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二战时期各国山炮排名前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二战时的日军的步兵炮最远射程是多远(二战日本炮射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二战时的日军的步兵*最远射程是多远

二战中日本的**是所有参战各国中装备最差的(中国除外,万国造)最先进的也就是海军和零式战斗机,步兵*的射程最远的是41式75MM山*400—600米,日本的*兵在南亚和东南亚与美国或英国的*兵对射经常被压制,台都抬不起头来,日本射程最远的陆战*是96式150MM榴弹*,射程在8000—12000米,但是压制美军的火*还是力不从心。射程最短的是***山*,最大射程才300米左右

二战时期各国口径最大的火*是哪些

二战时的日军的步兵*最远射程是多远

二战时期陆地上最大的*是 德国陆军的 大多拉火* ;口径:800mm   入役:1942年   全*长:约43m   *弹重:7100kg   *高:12m   系统全重:1350吨   最大仰角:53度   有效射程:40km   制造厂商:克虏伯
在攻克塞**托波尔要塞的战斗中,火*特别是“大多拉”*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多拉”火*向该要塞的7 个主要目标共发射了48发巨型*弹。剧烈的**声似电闪雷鸣,惊天动地,一股股浓烟从要塞升起。*弹降落之处, 立即化为废墟,尤其是其中有一发*弹击毁了在席费拉亚湾北岸埋在**下30米深的一个巨型**库。令德军和苏军都为之震惊.。
二战时期;海军舰*中 口径最大的火*最大口径是; 日本海军骄傲战列舰之最 大和号的 460毫米巨型主*.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闻名于世。3联装主*三座,两座三联装*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塔配置在后甲板。当时日海军对主*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实际是460毫米。主**塔的旋回部的重量为2774吨,相当于日海军“秋月”型驱逐舰的排水量。*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后面19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塔后部装有长15米的测距仪,*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装有潜望镜式瞄准镜。上述望远镜及瞄准具采用潜望镜式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火*冲击波的影响。*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装填*弹时,固定在+3度上,俯仰速度每秒8度,*塔旋回一周3分钟。发射速度,每分1.8发;最大射程20海里,需飞行90秒。*弹基数每门*100发,每发*弹1460千克,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机械化。3座主*样式相同,都是由吴市海军工厂的舰*部负责研制的。9门主*若指向一舷射击,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二战时日本用什么*

