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清朝驻防将军是干什么用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清朝总督和驻防将军是什么样的职位?他们两个谁的官职大?(清朝驻防将军和提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清朝总督和驻防将军是什么样的职位?他们两个谁的官职大?
去年随着《于成龙》在央视的热播,很多人在观看《于成龙》大结局的时候,看到两江总督于成龙那么大义凛然的就杀掉了那个贵为皇亲国戚,却违法乱纪,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江宁大将军的赫里的时候,就觉得非常的激动甚至是振奋人心。而在这个时候很多就有这么一个疑问,两江总督是一个什么官,他为什么就敢杀了贵为皇亲国戚的赫里,赫里为什么又会在受审的时候说自己是江宁将军,是这两江的领衔长官,是于成龙的上司,于成龙无权问题的罪呢?这江宁将军又是什么官呢?到底是总督大,还是江宁将军大呢?
满清时期清廷为了加强**对于地方的控制,遂决定在一省或数省设立一些相对自主的片区,由总督来总领亦或节制这个片区军政事务和文武官员。所以说总督是满清设立在地方上的最高的军民政务长官,终清一朝一共有九位地方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这九位总督就是管理的满清二十余省的最高军民政务长官,他们中有如四川总督仅辖一省的总督,也有如湖广总督辖湖北和湖南两省的总督,更有如东三省总督辖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总督,总之在满清他们就是地方上等级最高的封疆大吏。而于成龙的两江总督就是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的最高军民政务长官。
而在满清总督的职能概括起来就是“以文臣钳制武臣:协调各省、各镇关系:统一事权,防止各省、各镇互不相属,互相推诿”,可以说从职能上来看总督的权力是非常之大的,他不仅能够总管一省或数省的军政事务,更是能够节制全省的文武百官,及全省的绿营兵。同时有些总督甚至还兼任着其他的事务,比如直隶总督不但管理着直隶省,同时还兼任着直隶巡抚、北河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等职,承担着管理直隶巡抚事、河道事,以及与外国的通商事宜。当然在满清除了九位地方上的总督,还有着掌管某项政务的总督,包括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不过这两个不是我们今天主要讲的,所以就此跳过。
而江宁将军实际上就是当时清朝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十四位驻防将军的其中一个。顺治年间清廷为了加强及巩固满清在中国的统治,遂将最精锐的八旗兵分驻在各省的要地,以此来维持满清对于全国的统治,之后在康熙时期基本成定制,即在全国设立十四个辖区,有将军来统领着分驻在各省要地的八旗兵,即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和乌里雅苏台,而各个地方的将军称号则以所在地的地名来命名,如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江宁将军等。当然这些将军除了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需要同时管理着地方的军民政务外,剩下的将军都只负责管理所在辖区的驻防八旗兵,其余的一切无权干预。同时驻防将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那就是监视所在辖区的所有绿营兵,防止他们做出有害满清统治的事情,一旦他们有异动可就地格杀。
那么在地方上到底是总督大呢?还是驻防将军大呢?在这里我们需要弄清楚一点,那就是总督和驻防将军没有互相管理的权力,更没有《于成龙》电视剧赫里所说的那般有上下级的关系,在清朝总督虽然可以节制全省的文武百官及绿营兵,但唯独管不了作为驻防八旗军最高长官的驻防将军,在当时驻防将军直属皇帝,地方上的任何官员都无权管辖,当然驻防将军虽在地方上没有人可以节制,但他却也节制不了地方上的文武官员,他能管的就是驻防八旗军,而地方上的军政事务他也无权管辖,当然除了我前面所提的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伊犁将军和乌里雅苏台将军,但是事实上这五个地方也没有总督,只有将军,所以说他们两者并没有直属关系。
