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草场恢复地貌的标准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市政府规章的决定(银川市政府网官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银川市人民**关于修改部分市**规章的决定

一、对下列市**规章中关于治安管理处罚、行政复议、规章解释的规定作出修改:

  1.删除《银川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市**令第18号)第十五条。

  2. 删除《银川市市容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实行办法》(市**令第31号)第七条、第十条、十一条。

  3.将《银川市直管公房管理办法》(市**令第40号)第二十九条中引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

 第三十条中引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条例》”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删除第三十三条。

  4. 将《银川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规定(市**令第54号)第五十六条修改为:“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删除第六十二条。

  5.将《银川市土地复垦规定》(市**令第55号)第十四条修改为:“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删除第十六条。

  6. 删除《银川市行政督查管理规定》第十九条(市**令第78号)。

  7. 将《银川市除四害工作暂行规定》(市**令第79号)

 第十七条修改为:“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删除第十八条。

  8. 删除《银川市街道办事处工作暂行规定》第二十四条(市**令第89号)。

  9. 删除《银川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市**令第91号)第二十一条。

  10. 删除《银川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市**令第92号)第二十八条。

  11. 将《银川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市**令第93号)第十七条修改为:“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删除第三十四条。

  12. 删除《银川市饮食娱乐行业定额**管理办法》(市**令第99号)第十五条。

  13. 将《银川市殡葬管理办法》(市**令第100号)第二十六条中引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

  删除第二十九条。

  14. 删除《银川市严禁用公车办婚事、钓鱼的规定》(市**令第101号)第九条。

  15. 删除《银川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市**令第104号)第二十五条。

  16. 将《银川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市**令第105号)第二十六条中引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

  删除第三十条。

  17. 删除《银川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市**令第111号)第二十一条。

  18. 将《银川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市**令第136号)第二十六条中引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

  19. 将《银川市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市**令第16号)第四条修改为:“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将第五条中引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二、对下列市**规章中与国家、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不一致的规定作出修改:

  20. 将《银川市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市**令第75号)第二十四条修改为:“城市房地产开发和危房改造项目未按规定的用途和期限进行开发的,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将第二十五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予以处罚。”

  删除第二十七条。

  21. 删除《银川市清真食品管理处罚细则》(市**令第37号)第四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二条。

  删除第十一条中“撤销清真食品经营许可证和清真标识,并”。

  22. 删除《银川市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管理办法》(市**令第56号)第八条中“节水设施不合格的,节水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的,建设项目不得投产使用,供水部门不予供水(使用自备井的,由节水办封井),并按《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处罚。”

  删除第十二条。

  23. 将《银川市统一征地管理暂行办法》(市**令第113号)第二条、第三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中的“征用”修改为“征收”。

  将第十九条第二项修改为:“安置补助费用由统征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支付”。

  删除第二十六条。

湿地退化环境地质指标体系

银川市人民**关于修改部分市**规章的决定

一、湿地退化地质环境调查指标体系

一般将所有的湿地退化指标体系归为三类:

(1)反映外界对湿地生态系统干扰的指标,称为影响指标。由于对湿地的干扰并不局限于湿地范围,而可能在整个流域或集水区范围内产生。因此,该类指标的选取借鉴流域生态学的思想,以流域或集水区为单元进行。

(2)反映湿地自身状态及对外界干扰产生响应的状态指标。这类指标属描述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或功能的状态参数,且在湿地退化过程中变化最为显著,能有效指示湿地的退化过程。由于状态指标反映的是湿地自身的状态,该类指标只能在湿地范围内选取。

(3)反映湿地退化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危害结果的指标,称为后果指标。反映的是湿地退化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危害。

通过对我国湿地退化原因和退化表现形式及退化程度的分析,从湿地退化的原因中提取出了湿地退化的影响指标,从湿地退化的表现形式、自然环境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提取出了湿地退化的状态指标,从湿地退化导致的危害结果提取出了湿地退化的后果指标,构建出湿地退化指标的一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一级指标进行细化,提出可直接测度的次级指标,作为二级指标,从而构建出完整的湿地退化地质环境调查指标体系(表5-2)。