都有用
1、重* :
明治四十五年式150mm重加农*
海岸防御与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要塞重*兵联队,这种150mm重*也非常有威力,不过与96式150mm重加农*不同,移动式大*的移动底盘与发射底盘是分开安装,移动到*击地点后必需卸掉移动底盘,然后再把大*安装在发射底盘上,野外移动型火*最大发射仰角只有30度,*台固定式为35度,所以野外式发射没有*台式射程远,这种大*装备陆军第7师团函馆重*兵联队,步兵第1师团横须贺重*兵联队,步兵第20师团马山重*兵联队等要塞*兵联队,这几个师团有80门这种大*,这种大*还有改良式分别是大正7年式150mm重加农*,90式150mm重加农*,机动性比45式150mm好,**发射底盘可以随*机动。这种火*战争中只在中国战场上使用过。
明治45年式150mm重加农*资料
服役年代:1912—1945 :
口径:149.1mm
*管长:71515.0 mm (L 50)
重量:*台固定带护盾22800 kg 野外移动带护盾26136 kg (同时带射击底盘与移动底盘,护盾重量8吨)
配用**:穿甲**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台固定 -8 to +35.0 度 野外发射 -8 to +30.0 度
弹丸重量:40.2 Kg
弹丸初速:875 m/sec
最大射程:*台固定22600 m 野外发射20200 m
八九式150mm**加农*
压制射击用途,装备日军精锐步兵师团所属*兵**,**重*兵旅团,重*兵联队,**重*兵**的远程**加农*,这种*射程远,而且弹丸威力比日军的150mm**榴弹*的弹丸更大,这种火*在918事变后开始广泛用于中国战场,发挥了巨大毁伤作用,不过在太平洋战场,由于美军采取了避实就虚的蛙跳战术,很少有机会遭遇到这种火*的威胁,1945年冲绳战役,日军8门89式150mm**加农*参加了战斗,并取得了巨大**效果,美军巴纳克中将也是被这种火*击中身亡
89式150mm**加农*资料
服役年代:1929—1945
口径:149.1mm
*管长:5963.0 mm (L 40)
重量:10422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5 to +43.0 度
弹丸重量:40.2 Kg
弹丸初速:734 m/sec
最大射程:18100 m
与同时期各国装备的150MM加农*比较,该*重量较轻,但最大射程有劣势。德国150MMK18式加农*:重量12760公斤、最大射程24500米。美国155mmM1A1式加农*:重量13900公斤、最大射程23100米。该*牵引采用***8吨牵引车使用,牵引速度通常8公里/时、高速度12公里/时,89式后座变换装置根据射角不同后座长变化、防止大射角时*尾与地面的碰撞,最大射角时*尾下的地面挖掘50厘米深的坑,以防止大射角时*尾与地面的碰撞。89式活跃在**战争至太平洋战争中的多个战场。1939年诺门坎事事件中,重*兵联队装备该*8门参战,香港要塞战中,**重*兵第2大队与**重*兵第3大队装备该*16门参加战斗,发挥了不小的威力。所罗门战役中,**重*兵第2大队装备该*8门参加战斗,瓜岛战役中,**重*兵第9大队有该*8门参加战斗,该*最后战斗是冲绳岛防御战,**重*兵第100大队装备8门,由于强力又有长射程的火力,持续抵抗达2个月以上。
九六式150mm重加农*
海岸防御与压制射击用途,是89式150mm**加农*的改进型。只装备常设师团的重*兵联队,日军的重*机动力一般不强,通常只在遇到坚固防线时才会调动重*兵**前往*击,96式重加分机动式与要塞式两种,但都能整*牵引机动。96式重加农*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威力的6英寸陆军大*,发射普通弹丸射程比意大利150mm加农*与美军的155mm加农*都远,此外弹丸最重,比现在的155mm底排弹丸还重,只有日本海军的98式155mm加农*才性能超过96式150mm重加农*,海军的155mm加农*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但都是舰*或海岸*,战争期间应该从未进行过地面机动*击。96式150mm重加农*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实战纪录只有一次,那是在巴丹要塞总攻中有2门96式150mm重加农*参与了*击,至于其他*击纪录都发生在中国战场。不过该型火*最大规模运用是1948年,当时毛子把从关东军**库收缴上来的要塞式96重加24门借给了***,这是**根本无法抗衡的毁灭性*击力量,东北战场**很快土崩瓦解。
96式150mm重加农*资料
服役年代:1936—1945
口径:149.1mm
*管长:7860.0 mm (L 52.7)
重量:24314 kg
配用**:穿甲**弹,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
火*俯仰角:-7 to +35.0 度 '
弹丸重量:50.2 Kg
弹丸初速:860 m/sec
最大射程:26200 m
2、野*
明治三十八年式150mm**榴弹*
压制射击用途,装备师团野*兵**与**野*兵联队,这种*的性能也很过时,不过150mm火*的威力很大,而且生产新式150mm*费用较高,所以***150mm**榴弹*虽然早已停产,但日军没舍得淘汰这种老式大*,这种*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陆军**急剧扩充,而国内拨给陆军的材料却遭紧缺,陆军**停止了所有新式150mm*的生产,反恢复了这种古董大*的生产,用来为新**提供一定的大口径火*,因此产量很大,这种大*一直使用到了战争结束,有一部分还被装在战车底盘上改成了自走*
明治38年式150mm**榴弹*资料
服役年代:1911—1945
口径:149.1mm
*管长:1880.0 mm (L 12.6)
重量:2090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0 to +43.0 度
弹丸重量:36 Kg
弹丸初速:275 m/sec
最大射程:5890 m
大正四年式150mm**榴弹*
压制射击用途,为步兵师团野*兵**与****重*兵旅团的**榴弹*,性能比***150mm野*好,开战时已接近停产,但一直用到了战争结束,这种火*重量很轻,精度较高,在战场上威力还是很大的
大正4年式150mm**榴弹*资料
服役年代:1915—1945
口径:149.1mm
*管长:2190.0 mm (L 14.7)
重量:2800 kg
配用**:榴弹,纵火弹,化学弹
火*俯仰角:-5 to +65.0 度
弹丸重量:36 Kg
弹丸初速:389 m/sec
最大射程:8800 m
96式150MM榴弹*
由于4年式150MM榴弹*性能日现落伍,而且不能采用机械化牵引,故在战场上运动速度缓慢。1933年开始设计新的火*。1935年9月试制*完成。经过1936年的使用试验火*实用性得到确认。以后又在中国东北进行了冬季试验,情况良好,实用试验完成后开始**的编成。1938年5月制式化。该*与日本国内开发的其它150MM榴弹*比较,在射程、射界、运动性、射击精度、布设所要时间上有更加良好的性能。与同时期各国使用的150MM榴弹*比较,重量较为轻便、最大射程较短。*身采用自紧*管,这是最早采用自紧*管的150MM的日本火*,火*运动时将火*置于*架车上,射击时将火*从上面牵引下来,置于地面发射,比较繁琐。最先装备该*的是**重*兵第1联队。原来配备4年式150MM榴弹*,1938年12月装备本*。1939年6月2个大队16门*参战诺门坎战役。1941年参加菲律宾岛**作战,瓜岛战役里,该*重*兵发挥了一定的威力。1944年冲绳岛战役中,第2大队射击**美军,一种说法说美国第10集团军司令官巴克纳中将就是被该种火*击中身亡的。除了**重*兵第1联队以外该*还装备**重*兵第3联队和**重*兵第4联队。1939年新编成**重*兵第17联队、**重*兵第20联队也开始配备。1942年新编成**重*兵第23联队开始配备。1945年新编成**重*兵第26联队、**重*兵第27联队开始配备,制造总数440门。该*1938年制造,口径倍比23.5,*身长3.523,全重4140公斤,上下射角 -5~+65度,水平射角左右各15度,最大射程11900米,*口初速540米/秒,使用95式破甲榴弹,***榴弹,***尖锐弹。
3、攻城重*
七式305毫米榴弹*是二战日本陆**过的囗径最大的火*(不算岸防*),该*分短身管和长身管两种,短身管性能如下:
设计年代: 1918
囗径 : 305 毫米
管长 : 5.015 米 (16倍) .
高低射界 : 2 至 +73 度
方向射界 : 360 度
弹重 : 398.7 公斤
初速 : 400 米/秒
全重 : 59.217 吨
射程 : 11,750米
生产总量 : 10 门
长身管型管长 7.22米(23倍)
方向射界、高低射界及所用**与短管型相同。初速提高到500米/秒
射程增至14,800米,*重也增加到97.7吨。生产总数20门。两种*曾被用于菲律宾的战事。
九八式320毫米臼*
该*属攻城重*。主要装备臼*兵联队与**臼*兵联队,用于近迫攻击坚固要塞或摧毁障碍物,在各个战场上都有使用。
服役年代:1925—1945年
口径:320mm
*管:有底盘棒式稳定器
重量:含弹1215kg
配用**:**弹,榴弹
火*俯仰角:固定+45 度
弹丸重量:300Kg
弹丸初速:110米/秒
最大射程:1100M

