 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长:***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徐光春 二○○三年六月十二日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活动,提高投资效益,保证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工程建设项目符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国家计委令第3号)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的,必须依据本办法进行招标。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 第四条 按照国家规定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核准手续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审批、核准,项目的勘察设计可以不进行招标: (一)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抢险救灾或者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等特殊情况,不适宜进行招标; (二)主要工艺、技术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或者其建筑艺术造型有特殊要求;(三)采购人依法能够自行勘察、设计;(四)已通过招标方式选定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依法能够自行勘察、设计;(五)技术复杂或专业性强,能够满足条件的勘察设计单位少于三家,不能形成有效竞争;(六)已建成项目需要改、扩建或者技术改造,由其他单位进行设计影响项目功能配套性;(七)国家规定其他特殊情形。 第五条 勘察设计招标工作由招标人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招标投标活动。 第六条 各级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铁道、水利、商务、广电、民航等部门依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2000]34号)和各地规定的职责分工,对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依法查处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第二章 招标 第七条 招标人可以依据工程建设项目的不同特点,实行勘察设计一次性总体招标;也可以在保证项目完整性、连续性的前提下,按照技术要求实行分段或分项招标。 招标人不得利用前款规定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不得利用前款规定规避招标。 第八条 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可以对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的采购,实行总承包招标。 第九条 依法必须进行勘察设计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在招标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招标人已经依法成立;(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手续的,已经审批、核准或者备案;(三)勘察设计有相应资金或者资金来源已经落实;(四)所必需的勘察设计基础资料已经收集完成;(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国务院发展和改革部门确定的国家重点项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确定的地方重点项目,除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条件并依法获得批准外,应当公开招标。 第十一条 依法必须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进行邀请招标:(一)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环境限制,只有少量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二)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项目合同金额的比例过大。 有前款第二项所列情形,属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核准手续的项目,由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在审批、核准项目时作出认定;其他项目由招标人申请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作出认定。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保证有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勘察设计的能力,并具有相应资质的特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 第十二条 招标人应当按照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地点出售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自招标文件或者资格预审文件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五日。 第十三条 进行资格预审的,招标人只向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发售招标文件,并同时向资格预审不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告知资格预审结果。 第十四条 凡是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都应被允许参加投标。 招标人不得以抽签、摇号等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参加投标。 第十五条 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 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投标须知; (二)投标文件格式及主要合同条款; (三)项目说明书,包括资金来源情况; (四)勘察设计范围,对勘察设计进度、阶段和深度要求; (五)勘察设计基础资料; (六)勘察设计费用支付方式,对未中标人是否给予补偿及补偿标准; (七)投标报价要求; (八)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 (九)评标标准和方法; (十)投标有效期。 投标有效期,从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起计算。 对招标文件的收费应仅限于补偿印刷、邮寄的成本支出,招标人不得通过出售招标文件谋取利益。 第十六条 招标人负责提供与招标项目有关的基础资料,并保证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第十七条 对于潜在投标人在阅读招标文件和现场踏勘中提出的疑问,招标人可以书面形式或召开投标预备会的方式解答,但需同时将解答以书面方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该解答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十八条 招标人可以要求投标人在提交符合招标文件规定要求的投标文件外,提交备选投标文件,但应当在招标文件中做出说明,并提出相应的评审和比较办法。 第十九条 招标人应当确定潜在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 依法必须进行勘察设计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二十日。 第二十条 除不可抗力原因外,招标人在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发出投标邀请书后不得终止招标,也不得在出售招标文件后终止招标。 第三章 投标 第二十一条 投标人是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在其本国注册登记,从事建筑、工程服务的国外设计企业参加投标的,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中所作的市场准入承诺以及有关勘察设计市场准入的管理规定。 