表5-2 湿地退化环境地质指标框架

表5-3 我国不同区域湿地退化影响指标的监测强度*

(一)影响指标

描述与刻画造成湿地退化的外界干扰的变量,可对湿地退化的原因进行监测和度量。该类指标应在整个流域或**水盆地内进行测量,而不能仅限制于湿地本身。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的六类一级指标:流域水文与水文环境地质指标、流域污染物排放指标、湿地资源开发利用指标、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入侵)指标、自然环境变化指标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每类指标又由若干可直接测度的二级指标(表5-2)或**指标构成。

由于我国不同区域湿地退化的主控因子不同,在湿地退化影响指标的监测强度上有所差异,具体见表5-3。对于内陆湿地,“地质灾害”一级指标中的“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入侵”3项二级指标不予监测。

(二)状态指标

描述与刻画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量,可对湿地是否退化、退化程度和退化过程进行直接度量。该类指标的测量只在湿地范围内进行。包括5类一级指标:湿地景观指标、湿地生物指标、湿地水文指标、湿地水质指标和湿地土壤(底泥)指标。每类指标又由若干可直接测度的二级指标(表5-2)或**指标构成。

(三)后果指标

描述和刻画各种驱动力和影响因素对地质环境作用的结果的指标。该类指标不仅要在湿地本身测量,也应扩展到整个流域范围。包括8类一级指标:湿地萎缩指标、生物多样性降低指标、水源涵养功能丧失指标、水质恶化指标、富营养化指标、区域小气候改变指标、净化功能降低指标、生物栖息地丧失指标。

二、湿地退化地质环境监测指标

在湿地调查指标中,选取可调控,具有可操作性的监测指标,便于相关管理部门对湿地退化实施的可靠有效措施,见表5-4。

表5-4 湿地退化地质环境监测指标

其中,水利工程:以水资源开采量或者供水变化率来表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污染物排放:以污水排放量或者农药(化肥)利用率来衡量。

湿地面积:以现有湿地面积内退化湿地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可以湿地的盐碱化,沙化,植被退化面积来衡量。

水量均衡:以湿地地表水位、**水位变化率表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湿地水质(水质级别):其可用水质级别量化。河道及沼泽地水质,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HZ Bl—1999)中Ⅲ类水域水质标准评定。

水量:以水源保证率来计量。

湿地退化监测指标分级见表5-5。

表5-5 湿地退化地质环境监测指标分级

承包土地没缴纳承包金**强制恢复地貌退还农民,请问土地承包合同同时解除吗?有没有法律规定?

可以理解为**以实际行为解除合同,土地承包法和合同法均由合同解除相关规定。

草地退化的原因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认为黄河源区草地退化、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是由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因素造成的。

1.自然原因

(1)鼠害引起植被退化

高原鼠兔是研究区内的优势种,其次是高原田鼠,高原鼠兔和高原田鼠群栖*居,具强烈的挖掘活动和以植物为食的生态特征,其作用集中表现在对植被和土壤的破坏上,尤其是由于它们营群居生活,在一定范围内大量**,生物量特大,对草原危害极为严重。

鼠兔的挖掘能力较强,从**抛出大量的鲜土,在地上形成无数扇形土丘,每个土丘底面积约900cm2,每公顷有2000个土丘,土丘覆压牧草,形成次生*土,在杂草未定居的情况下,这些疏松的次生*土水分极易蒸发。在鼠兔栖息的地方,洞*星罗棋布,洞道纵横交错,严重地破坏植物根系,若遇洪水,引起水土流失,坡地更为严重。据实地调查,玛多县的黄河沿一带的鼠兔洞达2.3~2.66个/m2(程捷等,2001b),密度极大,地表面真是“千疮百孔”。在高原鼠兔和高原田鼠严重的危害区,前者的有效洞*为1500个/km2,后者达2100个/km2,每公顷有鼠兔达90~225只(王维丘,1998)。从调查的资料看,在鼠兔轻度危害地区,15%的生草层破坏,重度危害区,破坏面积在45%,极度危害区达85%,甚至成为次生*土。在高山草甸地区,经鼠兔破坏后,土壤含水量由原来的30%~50%下降到8%~20%,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10%~20%下降到4%左右(甘肃农业大学,1982),土壤结构、肥力和含水量的变化,不利于优良牧草的生长,但为杂草生长创造了条件,加速了草场的退化,甚至形成寸草不生的黑土滩。如黑河乡野马滩原先草原植被很好,水草茂盛,野马成群,现在85%~90%的草原被鼠兔破坏,成为寸草不生的沙土滩(《玛多县志》,2001)。

