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地貌测绘主要有哪些步骤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形图测绘导线具体步骤?(地形图测绘导线具体步骤及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地形图测绘导线具体步骤?

地形图的测绘 按一定法则,有选择地在平面上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图,通称地图。按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及专题地图。普通地图是综合反映地面上物体和现象一般特征的地图,内容包括各种自地理要素(例如水系、地貌、植被等)和社会经济要素(例如居民点、行政区划及交通线路等),但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种要素。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中的某一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如地籍图、地质图和旅游图等。本章主要介绍地形图,它是普通地图的一种。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第一节 地形图的比例尺 地形图上任意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一、比例尺的种类 1.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设图上某一直线的长度为d,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为D,则图的比例尺为 式中M为比例尺分母。当图上1cm代表地面上水平长度10m(即1000cm)时尺就是。由此可见,分母1000就是将实地水平长度缩绘在图上的倍数。 比例尺的大小是以比例尺的比值来衡量的,分数值越大(分母M越小),比例尺越大。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测绘和编制了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通常称1:1000000、1:500000、1:200000为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000、1:50000和1:25000为中比例尺地形图; 1:10000、1:5000、1:2000、1:1000和1:500为**例尺地形图。建筑[]类各专业通常使用**例尺地形图。按照地形图图式规定,比例尺书写在图幅下方正中处, 欢迎光临3s8*** 2.图示比例尺 为了用图方便,以及减弱由于图纸伸缩而引起的误差,在绘制地形图时,常在图上绘 制图示比例尺。1: 1000的图示比例尺,绘制时先在图上绘两条平行线,再把它分成若干相等的线段,称为比例尺的基本单位,—般为2cm;将左端的一段基本单位又分成十等分,每等分的长度相当于实地2m。而每一基本单位所代表的实地长度为2cm×1000=20m。 二、比例尺的精度 一般认为,人的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小距离是0.1mm,因此通常把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在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例如,测绘1:1000比例尺地形图时,其比例尺的精度为0.1m,故量距的精度只需0.1m,小于0.1mm在图上表示不出来。另外,当设计规定需在图上能量出的实地最短长度时,根据比例尺的精度,可以确定测图比例尺。比例尺越大,表示地物和地貌的情况越详细,精度越高。但是必须指出,同一测区,采用较**例尺测图往往比采用较小比例尺测固的工作量和投资将增加数倍,因此采用哪一种比例尺测图,应从工程规划、施工实际需要的精度出发,不应盲目追求更**例尺的地形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地形图,需要将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另一类是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3s8*** 一、地形围的梯形分幅与编号 1、1:1000000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 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0000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即白赤道向北或向南分别按纬差4°分成横列,各列依次用A、B…V表示。自经度 180°开始起算,自西向东按经差6°分成纵行,各行依次用l、2…60表示。每一幅图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列一纵行”的代号组成。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东经118°24′20〃,纬度为39°56′30〃,则所在的1:1000000比例尺图的图号为J—50。 2、1:100000比例尺图的分幅和编号 将一幅1:1000000的图,按经差30′,纬差20′分为144幅1:100000的图。 3、1:50000、1:25000、1:10000图的分幅和编号 这三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1:100000比例尺因为基础的。每幅1:100000的图,划分成4幅1:50000的图,分别在1:100000的图号后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每幅1:50000的图又可分为4幅1:2.50000的图,分别以1、2、3、4编号。每幅1:100000图分为 64幅1:10000的图,分别以(1)、(2)、……(64)表示。

测原地貌,这个地方的原地貌采集时怎样选点,, 我拿着rtk 师傅指挥去这里采一个点,去那里采一个点

排除仪器误差,人的读数误差应该在±5mm以内为合格.
对于原始地貌的测量,施工方与监理方(建设方)应该同时一起测量,认可读数的正确性.对于事后重新复测数据,...

平坦地区**例尺地形图的测绘过程

地形图测绘导线具体步骤?

1.了解测区的基本地形条件,根据测区的范围及**例尺(1:500)测图要求,确定控制网的布设方案进行选点。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地势平坦,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的地方,相邻导线点之间应该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点位选定之后,应画—个“十”字作为标志,并编写点号与组别。

2.等外水准测量,用水准仪沿路线设站,单程施测,采用双面尺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小于100m,同测站两次高差的差数不大于6mm,路线容许高差闭合差为 40Lmm(或12nmm),式中L为路线长度的公里数,n为测站数。在每个控制点上用 全站仪观测 2测回:要求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大于42″,两测回互差不大于38″。用全站仪对个导线边长进行往返观测,要求其相对误差小于1/3000。