投标人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 第二十二条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或者投标邀请书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中的勘察设计收费报价,应当符合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第二十三条 投标人在投标文件有关技术方案和要求中不得指定与工程建设项目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的生产供应者,或者含有倾向或者排斥特定生产供应者的内容。 第二十四条 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保证金数额不得超过勘察设计估算费用的百分之二,最多不超过十万元人民币。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境内投标单位,以现金或者支票形式提交的投标保证金应当从其基本账户转出。 第二十五条 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后到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有效期终止之前,投标人不得撤销其投标文件,否则招标人可以不退还投标保证金。 第二十六条 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的投标文件,补充、修改或撤回投标文件的通知,备选投标文件等,都必须加盖所在单位公章,并且由其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但招标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招标人在接收上述材料时,应检查其密封或签章是否完好,并向投标人出具标明签收人和签收时间的回执。 第二十七条 以联合体形式投标的,联合体各方应签订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 联合体各方不得再单独以自己名义,或者参加另外的联合体投同一个标。招标人接受联合体投标并进行资格预审的,联合体应当在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前组成。资格预审后联合体增减、更换成员的,其投标无效。 第二十八条 联合体中标的,应指定牵头人或代表,授权其代表所有联合体成员与招标人签订合同,负责整个合同实施阶段的协调工作。但是,需要向招标人提交由所有联合体成员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 第二十九条 投标人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也不得利用伪造、转让、无效或者租借的资质证书参加投标,或者以任何方式请其他单位在自己编制的投标文件代为签字盖章,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 投标人不得通过故意压低投资额、降低施工技术要求、减少占地面积,或者缩短工期等手段弄虚作假,骗取中标。 第四章 开标、评标和中标 第三十一条 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除不可抗力原因外,招标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开标,或者拒绝开标。投标人对开标有异议的,应当在开标现场提出,招标人应当当场作出答复,并制作记录。 第三十二条 评标工作由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的组成方式及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及《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国家计委等七部委联合令第1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勘察设计评标一般采取综合评估法进行。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结合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上阶段设计批复文件,对投标人的业绩、信誉和勘察设计人员的能力以及勘察设计方案的优劣进行综合评定。 招标文件中没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标的依据。 第三十四条 评标委员会可以要求投标人对其技术文件进行必要的说明或介绍,但不得提出带有暗示性或诱导性的问题,也不得明确指出其投标文件中的遗漏和错误。 第三十五条 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允许投标人投备选标的,评标委员会可以对中标人所提交的备选标进行评审,以决定是否采纳备选标。不符合中标条件的投标人的备选标不予考虑。 第三十六条 投标文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一)未经投标单位盖章和单位负责人签字;(二)投标报价不符合国家颁布的勘察设计取费标准,或者低于成本,或者高于招标文件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三)未响应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 第三十七条 投标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一)不符合国家或者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二)与其他投标人或者与招标人串通投标;(三)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四)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五)以联合体形式投标,未提交共同投标协议;(六)提交两个以上不同的投标文件或者投标报价,但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备选投标的除外。 第三十八条 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招标人提出书面评标报告,推荐合格的中标候选人。 评标报告的内容应当符合《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但是,评标委员会决定否决所有投标的,应在评标报告中详细说明理由。 第三十九条 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应当限定在一至三人,并标明排列顺序。 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的投标人,应当推荐为中标候选人。 第四十条 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 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因不可抗力提出不能履行合同,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或者被查实存在影响中标结果的违法行为等情形,不符合中标条件的,招标人可以按照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中标候选人名单排序依次确定其他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依次确定其他中标候选人与招标人预期差距较大,或者对招标人明显不利的,招标人可以重新招标。 招标人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国务院对中标人的确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一条 招标人应在接到评标委员会的书面评标报告之日起三日内公示中标候选人,公示期不少于三日。 第四十二条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在投标有效期内并在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中标人履行合同应当遵守《合同法》以及《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中勘察设计文件编制实施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三条 招标人不得以压低勘察设计费、增加工作量、缩短勘察设计周期等做为发出中标通知书的条件,也不得与中标人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第四十四条 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五日内,应当向中标人和未中标人一次性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招标文件中规定给予未中标人经济补偿的,也应在此期限内一并给付。 