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补偿电机的作用有哪些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电容器补偿方式分别有哪几种补偿方式(电容器补偿方式有哪三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电容器补偿方式分别有哪几种补偿方式
1、就地补偿 对于大型电机或者大功率用电设备宜装设就地补偿装臵。就地补偿是最经济、最简单以及最见效的补偿方式。在就地补偿方式中,把电容器直接接在用电设备上,中间只加串熔断器保护,用电设备投入时电容器跟着一起投入,切除时一块切除,实现了最方便的无功自动补偿,切除时用电设备的线圈就是电容器的放电线圈。
2、分散补偿 当各用户终端距主变较远时,宜在供电末端装设分散补偿装臵,结合用户端的低压补偿,可以使线损大大降低,同时可以兼顾提升末端电压的作用。
3、集中补偿 变电站内的无功补偿,主要是补偿主变对无功容量的需求,结合考虑供电压区内的无功潮流及配电线路和用户的无功补偿水平来确定无功补偿容量。35KV变电站一般按主变容量的10%-15%来确定;110KV变电站可按15%-20%来确定。
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有什么意义?如何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在电力系统中的变电所或直接在电能用户变电所装设无功功率电源,以改变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流动,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减小网络损耗和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性能,这种技术措施称为无功功率补偿。无功功率指的是交流电路中,电压U与电流I存在一相角差时,电流流过容性电抗(XC)或感性电抗(XL)时所形成的功率分量(分别为)。这种功率在电网中会造成电压降落(感性电抗时)或电压升高(容性电抗时)和焦耳(电阻发热)损失,却不能做出有效的功。因而需要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
无功功率在输电线、变压器中的流动会增加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以及电压降落;由于变压器、高压架空线路中电抗值远远大于电阻值,所以无功功率的损耗比有功功率的损耗大,并且引起电压降落的主要因素是无功功率的流动。
无功补偿的作用 无功补偿可以收到下列的效益:①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从而提高电工设备的利用率;②减少电力网络的有功损耗;③合理地控制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流动,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改善电能质量,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抗干扰能力;④在动态的无功补偿装置上,配置适当的调节器,可以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性能,提高输电线的输送能力和稳定性;⑤装设静止无功补偿器(SVS)还能改善电网的电压波形,减小谐波分量和解决负序电流问题。对电容器、电缆、电机、变压器等,还能避免高次谐波引起的附加电能损失和局部过热。
无功补偿装置 除发电机和输电线外的无功电源主要有:①并联电容器组是一种静态的无功补偿装置。用它进行的补偿称为并联电容补偿。②同步调相机;③静止无功补偿器。后两者属于动态的无功补偿装置。
确定容量的简单方法,知道现在所用电机的功率因数cosΦ1,再知道功率因数想提高到多少cosΦ2,然后用下面的公式:
Q=P*[tg(arcosΦ1)-tg(arcosΦ2)]
比如现在的功率因数是0.8,要提高到0.95
那么Q=210*(0.75-0.32868)=88kVar
就地补偿是最好的补偿方式吗?
理论上,如果每个设备能够就地无功补偿,是最好的,系统中流经的无功电流最小。但是现实中,这是比较难于实现的,因为很多负荷是波动的,固定补偿效果有限,自动补偿相对造价会很高。所以,相对集中的补偿手段还是目前最主要的方式。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问我,我是许继信息技术人员。
电容补偿的作用是什么?
电容补偿的作用:
1、提高电网有功功率
2、减少线路能量损耗
3、提高系统供电能力
4、减少线路电压降,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电容补偿就是无功补偿或者功率因数补偿。电力系统的用电设备在使用时会产生无功功率,而且通常是电感性的,它会使电源的容量使用效率降低,而通过在系统中适当地增加电容的方式就可以得以改善。 电力电容补偿也称功率因数补偿!(电压补偿,电流补偿,相位补偿的综合)。
电容的作用
1,电容 在交流电路里可将电压维持在较高的平均值!(近峰值).(高充低放),可改善增加电路电压的稳定性!
2,对大电流负载的突发启动给予电流补偿!电力补偿电容组可提供巨大的瞬间电流!可减少对电网的冲击!
3,电路里大量的感性负载会使电网的相位产生偏差,(感性元件会使交流电流相位滞后,电压相位超前90度!).而电容在电路里的特性与电感正好相反,起补偿作用。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百度知道[引用时间2017-12-24]
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无功功率补偿,简称无功补偿,在电力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网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无功补偿的作用:
⑴
补偿无功功率,可以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
⑵
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例如当功率因数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时,装1Kvar电容器可节省设备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对原有设备而言,相当于增大了发、供电设备容量。因此,对新建、改建工程,应充分考虑无功补偿,便可以减少设计容量,从而减少投资。
⑶
降低线损,由公式ΔΡ%=(1-cosθ/cosΦ)×100%得出其中cosΦ为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θ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则:
cosΦ>cosθ,所以提高功率因数后,线损率也下降了,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以及降低线损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功率因数是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规划、实施无功补偿势在必行。
需要了解相关产品可以点击地图上的红色标记,联系上面的电话,我们会让技术人员与您对接沟通。希望能够帮到您。
国家电力占地怎么赔偿?赔偿标准是什么?
根据国家土地管理法进行赔偿: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电机就地补偿
电机就地补偿:即电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简称无功补偿。就地补偿与集中补偿相对。两者在电力供电系统中都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网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电动机无功功率就地补偿技术是国家推广的一项节电项目。大力推广这一新技术对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动机就地补偿容量的选择,一般应以空载时补偿其功率因数至1为宜,不能以负荷情况计算。因为以空载情况补偿,则满载时仍为滞后。若以负荷情况补偿至cosφ=1,空载(或轻载)时势必过补偿(即功率因数超前)。过补偿的电动机在切断电源后,由于电容器之放电供给电动机以励磁,能使仍在旋转的电动机成为感应发电机,而使电压超出额定电压好多倍。对电动机的绝缘和电容器的绝缘都不利。因此,感应电动机就地补偿的电容器容量可由下式确定::
QC≤1.732*UN*I0
式中:
QC—就地补偿电容器的三相总容量,kW;
UN—电动机的额定电压,kV;
I0—电动机的空载电流,A。
为防止电动机产生自激的电容器容量可按下式选用:
QC=0.9*1.732*UN*I0=1.5588*UN*I0
就地补偿电容器容量选择的主要参数是电动机的励磁电流。由于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与负载率、极数和容量有很大关系,负载率越低,功率因数越低;极数越多,功率因数也越低;同时,容量越小,功率因数也越低。电动机的无功功率主要消耗在励磁电流上,随负载率变化不大。因此,就地补偿的电容器容量与电动机的容量和极数有关。电动机就地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到0.95~0.98就可以了。
目前我国生产的移相电容器其额定电压是按照电力系统的标准电压而设计的。例如0.4kV/6.3kV等。如果这些电容器接在变电所或在变电所附近,由于送电端的关系,其母线运行电压往往高于电容器的标称电压,例如0.45kV或6.9kV。在此基础上往往又可能在10%的过电压下持续运行,尤以轻负荷时更为严重。这样将严重地影响到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因此选择就地补偿电容器时要向电力电容器制造厂订做6.9kV标称电压的高压电容器和0.45kV标称电压的低压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