那么既然没有上下级的关系,要比较谁大谁小,我们就只能从其他方面来试着比较下拉。首先从官阶上看,驻防将军的实际品级要高于总督,因为驻防将军的品级是从一品,而没有加授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的总督品级却只是正二品,不过一般情况下总督都会加授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也就可以说他们是平级的,所以从官阶上我们无法真正分辨到底谁大谁小。那么我们从地位看呢?这个却很好分辨,根据满清的规定当驻防将军与总督同驻一省的时候,如果要一起联名上奏折,一律将军在前,总督在后,那么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将军的地位是要比总督高的,毕竟在当时整个天下是满人的,而担任驻防将军的绝对是满人,但是总督却不一定是满人。当然如果要按照实权的大小来比的话,那么总督肯定要比驻防将军大,毕竟总督管辖的可是数省的军民政务,而一般的驻防将军所能管理的也就是驻防八旗军。
那么我们再回头看,其实我们就知道《于成龙》中于成龙能够直接杀掉赫里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在真实的历史上出现的,因为于成龙根本就没有权利处置赫里,能够有权处置赫里的我想就只有当时的康熙皇帝。毕竟赫里不但是江宁将军,还是满人更是皇亲国戚,而于成龙虽贵为两江总督,即使加授兵部尚书他也管不了赫里,你就更别说杀他了,我想在真正的历史上于成龙真敢这么做,那我想等待他的就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清朝的将军,提督,都统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军官
清朝的将军分三种。第一种是宗室爵号,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这些爵号为宗室特有,并非实际职务。
第二种是带兵出征时任命的临时统帅,如抚远大将军、靖远大将军。这种将军职务属于临时性质,并没有品级,但可别小看了这个“临时工”,有资格担任这种将军职务的无一不是位高权重的王公大臣,这种将军的职权相当于现在的五大战区司令员。
第三种是驻防将军。清朝定鼎中原之后,以八旗兵(兵员全部由旗人组成)分驻各省要地,称为“驻防”。驻防将军为驻防当地八旗兵的最高长官。全国共设驻防将军十四人,分别驻守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城、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乌里雅苏台。驻防将军的品级为从一品,其职权相当于现在的集团军军长。
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是各省绿营(兵员全部由汉人组成)的最高长官。大体上每省置提督一名。提督的品级和驻防将军一样,也是从一品,其职权相当于现在的省**司令员。
此外,清朝还设有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和九门提督(也称步军统领),官阶都是从一品。前者相当于现在的东海、南海等舰队司令员,后者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兼北京市**局长。
除了驻防将军和提督外,清朝武官系统中还有一个从一品的职位,那就是八旗都统。八旗都统是八旗中各旗的最高长官,分掌各旗之户籍、田宅、教养、营制、兵械以及选官序爵、操演训练等事务。
清朝建立初期,八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各旗旗主手中,旗主拥有很大的权力。后来清朝皇帝为了集中皇权,设置了都统这个职位,将原本旗主手中的大部分权力都划归到了都统名下,而都统受皇帝任命,所以八旗的权力实际上全部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驻防将军、提督在职能上和八旗都统是平级关系,但在旗籍上却有从属关系。比如某位驻防将军的旗籍是满洲正黄旗,那么在满洲正黄旗中,他的地位要低于正黄旗满洲都统。
能被任命为八旗都统职务的大臣,其级别都很高,一般都是由满蒙王公或朝廷权臣兼任,比如和珅晚年曾担任首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兼镶黄旗满洲都统等职务。所以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的话,能被任命为都统的大臣级别一般能达到正国级,至少也是副国级。
