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中国古代高科技排名前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古代到底有哪些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 创造)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国古代到底有哪些重要科技发明创造
1、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中国历史上有丝絮纸和作书写用的缣帛纸和蔡侯纸,其基本工艺一直沿用至今。
2、指南针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Compass)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
3、**
**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的发明。
4、印刷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木版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刻版印刷术”(亦称“雕版印刷术”)刻版印刷的前身是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后来出现的拓印碑石等。造纸和制墨等生产技术出现之后,逐渐发明了刻版印刷技术。
5、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发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都江堰
中国的世界领先科技有哪些
中国科技闪光点,这几个领域世界领先,美国都只能望洋兴叹
世界历史 科学技术
以下参考《维基百科全书》
因古代世界科技史,大多是中国在引领世界,下面所标注的时间表只标注中国朝代。
公元一世纪(两汉)
科学技术
中国蔡伦改进造纸术。纸
手写书(Codex)见于罗马
希罗(亚历山卓)发明蒸汽机等多种水力发动的机械。
杜诗制造水排,利用水的力量带动鼓风机,进行冶铁铸造。[1]
西汉刘歆编制《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
二世纪(东汉)
科学技术
105年,蔡伦把改进造纸术的成果报告皇帝,并把改进过的造纸技术向各地推广。
132年,张衡造候风地动仪。
三世纪(三国)
中国王蕃计算出圆周率π=3.15,刘徽使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为3.14。
四世纪(五胡十六国)
无
五世纪(南北朝)
无
六世纪(南北朝、隋朝)
无
隋继续发展
七世纪(隋唐)
孙思邈等大量
八世纪(唐)
一行禅师组织大地测量,根据其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开创了科学史上用观测方法确定子午线长度的先河。
九世纪(唐)
无
其实这九个世纪世界科技史远不止这些成就,总体上说,这九个世纪世界科技史属于一个以中国为主的大的发展时期。
中国哪些技术世界第一?
中国世界第一的技术有:激光技术、超级稻和农作物杂交技术、陶瓷技术、高原铁路建设技术、建桥技术、巨型水电站建设技术、核电技术。
1、激光技术
中国的激光技术可以说是世界第一,成功领先世界其他国家。
2、超级稻和农作物杂交技术
中国的超级稻和其他的农作物杂交技术都得益于包括袁隆平在内的很多研究人员日复一日的劳作,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让中国乃至世界有了进步,甚至于在外国人看来超级稻已经俨然成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3、陶瓷技术
在中国古代,陶瓷一直都是十分受欢迎的,陶瓷的种类也有很多,这些美丽绝伦的瓷器获得了很多人的喜欢,另外通过拍卖最贵的十大瓷器中可以看出,中国陶瓷在世界还是有市场的。
4、高原铁路建设技术
自从上个世界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就一直在不断的研究高原铁路建设,很多铁路技术人员都在进行着相关的研究。
5、建桥技术
中国是比较有名的造桥王国,大家也知道在我国京沪高铁江苏地段有着世界上最长的桥—丹昆特大桥,长度达到了164.851公里的数字。
说说你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
1、青铜冶铸技术:
中国古代最初是使用自然铜,商代早期已能用火法炼制铜锡合金的青铜。冶炼青铜的过程较复杂,大概是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在炼炉内,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取精炼铜液,弃去炼渣,即得初铜。初铜仍比较粗,需再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
青铜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由于其克服了纯铜的柔软弱点,且具有熔点低、铸造性能好等优点,逐渐成为古代铜器中的主要品种,并促进了车、船、雕刻、金属加工等制造技术和农业、军事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青铜器的应用,代表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和文化艺术水平,成为这一时代的鲜明标志。
2、古代铸铁技术:
对铁器的大量需求,促成了铁范(铸铁金属型)的发明。1953年河北兴隆燕国冶铸遗址出土的铁范,曾用来铸造铁斧、锄、镰和车具。这些铁范结构合理,壁厚均匀,形状和铸件轮廓相一致,并已使用铁芯。有的范能一次铸两件器物,表明铸铁技术在这个时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铸铁热处理技术在此期间有明显的进步。由于铸铁都用木炭熔炼,碳含量大都在共晶点附近,而其他元素含量较低,属于较纯的铁碳合金。不少器件用铁范铸造,壁厚一般在3~5毫米,属于薄壁铸件。在实践中,已采用了较为合理的热处理规范,因而所得韧性铸铁件质量较好。白心韧性铸铁件多数处理完全,很少残留渗碳体和析出石墨。黑心韧性铸铁件多数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基体,一部分以铁素体或珠光体为基体,石墨形状与现代同类材质相近。
3、古代铸钢技术:
灌钢法,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先进炼钢工艺。是中国早期炼钢技术一项最突出的成就。由北齐著名冶金家綦母怀文发明。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不能迅速渗入。经过“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的发展历程,中国发明了灌钢法,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
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灌钢法,用此法制作的兵器坚韧锋利。早在汉代,人们就开始用煤做燃料,并用来冶铁。北宋时期,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冶铁炉的温度因此得到提高,于是加速了冶炼进程,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
中国高科技的代号
源于历史文化的高科技代号有:嫦娥号、玉兔号、祝融号、鸿蒙系统、天宫一号等。
1、嫦娥号
嫦娥一号是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
2、玉兔号
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和着陆器共同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设计质量140千克,能源为太阳能,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零下180摄氏度到零上150摄氏度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
3、祝融号
祝融号,为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高度有1米85,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
4、鸿蒙系统
鸿蒙,是一个汉语词语,亦作“鸿濛”。中国神话传说的远古时代,传说在**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团混沌状,因此把那个时代称作鸿蒙时代,后来该词也常被用来泛指远古时代。
5、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Tiangong-1),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也是中国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