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半成品中的直接材料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请问表格里的约当产量 单位成本 完工转出 是怎么算出来的??(约当产量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请问表格里的约当产量 单位成本 完工转出 是怎么算出来的??
一、约当产量:
因为完工产品3000件,在产品1000件,一次投料,所以原材料约当产量:
3000十1000=4000
又在产品加工程度60%,所以工、费约当产量:
3000十1000*60%=3600(件)
二、单位成本:
本月合计/约当产量
三、完工转出:
单位成本*3000
怎么计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工业的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构成。
直接材料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费用。
直接人工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上述直接费用根据实际发生数迸行核算,并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归集,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直接计入成本。
制造费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车间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办公费以及停工损失、信息系统维护费等。不能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需要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
扩展资料:
审查材料耗用数量的真实性,有无把非生产用料计入直接材料费用的情况。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复核产品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和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恰当,与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摊的直接材料费用是否相符。
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批准,材料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适当的人员复核,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是否及时入账;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的企业还应检查其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有无重大变化。
企业生产单位的其他支出是各项支出以外的支出,如水电费、差旅费、运输费、办公费、设计制图费、劳动保护费等。
这些支出多数是以银行存款或现金支付,并与产品无直接关系,一般均不单独设置成本项目,应在费用发生时,根据有关的原始凭证逐笔编制记账凭证后计入“制造费用”总账及明细账。
怎么计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工业的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构成。
直接材料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费用。
直接人工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上述直接费用根据实际发生数迸行核算,并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归集,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直接计入成本。
制造费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车间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租赁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办公费以及停工损失、信息系统维护费等。不能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需要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
扩展资料:
审查材料耗用数量的真实性,有无把非生产用料计入直接材料费用的情况。抽查产品成本计算单,复核产品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材料费用的分配标准和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恰当,与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分摊的直接材料费用是否相符。
抽查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批准,材料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适当的人员复核,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是否及时入账;对采用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的企业还应检查其定额成本和标准成本有无重大变化。
企业生产单位的其他支出是各项支出以外的支出,如水电费、差旅费、运输费、办公费、设计制图费、劳动保护费等。
这些支出多数是以银行存款或现金支付,并与产品无直接关系,一般均不单独设置成本项目,应在费用发生时,根据有关的原始凭证逐笔编制记账凭证后计入“制造费用”总账及明细账。
半成品如何计算产值?
半成品---是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产成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不包括从一个生产车间转给另一个生产车间继续加工的自制半成品以及不能单独计算成本的自制半成品,这类自制半成品属于在产品。
你可以通俗一点理解就是半成品是没完工的产品,在产品是完工的产品。只是手续上有些区别
其实半成品和成品是一样的计算方法。
指按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用以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和计算方法,主要取决于产品生产类型和管理上的要求。首先,产品生产的组织方式不同,成本计算的对象也不一样。在大量生产下,由于产品生产连续不断地进行,大量生产着品种相同的产品,因而只要按照产品的品种计算产品成本。在大批生产下,产品批量较大,往往在几个月内不断地重复生产相同的产品,所以也和大量生产一样,只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在小批生产下,产品批量小,一批产品往往同时完工,因而有可能按照产品的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批产品的成本,同时为了考核、分析各批产品成本的水平,在管理上也要求分批计算产品的成本。在单件生产下,生产按件(即定单)组织,因而就有可能和有必要按照产品别归集生产费用,按件(定单)计算产品成本。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如果生产的产品品种或批别很多,难以分别计算各种或各批产品成本,可以把耗用材料和加工过程基本相同的产品,归类计算它们的总成本,然后按照一定分配标准,分配计算各种、各批产品成本。其次,产品生产的工艺过程不同,成本计算的对象也不一样。在简单生产下,由于生产工艺过程不可能或者不需要划分几个生产步骤,因此只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在复杂生产下,由于生产工艺过程是由几个可以间断的分散在不同地点进行的生产步骤所组成,为了加强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往往不仅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而且还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以便考核、分析各种产品及其各个生产步骤成本超降的情况。根据产品不同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上的要求,就可据以确定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和以成本计算对象为主要标志的成本计算方法:(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品种法;(2)以产品批别(定单)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分批(定单)法;(3)以产品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分类法;(4)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分步法。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助于正确及时地计算产品成本,促使企业降低成本,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请问表格里的约当产量 单位成本 完工转出 是怎么算出来的??