此外,在清朝乾隆年间还设立了乌鲁木齐都统、察哈尔都统、热河都统,官阶也是从一品,其职能和驻防将军类似。虽然在品级上和八旗都统一样,但实际地位要远低于八旗都统。
清朝将军是什么官
清朝的官品等级
清代官衔: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文官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正从一品光禄大夫荣禄大夫二品资政大夫通奉大夫三品通议大夫中议大夫四品中宪大夫朝议大夫五品奉正大夫奉直大夫六品承德郎儒林郎七品文林郎征仕郎八品修职郎修职佐郎九品登佐郎登佐郎从六品和正七品中如系吏员出身可为宣德郎,地位与正六品等,正从九品同称登佐郎。武官中将军为从二品以上官员,都尉为正三品至从四品官,骑尉为正五品到七品官,校尉为正八品以下官员。正从,一品建威将军振威将军二品武显将军武功将军三品武义都尉武寅都尉四品昭武都尉宣武都尉五品武德骑尉武德佐骑尉六品武略骑尉武略佐骑尉七品武络骑尉武络佐骑尉八品奋武校尉奋武佐校尉九品修武校尉修武佐校尉官员的服饰;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许滥用的。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这里把各品穿戴的顶戴,蟒袍,补服列表如下:顶戴蟒袍补服一品珊瑚九蟒五爪(麒麟)仙鹤二品起花珊瑚九蟒五爪(狮子)锦鸡三品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九蟒五爪(豹子)孔雀四品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八蟒五爪(虎)雪雁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八蟒五爪(熊)白鹇六品砗磲及白色涅玻璃八蟒五爪(彪)鸬鹚七品素金顶五蟒四爪(犀牛)紫鸳鸯八品起花金顶五蟒四爪(犀牛)鹌鹑九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海马)练雀未入流镂花金顶五蟒四爪(獬豸)黄鹂(御史、按察史、提法史等衣饰图案为獬豸)
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总兵都是什么官职?
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为从一品武职外官。
总兵为正二品武职外官。
清朝将军以驻防地名为号,乾隆朝定制为14位,即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绥远将军、江宁将军、 成都将军、西安将军、宁夏将军、荆州将军、杭州将军、福州将军、广州将军。
其中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五大辖区内因为不设巡抚、总督职位,可以称之为边疆将军,是为本区最高军政长官。
内地驻防将军与本地行政长官督抚还有绿营各成系统,互不统属。但若会同奏事,则列名于总督之前,以示尊崇,但就实际权力来说还是总督与巡抚的权力大。
其中伊犁将军比较特殊,为正一品武官,统辖地域很是辽阔,**也众多,受其节制的官员也相当多,在驻防将军中权力差不多是最大的,1884年新疆建省后,伊犁将军权力受到压缩,只负责伊犁和塔尔巴哈台的防务和军政。
清朝还有抚远大将军一职,并非属于固定官职,遇有大战事才会任命于人,相当于前线领兵作战的最高统帅。
一般担任抚远大将军的不是皇帝的兄弟和子嗣就是皇帝绝对信任的大臣。比如说康熙末年的大将军王胤?,雍正帝时期的年羹尧。
都统是清朝时全国各地“驻防八旗”的最高长官,满语为固山额真。主管八旗**,镇守军事要地,兼管驻防地区的民政事务。在有驻防将军之处,一般设有副都统为正二品官职,满语为梅勒章京。
提督统辖一至两省陆路或水路官兵。掌绿营**,共12名陆路提督,3名水师提督。职能与驻防将军类似,一般编制内提督也就是二十多人。
清朝总兵为绿营兵正,受提督统辖,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清初总兵无定品,乾隆年间始定品轶,为正二品,编制内的总兵只有83人,提督与总兵是汉人武官在清代能出任的最高职位。
晚清平定太平天国以后,因为损耗巨大国库空虚给不起赏赐,就发明了记名提督和记名总兵官职,只是虚职并非可以马上上任,只是记个名,清军中带记名提督头衔的人有五千多人,带记名总兵头衔的人有两万多人,已是泛滥成灾。
将军、都统、提督品级是相同的,并没有高下之分,但是提督一般都是汉人,在清朝实权较小,将军与都统对比,按所在八旗对比,如果都统是上三旗,将军是下五旗,那么都统地位高。
谢谢观看,更多精彩动动小手点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