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人工育王有哪些技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人工培育蜜蜂自然王台方法是什么?(人工怎么培育蜜蜂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人工培育蜜蜂自然王台方法是什么?

蜂群自然情形下当王台杯内有幼虫时,工蜂便会分泌蜂王浆去喂食蜂王幼虫,因此只要在仿照自然王台大小作成的塑料王杯(王台)内,即可诱使工蜂在王杯内分泌蜂王浆,待移虫后三日,杯内王浆达到最高量(约250mg~450mg)时,即可采收,先用摄子小心将幼虫夹出,再用王浆笔来挖取杯内的王浆,也可以采用机器采收增加工作效率,一般一群一次可放入60—100个人造王杯,一次能产浆50克左右,一年平均便可生产2.4~4公斤王浆。

人工育王需要哪些工具?有哪几种方法?

人工育王所用的工具主要有蜡碗棒、蜡碗、移虫针和育王框等。

人工培育蜜蜂自然王台方法是什么?

人工育王的方法有移虫育王法、移卵育王法和裁脾育王法三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移虫育王法,其优点是成功率高,蜂王羽化时间一致。

移虫育王的方法如下:

首先,将蜡碗装在育王框的王台条上,将该育王框放入养王群内,让工蜂整理蜡碗2~3小时后取出,扫落上面的工蜂,这时便可开始移虫。移虫工作应在25~30℃气温、无风、湿度较大的环境中进行。

移虫分单式移虫和复式移虫两种。单式移虫就是只往蜡碗中移一次虫,手续较简便,但育出的**王质量往往不太好;复式移虫就是将第一次移在蜡碗中的并已接受的小幼虫取出来,重新移入1个小幼虫。复式移虫虽然较麻烦,但接受率较高,育出的**王的质量较好。

移卵育王,顾名思义是往经工蜂整理过的蜡碗中移入受精卵,也是培育蜂王的一种较好方法。由于卵在蜡碗中孵化,幼虫一开始便可得到充分的王浆,因此育出的蜂王个体一般较大,卵巢管较多,产卵力较强。

裁脾育王法只有在蜂群已发展到足够大并产生自然分蜂要求时才能采用。即选择有大量卵和刚孵化的小幼虫脾,用利刀将该巢脾切去一块,使很多卵和小幼虫处于切口的边缘。这样,工蜂便会将切口的幼虫房改建成王台。裁脾2~3天后,检查被裁切的卵虫脾,选留一定数量发育较好并且位置适中的王台,毁掉其余的王台。记录王台封盖日期,以掌握**王羽化时间。

人工育王需要哪些工具?有哪几种方法?怎样进行人工育王?

人工育王需要哪些工具?有哪几种方法?怎样进行人工育王?