二战美国57*和德国75*哪个更厉害

鼎鼎大名的pak40反坦克*,口径75mm,身管46倍口径,重量1.4吨。

实战性能一般,1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116mm垂直钢板,初速度760,射速就看装填手的效率了。可以有效打击谢尔曼和t34之类的中型坦克,面对kv,3485,丘吉尔这些装甲厚实点的则略微勉强。

二战时期各国口径最大的火*是哪些

二战时期陆地上最大的*是 德国陆军的 大多拉火* ;口径:800mm   入役:1942年   全*长:约43m   *弹重:7100kg   *高:12m   系统全重:1350吨   最大仰角:53度   有效射程:40km   制造厂商:克虏伯
在攻克塞**托波尔要塞的战斗中,火*特别是“大多拉”*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多拉”火*向该要塞的7 个主要目标共发射了48发巨型*弹。剧烈的**声似电闪雷鸣,惊天动地,一股股浓烟从要塞升起。*弹降落之处, 立即化为废墟,尤其是其中有一发*弹击毁了在席费拉亚湾北岸埋在**下30米深的一个巨型**库。令德军和苏军都为之震惊.。
二战时期;海军舰*中 口径最大的火*最大口径是; 日本海军骄傲战列舰之最 大和号的 460毫米巨型主*.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闻名于世。3联装主*三座,两座三联装*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塔配置在后甲板。当时日海军对主*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实际是460毫米。主**塔的旋回部的重量为2774吨,相当于日海军“秋月”型驱逐舰的排水量。*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后面19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塔后部装有长15米的测距仪,*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装有潜望镜式瞄准镜。上述望远镜及瞄准具采用潜望镜式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火*冲击波的影响。*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装填*弹时,固定在+3度上,俯仰速度每秒8度,*塔旋回一周3分钟。发射速度,每分1.8发;最大射程20海里,需飞行90秒。*弹基数每门*100发,每发*弹1460千克,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机械化。3座主*样式相同,都是由吴市海军工厂的舰*部负责研制的。9门主*若指向一舷射击,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二战时有哪些著名的迫击*?

