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如何引导孩子阅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引导孩子深度阅读?(如何培养孩子深度阅读心得体会)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如何引导孩子深度阅读?
为避免孩子一直处于“看热闹”的阅读状态,每读完一本书,建议家长多和孩子就故事情节和人物聊一聊。怎么聊那,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套方法—“阅读思维分享卡片”。来源于美国教育研究中心的Benjamin Bloom教授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框架,这个框架把学习分为六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我把卡片内容整理了一下,供各位家长参考:1、Remember 记忆你可以讲讲故事的开始、中间、结尾都发生了什么吗?谁/什么是主要角色呢?故事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的呢?(时间、地点、周围环境)2、Understand 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给爸爸/妈妈讲一遍吗?故事里主要讲的是什么呢?你能为这个故事画一幅画,然后给我讲讲究竟发生了什么吗?3、Apply 应用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吗?你能给这个故事排个顺序吗? (这个需要爸爸妈妈做些准备,比如把故事情节做成几张小卡片,让孩子来排序)你觉得这个故事是不是有某种特定的模式?(比如是不是这个模式?“小人物想得到成功,但是遇到很多困难,经过不断努力,最后成功了”还是这个?“公主受到巫婆的诅咒,后来逆袭找到了她的如意白马王子,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4、Analyze 分析故事里的每个角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你觉得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还是作者瞎编的呢?理由是?是什么让_____发生的呢?之后又导致了什么?这个故事有没让你想起你自己的一件什么事情,类似的故事在你身上有发生过吗?如果让你选,你希望你是故事里的哪个角色? 为什么呢?想象如果故事里的主角到了别的地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TA会怎么做?故事还可能有什么其他的结局呢?列举越多越好。你觉得为什么作者选择_____当坏角色。5、Evaluate 评估这是你读过最好的/还算好/不怎么样的一本书吗?为什么?说一个你觉得比这本书写得好/写得差的书,为什么?你觉得这书是更适合小孩子看,还是大人看?适合男孩看还是女孩看呢?为什么?你觉得这个故事能拍成一部好电影不?为什么?你知道有其他故事书被拍成电影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电影还是更喜欢看书?6、Create 创造你想重新设计一个故事发生的场景(环境)吗?试试用方块或者乐高积木搭个你想象的场景吧。我们仿照这个故事来重新编一个吧,但是把好人和坏人对换一下。如果把这个故事中的____角色抽出来,放在另外一个故事里,你觉得会怎样?说说看。我们来把两个故事结尾对换一下吧。我们把这个故事里遇到的问题抽出来,塞在另外一个故事里,你觉得会怎样呢?好了,这就是整套卡片的大概内容。当然,并不是每次孩子看完一本书,读完一个故事我们都要和他讨论那么多东西哦,而是根据书籍内容在合适的时间选取合适的问题和孩子轻松地聊一聊,希望各位家长朋友能灵活运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于“怎样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我其实也说不上有什么特别好的经验,只是有一些体会而已,很愿意跟大家交流、分享。从学生目前的表现来看还是比较喜欢阅读,我想这是长期积累、慢慢培养的结果。回顾孩子们的成长经历,我简单总结出了这样几点:一、家长要热爱阅读,给孩子做好榜样。有句广告词就说“父母要做学习型,孩子才会学习行”,我们把这句广告词里的“学习”换成“阅读”,那就是“父母要做阅读型,孩子就会阅读行”。身教胜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所以,我会经常看书阅读,也带动了孩子模仿学习爱上阅读。 二、为阅读打好基础。识字活动是早期智力开发的一种很好的手段,虽然它并不是阅读的唯一形式,但它却是阅读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想让孩子大量地自主阅读,识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前提条件。同时,识字活动本身也是一种阅读,孩子通过看字、玩字、识字,不仅能积累认字量,为阅读打下基础,而且从小与字亲密接触,对汉字会产生兴趣、形成敏感,从而使孩子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在识字的过程中,孩子需要通过观察和注意去辨认字的形状,通过记忆去记住字的样子,通过思维和想象去理解字的意思,通过听觉去分辨和记住字的读音,因而会促进孩子的观察、注意、记忆、理解、思维、想象、听觉等能力的发展。三、坚持看故事,使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故事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第个故事的情节都可以让他们印象深刻。每次读故事,我总是尽可能地运用丰富的表情、声调的变化并结合动作表演,来展示故事中的形象,使孩子感觉到生动有趣,更加喜爱阅读。 四、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选择书籍或故事,引起孩子的兴趣。在给孩子选择书籍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如果内容太深奥,超过了孩子的理解力,孩子就会丧失兴趣。所以在给女儿朗读的过程中,我会注意观察她的理解状况,如果感觉到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就会及时改变内容,选择其它更合适的给她朗读。六、提出问题,增加参与性,促进阅读的兴趣和效果。在给孩子朗读的时候,我通常会连续讲两三遍,第一遍,一边讲一边提出问题,比如我会说:“呃,注意听咯,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待会儿我要问你哦!”这样引起她的注意,促使她认真倾听。讲完后就会提些问题让她回答,我再做补充。接下来再完整流畅、生动形象地朗读一两遍故事。读完了还可以又提问,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参与性,促使她有继续阅读的兴趣,并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