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水稻地灌水技巧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掌握好浅—旱—湿灌溉技术?(会计考试平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如何掌握好浅—旱—湿灌溉技术?
水稻浅—旱—湿灌溉技术是在种稻水源相对不足的地区实施,可把有限的水源用在水稻最关键的时期,使水稻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因干旱而带来的严重减产。一般做法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蓄水供水能力。浅水(水层2~3厘米)栽插活棵,活棵后让其旱长,注意旱情严重时灌1~2次饱和水,到水稻减数**时起,灌饱和水,每次每公顷约灌水300米3左右。隔4~5天当土壤含水量达70%时,再灌饱和水,直到抽穗后15天。注意灌水期间不能淹灌,要排除积水,保持水稻耐旱能力。后期灌2~3次**水。
水稻浅水灌溉制度与水稻间歇灌溉是不是一回事
水稻间歇灌溉是一项水稻灌溉的方式,是水稻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项技术。其技术要点是除返青、施肥、除草、抗低温的特殊需要外,在水稻本田生长期按以下方式进行灌溉:
一、前水不风后水。即田中低洼处、脚窝里已经无水再灌水;
二、不建立过深的水层,灌溉后保持3公分左右的水层,有利于快速自然落干;
三、水田落干时逢降雨,可暂缓灌溉。
水稻浅水灌溉技术,与水稻间歇灌溉有以下两点明显不同:
一、浅水灌溉不要求水田经常自然落干,当水层低于下限里即补水;
二、制度是针对一个区域内大家应该遵守的规矩,而技术是自愿选择是否应用的。
水稻根吸水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水,导管可以从根中吸水,而叶肉可以从导管中吸水
吸水性强的细胞把水从吸水性弱的细胞中夺取。
各种细胞渗透压不同。叶片细胞渗透压最大。
而究其原因,是因为叶肉细胞要不断通过蒸腾作用失去水
新开稻田的灌溉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水稻土在季节性淹水、干湿交替情况下,经过长期的耕作、施肥等各种栽培措施,形成了特有的剖面性质。稻田土的层次可分为耕作层、犁底层、渗育层、潴育层、潜育层、母质层等。它和通气良好的旱田土壤不同,一般在淹水后耕层为水分所饱和,空气被排除,呈还原状态。而当秋冬排水落干后充满空气时,又呈**状态。这样湿湿干干,**还原交替,反复循环,形成一种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学过程,它使物质的转化和移动、养分的保持与释放以及水分的流动等,都与旱田土壤不同。新开稻田的灌溉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采用浅、湿、干间歇灌溉方式。新开水田由于稻田特有的剖面土层尚未形成,渗漏现象严重。因此,非盐碱地新开稻田应采用浅、湿交替灌溉方式,以节省用水量。对盐碱地新稻区则应采用洗盐和深水灌溉方式。其次,新开水田在泡田前应将耕地整平,泡田后切忌断水。在排水方式上,最好是实行渗排或采取明排与渗透相结合。第三,对低洼易涝新开水田,要控制水稻生育后期的水层,采用干干湿湿方式,以提高地温,促进早熟。对一般旱改水田可采用湿润灌溉技术,以节省用水。
如何搞好水稻的水分管理?
通过水分管理,不仅能达到协调土壤供气、供肥能力,而且能改善水稻生长的温湿度,建立有利于水稻生长的田间小气候,同时具有灭虫、除草的辅助作用。现就水稻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生长时期、特异天气、稻株特异状况及施药、除草等灌溉关键点建议如下:
(1)早稻移栽,早、中、晚稻抛秧,早、中、晚稻机插秧宜水深2厘米左右;中、晚稻移栽宜深水(3~5厘米)进行;直播宜畦面无水层进行。
(2)使用除草剂,宜保持薄水层(2厘米)4~5天,如田间无水,要缓灌。每次施肥,要有薄水层,如要灌水,要在自然落干1~2天后再灌。
(3)早稻出现低温(小于15℃),要灌深水(5厘米左右)护苗;早稻扬花期遇28℃以上和中、晚稻扬花期遇32℃以上气温,要灌6厘米左右深水层保温。
(4)打药治虫(飞虱、螟虫等)宜灌薄水,尤其是使用非内吸性农药(触杀性、熏蒸性农药,如***等)更要建立水层;对大龄螟虫,在施药时要结合灌深水。
(5)湿润育秧、直播稻在播种至3叶期宜保持土壤湿润,做到田不白、不开裂,则不灌水。
(6)水稻发生僵苗、根系中毒(黑根)宜排水多露田。
(7)田间淹水期超过5天,要排水露田。
(8)孕穗期、抽穗扬花期、灌浆期要间断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9)分蘖期要薄水灌溉与轻露田结合,达到计划苗数要排水露田。对稻苗嫩绿,还有分蘖长势的田块,要加重露田,可露到四周开裂1厘米左右,田中间不陷足,叶色褪淡。
(10)早稻宜在收割前7~10天断水,中晚稻宜在收割前5~7天断水。
(11)秧田喷施水稻吨田宝时,畦面宜在无水层进行;大田喷施水稻吨田宝时,畦面宜干但不裂缝。
专家好,水稻后期如何进行水分管理呀?
水稻后期水分管理:水稻后期田间灌水要勤灌浅灌,采用干湿交替的湿润灌溉方式,即灌3厘米浅水,等自然落干后15厘米深丰产沟沟底无水时再灌下一次水,周期一般为7-12天。
抽穗后30天以内,不可停灌,建议9月初停灌。保证田间干干湿湿,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达,通风透气,为水稻稳产高产打下基础。
原因是水稻灌浆正值高温季节,植株蒸腾与蒸发量大。水分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输送,而长期深淹又极易诱发水稻纹枯病、白叶枯病及稻瘟病,给稻飞虱创造有利的繁殖条件。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