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fmi标准是国际标准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裂缝测井识别与评价(裂缝识别测井序列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裂缝测井识别与评价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 特别是用深浅电阻率测井值识别裂缝前人研究较多 (范宜仁等, 1999; 邓攀等, 2002), 它利用的是裂缝储层的侵入特征。 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声波成像测井及多极子声波测井识别裂缝的方法也相对较为成熟 (吴海燕等,2002; 李毓, 2009)。 但是, 运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 影响因素较多, 不确定性也随储层性质和井眼条件的变化而增大, 一般在无成像测井时应用较为广泛。
成像测井为裂缝识别提供了直观和准确的手段, 应用成像测井可以划**缝的类型、准确地确定裂缝的产状, 提供相应的裂缝参数。 不过成像测井识别裂缝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有时很难识别裂缝的类型和性质。 具体表现为:
1) 通常钻井液电阻率比井壁环型地层剖面的电阻率低得多, 由于钻井液的侵入, 开口缝一般表现为低阻黑色。 充填缝在充填高阻矿物 (如方解石) 时一般表现为高阻白色,半充填缝, 充填部分表现为高阻白色, 开口部分表现为低阻黑色。 但充填缝在充填低阻矿物、 特别是高含水的低阻矿物时则较难识别, 很容易误判为开口缝。
2) 在地应力各向异性较强、地层破裂压力较低的情况下, 会产生一定数量的钻井诱导缝。 在诱导高度较小的情况下相对较易识别, 在诱导高度较大时, 其特征几乎与直劈裂缝的形态完全一致, 识别极为困难。
3) 当火山岩的流面倾角较大时, 极易和裂缝混淆, 特别是裂缝的倾角和流面的倾角差别不大时更是如此。 图4-48为L16井玄武岩井段的FMI图像。 该井段流面极为发育,且构造倾角较大。 从FMI图像上看, 高角度的流面与裂缝的特性几乎完全一致。 该井段试油为干层。
4) 火山集块岩的集块边缘和自碎的火山熔岩的碎块边缘在成像测井图上与网状裂缝的特征几乎完全一致, 极易与网状裂缝混淆。 图4-49为L17井火山集块岩的FMI图像。由于火山集块较大, 集块边缘形成了完整的正弦曲线, 极易与裂缝混淆。
图4-48 L16井玄武岩井段高倾角流面的FMI图像
图4-49 L17井火山集块岩的FMI图像
图4-50为L18井自碎玄武岩的FMI图像。 自碎的火山熔岩边缘极易与网状裂缝混淆, 但仔细观察, 碎块边缘未形成完整的正弦曲线。 该井段试油为干层。
图4-50 L18井自碎玄武岩的FMI图像
幸运的是, 综合应用多极子声波测井可以较好地排除上述裂缝识别不确定性。
纵波、 横波和斯通利波对裂缝的反映极为敏感, 其响应特征受裂缝倾角的影响较大,裂缝的倾角不同, 其响应特征也有所不同。 多极子声波测井仪在火山岩地层、 特别是块状的火山岩地层可提供高质量的体波和斯通利波信息, 为火山岩地层的裂缝识别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声波纵波、 横波对裂缝有敏感的反映, 这是由声波传播的固有特点所决定的。 在声波的传播路径上, 任何各向异性或非连续性, 只要其尺寸与信号的波长相比不可忽略均会在声波测量结果上产生影响。 另外, 流体和固体的弹性特征有着极大的差异。 所以, 如果不连续介质为流体时将对声波的传播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种情况就是开口裂缝的情况。 裂缝对纵、 横波的影响可归纳为: ①各种波相时差增大; ②各种波相出现程度不同的能量衰减, 波形的幅度减小; ③模式转换引起杂乱显示; ④出现反射现象。
