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管道预制工厂选择标准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保温管的国家标准?(保温管的国家标准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保温管的国家标准?

GB/T29046-2012 城镇供热预制直埋保温管道技术指标检测方法
GB/T29047-2012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件

管道焊口死口和活口有啥区别,做工程的高手们给指点一下,万分感谢!

一般在管道工程中,特殊部位的焊口以及最后形成管线完成的那个焊口,叫死口。它与其它焊口(活口)不同主要在于:1,它的位置是完全确定的,具有一次成功的要求;2,它限制了焊接操作的方法。

什么是管道预制

如果你是说工程上的管道预制的话,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没一项工程当中需要用到的材料、形状、长度、数量以及该工程上的一些计划说明上预先作一个计划制表从而进行汇报。
也就是这样,以后如果该工程上需要重做一个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这一次工程上所使用到的作蓝本。
又或者根据这次工程上最终完成时消耗了多少材料工本和多用了多少经费,在之后的工程上可以节省不必要的费用而作的一个计划。

管道预制深度是什么

你好!
管道预制深度现在还没有确切的定义,根据管道预制的定义:对管道系统的管线进行排料和分段设计,在工厂(车间)经过弯管、管件制作、坡口加工、焊接、热处理、检验、标记、清理、油漆和防护等工序,制造出管道产品的过程。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管道预制深度表示在预制厂完成的焊接及检验的数量占总工程焊接数量的比例,既预制焊口数与总焊口数的比例,供参考!
打字不易,采纳哦!

管节预制实测项目

保温管的国家标准?

(1)混凝土强度:在合格范围内。
(2)内径。不小于设计值。
(3)壁厚。不小于设计壁厚-3mm。
(4)顺直度。矢度不大于0.2%管节长。

燃气管道暗埋选用什么管材?国家有无规定?

作为室内装修的燃气管道只能选用镀锌钢管,且必须明装,不得暗装。否则燃气公司在供气前是要检查装修房间的燃气管道是否符合要求,凡是暗装的,燃气公司是拒绝开阀供管道燃气的。

《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4.3 条规定:室内燃气管道一般规定
4.3.1
燃气室内工程使用的管道组成件应按设计文件选用;当设计文件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管子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DN50,且管道设计压力为低压时,宜采用热镀锌钢管和镀锌管件;
2
当管子公称尺寸大于DN50时,宜采用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
3
铜管宜采用牌号为TP2的铜管及铜管件;当采用暗埋形式敷设时,应采用塑覆铜管或包有绝缘保护材料的铜管;
4
当采用薄壁不锈钢管时,其厚度不应小于0.6mm;
5 不锈钢波纹软管的管材及管件的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6
薄壁不锈钢管和不锈钢波纹软管用于暗埋形式敷设或穿墙时,应具有外包覆层;
7
当工作压力小于10kPa,且环境温度不高于60℃时,可在户内计量装置后使用燃气用铝塑复合管及专用管件。

建筑行业以前的十项新技术指的是什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出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建筑业10项新技术》,作者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和**空间工程技术、混凝土技术、钢筋及预应力技术、模板及脚手架技术、钢结构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技术、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
一、地基基础和**空间工程技术
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
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1.9逆作法施工技术
1.10**挤淤法技术
1.11高边坡防护技术
1.12非开挖埋管技术
1.13大断面矩形**通道掘进施工技术
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
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综合技术
二、混凝土技术
2.1高耐久性混凝土
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4轻骨料混凝土
2.5纤维混凝土
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
三、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
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四、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
4.3塑料模板技术
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
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
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
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
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
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
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
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
五、钢结构技术
5.1深化设计技术
5.2厚钢板焊接技术
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
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
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6住宅钢结构技术
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
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
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
六、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
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
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
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
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
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
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
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
七、绿色施工技术
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
7.3预拌砂浆技术
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
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
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
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7.11供热计量技术
7.12建筑外遮阳技术
7.13植生混凝土
7.14透水混凝土
八、防水技术
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8.2**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
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
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
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
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
九、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
9.1消能减震技术
9.2建筑隔震技术
9.3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
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
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
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
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
9.9开挖**监测技术
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
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
十、信息化应用技术
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
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
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
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
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
10.6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
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
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预制箱梁桥梁现浇湿接头及湿接缝的评定标准?

