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线路初测的作用都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线路工程测量包括哪些主要测量工作?(线路工程测量包括哪些主要测量工作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线路工程测量包括哪些主要测量工作?

一控制测量(通过设计院交点布设控制点及高程点)二根据图纸进行施工测量。

公路的初测与定测有什么区别吗?

1、定义不同;初测即初步测量它指的是根据任务书确定的修建原则和路线基本走向方案,通过对各比较线方案的勘测、调查工作,以确定采用的路线;并为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提供所需的资料。定测即定线测量的是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在现场进行具体方案的勘测落实,并通过详细测量、调查及内业工作,为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所需的资料。
2、内容不同;初测对踏勘过程中认为最有价值的路线比较方案,进行较为详细的测量,测出各种方案沿线比例尺为1:2000或1:5000带状地形图,并进行全面详细地收集可用资料。初测工作包括沿路线进行平面控制测量(GPS测量和导线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和测绘沿线带状地形图及桥梁、隧道和根据工程设计需要的工点地形图等三个方面的测绘工作。定测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及确定的修建原则和工程方案,结合自然条件与环境,通过优化设计后进行实地定桩放线,准确测定路线线位和构造物位置。定测应进行路线中线、高程、横断面、桥涵、隧道、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和资料调查。
3、目的不同;初测工作是公路初步设计阶段的基础和依据。定测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及确定的修建原则和工程方案,结合自然条件与环境,通过优化设计后进行实地定桩放线,准确测定路线线位和构造物位置。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
个人理解,初步测量重心是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后通过路线比选,找到最佳线路后形成初步设计进而形成工程概算。定线测量是初步设计完成审核以后,需要将初步设计后选定的线路,再一次进行详细勘探与优化设计,进而形成施工图设计,也就是足以指导施工的深度,进而形成工程预算。

线路初测的目的是什么?线路定测的目的是什么?

初测的目的
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从技术、经济等方面,为确定建设规模、线路主要技术标准和主要技术设备的设计原则,编制可行性研究文件,提供必要的资料。
初测阶段要研究一切有价值的线路方案(包括主要技术标准选择方案),解决好线路走向方案、接轨点方案、线路主要技术标准和主要技术设备的设计原则等问题,以达到确定推荐方案和主要技术标准的目的。


定测的目的
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和定测任务书的要求,结合现场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对线路局部方案及位置作进一步研究、改善和落实,在现场钉设线路位置。
为铁路大中型项目初步设计和工程简易的铁路项目的施工设计提供所需的勘测资料。

以下哪些内容属于铁路勘测中定测阶段的工作

初测有选线测量和地形测量等等,后面就是复测放线等等工作,再后面就是施工部分测量然后竣工。。。。。。

输电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各自的测量目的是什么?

线路工程测量包括哪些主要测量工作?

上面的哥们说的挺多的了 补充下:复测包含的内容,档距、转角度数、有无新建构筑物(有的话测量距离、高度)、线路的交叉跨越、对地距离的测量 导地线展放时弧垂观测、突出物的电气距离

道路测量资料有哪些

1、控制测量:根据道路工程的需要,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2、地形图测绘:根据设计需要,实地测量道路附近的带状地形图;

3、中线测量:按照设计要求将道路位置测设于实地;

4、纵、横断面图测绘:测定道路中心线方向和垂直于中心线方向的地面高低起伏情况,并绘制纵横断面图;

5、施工测量: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及时放样各种桩点作为施工依据。

扩展资料:

《道路工程测量》是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5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唐杰军,赵欣。

本书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教材。本书基于道路工程施工测量过程,分析、整理了道路工程建设的三个阶段的测量工作任务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构建了“道路工程测量”学习领域的六个项目,

分别是: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局部区域地形图测绘,道路中线测设,道路中、基平测量和道路横断面测量。本教材结合工程实际案例,实行工学结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职教理念,内容精炼,实用性和操作性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路工程测量

