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如何区分不同词牌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词牌名和词牌有什么不同?怎样区分词牌名和曲牌名?(词牌名如何区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词牌名和词牌有什么不同?怎样区分词牌名和曲牌名?

词牌名是词的格式名称,而曲牌是曲调的调名。
一、词牌和曲牌的相同处:
①曲和词都是句式不等长短句。
②曲有曲牌,词有词牌,有些曲牌词牌相同或相近。
③曲和词都重视平仄,韵脚、定格等也都讲究。
二、词牌和曲牌的不同处:
①曲有衬字,某些曲牌还可增减字句,而词的字数是固定的,这是曲与词最重要的区别。
②北曲无入声,入声已入派“三声”,以平、上、去、分平仄,有些曲牌不仅要分平仄,还要分“上、去”声;词以“平、上、去、入”分平仄个别词牌如《满江红》只能用入声押韵。
③曲的韵脚密,甚至句句押韵,平仄互押常见,且一韵到底;词的韵脚疏,仅少数词牌可转韵或平仄互押。
④曲牌可叠用,不同的曲牌还可连用,如“带过曲”“套曲”;词牌只能单用。
⑤从语言上看,曲十分口语化,通俗清新,甚至曲牌的名称都非常俗;词比较典雅庄重。
三、词牌名和词的标题的区别:
词牌名就是词牌。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而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例如《***雪》这首词,“***”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刚刚接触词的时候很多朋友非常困惑,为什么一首词的标题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比如毛**的《***雪》,前面的一部分“***”被称为词牌名,从字面上几乎看不出和词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而后一部分“雪”才和词的主旨有一定的关联。那么词的标题的前后两部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大致搞清楚什么是词以及什么是词牌名。
四、词牌、曲牌概述
1.词: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 58个字以内,59—90个字为中调,而长调是91个字以上。
2.曲:曲牌是曲的调子的名称。如《点绛唇》、《山坡羊》、《挂枝儿》等,名色多至几千个。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可据以填写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与词牌名相同的。有的曲牌有调无词,只供演奏。曲调音节,古代都写在牌子上,故称为曲牌。

词如何确定词牌名?

词牌的来源: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许多词都是很有名的,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就是典型。还有的是乐曲名字,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玄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为了方便填词,人们常把词牌收录成册。古代著名的词谱有钦定词谱、白香词谱、诗韵新编等。有了这些词谱,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填词效率。

卜算子,浣溪沙,如梦令,相见欢这几个词牌名怎么区分?

这个一句话说不明白,

唐诗的样子,大都相似,不是五言就是七言,除了长短,大致都差不多。

词牌名和词牌有什么不同?怎样区分词牌名和曲牌名?

宋词则不一样,宋词每个词牌,都有固定的模式,比如分成几阕?上阕几句?下阕几句?每一句几个字,怎样押韵?每个字的平仄排列顺序怎样?

这些都是固定的,

所以,写宋词,就像是给固定的乐谱填歌词一样,必须按照固定的模式,一个字一个字填进去,所以,写宋词不叫写词,叫填词。

~~~~~

至于你说的,这几个词牌怎么区分?

每个词牌都有固定的词谱,按照固定的词谱的格式区分就好了。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比如,浣溪沙分上下两阕,每阕三句,压平韵,上阕三平韵,下阕二平韵。

卜算子分上下两阕,每阕四句,各有两仄韵。

所以,只要学一点格律知识,一眼就看出来了。

词谱如下

卜算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

中中中中平句

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中中中句

中仄平平仄韵

 

中中中中平句

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平平中中中句

仄仄平平仄韵

相见欢 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薛昭蕴

罗襦绣袂香红  

画堂中 

细草平沙蕃马 

小屏风 

中平中仄平平平韵

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读

仄平平韵

卷罗幕  

凭妆阁 

思无穷  

暮雨轻烟魂断 

隔帘栊 

 中中仄仄韵

中中仄韵

仄平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读

仄平平韵

浣溪沙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

宿醉离愁慢髻鬟 

六铢衣薄惹轻寒 

慵红闷翠掩青鸾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罗袜况兼金菡萏 

雪肌仍是玉琅玕 

骨香腰细更沈檀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怎么区分词牌名和曲牌名

词牌名是词的格式名称,而曲牌是曲调的调名。
一、词牌和曲牌的相同处:
①曲和词都是句式不等长短句。
②曲有曲牌,词有词牌,有些曲牌词牌相同或相近。
③曲和词都重视平仄,韵脚、定格等也都讲究。
二、词牌和曲牌的不同处:
①曲有衬字,某些曲牌还可增减字句,而词的字数是固定的,这是曲与词最重要的区别。
②北曲无入声,入声已入派“三声”,以平、上、去、分平仄,有些曲牌不仅要分平仄,还要分“上、去”声;词以“平、上、去、入”分平仄个别词牌如《满江红》只能用入声押韵。
③曲的韵脚密,甚至句句押韵,平仄互押常见,且一韵到底;词的韵脚疏,仅少数词牌可转韵或平仄互押。
④曲牌可叠用,不同的曲牌还可连用,如“带过曲”“套曲”;词牌只能单用。
⑤从语言上看,曲十分口语化,通俗清新,甚至曲牌的名称都非常俗;词比较典雅庄重。
三、词牌名和词的标题的区别:
词牌名就是词牌。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而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例如《***雪》这首词,“***”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刚刚接触词的时候很多朋友非常困惑,为什么一首词的标题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比如毛泽圌东的《***雪》,前面的一部分“***”被称为词牌名,从字面上几乎看不出和词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而后一部分“雪”才和词的主旨有一定的关联。那么词的标题的前后两部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大致搞清楚什么是词以及什么是词牌名。
四、词牌、曲牌概述
1.词: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 58个字以内,59—90个字为中调,而长调是91个字以上。
2.曲:曲牌是曲的调子的名称。如《点绛唇》、《山坡羊》、《挂枝儿》等,名色多至几千个。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可据以填写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与词牌名相同的。有的曲牌有调无词,只供演奏。曲调音节,古代都写在牌子上,故称为曲牌。

怎样判断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词,又称长短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

扩展资料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词牌

卜算子,浣溪沙,如梦令,相见欢这几个词牌名怎么区分?

《如梦令》单调33字7句5仄韵1叠韵;
《相见欢》双调36字,上片3句3平韵,下片4句2仄韵转2平韵;
《菩萨蛮》双调44字,上下片各4句2仄韵转换2平韵;
《卜算子》双调44字,上下片相同,各4句2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