实验和研究证明, 在低角度裂缝和网状裂缝发育段, 纵、 横波能量均有较大的衰减,在直劈裂缝发育段纵、 横波能量均有衰减, 横波衰减尤为严重。 切入井壁较浅的诱导缝,由于声波测井的探测深度较大, 对纵、 横波的能量衰减影响不大, 用能量衰减基本上可以划分出此类裂缝。
和纵波和横波不同, 斯通利波不是体波, 而是一种制导波, 在低频的情况下, 它近似为管波。 它在井筒内沿井壁表面传播, 其能量从井壁开始向两侧呈指数衰减。 井壁上由于裂缝的存在会导致斯通利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产生斯通利波的反射, 导致斯通利波的能量衰减。
在裂缝宽度恒定的情况下, 斯通利波的能量衰减随裂缝倾角的增加而增加。 裂缝对斯通利波的影响可归纳为: ① 斯通利波的能量减小, 时差增大; ② 出现斯通利波的反射,斯通利波出现 “人”字型图, “人”字出头的位置为裂缝的发育位置; ③ 出现斯通利波的模式转换。
裂缝对斯通利波的影响是由流体在裂缝中的流动引起的。 因此, 斯通利波识别的仅仅是开口裂缝, 且对各种倾角的裂缝均有影响, 倾角越大影响越大。
综上所述,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和多极子声波测井联测是识别裂缝最为有效的方法。 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可以直观的识别裂缝、 准确地描述裂缝的产状、进行裂缝的分类、 提供完整的裂缝参数。 用多极子声波可以有效地识别排除诱导缝及各种充填缝, 直观地观察裂缝的渗透性, 有效地划**缝发育井段, 缺点是无法准确的描述裂缝的产状及相关裂缝参数。
图4-51为准噶尔盆地L19井次火山岩井段的常规测井曲线及裂缝综合评价图。 图中, 头四道为常规测井曲线和深度道, 第五道为应用FMI识别的各种裂缝倾角图, 第六道为DSI测井PS测量模式第六接收**接收的全波波形的VDL显示。 该井的次火山岩体与二叠系地层呈岩性不整合接触, 次火山岩 (花岗斑岩) 经过强烈的风化改造。 FMI图上显示, 次火山岩体的上部高导缝和高阻缝均较为发育。 高阻缝基本为方解石充填形成的。 高导缝分可分为3类: 一类为高角度的大型开口纵向裂缝 (蓝色), 裂缝的走向与构造的轴线平行; 一类是风化、 淋滤形成的微细裂缝 (绿色), 该类裂缝倾角的范围及倾向较为杂乱; 一类是钻井诱导缝, 该类裂缝的走向与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一致。 DSI测井获得的全波波形显示, 在3600m以上的大部分井段, 纵波波至、 横波波至及斯通利波至幅度有较大的衰减, 与FMI识别的裂缝分布一致性好, 表明天然开口裂缝发育。 但全波中斯通利波无大型反射, 表明无大的开口低角度裂缝, 与FMI裂缝显示情况也基本一致。3600m以下, FMI显示有大型的高导缝, 但声波全波均无衰减, 表明为钻井诱导缝。
图4-51 L19井次火山岩井段的常规测井曲线及裂缝综合评价图
该井钻井诱导缝在FMI图像上的显示模式及走向见图4-52。 该诱导缝发育井段DSI接收波形上, 各种波至均无衰减, 为典型的诱导缝的特征。 图像上诱导缝的形态为初始开裂时的图像, 随着诱导高度的延伸, 多条诱导缝将连接成一条走向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直劈缝。 该诱导缝的走向显示了现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为西北一东南向, 与古挤压应力的方向几乎垂直。
从FMI图像观察, 构造裂缝主要有两类, 一类为与构造轴线平行的倾角分布在60°~90°之间南偏西倾和北偏东倾的高角度裂缝, 走向为西北—东南, 与现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 (图4-53)。 由于该类裂缝的走向与后地应力的方向一致, 裂缝得到有效地保存,基本为有效的开口天然裂缝。 另一类为该类裂缝的共轭裂缝, 该类裂缝的走向几乎与后地应力的反方向垂直, 裂缝保存条件差, 现能观察到的基本为方解石充填缝和半充填裂缝。开口的构造裂缝虽然裂缝发育密度小, 但裂缝宽度相对较大, 渗透性好。 在DSI接收波形上, 各种波至均有较大的衰减, 表明渗透性较好。