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中标人应当提交;经中标人同意,可将其投标保证金抵作履约保证金。 第四十五条 招标人或者中标人采用其他未中标人投标文件中技术方案的,应当征得未中标人的书面同意,并支付合理的使用费。 第四十六条 评标定标工作应当在投标有效期内完成,不能如期完成的,招标人应当通知所有投标人延长投标有效期。 同意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投标人应当相应延长其投标担保的有效期,但不得修改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拒绝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投标人有权收回投标保证金。招标文件中规定给予未中标人补偿的,拒绝延长的投标人有权获得补偿。 第四十七条 依法必须进行勘察设计招标的项目,招标人应当在确定中标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提交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招标项目基本情况; (二)投标人情况; (三)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 (四)开标情况; (五)评标标准和方法; (六)否决投标情况; (七)评标委员会推荐的经排序的中标候选人名单; (八)中标结果; (九)未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的原因; (十)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第四十八条 在下列情况下,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招标人在分析招标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应当依照本办法重新招标: (一)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不足三个的; (二)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少于三个的; (三)所有投标均被否决的; (四)评标委员会否决不合格投标后,因有效投标不足三个使得投标明显缺乏竞争,评标委员会决定否决全部投标的; (五)根据第四十六条规定,同意延长投标有效期的投标人少于三个的。 第四十九条 招标人重新招标后,发生本办法第四十八条情形之一的,属于按照国家规定需要**审批、核准的项目,报经原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审批、核准后可以不再进行招标;其他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可自行决定不再进行招标。 第五章 罚则 第五十条 招标人有下列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行为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照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处罚;其中,构成依法必须进行勘察设计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规避招标的,依照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处罚:(一)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项目不按照规定在指定媒介发布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二)在不同媒介发布的同一招标项目的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的内容不一致,影响潜在投标人申请资格预审或者投标。 第五十一条 招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一)依法应当公开招标而采用邀请招标;(二)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的发售、澄清、修改的时限,或者确定的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投标文件的时限不符合招标投标法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三)接受未通过资格预审的单位或者个人参加投标;(四)接受应当拒收的投标文件。招标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三项、第四项所列行为之一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二条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利用伪造、转让、租借、无效的资质证书参加投标,或者请其他单位在自己编制的投标文件上代为签字盖章,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尚未构成犯罪的,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三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第五十三条 招标人以抽签、摇号等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者排斥资格预审合格的潜在投标人参加投标,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的,强制要求投标人组成联合体共同投标的,或者限制投标人之间竞争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不按照规定组建评标委员会,或者确定、更换评标委员会成员违反招标投标法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违法确定或者更换的评标委员会成员作出的评审结论无效,依法重新进行评审。 第五十四条 评标委员会成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其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一)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二)应当回避而不回避;(三)擅离职守;(四)私下接触投标人;(五)向招标人征询确定中标人的意向或者接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明示或者暗示提出的倾向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的要求;(六)对依法应当否决的投标不提出否决意见;(七)暗示或者诱导投标人作出澄清、说明或者接受投标人主动提出的澄清、说明;(八)其他不客观、不公正履行职务的行为。 第五十五条 招标人与中标人不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合同,责令改正,可以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对违法行为及其处罚措施未做规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贷款、**资金的项目进行招标,贷款方、资金提供方对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活动的条件和程序另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其规定,但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发布之前有关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第六十条 本办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空间分析能力是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也是GIS与计算机制图软件相区别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是从空间物体的空间位置、联系等方面去研究空间事物,以及对空间事物做出定量的描述。