说 明


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
二、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表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路基宽度(m) 26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Ⅰ级
行车道数 4
桥面宽度(m) 2×12.75
跨径(m) 30
斜交角(°) 0、15、30
单幅桥梁片数 4
梁间距(m) 3.15
预制梁高(m) 1.6
预制梁最大吊装重量(kN) 边梁:957;中梁:884
设计安全等级 一级
环境类别 Ⅰ类、Ⅱ类

三、主要材料
1、混凝土
1) 水泥: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62.5、52.5、42.5的硅酸盐水泥,同一座桥的预制梁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
2) 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以防混凝土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
3) 混凝土:预制主梁、端横梁、跨中横隔板、中横梁、现浇接头、湿接缝、封锚、桥面现浇层混凝土均采用C50;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
2、普通钢筋
普通钢筋采用R235和HRB335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的规定。凡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HRB335热轧带肋钢;凡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R235 (A3)钢。
本册图纸中R235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8mm、10mm两种规格;HRB335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2、16、20、22、25mm五种规格。
3、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 =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
4、其他材料
1)钢板:钢板应采用《碳素结构钢》GB700-1998规定的Q235B钢板。
2)锚具:预制箱梁正弯矩钢束采用M15-4、M15-5圆形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箱梁墩顶连续段处负弯矩钢束采用BM15-4、BM15-5扁形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扁形金属波纹管。
3)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其材料和力学性能均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四、设计要点
1、本通用图结构体系为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按A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
2、结构设计采用不同的软件进行分析;荷载横向分配系数采用刚性横梁法、刚接板(梁)法和梁格法三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析。
3、设计参数
1)混凝土:重力密度γ=26.0kN/ ,弹性模量为Ec=3.45× MPa;
2)沥青混凝土:重力密度γ=24.0kN / ;
3)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Ep=1.95×105 MPa,松驰率ρ=0.035,松驰系数ζ=0.3;
4)锚具: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取6mm(一端);
5)管道摩擦系数:u=0.25;
6)管道偏差系数:κ=0.0015;
7)支座不均匀沉降:Δ=5mm;
8)竖向梯度温度效应:考虑沥青铺装层和桥面现浇层对梯度温度的影响, 按现行规范规定取值。
9)年平均相对湿度:55%。
4、桥面板按单向板和悬臂板进行计算。
5、一片梁梁端支点最大反力(汽车荷载考虑冲击系数):
一片梁梁端支点最大反力 单位:KN
项 目 恒载(kN) 恒+汽(kN)
边梁反力 边支点 746 1160
中支点 1689 2306
中梁反力 边支点 730 1113
中支点 1655 2227

五、施工要点
有关桥梁的施工工艺、材料要求及质量标准,除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有关条文办理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箱梁预制
1)浇筑箱梁混凝土前应严格检查伸缩缝、护栏、泄水孔、支座等附属设施的预埋件是否齐全,确定无误后方可浇筑;施工时,应保证预应力孔道及钢筋位置的准确性;预制梁顶、底板及腹板较薄,施工单位应选用合适的骨料粒径并做好配合比试验;梁端2m范围内及锚下混凝土局部应力大、钢筋密、要求早期强度高,应充分振捣密实,严格控制其质量。
2)为了防止预制梁上拱过大,及预制梁与桥面现浇层由于龄期差别而产生过大收缩差,存梁期不超过90d,若累计上拱值超过计算值10mm,应采取控制措施。不同存梁期上拱值(计算值)见下表(表中各位移以向上为正,反之为负):
反预拱值设置表 单位:mm
梁位 预制梁上拱值(理论值) 二期恒
载挠度 反预拱度
建议值
钢束张拉时 存梁30d 存梁60d 存梁90d
边梁 边跨 18.6 34.4 36.8 38.3 -4.4 -17
中跨 12.8 23.3 24.9 25.8 2.6
中梁 边跨 19.3 35.4 37.8 39.2 -4.8
中跨 13.3 24.0 25.5 26.3 2.5
表注:
a、表中数值为计算值,施工时,应根据预制梁实测上拱值修正反预拱度;
b、表中反预拱度建议值未考虑竖曲线的影响,设计时应根据竖曲线半径调整反预拱度
的设置值;
c、反预拱度可采用圆曲线或其它二次抛物线。

3)箱梁预制时,除注意按本册设计图纸预埋钢筋和预埋件外,桥面系、伸缩缝、护栏、支座及其它相关附属构造,均应参照有关图纸施工,护栏预埋钢筋必须预埋在预制梁内。
2、预应力工艺
1)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必须严格按坐标定位并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与箱梁腹板箍筋点焊连接,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如果管道与钢筋发生碰撞,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而只是适当挪动钢筋位置。浇筑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阻塞管道。
2)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预制梁内正弯矩钢束及墩顶连续段处的负弯矩钢束均采用两端同时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5 =1395Mpa。
3)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实际引伸量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各钢束引伸量(两端之和)详见下表:
钢束引伸量一览表 单位:mm
项 目 N1 N2 N3 N4 T1 T2 T3
中 跨 208 208 208 207 50 71 107
边 跨 209 208 208 208