图4-52 L19井钻井诱导缝的图像模式及走向图
图4-53 L19井构造缝的图像模式及倾向、 走向统计图
FMI图像上显示的另一类裂缝为风化淋滤缝, 主要发育于火山岩顶部150m的范围内。该类裂缝发育密度大,但主要为微细裂缝(图4-53中的微细缝),倾角分布范围大,走向无规律性 (图4-54), 为风化、 淋滤**破碎形成。
图4-54 L19井风化淋滤裂缝的倾角与倾向图
在不整合面以下150m的范围内, 构造裂缝和风化、 淋滤缝极为发育, 形成了复杂的裂缝网络。 在此范围内, DSI的各种波至均有较大程度的衰减, 表明裂缝为有效裂缝, 渗透性好。 裂缝的发育, 为次生溶蚀作用提供了有效的渗流通道, 在裂缝发育井段次生溶蚀孔也较为发育, 形成物性较好的裂缝、 孔隙性储层。
图4-55为准噶尔盆地L20井的裂缝识别图。 显示井段中部高自然伽马、 低密度段为沉凝灰岩, 其他井段均为沉火山角砾岩。 测井资料显示上下沉火山角砾岩自然伽马测井值和密度测井值及纵、 横波时差基本一致, 岩性变化不大。 在FMI图像上, 上下井段均有似直劈裂缝的显示, 裂缝轨迹在FMI图像上似铁轨状展布 (图4-56)。 由于显示的直劈裂缝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完全一致, 其中夹杂着大量的诱导缝。 这样, 识别真假裂缝,划**缝发育段对于此类储层的划分就十分重要。 由于直劈裂缝和钻井诱导缝走向一致,在FMI图像上展布形态一致, 仅用FMI图像无法有效的识别。 由于诱导缝一般诱导深度较浅, 不会引起斯通利波和纵、 横波能量的衰减, 而在天然裂缝发育井段, 不同声波波至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能量衰减。
从整个井段的声波能量衰减处理结果看, 凝灰岩夹层上部的地层各种波至均无显著的衰减, 上部地层显示的直劈裂缝应为诱导缝。 下部地层3430~3447m斯通利波能量出现较大的衰减, 从常规测井看不应是岩性变化和物性变化引起的, 应当是裂缝发育造成的。 该井段纵波能量未见明显衰减, 而横波能量衰减显著, 为典型的直劈裂缝的特征。
综合分析认为, 该井大井段上显示的直劈裂缝主要为诱导缝, 仅在3430~3447m直劈裂缝发育。 该井段射孔试油获得了高产油气流。
图4-55 准噶尔盆地L20井综合裂缝识别图
图4-56 裂缝在FMI图像上的展布特征
什么是EMI测试
EMI测试是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测试。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简称EMI),直译是电磁干扰。这是合成词,我们应该分别考虑"电磁"和"干扰"。是指电磁波与电子元件作用后而产生的干扰现象,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传导干扰是指通过导电介质把一个电网络上的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
辐射干扰是指干扰源通过空间把其信号耦合(干扰)到另一个电网络,在高速PCB及系统设计中,高频信号线、集成电路的引脚、各类接插件等都可能成为具有天线特性的辐射干扰源,能发射电磁波并影响其他系统或本系统内其他子系统的正常工作。
所谓“干扰”,指设备受到干扰后性能降低以及对设备产生干扰的干扰源这二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如雷电使收音机产生杂音,摩托车在附近行驶后电视画面出现雪花,拿起电话后听到无线电声音等,这些可以简称其为与“BC I”“TV I”“Tel I”,这些缩写中都有相同的“I”(干扰)(BC:广播)
那么EMI标准和EMI检测是EMI的哪部分呢?理所当然是第二层含义,即干扰源,也包括受到干扰之前的电磁能量。