空间分析需要复杂的数学工具,其中最主要的是空间统计学、图论、拓扑学、计算几何等,其主要任务是对空间构成进行描述和分析,以达到获取、描述和认知空间数据;理解和解释地理图案的背景过程;空间过程的模拟和预测;调控地理空间上发生的事件等目的。
移动GIS是通过与流动装置结合,地理资讯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即时的地理信息。一般汽车上的导航装置都是结合了卫星定位设备(GPS)和地理资讯系统(GIS)的复合系统;在香港曾经很流行的地图王,则是一套可以安装在PDA或手提电话上的即时地图系统。
汽车导航系统是地理资讯系统的一个特例,它除了一般的地理资讯系统的内容以外,还包括了各条道路的行车及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利用矢量表示行车的路线、方向、路段等信息,又利用网络拓扑的概念来决定最佳行走路线。
地理数据文件(GDF)是为导航系统描述地图数据的ISO标准。汽车导航系统组合了地图匹配、GPS定位和来计算车辆的位置。地图资源数据库也用于航迹规划、导航,并可能还有主动安全系统、辅助驾驶及位置定位服务等高级功能。汽车导航系统的数据库应用了地图资源数据库管理。
/iknow-pic.cdn.bcebos***m/3b87e950352ac65cf9fb3adbf5f2b21192138a98"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m/3b87e950352ac65cf9fb3adbf5f2b21192138a9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m/3b87e950352ac65cf9fb3adbf5f2b21192138a98"/>
扩展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历史
古往今来,几乎人类所有活动都是发生在地球上,都与地球表面位置(即地理空间位置)息息相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5万年前,在拉斯考克(Lascaux)附近的洞*墙壁上,法国的猎人画下了他们所捕猎动物的图案。与这些动物图画相关的是一些描述迁移路线和轨迹的线条和符号。这些早期记录符合了现代地理资讯系统的二元素结构,即一个图形文件对应一个属性数据库。
18世纪地形图绘制的现代勘测技术得以实现,同时还出现了专题绘图的早期版本,例如:科学方面或人口普查资料。约翰•**在1854年,用点来代表个例,描绘了伦敦的霍乱疫情,这可能是最早使用地理方法的位置。
他对霍乱分布的研究指向了疾病的来源——一个位于霍乱疫情爆发中心区域百老汇街的一个被污染的公共水泵。约翰•**将泵断开,最终终止了疫情爆发。
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核**研究的推动下,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导致通用计算机“绘图”的应用。1967年,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投入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由联邦林业和农村发展部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渥太华研发。
罗杰•汤姆林森博士开发的这个系统被称为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存储,分析和利用加拿大土地统计局收集的数据,并增设了等级分类因素来进行分析。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产业成长**了应用了GIS的UNIX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飞速增长。至20世纪末,GIS在各种系统中的迅速增长使得其在相关的少量平台已经得到了巩固和规范。并且用户开始提出了在互联网上查看GIS数据的概念,这要求数据的格式和传输标准化。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5%9C%B0%E7%90%86%E4%BF%A1%E6%81%AF%E7%B3%BB%E7%BB%9F#3_1"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地理信息系统">百度百科-地理信息系统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有什么功能?
基础建设越来越多,工地也越来越多,但随着安全的需求和要求的增加,很多工地配合技术使用,从门禁、考勤、安全、物料、环境检测等方面入手,使得智慧工地使管理更加方便,员工更加安全,工程质量更好。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唐先明1,2 曲寿利1 雷新华2
(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摘要 在分析目前石油领域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局限性的基础上,给出了全球三维可视化系统构建流程和数据组织管理模式。以ArcSDE作为空间数据引擎,利用Oracle 10g建立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海量空间数据库,基于三维可视化软件平台Skyline TerraSuite,利用功能强大的三维可视化开发平台TerraDeveloper,设计、开发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油气勘探信息集成管理平台。通过集成基础地理数据库、区域地质数据库、地面工程数据库、遥感影像库、地层数据库、断层数据和测井数据,该系统不仅提供了强大的油气勘探基础数据管理、三维地形建模以及模型的可视化功能,还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分析、设计平台。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三维可视化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油气勘探 全球导航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3D Visualization Technique to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Sichuan Basin
TANG Xian-ming1,2,QU Shou-li1,LEI Xin-hua2
(1.Exploration & Production Research lnstitute,SlNOPEC,Beijing100083;2.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100083)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hortcomings of 3D visualization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s of petroleum,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data structure of global 3D visualization system.By using ArcSDE as engine of spatial data and Oracle 10g,“Petroleum exploration geodatabase of Sichuan Basin”is established.Based on Skyline Terra Developer,the software system“3D petroleum exploration data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platform based on 3D global model”is designed and established.By integrating geographical database,areal geology database,surface engineering database,remote sensing image database,stratigraphical database,fault data,logging database with 3D terrain modeling,the system realize such functions as data management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3D terrain modeling and the visualization of 3D geological model.It is a visualization platform that assists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for the geologists and the technologists.