怎样人工培育蜂王

蜜蜂的人工育王包括8个要素:时间和条件,准备工作,移虫育王的工具,移虫方法,移虫后的管理,利用大卵培育蜂王,裁脾育王,交替王台的利用。
1.时间和条件
  蜂群在当年培育的新蜂完全更换了越过冬的老蜂,进入发展壮大时期以后,就可以准备进行人工育王。北方,以在初夏白天气温稳定在20℃以上有蜜源时,特别是在有丰富粉源时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蜂王的质量,又可利用新蜂王及早更换衰老的蜂王,有当年蜂王的蜂群不会发生自然分蜂。利用早期培育的新蜂王实行人工分蜂,经过1个半月的增殖,就可以发展成强群,采集中、晚期蜜源。初秋,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初期培育蜂王,新王群可以培育大量越冬蜂,对于蜂群安全越冬以及翌年蜂群的发展都有利。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在紫云英花期育王为好。培育优质蜂王的条件是:
  (1)天气温暖气候稳定
  **王交尾期间,白昼气温应在 20℃以上,力求避开连*雨天气。
  (2)有蜜粉源
  育王期间自然界应有良好的蜜粉源,充足的粉源更重要。每日傍晚对于种蜂群和育王群进行不间断的奖励饲喂。
  2.准备工作
  在进行人工育王以前,需要认真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选择父母群
  通过考察,选择蜂蜜或蜂王浆产量超过全场平均产量以上、分蜂性弱、群势发展快的健壮无病的蜂群作父母群。以父群培育雄蜂,用母群的幼虫培养蜂王。在人工培育蜂王时,1个母群可以提供成千上万条雌性幼虫;同样1个父群也可以哺育出数千只雄蜂。如果每年都使用一两群种 群培育**王和雄蜂,全场蜂群就会形成近亲繁殖,使生产力和生活力下降。因此,要选择和使用多个蜂群作父群和母群;并且定期从种蜂场引进同一品种不同血统的蜂王(或者蜂群)。
  (2)培育种用雄蜂
  雄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王的交尾成功率,还关系到授精效果,进而影响子代蜂群的品质优劣。因此,必须在着手人工育王的20日前开始培育雄蜂。为培育种用雄蜂,需事先准备好雄蜂脾,也可将巢脾下部切除一部分,插在强群中修造成雄蜂脾。为保证交尾质量,按1只**王比50只雄蜂的比例培育雄蜂。蜂王的发育从卵到羽化成虫约需16天,达到性成熟需5日左右,共计21天。而雄蜂从卵到羽化成虫为24日,出房到性成熟约需12日,共计36日。因此,必须在人工育王前20日左右开始培养雄蜂,才能使雄蜂和**王的性成熟期相适应。通常可在种用雄蜂开始大量出房时,着手移虫育王。同时将场内其他蜂群的雄蜂和雄蜂蛹全部消灭。
  (3)准备育王群
  育王群是用来哺育蜂王幼虫和蛹的强壮蜂群。应选择无病、无蜂螨,群势强壮,至少有15框蜂以上的蜂群作育王群。在移虫育王前1日把其蜂王和全部带蜂未封盖子脾提入新蜂箱,放在原群旁;原群有6~8个脾(包括封盖子脾和蜜脾、粉脾)组成无王的育王群,做到蜜蜂密集,多的巢脾抖落蜜蜂,加到分出的有王群。对育王群每晚饲喂0.5~1千克糖浆。也可以用有18~20框蜂加继箱的有老蜂王的蜂群作育王群,在巢箱和继箱之间加上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产卵,继箱**放1框小幼虫脾,一侧放一花粉脾,其余放封盖子脾,外侧放蜜脾。有王群没有无王群对移植幼虫的接受率高,但是对于封盖王台照护得较好。
  3.移虫育王的工具
  移虫育王的工具有移虫针、育王框、蜡碗等。移虫针是将小幼虫移植到王台碗内的工具,可用粗铜丝或者鹅毛管自制,一头呈扁薄的尖舌状,另一头呈弯匙状。带弹簧的移虫针使用方便。育王框是安放王台的框子。可用标准巢框改制,其上下框梁和侧板的宽度相等,为13毫米左右。框内等距离地横着安装3条宽10毫米的板条。蜡碗棒是蘸制蜡碗的木棒,长100毫米,蘸蜡碗的一端十分圆滑,距端部10毫米处直径8~9毫米。蜡碗是培育蜂王的王台基,用蜡碗棒蘸熔化的蜂蜡制成。把蜡碗棒放入冷水泡一段时间,取出甩去水,垂直插入熔蜡中约10毫米深处,取出稍停,如此反复蘸2~3次,一次比一次蘸得浅一些。然后将它放入冷水**后取下。制成的蜡碗口薄底厚,里面光滑无气泡。也可以使用塑料王台。此外还要准备毛巾、面盆、蜂王浆等。蜂王浆可临时从自然王台取得,也可预先收集保存在冰箱内,使用时加l倍温水把蜂王浆调稀。
  4.移虫方法
  移虫育王可以有计划地培育出需要数量的、成熟期一致的**王。首先在育王框的板条上粘上2~3层巢础条或者按相等距离用熔蜡粘上小三角形薄铁片,其上粘7~10个蜡碗, 3条共20~30个蜡碗。放人育王群中,让蜜蜂清理2~3小时,取出,用蜂扫扫去蜜蜂,在每个蜡碗内滴上1滴稀释的蜂王浆或者蜂蜜,即可进行移虫。最好在清洁、明亮的室内移虫,室内温度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80%~90%。如果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洒水。气温在25℃以上没有盗蜂时,可在室外的*处移虫。 从母群提出1框小幼虫脾,扫净蜜蜂拿去移虫。先把粘有蜡碗的板条并排放在桌上,用清洁的圆头细玻璃棒或者细竹棒,在经过蜜蜂清理的蜡碗里滴上米粒大小的稀蜂王浆,然后 移虫。移虫要从幼虫的背部(凸面)一侧下针,把针尖插入幼虫和房底之间,将幼虫挑起,放在蜡碗里的蜂王浆上。幼虫十分娇嫩,移虫的动作要轻稳、迅速,1条幼虫只允许用移虫针挑1 次。移完虫的板条用湿毛巾盖上,再移第二条。把移完虫的板条装到育王框上,加在育王群内幼虫脾和花粉脾之间。
  5.移虫后的管理
  育王群中加入移虫的育王框后,连续在傍晚奖励饲喂。第二天检查幼虫是否被接受。已被接受的幼虫,其王台加高,王台中的蜂王浆增多,幼虫浮在蜂王浆上;未被接受的,其王台被咬坏,王台中没有幼虫。如果用无王群育王,这时把育王框转移到有王育王群的继箱中,同时把无王育王群与原群合并。 如用有王育王群育王,第六天王台已经封盖时检查封盖王台情况,淘汰小的、歪斜的王台。统计可用王台的数量,以便组织需要数量的交尾群。
  6.利用大卵培育蜂王
 实验证明,**王初生体重超过200毫克的大蜂王,其一对卵巢的卵巢管数量多,具有较强的产卵能力。并且证明,采用较大的蜂卵,可以培育出体重大的蜂王。把选出的母群的蜂王关在蜂王产卵***内,或者把母群饲养在3~5框的小群内,限制其产卵,1星期后就能得到较大的蜂卵。等大蜂卵孵化成幼虫时,用其24小时以内的幼虫人工培育蜂王。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制的蜂王产卵***,是用塑料制造的,内围尺寸:长457毫米、宽54毫米、高244毫米,刚好能放入一个标准巢脾。使用方法:在移虫育王前12日,于蜂王产卵***内放入一个几乎没有空巢房的封盖不久的蛹脾,并将蜂王放在该脾上,盖上***的盖板,将其放在蜂群内巢箱的中部。蜂王在器内产卵受到限制,到新蜂陆续出房以后,蜂王才逐渐产卵。在育王前4日,提出***内的子脾,放在蜂群内由蜜蜂抚育,次日就可得到由大卵孵化成的1日龄的幼虫。在生产蜂王浆时,将蜂王控制在一个巢脾上产卵可获得适宜日龄的、供移虫用的幼虫。蜂王产卵***还可用于生产雄蜂蛹。
  7.裁脾育王
  如果视力不佳,移虫有困难,可以采用切割未封盖子脾的方法培育蜂王。当蜂群发展强壮时,从母群提出2~3框带蜂封盖子脾连同蜂王放入一新蜂箱,补加1~2框蜜脾,放在原群一旁。母群成为一无王的育王群,从中提出l框有大量卵和初孵化幼虫的子脾,从巢脾**部位切下1块200毫米X 35毫米的长方形巢脾,使切口上缘巢房中的卵和幼虫露出来,让蜜蜂在上边切口处筑造王台。第三天检查,选留10~20个幼虫发育良好、地位适宜的王台。把修造和饲喂情况不好的王台、提早封盖的急造王台以及多余的王台全部割除。记录留下的王台里幼虫的日龄,以便掌握蜂王出房的日期。无王育王群在取出封盖王台后,与原群合并。
  8.交替王台的利用
  选择具有老蜂王的优良蜂群作种群。在它们修造交替王台时,加以选留。自然交替蜂王可使种群的优良性状更加稳定地遗传下去。发生这种自然交替现象时,蜂群一般只造几个王台,育成的蜂王质量比较好。把带有交替王台的巢脾提出,放入继箱群的继箱内,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可以陆续从这种老王群提出自然交替王台。