高原鼠兔和高原田鼠主要采食植物的嫩茎、叶、花、种子及根芽。在冬季挖食牧草的越冬芽,春季返青后又啃食幼芽,破坏了牧草的生长组织,牧草的生机衰退,逐渐死亡。夏季,牧草被鼠兔不断啃食,以致失去抽穗、开花、结果、散播种子增加新植株的机会,因而促使草地逐渐退化(甘肃农业大学,1982)。

据调查,高原鼠兔日采食鲜草77.3g/只,全年食草量达20~30kg/只(沈渭寿等,2000),在牧草生长季节的4个月内共消耗牧草9.5kg,56只成年鼠兔所消耗的牧草量相当于一头藏系绵羊1日的牧草量(甘肃农业大学,1982)。按每公顷50只鼠兔计算(甘肃农业大学,1982),一年中每公顷内鼠兔数量变化:在平滩阶地为22~209只,在山前缓坡为20~189只;在丘陵阳坡草原为33~171只;在较严重的分布区,多者达250只,少者200只,全县境内共有6897.3万只,每天采食牧草533.16万kg,相当于133.29万只藏系绵羊的日食草量。可见高原鼠害不容忽视。玛多县草场总面积229.91hm2,受鼠害面积为140.18万lm2,61%遭受鼠害,其中重度、中度、轻度破坏的面积分别占13.39%、44.32%和39.09%(程捷等,2001b)。

(2)干旱引起草地沙化,沙丘流动覆盖植被导致植被退化

研究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22mm(程捷等,2001c),而多年平均蒸发量却为1358.8mm(图4-9)。由于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造成了地表土壤结构松散,含水量降低,部分非耐旱植物死亡(1978~1980年,研究区内连续3年出现干旱,夏秋少雨,冬春缺水,牧草生长不好,黄河断流,泉水干涸)。此外,研究区内风力大,持续时间长,地表土由于缺少水分,很容易被扬起(据玛多县气象站记载,该地区最大风力可达11级)。

图4-9 玛多县1953~1999年均降雨量和蒸发量变化

Fig.4-9 Annual mean 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 changes from 1953 to 1999 in Madoi County

特别是近几年连续干旱,风沙不断,有些草原堆起迷宫一样的绵沙丘陵,连绵起伏,草地被覆盖,对植被造成极大的破坏。黄河源区近几十年来,土地沙化不断加重,流动沙丘面积不断增加(表4-13),目前玛多县现有严重沙化土地面积达99690hm2,尤其以黑河、黄河、扎陵湖、清水4个乡最严重。沙漠化草地土壤结构性差,土壤中毛细管孔隙多,持水保水能力弱,土壤质地松散,易于流动。由于风蚀,不仅把表层细沙吹走,降低土壤肥力,而且易吹露植物根系,造成植物死亡。在黄河流域和湖泊附近,由于干旱多风少雨,加之植被稀疏,盖度低,土壤中的沙粒容易流动,侵蚀周围其他草地,覆压植被,逐渐流动,扩大成沙丘,使草地变为不毛之地的平滩和沙漠。

表4-13 玛多县土地沙化情况 Table4-13 Land sandy desertification in Madoi County

(据李成尊等,1990;魏振铎,1998;程捷等,2001c)

