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室内的净高误差范围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楼层高垂直度允许偏差是多少?(高层垂直度允许偏差规范)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楼层高垂直度允许偏差是多少?

1.相关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2.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基础性技术工作。施工测量工作的内容及其完成情况的准确程度,对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及其质量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颁布了系统的工程测量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以指导和规范工程测量技术工作。应高度的重视施工测量技术、测量管理。
3.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1)工程场地施工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建立建筑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建筑主轴线测量及定位放线。
(3)主体施工测量,包括轴线投测及高程传递。高层(超高层)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中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即是须将基准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要求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因此,控制轴线投测的竖向偏差,并使其偏差值不超过规范、规程允许的限值,是高层建筑施工测量中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4)建筑变形测量。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物实体的沉降观测、倾斜观测、位移观测及裂缝观测等。
(5)施工偏差检测。各种结构构件及建筑设备,其就位、垂直度、标高等状态,难免会因施工及环境等原因出现偏差。因此,施工规范、规程及质量验评标准都规定了要对结构施工偏差情况进行检查,并规定了允许偏差值。
4.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竖向(垂直度)控制的规定要求。从以上对建筑施工测量有关内容分类可看出,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其施工过程的竖向(垂直度)控制,也即轴线投测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轴线投测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对于超高层建筑物来讲尤其重要。因此,《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对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测量放线作业及其允许误差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第7.2.3条,规定了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必须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若干竖向控制轴线,并应由初始控制线向上投测。对于轴线投测的误差,规定了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H为建筑总高度),且对应于不同高度范围的建筑物,其总高轴线投测偏差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按这些规定的要求对轴线投测误差进行控制,并详细记录。另外,对于特别重要的超高层建筑来说,为避免由于测量仪器、手段、人为原因或环境原因出现总高度轴线投测误差过大,除了在首层±0.00处测定建筑物基准轴线外,有必要视情况采用专业的、精确的仪器及手段将建筑物总高分为若干轴线投测控制段,分段投测、分段锁定基准轴线,以便于施工又避免出现总高度轴线投测出现较大误差。
5.关于对结构构件(实体)施工垂直度偏差、标高的检测规定。
我们知道,在确定了建筑平面轴线及结构构件(如墙、柱)等具**置之后,由于施工操作及外部环境影响等诸原因,结构墙、柱构件实体在对应轴线位置、垂直度、标高、截面尺寸等方面有可能出现偏差。为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对现浇及预制装配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允许偏差作了具体的规定。如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构件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分为层间与全高两方面同时控制,层高≤5m时及>5m时的层间垂直度偏差分别不能大于8mm及10mm;总高偏差不能大于H/1000及30mm(H为建筑物全高)。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墙柱构件的标高允许偏差,分为层间与全高两方面同时控制,层间标高±10mm;总标高偏差±30mm。这些规定,是对具体工序操作技术及质量的要求,也需进行检测及记录。

室内净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室内净高偏差值控制在-20mm是什么意思

净高一般要求大于等于设计者减20毫米,意思就是假设楼层设计净高是3米即3000mm。这个时候只要量出来大于等于2980mm,就可以了,因为楼板浇筑有个允许误差,这样如果楼板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这个时候净高就要把这个误差减出去,所以就变成了-20,这里的-20是减20,不是负20.

建筑施工规范允许层高误差是多少

楼层高垂直度允许偏差是多少?

单层允许误差为±10mm;全高允许误差±30mm。

根据GB50204-2015(2015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8.3.2现浇结构的位置和尺寸现浇结构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

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应少于3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

扩展资料

现浇结构质量验收一般规定

1、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未作修整和装饰前进行,并应作出记录。

2、已经隐蔽的不可 直接观察和最测的内容,可检查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修整或返工的结构构件或部位应有实施前后的文字及图像记录。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发布

请问建筑的开间尺寸允许偏差是多少?

1、允许偏差值:净高±20mm,净开间、净进深±15mm。

2、允许极差值:净高及净开间、净进深均匀20mm。二、住宅设计中 ,住宅的开间是指相邻两个横向定位墙体间的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住宅的开间在住宅设计上有严格的规定。

3、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规定: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 4.2米。 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扩展资料:

根据《住宅分户验收标准》,房屋净尺寸的测量应采用激光测距仪辅以钢卷尺的检查方法,对于房屋净开间允许偏差为±15mm,极差允许18mm,净高度允许偏差-15mm,极差允许20mm。

开间进深允许偏差是多少按规范要求轴线误差不得大于10MM。分户验收要求房间的开间尺寸误差不大于20MM(一个开间2根轴线)。

开间进深允许偏差是10MM。常见大小3.0到4.5米。同样是100平方米的矩形,当进深为4米、面宽为25米时,矩形周长为58米;当进深拉长为10米、面宽为10米时,周长减为40米。对于住宅来说,墙体、窗材的成本在建安成本中占的比重较大,墙体面积减小,开窗减少,能省不少成本。

在一个长70米、宽30米的矩形地块中,楼间距要求为10米的话,可排列进深4米的板楼5座,若在同样面宽的情况下,进深10米的板楼可排4座,而此社区的总建筑面积增加了一倍!

当然,受地块形状、土地成本、项目定位影响,楼盘的进深不可能都尽量做“浅”,但明白进深对开发商的“深长”意味,对买房人来说还是必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