一、约当产量:
因为完工产品3000件,在产品1000件,一次投料,所以原材料约当产量:
3000十1000=4000
又在产品加工程度60%,所以工、费约当产量:
3000十1000*60%=3600(件)
二、单位成本:
本月合计/约当产量
三、完工转出:
单位成本*3000
企业生产的自制半成品核算成本问题,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应如何分摊
一、半成品A的期初余额500元,是已经摊了制造费用的成本,即上期未完工,继续留在“生产成本”科目的,本月继续归集成本,何时完工了,何时再转“库存商品”。
直接人工费是否也要像制造费用一样按制造费用分配率的比例摊分给这40个产品?
可以。如果不能判断这些人工费是为哪个具体产品服务的,都可以通过制造费用分配计入。
二、具体核算步骤
1、这个月生产一级半成品A2000个,使用了原材料2000元,直接人工费5000
借:生产成本-A 7000
贷:原材料 2000
应付职工薪酬 5000
完工后需要入半成品库(或模拟入库)
借:生产成本-半成品A 7000
贷:生产成本-A 7000
2、生产二级半成品B时领用半成品A1800个
借:生产成本-B 6300 (7000/2000*1800)
贷:生产成本-半成品A 6300
还有200个半成品A留在库里未领用,挂账,后面生产时还会有完工的半成品A的陆续入到半成品库的,按“原材料”科目原则核算
损耗了300个,不做处理,其成本由合格品1500个承担,等于是领用的1800个单位成本是6300/1800=3.5,由于废品,使半成品B的单位成本增加了,变为6300/1500=4.2
3、B完工后也要再次入半成品库,假定外部加工费是500元
借:生产成本-半成品B 6800(6300+外部加工费500)
贷:生产成本-B 6300
应付账款-加工单位 500
4、生产成品C时,领用1200个B
借:生产成本-C 5440 (6800/1500*1200)
贷:生产成本-半成品B 5440
未领用的半成品B300个的成本,留在“生产成本-半成品B”
5、最后得到成品C1000个, 次品E 100个,已损耗50个借:库存商品-正品C (5440+制造费用分摊)/1200*(1000+50)
库存商品-次品E (5440+制造费用分摊)/1200*100
贷:生产成本-C
损耗的50个成本计入正品成本;月末还有50B个在产,留在“生产成本-C”科目挂账,继续归集后续发生的成本,何时完工何时转“库存商品”。
三、制造费用又该按什么比例分配?
可以按成品与半成品比例分摊。例如,C阶段,发生制造费用1万
成品分摊比率=5440/6300= 0.863492
半成品分摊比率=(6300-5440)/6300= 0.136508
成品分摊制造费用=10000*0.863492=8634.92
半成品分摊制造费用=10000*0.136508=1365.08
借:生产成本-C 8634.92
生产成本-半成品B 1365.08
贷:制造费用 10000.00
然后再结转完工的C(上面第5步),这样C分摊的制造费用8634.92元计入了“库存商品”(C和E)。
如何核算半成品的成本?
在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产品成本明细账应按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设立。具体计算程序,应分别按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把握。
1、逐步结转分步法实际上就是品种法的多次连接。各生产步骤不计算也不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只是在企业的产成品入库时,才将各步骤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从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转出,汇总计算出产成品成本。
2、平行结转分步法指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而是在哪一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帐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各步骤的成本明细帐转出的方法。
扩展资料: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
1、各生产步骤月末可以同时进行成本计算,不必等待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的结转,从而加快了成本计算工作的速度,缩短了成本计算的时间;
2、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的构成,有助于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3、半成品成本的结转同其实物结转相脱节,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上的月末在产品成本与实际结存在该步骤的在产品成本就不一致,因而,不利于加强对生产资金的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逐步结转分步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行结转分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