EMS(Electro Magnetic Susceptibility)直译是“电磁敏感度”。其意是指由于电磁能量造成性能下降的容易程度。为通俗易懂,我们将电子设备比喻为人,将电磁能量比做感冒**,敏感度就是是否易患感冒。如果不易患感冒,说明免疫力强,也就是英语单词Immunity,即抗电磁干扰性强。
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直译是“电磁兼容性”。意指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能量既不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也不受其他设备的电磁能量干扰的能力。
EMC这个术语有其非常广的含义。如同盲人摸象,你摸到的与实际还有很大区别。特别是与设计意图相反的电磁现象,都应看成是EMC问题。
电磁能量的检测、抗电磁干扰性试验、检测结果的统计处理、电磁能量辐射抑制技术、雷电和地磁等自然电磁现象、电场磁场对人体的影响、电场强度的国际标准、电磁能量的传输途径、相关标准及限制等均包含在EMC之内。
电磁干扰传播途径一般也分为两种:即传导耦合方式和辐射耦合方式。
任何电磁干扰的发生都必然存在干扰能量的传输和传输途径(或传输通道)。通常认为电磁干扰传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导传输方式;另一种是辐射传输方式。因此从**扰的敏感器来看,干扰耦合可分为传导耦合和辐射耦合两大类。
传导传输必须在干扰源和敏感器之间有完整的电路连接,干扰信号沿着这个连接电路传递到敏感器,发生干扰现象。这个传输电路可包括导线,设备的导电构件、供电电源、公共阻抗、接地平板、电阻、电感、电容和互感元件等。
辐射传输是通过介质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干扰能量按电磁场的规律向周围空间发射。常见的辐射耦合由三种:1. 甲天线发射的电磁波被乙天线意外接受,称为天线对天线耦合;2. 空间电磁场经导线感应而耦合,称为场对线的耦合;3.两根平行导线之间的高频信号感应,称为线对线的感应耦合。
在实际工程中,两个设备之间发生干扰通常包含着许多种途径的耦合。正因为多种途径的耦合同时存在,反复交叉耦合,共同产生干扰,才使电磁干扰变得难以控制。
1、电磁干扰源分类
电磁干扰源的分类方法很多。
1.1、一般说来电磁干扰源分为两大类:自然干扰源与人为干扰源。
自然干扰源主要来源于大气层的天电噪声、地球外层空间的宇宙噪声。他们既是地球电磁环境的基本要素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对无线电通讯和空间技术造成干扰的干扰源。自然噪声会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运行产生干扰,也会对弹道**运载火箭的发射产生干扰。
人为干扰源是有机电或其他人工装置产生电磁能量干扰,其中一部分是专门用来发射电磁能量的装置,如广播、电视、通信、雷达和导航等无线电设备,称为有意发射干扰源。另一部分是在完成自身功能的同时附带产生电磁能量的发射,如交通车辆、架空输电线、照明器具、电动机械、家用电器以及工业、医用射频设备等等。因此这部分又成为无意发射干扰源。
1.2、从电磁干扰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功能型干扰源和非功能性干扰源。
功能性干扰源系指设备实现功能过程中造成对其他设备的直接干扰;非功能性干扰源是指用电装置在实现自身功能的同时伴随产生或附加产生的副作用,如开关闭合或切断产生的电弧放电干扰。
1.3、从电磁干扰信号频谱宽度,可以分为宽带干扰源和窄带干扰源。
他们是相对于指定感受器的带宽大或小来加以区别的。
干扰信号的带宽大于指定感受器带宽的成为宽带干扰,反之称为窄带干扰源。
1.4、从干扰信号的频率范围来分
可以把干扰源分为工频与音频干扰源(50Hz及其谐波)、甚低频干扰源(30Hz以下)、载频干扰源(10kHz~300kHz)、射频及视频干扰源(300kHz)、微波干扰源(300MHz~100GHz)。
摩托车发动机和汽车有什么区别?