工程线路测量和规划道路定线的区别

  测量放线是市政道路工程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从施工前的准备,到施工过程,到施工结束以后的竣工验收,都离不开测量工作。如何把测量放线做得又快又好,是对技术人员一项基本技能的考验和基本要求。
  一、做好开工前的测量交底
  工程开工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由勘测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测量交底,按设计图认清现场水准基点、导线桩、交点桩等,做好桩位交接记录,对位于施工范围内的测量标志,必须采取妥善保护措施。关于测量交底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桩位的保护,即在设计单位交桩以后,应及时采用砌砖墩或浇筑水泥墩等方法予以保护,以免丢失。这些桩一般在于农田或居民区内,很容易被人为破坏,而一旦破坏,再让勘测设计单位来补测,则既耽误施工,又要增加一定的费用。
  二、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
  中线测量是在定线测量的基础上,将道路中线的平面位置在地面上详细地标示出来。它与定线测量的区别在于:定线测量中,只是将道路交点和直线段的必要转点标示出来,而在中线测量中,要根据交点和转点用一系列的木桩将道路的直线段和曲线段在地面上详细标定出来。
  定线测量一般由勘测设计单位实施,然后把有关桩位和测量成果交与施工方,由施工单位进行中线及施工测量。
  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边桩。关于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应注意各交点之间的距离、方向是否与图纸相符;如一个工程项目有几个标段,应注意与相邻标段的中心是否闭合,中线测量应深入相邻标段50~100米;应注意与桥涵等结构物的中心是否闭合;应注意与房屋等建筑物的相对位置与图纸是否相符。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设计单位查明原因。
  二是护桩的设置。道路中线桩护桩的设置,是路基施工的重要依据,但是在施工中这些桩又容易被破坏,所以在路基施工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中线桩的恢复和测设工作。为了能迅速而又准确地把中线桩恢复在原来的位置上,必须在施工前对道路上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桩点如交点、转点、曲线控制点等设置护桩。所谓护桩,就是在施工范围以外不易被破坏的地方钉设的一些木桩。根据这些护桩,用简单的方法(如交点、量距等),即可迅速地恢复原来的桩点。
  设置护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道路的每一直线段上,至少应有三个控制桩要设置护桩,这样即使有一个控制桩不能恢复时,仍可用其他两点,把该直线段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两方向线的交角尽可能接近90°,不应采用小于30°的交角;护桩应选在施工范围之外,但不宜太远;护桩之间距离不能太远;所设护桩必须牢固可靠,桩位要便于架设测量仪器和观测。
  曲线段边桩的护桩设置。对于曲线段,由于边桩的确定较麻烦,重新测设耗费时间较多,因此在一次精确放线以后,对曲线段的边桩中有代表性的桩位也应设置护桩,这样可减少重复测量工作,减少测量工作量。
  三是里程桩的布设。中线桩定出以后,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好里程桩的控制布设。里程桩的布设原则是:在直线段,一般布设在每隔100米的整桩号的横断面上,类似于公路施工常见的百米桩的布设;在曲线段桩位要适当加密,在曲线段起讫点、中点的里程桩位必须布设;里程桩可采用大木桩,上面用油漆或墨汁标上里程桩号,打入道路两侧施工范围以外的地上,最好是每侧各打一个。在保证施工中不易被破坏的情况下,离路基边线应尽量近一些,以方便使用,一般为1~2米。
  关于里程桩的布设,在大部分施工手册的测量放线章节中没有论述,在许多工地上不太重视。我在某些工地发现,有些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施工测量时,里程桩号的确定是从很远距离一尺一尺排过来,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现累积误差。如果里程桩号定不准,那么标高、坡度的质量控制也无从谈起。
  三、校对及增设水准点
  其一,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应仔细校核,闭合差不得超限,如超出允许偏差应查明原因并及时报有关部门。设计单位交付的水准点一般是几个月前设置。这些点位处于野外很容易被人为撞动或因地面自然沉陷而发生变化,所以使用之前一定要认真复核;其二,水准点的增设原则:相隔距离一般为150~200米,以测高不加转站为原则。增设水准点应与设计单位交的水准点闭合,如一个工程项目分几个标段,还要与相邻标段的水准点闭合,闭合差不得超限。
  水准点位置,应设于坚实、不下沉、不碰动的地物上或永久性建筑物的牢固处。亦可设置于外加保护的深埋木桩或混凝土桩上,并做出明显标志。水准点应每月复核一次,对怀疑被移动的水准点应在复测校核后方可使用。
  四、纵横断面测量
  通过中线复测、边桩放线和水准点的布设,就可进行纵横断面的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土方量的计算,所以纵横断面测量结束以后,测量结果应与设计图纸核对。凡是与原来的成果在允许偏差之内时,一律以原有成果为准,只有当与原有成果有较大差异时,才能报监理工程师验证后改动。需要说明的是:该项工作,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如果实测土方量与设计不符报请监理核准时也应在施工前进行。有些工地路基开挖以后才向监理提出实际土方量与设计不符,要求增加签证,但最后监理拒签。所以一定要注意该项工作的时效性。
  五、施工测量
  做好以上工作以后,就为施工中的测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于施工测量的具体方法,有关测量的书籍上讲得很多,不须我多讲。只就此项工作提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应根据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的要求及时将中线、边线撒灰线放出,如果被破坏掉时要及时恢复,应使施工始终能有“线”可依。道路的结构层均为大放脚式,每层结构层的宽度、边线与中线的距离不同,放出线以后又很容易被施工的材料覆盖或被施工机械碾压破坏掉,所以每道工序施工前应放出,如果被破坏应及时恢复。
  第二,每层结构层的标高在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推算出来,实践证明:这样做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有效避免测量出现错误。看图纸一定要细致,推算的结果要注意复核。我在某些工地上见到,有些技术人员一边推算高程一边进行测量,工地上很多机械、人员、材料都在等着,在这种比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忙中出错。所以标高应提前推算。要尽量把能够做的工作在施工前就做好。要勤测、勤量、勤校核,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线路参数测试仪的功能是什么?