Key words Sichuan basin 3D visualization 3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etroleum explorationglobal navigation
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构建一个为多种专业人员提供共同工作、研究与交流的三维实时交互的虚拟全球地理环境逐渐由梦想成为现实。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石油工业中已得到高度重视和普及应用,它充分利用了三维地震信息和地震属性,以人们易于感知的三维图形对各种复杂数据场和数据关系进行描述。
油气勘探是通过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采集各种野外原始地质资料,并经处理、解释形成成果资料,进而采用各种科学方法进行盆地评价、圈闭评价和油气储藏评价,开展勘探规划部署、井位设计和地质综合研究工作,完成勘探科研和生产任务。在油气勘探过程中,各油田企业积累了海量的、异构的、多源的地理数据、勘探基础数据和成果数据,这些信息的综合应用对指导油田生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利用三维GIS技术,基于“数字地球”将地表地理信息与**地质信息一体化管理,构建一个分析、决策、规划及实施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三维实时交互共享工作平台,能够有效地评估潜在的石油资源,及时、准确、直观地定位油气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正确有效地开展部署勘探开发工作。
1 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迄今为止,三维地形的可视化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面绘制技术,另一种是体绘制技术。在地质研究工作中,主要是采用体绘制技术。三维地学模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即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表现[1]。目前,在三维地震数据的可视化方面,已有多种成熟的商业软件系统推出,国外的有 EarthCube,Geoviz,gOcad,VoleGeo等,国内的有石油物探局的3DV和双狐公司的三维地震微机解释系统等。这些软件涉及地质建模、地震勘探、开采评估、矿床模拟、规划设计和生产管理等领域,在功能上各有千秋,很难说哪一个更先进[2,3]。但是,它们主要是面向地质领域的专用系统,基于局部区域而非全球区域,对海量基础地理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等的支持也较弱。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语言Visual C#,基于优秀的国外三维可视化软件平台Skyline,设计并开发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集成管理四川盆地区域内海量的、异构的、多源、多尺度的基础地理数据、油气勘探基础数据和成果数据、遥感影像,实现流畅的油气勘探的三维地形展示和地质分析。
2 系统开发技术背景与基本流程
随着地学应用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基于全球角度和真三维空间来认知世界和处理问题。但三维空间是复杂的,包含的信息是海量的,需要集成三维可视化与三维空间对象管理功能,同时由于三维应用的巨大差异,必须采用开放体系结构,实现用户定制功能。基于这种认识,Skyline TerraSuite在提供一般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其管理功能的基础上,允许针对特定应用领域动态扩展建模及分析功能插件,以适应特定的三维应用。整个TerraSuite软件体系如图1所示。
系统的实现分为4部分:地球三维场景构建、中心数据库建立、定制三维可视化环境和场景驱动与应用定制。
图1 Skyline TerraSuite软件体系
2.1 地球三维场景构建
场景构建是将要模拟的场景和对象通过数学方法表达成存储在计算机内的三维图形对象的集合。场景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DEM数据采集:收集工作区的各级比例尺等高线数据或各种分辨率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立体像对,建立地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2)DOM数据生成:利用地面控制点和DEM数据,对工作区的低、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严密的精纠正后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3)DLG数据采集:收集工作区的各级比例尺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建立工作区的各级比例尺线划图(DLG)。
(4)GIS数据转换:将数据采集阶段获得的DLG数据通过GIS工具转换为TerraBuilder能够接受的数据格式。
(5)数据建模:对一些油田地面建筑物、地标、油井或其他油田设备在3D MAX或MultiGen或TerraBuilder中进行建模。
(6)地球三维场景构建:将以上各种数据,导入到TerraBuilder中,创建一个现实影像的、地理的、精确的地球三维模型(MPT文件)。
2.2 中心数据库建立