一、结构不同
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形式主要是单缸机、双缸机(V和L以及H)、三缸机(L3)以及四缸机(L4和V4)。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形式主要是四缸机(L4)较多。
二、**方式不同
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的**方式主要是风冷,油冷以及水冷。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的**方式主要是水冷。
三、燃油供应方式不同
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的燃油供应方式通常是全线电喷。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的燃油供应方式通常是燃油注入。
四、动力方面不同
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偏向于提高功率。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偏向于提高扭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托车发动机
百度百科-汽车发动机
!spN FMI 3226 15 发动机故障灯亮是什么原因
你好!看得出你也是喜欢动手的朋友,对于此类问题,我的建议是买一个20多块钱的故障诊断仪,它能读取故障并解读,这样可以大大帮我们分析和解决故障,避免被坑,同时也能清除历史故障,很好用。希望能够帮到你,多了解多进步。
品质管理类有哪些专业术语?
3 MFG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制造控制
3-1 DL Director Labor直接人工
3-2 IDL Indirect Labor间接人工
3-3 DLH Direct Labor Hours直接工时
3-4 Productivity=UTS/DLH
3-5 PPH Pieces Per Hour每小时件数
3-6 Efficiency=Actual/Target(%)
3-7 DT Machine Down Time停机时间
3-8 AI Auto Insertion自动插入
3-9 MI Manual Insertion人工插入
3-10 SMD Surface Mount Device表面粘着零件
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表面粘着技术
3-11 B/I Burn In (for how many hours at how many degree)烧机
3-12 Equipment Utilization
3-13 WI work instruction 工作说明
3-14 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作业指导书
3-15 R/I run in 运转机器
3-16 ESD electrical static discharge 静电释放
3-17 MP mass production 量产
3-18 EMC 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性
3-19 EMI 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
3-19 SIR Surface Impedance Resistance 表面阻抗测试
4 Engineer工程
4-1 PE Products Engineer; 产品工程Process engineer制程工程
4-2 TE Test Engineer测试工程
4-3 ME Manufacturing Engineer;制造工程 Mechanical Engineer机械工程
4-4 IE Industrial Engineer工业工程
4-5 DCC Document Control Center文管中心
4-6 BOM Bill Of Material材料清单
4-7 ECN 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工程变动公告
4-8 TECN Temporary 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工程临时变动公告
4-9 ATY Assembly Test Yield Total Yield直通率
4-10 TPM Total Productivity Maintenance全面生产维护
4-11 PM product manager ;project manager 产品经理;项目经理
4-12 ECR engineering change request 工程变更申请
4-13 ECO engineering change order 工程变更指令
4-14 EN engineering notice 工程通告
4-15 WPS work procedure sheet 作业说明书
4-16 ICT in circuit test 电路测试
4-17 P/R pilot run ;C/R control run; T/R trial run试做
4-18 EVT engineer verification test工程验证测试
4-19 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
4-20 MVT multi-verification test 多项验证测试
4-21 ORT on going reliability test 出货信赖性测试
4-22 S/W software 软件
4-23 H/W hardware 硬件
4-24 EAR Engineering Aanlysis Request 工程分析需求
4-25 ECE Engineering Change Estimation 工程变更评估
4-26 ECC Engineering Change Cancellation 工程变更取消
4-27 IEM Internal Engineering Meno 内部工程备忘录
4-28 PAS Part Approval Sheet 零件承认书
4-29 DAB Daily Action Boaed 日常工作广告牌
4-30 TMR Tooling Modify Report 修模协议书
4-31 CRT Control Run Testing 试产测试
4-32 DCD Design Change Description 设计变更通知
4-33 ESR Engineering Study Report 工程研究报告
4-34 EI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工程讯息
4-35 PMP Process Management Plan 制程管制计划
4-36 MBO Management By Object 目标管理
4-37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重点绩效指标
4-38 PIP Part Inspection Plan 零件检验标准
4-39 CTF Criticle To Function 功能重点尺寸
4-40 CTA Criticle To Assembly 组装重点尺寸
4-41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究与开发
4-42 GR&R Gauge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治具重复性及重现性验证
4-43 Cpk 制程能力指标
4-44 FAI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首件检查表
5 QA Quality Assurance质量保证
QRA Quality & Reliability Assurance质量与可靠性保证
5-1 MQA Manufacturing Quality Assurance制造质量保证
5-2 DQA Design Quality Assurance设计质量保证
5-3 QC 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
5-4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进货质量控制
5-5 VQC Vendor Quality Control售货质量控制
5-6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程质量控制
5-7 OQA Out going Quality Control 出货质量控制
5-8 QE Quality Engineer质量工程
5-9 AQL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可接受的质量水平
5-10 DPPM Defective Pieces Per Million units百万件中有损件数
5-11 PPM Pieces Per million百万分之一
5-12 CS Custom Service顾客服务
5-13 MRB Material Review Board 材料审核委员会
5-14 DMR Defective Material Report材料**报告
5-15 RMA Return Material Administration材料回收处理
5-16 Life Test 寿命测试
5-17 T/C Temperature Cycle温度循环
5-18 H/T High Temperature Test高温测试
5-19 L/T Low Temperature Test低温测试
什么是内脏脂肪,指数在多少合适
内脏脂肪应该怎么减怎么增呢?
