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有入射角的日照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太阳入射角计算系数(太阳入射角计算系数是多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太阳入射角计算系数

太阳入射角是太阳直射光线与壁面法线之间的夹角。太阳入射角随太阳高度角、方位、壁面方位、壁面倾斜度的不同而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影响壁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壁面直立时太阳入射角的计算式cosi=coshcosε式中:i为太阳入射角;h为太阳高度角;ε为壁面太阳方位角。

日照间距如何计算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 日照间距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由图可知:tanh=(H-H1)/D,由此得日照间距应为:D=(H-H1)/tanh;
  式中:h—太阳高度角
  H—前幢房屋女儿墙顶面至地面高度;
  H1—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根据现行设计规范,一般H1取值为0.9m,H1>0.9m时仍按照0.9m取值)
  实际应用中,常将D换算成其与H的比值,即日照间距系数(即日照系数=D/H),以便于根据不同建筑高度算出相同地区、相同条件下的建筑日照间距。
  如居室所需日照时数增加时,其间距就相应加大,或者当建筑朝向不是正南,其间距也有所变化。在坡地上布置房屋,在同样的日照要求下,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间距也会随之改变。
  当建筑平行等高线布置,向阳坡地,坡度越陡,日照间距可以越小;反之,越大。有时,为了争取日照,减少建筑间距,可以将建筑斜交或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住宅正面间距,应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也可采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表5.0.2-2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
  5.0.2.2
正面间距,可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也可采用表5.0.2—2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
表5.0.2-2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换算表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换算表 表5.0.2-2方位0°~15°(含)15°~30°(含)30°~45°(含)45°~60°(含)>60°折减值1.0L0.9L0.8L0.9L0.95L 注:1、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2、L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
  3、本表指标仅适用于无其它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之间。
  日照间距系数是一个非常不全面的设计依据,现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方法的已经改进为计算机日照分析。

住宅建筑日照时间怎么计算

计算建筑日照时间,一般都是采用专业的日照软件去计算了。
日照分析主要操作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一、进行日照设置

地点设置:选择所在城市后,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程序自动计算出经度、纬度等信息;

时间设置:设置当前日照分析标准的时间参数及计算精度;

系统设置:对日照系统参数进行设置,包括图面标注文字高度,图形单位和正北方向,日照时间及*影颜色等;

标准设置:增加、修改、删除、设置日照分析标准;

二、进行日照建模

已经是三维模型的,直接进行模型转换即可;对平面建筑图形,需要通过日照建模使平面图形转换成三维模型。

三、选择参与分析的建筑模型,进行各种方式的日照分析

在方案初期,建议大家可以先使用沿线分析功能,如果方案不满足日照要求,则可使用软件提供的建筑物高度推算和建筑物位置推算功能,对方案进行调整;方案后期,则可通过区域分析,窗户端点分析及其它的日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出表。

四、最后导出日照报告

目前软件提供了通用日照报告模板,及杭州,宁波,温州和上海地区的日照报告模板,用户还可以自定义日照报告模板。

建筑日照计算分析标准是什么?

在城市规划中指住宅的日照标准,即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日照标准

太阳入射角计算系数

卫生要求确定的向阳房间在规定日获得的日照量,是编制居住区规划时确定房屋间距的主要依据。日照量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两个指标。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应满足受遮挡居住建筑的居室在大寒日的有效日照不低于二小时,居室是指卧室、起居室;敬老院、老人公寓等特定的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其居住空间不应低于冬至日2小时的日照标准;

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不低于冬至日3小时的日照标准。中小学教学楼的教学用房应不低于冬至日2小时;医院病房楼的病房部分应满足冬至日不低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满足以上日照要求时即视为日照不受影响。

建筑日照是根据阳光直射原理和日照标准,研究日照和建筑的关系以及日照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光学中的重要课题。研究建筑日照的目的是充分利用阳光以满足室内光环境和卫生要求,同时防止室内过热。阳光可以满足建筑采光的需求;在幼儿园、疗养院、医院的病房和住宅中,充足的直射阳光还有杀菌和促进人体健康等作用,在冬季又可提高室内气温。有的地方还可用太阳能作能源(见太阳能建筑)。