草地沙化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草地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草地沙化造成草地生产力下降。草地表层土壤肥力较高,但由于长期遭受风蚀,表层有机质和磷、氮、钾等营养元素和物理粘粒成分不断被吹失和不同程度地积沙、压埋,土壤不断贫瘠化和粗粒化,从而使土壤质量下降,引起草地生产力降低,导致每个绵羊单位需要的草地面积增加。例如由于草地沙漠化单产的下降,新疆沙区的每个绵羊单位需增加草地单位25%~50%,喀什地区1964年至1984年20年内牧草产量下降35.4%~73.8%(中国农业大学,2001)。

草地可利用面积缩小。由于草地沙化以后沙粒吹扬堆积,形成沙地、沙丘压埋草地,使沙漠化草地面积不断扩大,必然造成草地可利用面积不断缩小。青海龙羊峡水库区沙漠化土地面积1982年比1956年扩大24.5km2,主要是由以前的沼泽地、黄河谷地、河滩河湖盆水域的转变而来。具有生产潜力的土地变成不可利用的流动沙丘,导致草地面积缩小。

据联合国资料,现在土壤沙漠化已成为世界性灾难,全球有100多个国家,35%的陆地面积受到沙漠化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中国科学院沙漠所报道,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的25年中,由于沙漠化丧失的土地达3.9万km2,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扩展。20世纪80年代则平均每年扩大2100km2,比50~70年代增加了34.6%,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扩大2100km2。每年由风沙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亿元(张强等,2001)。

(3)草场退化

地处黄河源区的玛多县,目前的草地面积2299100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7.5%。在20世纪60年代,那里水草丰满,牧草过膝,**肥硕,曾是全国的首富县,但现今是全国的贫困县,草场严重退化,尤其是扎陵湖乡、黑河乡、黄河乡的草场退化最为严重。据2000年的资料(程捷等,2001b),玛多县的草场退化面积达1609554hm2,占草地面积的70%,土地面积的61%,其中重度退化约920220hm2,占退化草场的57.2%;中度退化为556667hm2,占退化草场的34.6%;轻度退化为132667hm2,占退化草场的8.2%(表4-14)。尤其是重度退化草场的面积增加迅速,平均年增加4.77%。

表4-14 玛多县草场退化情况 Table4-14 Grassland degeneration in Madoi County

严重的草场退化导致牧草覆盖度降低,一般为30%~40%,高的也不过60%~70%;生产力降低,重度退化的草场产草量下降75%,中度退化的草场下降50%~70%,轻度退化的下降25%~50%(沈渭寿等,2000);土壤的蓄水量降低,蒸发量增加,进一步导致土地旱化和沙漠化。由于草地退化,使土壤的保水和保温能力降低,冻土层的融化,**水位下降,沼泽干涸,并向沙漠化土地转化。

2.人为因素

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破坏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放牧

黄河源区几个县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以玛多县为例,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牲畜数量的增长速度很快(图4-10),1949年牲畜存栏数为105635头(牛、羊、马),到1979年达到了677647头,增加了5.4倍。由于牲畜的增长,增加了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导致植被覆盖度降低,生态环境恶化。

图4-10 玛多县1949~1995年牲畜存栏数(折算为羊)

Fig.4-10 Changes of the number of sheep from 1949 to 1995 in Madoi County

从图4-10中,我们可以看出玛多县牲畜数量在1980年之前虽有起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在1980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滑,且波动较大,1992年稍有回升,但1993年又迅速下跌。将图4-10与图4-11比较,可明显发现玛多县牲畜发展情况与图4-11中B类较为相似,这说明玛多县的牲畜数量发展速度已经超过草地发展,也就是说玛多县目前的草地现在处于轻微超载的情况。这与《玛多县志》和《玛多县畜牧业规划》中的观点均相矛盾。这两本书从玛多县草地产草量及每只羊单位消耗的草量计算,认为玛多县载畜量远远小于草地的承载量;《玛多县志》认为该县草地载畜量为381.01万只羊单位;《玛多县畜牧业规划》计算1986年的产草量,认为该县草地还可发展128.43万只羊单位。