4)孔道压浆采用C50水泥浆,要求压浆饱满。水泥浆强度达到40MPa时,箱梁方可吊装。
3、箱梁安装
1)箱梁施工工艺流程
a、设置临时支座并安装好永久支座(联端无需设临时支座),逐孔安装箱梁,置于临时支座上成为简支状态,及时连接桥面板钢筋及端横梁钢筋。
b、连接接头段钢筋,绑扎横梁钢筋,设置接头段顶板束波纹管并穿束。在日温最低时,浇筑连续接头、中横梁及其两侧与顶板负弯矩束同长度范围内的桥面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时,张拉顶板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并压注水泥浆。每联箱梁形成连续的步骤详见《各孔连续施工顺序示意图》。
c、接头施工完成后,浇筑剩余部分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剩余部分桥面板湿接缝混凝土应由跨中向支点浇筑。
d、连接顶板钢束张拉预留槽口处的钢筋后,现浇桥面现浇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一联内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解除临时支座时,应特别注意严防高温影响橡胶支座质量。
e、施工护栏、喷洒防水层、进行桥面铺装施工及安装伸缩缝。
2)箱梁吊装均采用**式吊装,吊点位置到背墙前缘线或桥墩中心线的垂直距离采用900mm,横桥向距离悬臂根部100mm,吊装预留孔可采用PVC管,孔口应采取措施,以减少吊装时钢丝绳对箱梁的磨损。
3)本通用图预制梁架设方案为跨墩龙门架施工。如采用架桥机或其它架设方式,施工单位应根据所采用的架设方式对箱梁进行施工荷载验算,验算通过后方可施工。
4、其他
1)钢绞线的弯折处采用圆曲线过渡,管道必须圆顺,预制箱梁定位钢筋在曲线部分以间隔为500 mm、直线段间隔为1000mm设置一组。顶板负弯矩钢束的定位钢筋每间隔1000mm设置一组。
2)、箱梁顶板负弯矩钢束的钢波纹扁管,应在预制箱梁时预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浇筑主梁混凝土时扁波纹管发生变形而影响后期的顶板束张拉。在箱梁安装好后,浇筑连续接头段前将对应的扁管相接。
3)、预制箱梁时严禁切断负弯矩张拉槽口处箱梁顶板下层纵、横向钢筋,张拉负弯矩钢束时也不宜随便截断该钢筋。
4)、临时支座顶面标高应与永久支座顶面标高相齐平。
5)、施工时应确保锚垫板与预应力束垂直,垫板中心应对准管道中心,在管道密集部位及锚固区,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及养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6)、箱梁施工中钢筋的连接方式:如设计图纸中未说明,钢筋直径≥12mm时,钢筋连接应采用焊接,钢筋直径<12mm时,钢筋连接可采用绑扎。绑扎及焊接长度应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7)、所有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均应严格凿毛处理。
8)、浇筑桥面现浇层混凝土前应将梁顶浮浆、油污清除干净,以保证新、老混凝土良好结合。
9)、桥梁防水层应确保能有效防水,且与桥面现浇层及沥青混凝土铺装层间有足够的粘结强度和剪切强度,防水材料必须具备柔韧性、温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六、适用范围
1、处于平曲线段上的桥梁,沿测设中心线采用30m标准跨径,墩、台中心线均径向布置。当梁长变化在±150mm范围内时,可采用调整现浇连续段长度的方式布梁,预制梁长保持不变;当梁长变化在±500mm范围内时,各预制梁采用变梁长,现浇连续段长度保持不变。若梁长变化超过±500mm,则需根据各桥具体情况确定设计方案,并进行结构验算。
2、跨径组合为一联 4×30m至8×30m,支座设置方式除每联端支座设滑板支座外,各中墩上支座型式应按气温变幅大小,每联孔数多少,桥墩高低等具体情况,通过计算确定。
3、本册图纸伸缩缝预留槽口尺寸按160型伸缩装置的尺寸设计,使用本通用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验算联端伸缩量,以确定伸缩缝的具体型号,并相应调整伸缩缝预留槽尺寸及边跨梁长。
4、本册图纸未对伸缩缝、护栏、泄水管等进行设计,相关预留、预埋设施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5、边梁外侧翼缘板按防撞等级为SB、SBm级的护栏进行设计配筋;具体桥梁设计时如采用其它防撞等级的护栏,边梁外侧翼缘板配筋应另行计算确定。
6、本册图纸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当有超限车辆通过时,应进行结构验算,并采取相应措施。
7、使用本通用图时应注意桥梁的斜交方向,具体桥梁应根据桥型布置图所示的斜交角和方向进行箱梁预制,严防反方向预制。
七、编制单位
主持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江西省交通设计院
安徽省公路勘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