日照时数转化成太阳辐射量的公式是什么啊?跪求!详细点 谢谢

1.辐照单位:MJ/㎡,标准日照小时数的单位是h(小时)
所谓标准日照小时数是根据太阳能组件在标准条件下(大气质量AM1.5,温度25°,辐照强度1000W/㎡)的工作小时数,辐照强度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要进行折算。
2.折算公式
1J=1Ws,1h=3600s
1000W/㎡=1000J/s·
㎡=1000*3600j/3600s·㎡=3.6MJ/h

所以1KW·h/㎡=3.6MJ/m2
同时1KW·h/㎡相当于标准条件下,1小时标准日照小时数(1KW·h/㎡÷1000W/㎡)。
由此得出将太阳能资源(MJ/
m²)换算为标准日照时数的系数为
3.6。
3.举例
某地水平太阳辐射量为5199
MJ/㎡,那么:
相当于5199
MJ/㎡÷3.6=1444.2KW·h/㎡
相当于1444.2KW·h/㎡÷1KW/㎡=1444.2小时。
则日标准小时数1444.2/365=3.96小时。
1KW的系统,一天可平均发电3.96*0.8≈3.2度电。

太阳入射角度问题,如何从投影计算楼高。

在与楼平行的位置插一根木棍(越长越精确),木棍所插地平面需与楼的地平面等高,在量楼投影长度的同时 量出木棍投影的长度(必须是同时,应为地球在运动),用木棍顶端到地平面的高度和木棍投影的长度就能算出太阳的入射角度(投影角度) 或者是投影比例,用这个角度或者比例以及楼的投影长度来计算楼高。此时木棍,木棍的投影长度,木棍顶端到木棍投影顶端的距离 和楼投影长度,楼顶到楼投影顶端的距离,够成两个相似三角形。
最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计算公式就可以算出楼高。

在建筑房屋学里建筑的日照间距计算公式是什么

在建筑房屋学里建筑的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由图可知:tanh=(H-H1)/D,由此得日照间距应为:D=(H-H1)/tanh;

式中:h—太阳高度角;

H—前幢房屋女儿墙顶面至地面高度;

H1—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根据现行设计规范,一般H1取值为0.9m,H1>0.9m时仍按照0.9m取值)

实际应用中,常将D换算成其与H的比值,即日照间距系数(即日照系数=D/H-H1),以便于根据不同建筑高度算出相同地区、相同条件下的建筑日照间距。

如居室所需日照时数增加时,其间距就相应加大,或者当建筑朝向不是正南,其间距也有所变化。在坡地上布置房屋,在同样的日照要求下,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间距也会随之改变。

当建筑平行等高线布置,向阳坡地,坡度越陡,日照间距可以越小;反之,越大。有时,为了争取日照,减少建筑间距,可以将建筑斜交或垂直于等高线布置。

住宅正面间距,应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也可采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中 表5.0.2-2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

光的折射角,与入射角,谁大

入射角正弦和折射角正弦成正比,这个比也就是折射率。。但如果他非要说折射角正弦和入射角正弦成正比也没错,只不过这个比就成了折射率的倒数了。你说用哪种说法更好一点呢?

折射率是入射角的正弦比折射角的正弦这个没什么道理,一个规定而已,如果一定要个道理,我觉得应该是越符合思维习惯越方便越好。。
规定是什么意思就不用我解释了吧?科学有时候就需要规定,就像一米有多长。你说有什么道理呢?为什么就不再长一点?

另外,物质的折射率我觉得是为计算你提到的这个折射率服务的。
某一物质的折射率是光线由真空到该物质的折射率,这是个规定。
有了各种物质的折射率后光线通过物质交界面会发生什么样方向上的变化将会很容易计算。

再更正楼上一点,折射率可不是总用大角比小角的。。是入射比折射。。也因此折射率可以小于一,从玻璃到水和从水到玻璃的折射率能算成一样吗??

已知经纬度怎么算日照角度

日照角度即太阳高度=90-(已知纬度加或减直射纬度)
同半球减 异半球减

在光的折射中怎样判断入射角和折射角?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折射角是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光密介质中的角比较小。

至于哪个是入射哪个是折射,只有有反射光时才能判断(因为发生折射的光路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