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陡崖跟峭壁如何区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理中悬崖是陡崖么,有什么区别(悬崖和陡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地理中悬崖是陡崖么,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区别不大,悬崖指的是垂直而下的山崖,陡崖并不要求是垂直的
怎么辨别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1、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弯曲;
2、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弯曲;
3、陡崖:两条以上等高线出现重合;
4、鞍部:相邻的两个山顶之间;
扩展资料:1、山脊
山脊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斜坡的交线,叫做山脊线;
山脊线是由高处向低处凹出的部分,是水流的分水岭;
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呈反v字形;
2、地形图识别法
(1)山顶
在地形图中一般用三角形符号予以标记。看海拔高度也比周围的高些。
(2)山脊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看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如果等高线从海拔高处弯向海拔低处(即从数字大的地方向数字小的地方弯曲)的部位,即是山脊。
(3)山谷
山谷的判别正好与山脊相反。等高线从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山谷处易形成小河,在山上迷路时,可以沿小河走,容易形成聚落。
(4)鞍部
它与山坳的区别没有明显差异。一般看其相对高度。鞍部的相对高度较高,两侧陡峭,不容易发育成河谷地貌。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5)陡崖
陡崖比较好识别,就是等高线不断重合或者最为密集的地方,就可以断定为陡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鞍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陡崖
陡坡和峭壁在等高线地图上怎么区别
峭壁:陡峭的山崖,一般在山谷旁边,山地局部断层就会形成峭壁。
陡坡不一定都在山上。
地形图上有峭壁(陡崖)出现的地方都是在两、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陡。
山峰,陡崖,峭壁。。怎么辨别它们?
山峰看坡度值,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降低
陡崖一般有重合的等高线,很容易看出来
峭壁和陡崖一样,都有重合等高线
初一地理知识
C B A B A B A D
七大洲面积的比较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2.2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人口6.6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4.3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总面积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7.2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4%,居世界第二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
大洋州: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人口27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在等高线地图上如何表示图4-57所示山顶、鞍部、峭壁、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注意是表示不是分辨,以
鞍部位于两山峰之间。峭壁,等高线重叠。山脊,等高线弯曲,凸向低处。山谷,等高线弯曲,凸向高处。
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
D 试题分析:等高线密集说明相对高度一定,单位水平距离大,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相对高度一定,水平距离大,坡度较缓。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点评:等高级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可以从相同相对高度不同水平距离方面研究。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帮助记忆。回答本题需要对等高线知识有深刻的理解。通过加强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悉等高线知识。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是什么?
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像,若地表出线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而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方皆有制作标示说明,让使用者方便使用,主要图示有比例尺、图号、图幅接合表、图例与方位偏角度常见地形:一、圆顶丘:等高线表示宽松,近於环线,表示周围低地或接近高地而凸起的**小丘。
二、锥形丘:等高线成环形线,愈近高处,愈密集,多见於山地,状如锥形。
三、山额:将近山顶倾斜峻急之处,斜坡忽然缓平凸出,状如人额,由此过后至山顶等高线表示此部份特别宽阔向下弯去。
四、斜坡凹形地:为斜坡上低陷而浅窄之地,或平原伸入高地的低浅部份.常为流水通过,两侧有棱分隔,形态和山谷极相似。
五、陡壁:棱线末端广阔而陡直,称做陡壁,临近河谷或海岸常见之,等高线在此特别密集。
六、山肩:棱线上部或下部都显得峻急,中部却是缓平,称做山肩,等高线表示中部特别宽阔。
七、山脊:为一条狭长而两侧陡急的高地,顶上可能平坦,广阔或成刀口等形状,两侧坡度则可能均匀一致,或一侧急直,一侧缓和,多见於广阔平坦地区,此外,地势较周围高耸而绵长的,也可视为山脊,等高线表示山脊成椭圆形线。
八、山坳:位在一条狭窄上,两山间的低下处,河流从此相背分流,与鞍部无明确分别,通常以两侧宽阔又缓斜便於跨越的山坳,其鞍部两侧较为狭窄险峻,通常甚少在此做跨山道路等高线表示山坳,自低地向上弯去。九、鞍部:也是山脊上两山间的低浅处,但略比山坳为高,如鞍部地形狭窄而深下,用来作横跨山脊两侧的道路,则称做山隘
地理中的陡崖,帮忙解释下
所谓等高线的"等高"就是说将相同高度的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环圈.但是当某个地方陡时在横向范围内它的高度值就多,那么划等高线时经过的等高线就多,从而等高线就比较密.
等高线不仅可以看出高度,还能看出一个地方的坡度.这个你可以画一个三角形在两腰线上打若干个点再连起来验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