几个主要国家的代表性迫击*: 1、美国 M-2 60MM迫击*和M-1 81MM迫击* M-2制造了67500门以上,M-1迫击*造了30200门以上, M-2的最大射程达到1.8公里(是掷弹筒的2倍多),理论最高射速18发/分,各国争相山寨。 2、日军90MM系列迫击* 发5.2公斤重型**弹,射程达到惊人的3.7公里 3、苏联M1938/120MM重型迫击* 步**直属一个迫击*连,下辖两排8门*,此*射程超过6公里,威力甚至超过日军大队级的75MM山*,不过重量也超过500公斤,机动性很差。 4、德国Gr.W.34型80mm迫击*。 该型*身管长1143mm,重57kg,其中身管重19kg。发射3.5kg34型迫击*弹时。*口初速172m/s,最大射程2400m,最大散布直径为65m。到战争结束,Gr.W.34共生产了71,630门。

二战时有哪些著名的迫击*?

二战时期各国口径最大的火*是哪些

二战时期陆地上最大的*是 德国陆军的 大多拉火* ;口径:800mm   入役:1942年   全*长:约43m   *弹重:7100kg   *高:12m   系统全重:1350吨   最大仰角:53度   有效射程:40km   制造厂商:克虏伯
在攻克塞**托波尔要塞的战斗中,火*特别是“大多拉”*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多拉”火*向该要塞的7 个主要目标共发射了48发巨型*弹。剧烈的**声似电闪雷鸣,惊天动地,一股股浓烟从要塞升起。*弹降落之处, 立即化为废墟,尤其是其中有一发*弹击毁了在席费拉亚湾北岸埋在**下30米深的一个巨型**库。令德军和苏军都为之震惊.。
二战时期;海军舰*中 口径最大的火*最大口径是; 日本海军骄傲战列舰之最 大和号的 460毫米巨型主*.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闻名于世。3联装主*三座,两座三联装*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塔配置在后甲板。当时日海军对主*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实际是460毫米。主**塔的旋回部的重量为2774吨,相当于日海军“秋月”型驱逐舰的排水量。*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后面19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塔后部装有长15米的测距仪,*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装有潜望镜式瞄准镜。上述望远镜及瞄准具采用潜望镜式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火*冲击波的影响。*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装填*弹时,固定在+3度上,俯仰速度每秒8度,*塔旋回一周3分钟。发射速度,每分1.8发;最大射程20海里,需飞行90秒。*弹基数每门*100发,每发*弹1460千克,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机械化。3座主*样式相同,都是由吴市海军工厂的舰*部负责研制的。9门主*若指向一舷射击,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二战时期各国口径最大的火*是哪些

二战时期陆地上最大的*是 德国陆军的 大多拉火* ;口径:800mm   入役:1942年   全*长:约43m   *弹重:7100kg   *高:12m   系统全重:1350吨   最大仰角:53度   有效射程:40km   制造厂商:克虏伯
在攻克塞**托波尔要塞的战斗中,火*特别是“大多拉”*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多拉”火*向该要塞的7 个主要目标共发射了48发巨型*弹。剧烈的**声似电闪雷鸣,惊天动地,一股股浓烟从要塞升起。*弹降落之处, 立即化为废墟,尤其是其中有一发*弹击毁了在席费拉亚湾北岸埋在**下30米深的一个巨型**库。令德军和苏军都为之震惊.。
二战时期;海军舰*中 口径最大的火*最大口径是; 日本海军骄傲战列舰之最 大和号的 460毫米巨型主*.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闻名于世。3联装主*三座,两座三联装*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塔配置在后甲板。当时日海军对主*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实际是460毫米。主**塔的旋回部的重量为2774吨,相当于日海军“秋月”型驱逐舰的排水量。*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后面19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塔后部装有长15米的测距仪,*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装有潜望镜式瞄准镜。上述望远镜及瞄准具采用潜望镜式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火*冲击波的影响。*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装填*弹时,固定在+3度上,俯仰速度每秒8度,*塔旋回一周3分钟。发射速度,每分1.8发;最大射程20海里,需飞行90秒。*弹基数每门*100发,每发*弹1460千克,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机械化。3座主*样式相同,都是由吴市海军工厂的舰*部负责研制的。9门主*若指向一舷射击,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