一、 功能特点
1、可精确测量各种变压器的容量,无源测量,方便、准确。 2、可测量各种类型的变压器的空载电流、空载损耗、短路电压、短路损耗、零序阻抗。
3、可自动进行波形畸变校正,温度校正,电压校正(非额定电压下的空载试验),电流校正(非额定电流条件下的短路试验),操作人员只需根据变压器类型输入校正指数仪器即可自动计算出校正后的结果,非常适合没有做稍大容量变压器短路试验条件的单位。
4、允许外接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进行扩展量程测量,可测量任意参数的被试品。
5、电压回路宽量限:电压最大可测量到750V,不用切换档位即可保证精度。不会因电压档位选错而对仪器本身有所损坏。
6、大屏幕、高亮度的液晶显示,全汉字菜单及操作提示实现友好的人机对话,触摸按键使操作更简便,宽温液晶带亮度调节,可适应冬夏各季。
7、用户可随时将测试的数据通过微型打印机将结果打印出来。

二、 技术指标
1、 输入特性
有源部分:
电压测量范围:0~10V
电流测量范围:0~10A
无源部分:
电压测量范围:0~750V 宽量限。
电流测量范围:0~100A内部全部自动切换量程。

2、 准确度 电压、电流、频率:±0.2%
功率:±0.2%(CosΦ>0.1),±0.5%(0.02<CosΦ<0.1)
3、 工作温度:-10℃~ +40℃
4、 工作电源:交流160V~400V
5、 绝缘:⑴、电压、电流输入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100MΩ。
⑵、工作电源输入端对外壳之间承受工频2KV(有效值),历时1分钟实验。
6、 体积:40cm×32cm×18cm
7、 重量:8Kg