如何人工培养蜂王?

1、蜂场选择。可以从别人的蜂场进行引进,改良蜜蜂基因,使种群变得更优秀;当然,如果无法购买种王,则可以从自己的蜂场选择优质蜂王,这样养蜂人了解自己养殖的蜜蜂情况,知道哪群蜜蜂是最优质的,最有潜力的,可放心育种。

2、种群选择。可择优选择繁殖能力强的蜂群作为培育蜂王的种群,待老蜂王产下新幼虫后,可选择性移虫,然后将刻意保留部分种群的雄蜂,以便与新的**蜂王交尾;同时,选择蜂群时,要注意选择蜜蜂个体稍大的蜂群,结合自己当地的气候、养殖条件、育种要求等来择优选择。

扩展资料:蜂王的培育时间因全国的气候条件和蜜源植物分布情况不同,其培育时间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蜜源植物流蜜情况来决定育王的时间。一般蜂王多在春秋季培育,因为这两个季节段外界蜜源丰富、气候适宜,培育蜂王的品质和交尾成功率也高。

蜂王的社会分工就是专职产卵,肩负着繁衍后代的社会重任。它的身体发展得很健壮,大腹便便,体重是工蜂的两倍,失去了“女性”身材的苗条。在产卵期间,蜂王每天都要让工蜂饲喂蜂王浆,以促进快速代谢保持旺盛的产卵能力。

怎样人工培育蜂王?

人工培育蜂王,再也不用担心没有蜂种了,大家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