图4-11 与资源负荷力相关的种群增长模式

(据符义坤,1982)

A—载负荷力之内得正常增长;B—增长稍超出负荷力,自我调节,保持稳定;C—种群无限制指数增长引起资源得恶化,最好导致种群数量下降;D—资源负荷力不断增加,种群呈指数增长,但当其增长速度超过资源负荷力时,亦导致资源恶化,种群数量下降

Fig.4-11 Models of population growth controlled by resource capacity

这两本书仅从草地产草量和每只羊单位消耗的草量来确定草地载畜量,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一是因为该县地形复杂,将各种类草地充分利用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沼泽草甸草地由于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给草地利用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在利用时间上造成很大的局限性。此外,对于植被覆盖度低的草地虽然有一定的产草量,但因为其覆盖度较低,土壤干燥,牲畜在采食过程中,很容易将牧草连根拔起,使该类草地迅速沙化,因此,该类草地并不宜放牧;其二是因为草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该系统的消费者中除人工饲养的牲畜外尚有数量众多的其他食草性动物,如高原鼠兔、高原田鼠、蝗虫、野马、野驴等。其中高原鼠兔数量惊人,如上面我们计算的,它们每天采食的牧草相当于133.29万只藏系绵羊的日食草量。按《玛多县畜牧业规划》计算的1986年该县草地载畜量,在该县草地全部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尚超载约5万只羊单位,每天缺草20万kg,更何况,充分利用每一类草是非常难以达到的。

从图4-12中可以看出超载过牧导致牧地的退化过程。由于是呈螺旋形缓慢前进的,常不易为人们所觉察。图中表明在草地生产和环境稳定的地方,最初牲畜头数增加,给人们以“生产在发展”的假象,谁知带来的是超载过牧,践踏严重,草地植被覆盖开始减少,土壤水分和有机质降低。继之而来的是植被继续变稀疏、水土流失,带来土壤的干旱。牧地质量下降带来牲畜的饥饿,牲畜不得不过度啃食牧草,使之生长减弱,地面冲刷更为严重。如此往复,年复一年,是牧地质量呈螺旋形下降,直到退化的终点,形成没有利用价值的亚顶极群落或沙化,牲畜**减少或大批死亡,生产和环境两败俱伤。

这种退化过程有可能逆转,但需要的时间很长,代价很高,因此,最重要的是对放牧系统的科学管理。

(2)草地利用不合理

研究区内地形复杂,给放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由于放牧的特点和牧民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在滩地、坡麓、河谷两岸、山地中下部、离居民点近的山坡和离水源近的地区,放牧频繁,往来采食,引起退化,而在山顶、山地中上部,植被保存完整,草较厚,放牧次数较少,牧草得不到利用,加之目前管理水平跟不上,退化严重。

图4-12 低降雨量区牧地超载过牧而引起牧地退化的螺旋形进程

(据L.R.N.Strange,1980)

Fig.4-12 Spiral progress of grassland degeneration caused by over-pasture in low-precipitation region

(3)人类其他活动

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开采黄金、修路和建筑挖砂取石、采集药材等(程捷等,2001c)。据不完全统计,在黄河源区曾经或目前正在开采砂金近10处。开采砂金对冻土层产生严重的破坏,使冻土层的活动层增厚,甚至形成融区,导致**水位的下降,地表水的枯竭,如处在黄河源区的曲麻莱县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修路和建筑的取砂和取石,对公路两侧的土壤和植被破坏较严重,沿公路两侧有大量的草皮被剥去,取砂石留下的洼坑到处都是,这不仅破坏了草地生态系统,而且也加速了土地沙化。

生态恢复的依据是什么?

为人类健康保护大自然

地形恢复及复耕属于什么工程 怎样套定额

属于土地整治项目,可参照财综[2011] 128号文,该文为土地整治项目的标准,里面包含三部分,其一为 土地整治预算定额,其二为土地整治机械台班定额,其三为土地整治规定,该部分主要描述一些表格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