线路参数试验操作规范


1、安全技术措施
1.1、编写试验方案
线路参数试验应编写试验方案。试验方案中应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标准依据、被试线路的长度、截面、几何间距、地线截面等参数、试验条件、试验结线、操作步骤、安全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组织分工、主要试验设备及仪器仪表清单。
试验方案应履行审批程序并在试验班组及工区分别存档。
1.2、 服装、绝缘鞋、绝缘垫
试验人员应穿着长袖棉质工作服和绝缘鞋,戴安全帽,操作人应站在绝缘垫上。绝缘工具应经试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1.3、 围栏
高压试验区周围应设置围栏,并在围栏上悬挂适当数量的“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标示必须朝向围栏的外侧。围栏与高压引线及试验设备带电部分必须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加压时应设专人监护。线路另一端也应有人更改接线和专人监护,并装设围栏。
1.4、 接地线
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线应使用多股*铜线或带透明绝缘层的铜质软绞线,其截面应能满足试验要求,并不得小于4mm2。接地线与接地体应连接牢固,并接触良好,严禁缠绕。严禁通过低压回路的中性线或水管接地。
1.5、 电源、电源控制箱
高压试验的低压电源箱必须规范,应有符合要求的220V或380V交流电源,严禁使用一火一地的方式,电源端应连有合适的触电保护器。电源控制箱应装设有明显断开点的双极闸刀和过流掉闸装置。连接电源时必须有人监护,严禁未拉电源侧闸刀移动电源盘或移动电源闸刀。
1.6、 高压引线
高压引线应尽量短,连接必须牢固,必要时用绝缘物支撑。
1.7、通讯联系
试验线路的各侧应保持通讯畅通,由加压侧负责协调,经线路对侧确认可以加压之后才能加压试验。
1.8、防止感应电
更改接线和拆、接线前,被试线路的线路侧必须可靠接地。与被试线路同杆架设的线路应为检修状态。若被试线路与其它运行设备距离较近(如旁路母线),则将其它运行设备改为检修状态。
2、高压试验工作的开始
2.1、 试验分工
试验开始前试验负责人应明确每个试验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并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交代工作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和带电部位。
2.2、 接线检查
加压前,试验负责人必须认真检查试验设备和试品的情况,是否符合试验要求,检查试验接线、升压设备的高压端接地线是否已拆除及各侧试验人员的就位情况。
3、试验过程
3.1、 发、复令和呼唱
试验负责人发令,操作人员应复令,发、复令用语应规范、明确。
3.2、放电、接地
加压结束后,电压降为零,跳开电源开关,由操作人拉开电源侧闸刀,由监护人或专人对升压设备的高压输出端及试品进行放电并可靠接地。放电时应使用接地操作棒,总长度不得小于100cm,其中绝缘部分70cm,握手部分30cm。
3.3、更改接线
在加压设备的高压输出端已可靠接地、试品已充分放电接地、确认电源侧闸刀已拉开后,试验负责人方可下令更改接线或结束试验。
更改接线人员应在试验负责人下令后,并确认电源侧闸刀已拉开、加压设备高压输出端和试品已短路接地后方可改线。
4、线路参数试验的危险点
4.1、因试验线路位于不同的地点,各侧应加强联系,避免误升压造**身触电。
4.2、高压引线及试验设备带电部分必须有足够的安全距离,要防止因距离不够引起放电;
4.3、调压器接线必须注意输入、输出,防止接线错误引起电压直接输出;
4.4、试验降压时要防止弄错调压器方向;
4.5、工作结束时要加强自验收,防止遗漏试验短接线等物品;
其它安全规定
1、高压试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民工、临时工从事高压试验工作。
2、高压试验人员工作前严禁饮酒。
3、高压试验宜在白天进行。确因工作需要在晚上进行的,工作现场应有足够的照明。
4、雷雨及恶劣天气时,禁止在室外变电所或室内的架空引入线上进行高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