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油气勘探信息集成管理平台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应用系统,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系统涉及的多专业图形、属性、影像、文字资料数据的一体化集成、系统数据库与系统软件功能的集成以及系统与网络环境的集成等关键问题。为实现功能的集成与扩展,考虑石油勘探开发数据的区域性、**性、时序性、海量和异构的特点,拟采用大型商用关系数据库Oracle10g和空间数据引擎ArcSDE集中管理这些海量数据,建立数据中心,易于解决数据共享、网络化集成、并发控制、跨平台运行及数据安全恢复机制等方面的难题。
2.3 定制三维可视化环境
在全球三维场景的基础上,可以叠加自己关心的专题信息,通过与数据库的接口,还能集成中心数据库存放的地表、****、动态空间信息,从而创建一个令人激动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环境,来突出一个地区的特征,显示其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从一个独特的视点展示该地区。
2.4 场景驱动与应用定制
(1)三维可视化程序:通过API接口直接调用所建立的三维可视化环境,也可以根据三维场景的参数生成实时场景,动态加载图层,有助于对空间数据相互关系的直观理解。
(2)三维空间查询与交互:直接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对存放在中心数据库的各种数据和场景实体提供交互式查询等操作,以提供一个动态的环境,为进一步空间决策服务。
(3)应用定制:利用TerraDeveloper软件开发包提供的各种ActiveX控件,可以构建自己的面向三维的应用程序,实现与其他系统的应用集成[4]。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体系结构
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在技术上要求具有业务变化的适应性、高度的安全性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处理等特点,因而在系统的技术框架中采用了3 层B(C)/AS/DS结构。与此同时,考虑到系统与其他专业系统之间的集成,拟采用基于SOA(面向服务架构)和Web Services(Web服务)技术的应用集成技术,构建基于“数字地球”的地表地理信息与**地质信息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3.2 系统数据的组织形式
系统数据的组织形式是可视化系统的关键,其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场景绘制的效率。在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空间数据管理平台中,主要包括3部分数据:①场景数据,即场景环境包含的地形信息,通过影像图片处理而成,包含在.mpt文件中;②对象图形数据,即油气勘探对象图形信息,是由3D MAX等三维图像处理软件处理而成的三维模型;③对象属性数据,即油气勘探属性信息。所有关于对象的信息包含在.fly文件中,采用基于层(Layer)的面向对象的场景数据组织形式。目前,系统集成的四川盆地区域的数据层主要有:
(1)DLG——数字线划图:全区不同比例尺土地覆盖状况、植被、道路、水系、居民地等图层。
图2 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油气勘探数据管理平台系统结构
(2)DEM——数字高程模型:全区不同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3)DOM——数字正射影像:全区不同比例尺、不同分辨率的彩色正射影像。
(4)DRG——数字栅格图:全区不同比例尺地形图栅格数据。
(5)全国地名数据。
(6)1:200000地质图。
(7)勘探基础数据:测网、矿井、三维探区。
(8)勘探成果数据:地震异常、一类进积、二类进积、礁体、生物礁、滩和相带等。
(9)构造数据:断层、等值线等(宣汉、通南巴)。
(10)井位数据。
(11)地面工程数据:天然气管道、道路。
3.3 系统功能模块
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油气勘探信息管理与集成系统分为石油勘探数据管理、三维基本操作、三维GIS导航查询、三维分析等模块。系统主界面如图3所示。
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如下:
(1)石油勘探数据管理:系统利用GIS技术、XML技术、空间数据库等技术对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勘探基础数据和成果数据、多分辨率遥感影像、各种图表和文字报告等地表**信息进行一体化的存储和管理。实现了对地理底图、油气地质勘查所获取的资料和成果的录(导)入、转换、编辑及查询等功能。另外,系统还提供了目标实体超链接及关联服务,如与钻孔相关的试验表类属性数据与图形数据的关联存储管理功能,提供与钻孔相关的各种基本信息及试验结果等属性信息的查询等功能。
图3 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油气勘探数据管理平台系统界面
(2)三维基本操作功能:在全球三维场景中,实现以下功能:
放大、缩小、平移、旋转等三维基本功能;
选择对象、使物体居中、环绕浏览对象;
飞行或者跳转到指定对象;
获得场景中任何一点的经纬度坐标和高程值;
场景的点对象、线对象,可以实现不依赖试图比例缩放;
提供场景的快照和打印输出功能。
(3)三维GIS导航查询:在全球坐标系统上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地质数据及勘探数据的立体定位导航分析。
全球任意点定位和导航;
二维三维联动功能;
测距、求积、高程和剖面生成;
地表实体三维建模及多种属性管理;
可定制飞行路径和视角的三维浏览功能。可自己制定飞行的路线或选择预定义飞行路线进行三维飞行(图4)。
