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店铺的库存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叫合理库存?怎么计算?(什么叫合理库存?怎么计算成本)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叫合理库存?怎么计算?
合理库存应该是正常库存+按正常使用情况、未来订单及采购周期估算的一个安全库存
库存怎么算?
安全库存的计算公式:假设每天用量是100PCS,则,安全库存量等于: L/T 生产周期(天数) *100+ 运输时间(天) *100+检验时间(天) *100+ 最低库存量,还要考虑产品检验不合格返工天数和重做天数,以此类推。
最低库存的计算公式:
最低库存量(成品)=最低日生产量x最长交付天数+安全系数天。
最低库存量=安全库存+采购提前期内的消耗量。
最低库存量=日销售量*到货天数+安全系数/天。
最高库存量计算公式:
最高储备日数=供应间隔日数+整理准备日数+保险日数。
最高储备量=平均每日耗用量x最高储备日数。
扩展资料:库存分类:
以分两类:一类是生产库存,即直接消耗物资的基层企业、事业的库存物资,它是为了保证企业、事业单位所消耗的物资能够不间断地供应而储存的;
一类是流通库存,即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或成品库存,生产主管部门的库存和各级物资主管部门的库存。此外,还有特殊形式的国家储备物资,它们主要是为了保证及时、齐备地将物资供应或销售给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供销库存。
如何计算超市的库存周转和计算订货量
周转次数指一年中,库存(配送中心和店铺)能够周转几次,计算公式为:
周转次数=销售额/平均库存
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周转天数表示库存周转一次所需的天数, 计算公式为:周转天数=365/周转次数。
订货量=(订货周期+到货间隔周期)*DMS+安全库存-现有库存
服装销售库存率怎么计算?
关于利润计算和库存商品
1、利润计算是一种计算企业纯收入的方法,也是计算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结果,以及评价经济综合性指标的计算方法。2、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已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合乎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以及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库存商品 明细账应按企业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设置明细账。如有存放在本企业所属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送交展览会展出的商品,以及已发出尚未办理托收手续的商品,都应单独设置明细账进行核算。库存商品明细账一般采用数量金额式。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商品零售企业,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设置。其格式一般要用三栏式,只记售价金额不记数量。由于库存商品按售价记账,为随时了解库存商品的实际价值,同时也便于月末各实物负责人已销商品进销差价,也可采用"库存商品"和"商品进销差价"明细分类账户相结合的方法,设置"库存商品及进销差价"明细账。 3、两者的关系:(1)销售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销售成本=本年年初库存成本(即去年年底库存)+本年采购成本-本年年底库存成本(2)利润计算公式,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或减投资损失) 其中: 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 (3)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其中: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4、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关于商品零售业售价金额核算法的会计处理流程
一、一般纳税人企业的会计核算1、进货的核算。
某商业零售企业购进商品一批,对方出具的***专用**上注明价款100万元,税额17万元。购进商品款项通过银行支付。该批商品当月到达验收入库,进销差价率为15%,适用***税率为17%。
(1)购进商品支付款项时:
借:商品采购10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进项税额)17万元
贷:银行存款117万元
(2)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134.55万元〔100×(1+15%)×(1+17%)〕
贷:商品采购100万元
商品进销差价15万元(100×15%)
应抵税金19.55万元。2、销售收入的核算。
若该企业本月实现销售金额为93.60万元(含向购买者收取的销项税额),收到的货款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93.60万元
贷:商品销售收入8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销项税额)13.60万元3、结转销售成本、应抵税金。
在进行上述会计处理的同时,按商品不含税的售价金额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按上笔分录的销项税额(含税售价金额与不含税售价金额之差)冲转“应抵税金”科目。
借:商品销售成本80万元
应抵税金13.60万元
贷:库存商品93.60万元4、结转进销差价。
月末结转进销差价时,仍然采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摊,但需注意的是,应将期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部分调整为不含税的余额来计算差价率。
即: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贷方发生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1+适用***税率)〕×100%。
本月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月“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差价率。假设本题无期初余额,则:差价率=15÷〔80+(134.55-93.60)÷(1+17%)〕×100%=13.04%。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差价额=80×13.04%=10.43(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商品进销差价10.43万元
贷:商品销售成本10.43万元。5、结转利润。将“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科目余额分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和借方。
借:商品销售收入80万元
贷:本年利润80万元
借:本年利润69.57万元(80-10.43)
贷:商品销售成本69.57万元
6、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将“库存商品”科目借方余额抵减“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方余额,同时扣除“应抵税金”科目贷方余额,然后再与有关项目进行合并,将结果数填入该表的“存货”项目。
本例库存商品进价成本为30.43万元〔(134.55-93.60)-(15-10.43)-(19.55-13.60)〕。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会计核算
若上例中该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6%),则无需设置“应抵税金”科目,其会计处理如下:
1、进货的核算。
(1)购进商品时:
借:商品采购117万元
贷:银行存款117万元(2)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134.55万元〔117×(1+15%)〕
贷:商品采购117万元
商品进销差价17.55万元(117×15%)2、销售收入的核算。商品销售收入=93.60÷(1+6%)=88.30(万元),应交***额=88.30×6%=5.30(万元)。
借:银行存款93.60万元
贷:商品销售收入88.3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销项税额)5.30万元3、结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销售成本93.60万元
贷:库存商品93.60万元4、结转进销差价。
差价率=17.55÷〔88.30+(134.55-93.60)÷(1+6%)〕×100%=13.83%。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差价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贷方发生额×差价率=88.30×13.83%=12.21(万元)。
借:商品进销差价12.21万元
贷:商品销售成本12.21万元5.结转利润:
借:商品销售收入88.30万元
贷:本年利润88.30万元
借:本年利润81.39万元
贷:商品销售成本81.39万元(93.60-12.21)
扩展资料: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它是人们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合乎事理的推断。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方面的内容。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为之服务的对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参考资料:会记核算-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