3.利用小平板仪与全站仪进行碎部点的观测与地形图的绘制。

4. 进行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地形图是怎样测绘出来的

地形图是通过人工测绘摄影、航空摄影测绘和航天遥感测绘测绘出来的。

一开始先要对图板定向,这可根据事先测量的大地控制点作为起始方向来定向;在简易测图中,也可用指北针来定向。

图板定向后,就要确定测图点在图纸上的位置,对于纳入国家统一的基本地形图的测绘,是有统一规范的坐标展点要求的;但对于小面积局部地区测绘,可假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着手按测方位和距离两要素的方式,测定地面上其它任何点的平面坐标位置。

至于点的高程,由于国家高程系统已在全国各地布设了很多统一高程基准的水准点可供利用,一般均可用水准测量方法连测到测图区,因此在测图时采用视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就可同时测定出任何一点的点位和高程。

地貌可用等高线反映出其高低和形态变化;地物如房屋、道路、河流等均可用其变换特征点所构成的线条表示出来;有不少特殊的地貌和地物还有专门的图例符号来表示。

因此,测绘地形图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测定并表示地面上所有地貌和地物的特征点。当然,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也还有个对特征点的取舍和繁简综合问题。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地形图的大量艰巨的测绘工作也已由传统的野外白纸测图转向室内的航空摄影测绘和航天遥感测绘,并已逐渐迈向全数字化、自动化测图。

扩展资料:

由于制图的区域范围比较小,因此能比较精确而详细地表示地面地貌水文、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居民点、交通线、境界线、工程建筑等社会经济要素。

根据地形测量或航摄资料绘制的,误差和投影变形都极小。地形图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编制各种小比例尺普遍地图、专题地图和地图集的基础资料。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具体用途也不同。

详细表示地表上居民地、道路、水系、境界、土质、植被等基本地理要素且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一种按统一规范生产的普通地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地形图

工程测量的地形图的画法的基本步骤?

1. 展绘测点坐标高程。
2.绘制主要建筑、道路、管线设施、**地物、地貌、植被等。
3.建立DTM模型,绘制等高线并进行修饰。
4.注记测量控制点、标注高程点、等高线注记等
5.绘制分幅图框,及其整饰。

简述经纬仪测绘法(已知距离、角度)在一个测站测绘地形图的工作步骤?

经纬仪测绘法是用经纬仪测绘地形图的一种方法。
测绘前准备工具:
①经纬仪一台,经纬仪是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仪器;是根据测角原理设计的。目前最常用的是电子经纬仪。
②图纸
③三脚架
④测图板
⑤记录手簿
测绘步骤:
①将经纬仪安置在测区内的控制点上,在旁边放有展绘控制点的测图板;
②经纬仪对中、整平,水平度盘对准0°,瞄准已知方向定向,后视另一控制点,使水平读盘数位;
③立尺,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的特征点上;
④用望远镜观测各地物与地貌点,测出各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读取数据(水平角以及竖直角)
⑤按测图比例尺和所测得的数据在测图板上标定各地物与地貌点位,并注出高程,经过逐站逐点测绘,最后在图板上测绘出地形图。
注意事项:仪器搬站时,需观测以前所测碎部点作为检核。

原始地形地貌测绘需要提交哪些测量成果

原始地形地貌测绘需要提交

1、施工控制网原始观测手簿及平差计算资料。

2、施工控制网布置图、控制点坐标及高程成果表。

3、竣工建基面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图。

4、建筑物的实测坐标、高程及设计坐标、高程。

5、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地形测量工作主要步骤为:

1、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实施方案;

2、收集测区已有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

3、组织人员,成立项目部,设立技术组及质量检查组;

4、准备各类测绘仪器及器材,制作测量标志等;

5、进行控制测量;

6、进行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包括各地物点、地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

7、内业计算机数据处理,成图及各种资料整理;

8、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

扩展资料

地形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测定一定数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地形测图的依据。平板仪测图的控制测量通常分首级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

首级控制以大地控制点为基础,用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在整个测区内测定一些精度较高、分布均匀的控制点。

图根控制测量是在首级控制下,用小三角测量、交会定点方法等加密满足测图需要的控制点。

图根控制点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测量或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是测绘地物地形的作业。地物特征点、地形特征点统称为碎部点。

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常用极坐标法测定,碎部点的高程通常用视距测量法测定。按所用仪器不同,有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和小平板仪联合测图法、经纬仪(配合轻便展点工具)测图法等。

它们的作业过程基本相同。测图前将绘图纸或聚酯薄膜固定在测图板上,在图纸上绘出坐标格网,展绘出图廓点和所有控制点,经检核确认点位正确后进行测图。

测图时,用测图板上已展绘的控制点或临时测定的点作为测站,在测站上安置整平平板仪并定向,通过测站点的直尺边即为指向碎部点的方向线,再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测站至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

按测图比例尺沿直尺边沿自测站截取相应长,即碎部点在图上的平面位置,并在点旁注记高程。这样逐站边测边绘,即可测绘出地形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形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