哥哥姐姐 帮帮我
γ测井的其他应用
(一)钻孔中放射性沉积物的测量
对铀矿床来讲,主要是氡由地层向孔中析出;干孔最严重,有水的钻孔析出缓慢;而且主要在矿层附近,使本底增大,造成铀含量计算的干扰。
在石油钻孔中,由地层溶出的铀离子:①被氢**铁吸附与钙盐一起沉淀。②铀盐类常与硫酸钡(钻井液)一起沉淀,一起沉积在套管上。在采油注水过程中,随水流带入渗透性石油储集层,最后沉积在射孔(采油)井段的套管上,或同一储集层的其他套管上,形成放射性积垢(见图5-7-11斜线),成为采油层的标志。通过γ能谱测井,可以观察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水界面变化情况。
(二)寻找页**油储集层
大量研究证明,**中的有机物的含量与铀的富集成正比。因此,根据γ能谱测井,能在钻孔中,在深度和平面上,追踪生油层和评价生油能力。
富含有机质的黑色页岩,在局部地段具有裂缝,不同大小粉砂燧夹层,可成为产油层。这种地层的γ能谱测井曲线是:钾、钍含量低,而铀含量很高。图5-7-12为Eagle Ford页岩层(在5450~5500 ft,1ft=0.3048 m)富含有机物的生油层。
图5-7-11 采油界面放射性积垢
图5-7-12 EagleFord页岩储集层的γ能谱测井结果
图5-7-13 Eagle Ford页岩储集层的γ能谱测井结果
本生油层不含泥质,所以钾含量很低。生油的粘土岩常以蒙脱石、伊利石为主,而蒙脱石对放射性物质吸附能力很强,所以泥岩的放射性偏高。因此,根据总道计数或者根据钾含量可以计算泥质含量,确定储油层的位置。
(三)确定煤层位置和灰分含量
煤中铀、钍、钾含量普遍较高,主要是成煤阶段,从天然溶液中富集的;而且随煤中粘土物质含量增高,铀和40K的含量也相应增加。纯碳质煤层放射性元素含量最低。因此,可以利用天然γ测井(Jγ)曲线,确定煤层位置和煤层厚度。确定厚煤层和薄煤层边界的方法有所不同,但都能够清晰的确定边界,如图5-7-13所示。用天然γ测井(Jγ),与选择γ-γ(Jγγc)测井、γ-γ(Jγγn)测井以及中子γ(Jnγ)测井相比,结果都是一致的。只是天然γ射线测井和中子γ射线测井在煤层处为负异常曲线。
纯碳质煤层天然放射性物质含量最低,而泥质**(泥岩、粘土、泥质页岩)含量最高。煤中灰分杂质主要是粘土颗粒,所以煤中矿物杂质(灰分)含量增高,天然γ射线强度随之增高。如图 5-7-14 所示,为灰分含量 Ac(%)与归一化计数率之间关系。为了提高确定灰分的精度,常采用相对天然γ射线强度表示,即为煤层γ射线强度平均值(Jγ)与直接顶板围岩的γ射线强度平均值,用以确定煤层中灰分含量。
图5-7-14 相对自然伽马射线强度与煤层灰分之间的关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