(4)三维分析功能:
图4 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油气勘探数据管理平台设置飞行路径
测量功能:测量距离(水平、垂直和随地形起伏3种方式)、面积;
区域对象选择:可以进行多边形框选进行对象选择,并可获得选中区域内的对象集,可统计区域内的实体数并形成分类列表;
剖面观察:对所选地区场景进行剖面观察,可分析出地表起伏状况;
等高线绘制:用矩形框选出指定范围,可以显示出该范围等高线示意图,并可随意设定等高线显示方式;
最佳路径分析:根据给定的参数,如放样间隔、上升的最大坡度、下降的最大坡度、允许的放样宽度等信息,依据地形的走势,自动解算出最佳的放样线路;
视线分析:根据地面拾取两点系统可以自动计算两点间的通视情况;
视域分析:在场景中任选一点和视角范围可以进行视域可见分析;
空间分析:突发事件的地点,选择一定半径,利用分析工具可以作出整个目标点的空间范围,以提供决策。
4 系统应用扩展
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油气勘探信息管理与集成系统由于采用了组件技术、基于SOA(面向服务架构)和Web Services(Web服务)等技术,不仅提供了强大的地表与**油气勘探信息数据管理、三维建模与模型的可视化、全球定位导航等功能,还可以进行系统扩展和专业系统集成,实现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度应用,如野外地质踏勘路径优选和工作安排、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设计和优化、探井地面井场位置优选及工程测算、开发井位部署规划及钻前工程分析、油气集输地面工程设计及方案优化、目标区块水电路讯规划设计及优化、全球定位系统集成和油田现场服务等。
5 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国内、外已经趋于成熟,但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刚刚起步,尤其是缺少针对地表与**油气勘探信息三维一体化管理的经典模式和成熟经验。本文基于Skyline TerraDeveloper所设计、开发的全球三维油气勘探信息管理与集成系统,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重点研究了虚拟现实环境下交互式地表**油气勘探信息管理系统,给出了一种交互式虚拟现实全球导航平台的系统构成方案和原型系统。整个系统可靠性好、易于移植、便于维护,并具有很强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的研究现状、相关技术的发展走向以及实际工程实践的应用需求,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并解决以下问题:
(1)研究并实现现有的基于全球三维模型的空间数据集成管理平台的地上和**三维一体化无缝集成与可视化功能。
(2)不断丰富与其他地震三维分析软件的接口。
(3)研究并开发基于VRML/X3D技术的网络三维可视化系统,能够为社会大众、专业技术人员和地质科学家提供更加普遍的支持和服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Simon W Houlding.3D Geoscience Modeling:Computer Techniques for Ge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M].Berlin:Springer-Verlag,1994.
[2]朱良峰,潘信,吴信才.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岩土力学,2006,27(5):828~832.
[3]姜素华,庄博,刘玉琴等.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1):147~152.
[4]Skyline Software System Inc.TerraDeveloper paper[EB/OL].[2007-6-1]http://****skylinesoft***m/.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的区别和联系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应用功能: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请问“系统”和“平台”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上的区别:
系统是专门为做一件事或一类事而开发的一套系统,平台本身不做事,只是为其他做事的人或设备或系统提供一个平台,也就是说平台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搭载一套或多套系统。
2、功能上的区别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部分)组成的。这些要素可能是一些个体、元件、零件,也可能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或称之为子系统)。平台通常的理解是指一种基础的可用于衍生其他产品的环境.这种环境可能只用于产生其他的产品。
3、目的性不同
系统有一定的功能,或者说系统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系统是加工信号的机构,这点与信号不同。人们研究系统,设计系统,利用系统加工信号、服务人类。平台它是一个舞台,是人们进行交流、交易、学习的具有很强互动性质的舞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平台
百度百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