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雏鸡养殖技术和技巧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雏鸡怎么养?(雏鸡怎么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雏鸡怎么养?

方法:首先要选好雏鸡的栖息地,一般家庭里就在庭院角落等地方即可。选的地方要通风透气,也不能散发气味影响生活,更不能带来卫生问题。选好地方后,就要做一个鸡舍,可以是笼子,也可以是一个小房间,甚至是只用篱笆圈一小块地方。为了一次防止疫病,鸡舍建设完成后,最好进行消毒杀菌,可以用生石灰粉撒,也可以用福尔马林熏。接着要挑选合适的雏鸡苗。那种孵化场刚出生的雏鸡苗,虽然便宜,进货成本低,但需要的照料更多,也更需要有技术,业余养殖很可能成活率不高。所以,建议尽量选择那些一月龄以上的雏鸡,不用费心照顾,也容易成活。根据肉用和蛋用再挑选鸡的品种和公母。如果是宠物鸡,还要参考一下鸡苗的父母辈的性状。

肉雏鸡养殖技术

雏鸡直接上网,你看着不要太挤就行,大点只要看着挤就分群,其实稀点好,就是温度不好控制。肉鸡主要是温度控制好,温差不要太大,3-5度的温差就行,雏鸡前几天温度最好控制33-38度,

育雏小鸡怎么养及小鸡饲养注意事项

1、 鸡未到达鸡舍前,应先将鸡舍温度预热到35℃~37℃,雏鸡到达育雏舍后,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此时雏鸡休息是正常的,但4~6小时后,雏鸡应该开始在鸡舍内散开,并开始自由饮水、采食、走动,24小时后在鸡舍内均匀散开。雏鸡入舍24小时后,如果仍然扎堆,可能是由于鸡舍内温度太低。若温度偏高,鸡群会出现张口呼吸、翅膀下垂的情况。
2、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必须保持适当的相对湿度,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秋冬季节,会需要额外的加热,如果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安装加热喷头,或者可以在走道上泼洒些水,效果比较好。
3、雏鸡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及时开水有助于雏鸡对其腹腔内剩余蛋黄的吸收。如果雏鸡出壳后48小时不能开水,发生糊*的雏鸡就会明显增多。通常应在其出壳后15~24小时内开水。开水时连续2~3天饮用5~8%的糖水,不仅可以预防小鸡糊*,还可降低雏鸡早期的死亡率。
4、 雏鸡出壳后第一次喂食称为开食。雏鸡开食的时间以出壳后24小时左右为好,最迟不得超过36小时。开食的饲料要新鲜,颗粒大小要适中,这样易于雏鸡啄食,且饲料需要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麦等。开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后再喂,有利于雏鸡消化。每日喂5~7次,开食料喂2~3天后,逐步改用雏鸡混合料进行正常饲喂,每日喂4—5次,少喂勤添。
5、养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合理的密度,可使雏鸡均匀摄食,保持鸡群整齐发育和健康生长。密度的大小应根据雏鸡日龄的大小、品种、饲养方式、季节和鸡舍结构等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平养雏鸡的合理密度为:0~4周龄20~25只/平方米;5~7周龄10~20只/平方米。网上育雏的合理密度为:0~4周龄24~28只/平方米;5~7周龄15~20只/平方米。
小鸡饲养注意事项
1、要加强育雏室的通风,以保持育雏舍内空气新鲜。通风之前药先提高育雏室温度1℃~2℃,通风的同时还能保证育雏的温度。通风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门窗开启度应从小到大,最后呈半开状态。切不可突然将门窗大开,让冷风直吹,使舍温突然下降。
2、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种**。特别要注意接种**时,**品种应与鸡群日龄相符,各种**的接种方法(主要有滴眼、滴鼻、注射、剌种等)都有其严格规定,应当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去做。除此之外,还必须定期对鸡舍彻底消毒,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卫生。育雏期间可在饲料和饮水中适当添加预防药,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治疗。

学习鸡苗养殖技术一般需要了解哪些方面?

雏鸡怎么养?

一、进鸡苗前的消毒
空鸡舍中会残留病菌、**等致病因子,如果不消毒放进来的鸡苗很易感染病原而发病。在进鸡苗的一周前,要对鸡舍进行清扫并严格彻底的消毒,可选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的混合液进行熏蒸,熏蒸期间关闭鸡舍门窗,直至消毒24小时后再开窗通气。

二、鸡苗的选择
在选择鸡苗时,一定要选择大厂家、信誉好、有售后服务的孵化场进苗。在准备购进的鸡苗中随机抓几只鸡苗解剖,查看肝脏、肾脏、胆囊、肺、肠道等部位是否有病变,确保购回的鸡苗健康。

三、鸡舍温度控制
鸡苗对温度要求非常苛刻,特别是刚出壳的鸡苗,但也不能照搬教科书,在鸡苗刚放进去鸡舍的时候,就升温到34/35度。因为鸡苗在运输车里的温度肯定没有这么高,一下子进入高温环境,这么的温差鸡苗应激大,对鸡苗的伤害很大。
正确的做法是刚把鸡苗放进鸡舍时,鸡舍的温度能达到30度左右就行了,可以慢慢升高温度,在3-4个小时后逐渐升高到35℃。
四、鸡舍湿度的控制
鸡苗很少各个系统发育还没有完善,特别是鸡苗的呼吸系统。如果鸡舍湿度过低,在高温的环境中,鸡的呼吸道黏膜很容易受到损伤而诱发呼吸道疾病;当然鸡舍湿度过高,鸡舍过于潮湿也会造成鸡苗发病。
正常情况下,7日龄之内的鸡苗,鸡舍的湿度应控制在60%~65%;7日龄之后的鸡苗,鸡舍湿度应控制在50%~60%为宜。
五、鸡苗的饲养
1、及时饮水
鸡苗在拉回来后,要及时让鸡苗饮水。初饮非常重要,鸡苗出壳后及时(尽量在出壳36小时内能饮到水,在出壳3小时内饮到为宜)饮水能促进体内卵黄的吸收,并有助于鸡苗及时排除胎粪,来**其饮食的**。
给鸡苗提供的饮水一定要清洁(温开水),并能保证鸡苗在半米内都能找到水源。饮水的温度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过低鸡苗会洗澡,造成着凉感冒,太高鸡苗的饮水量会不足,过高的水温还会损失鸡苗的肠道,最适宜的水温在18-24度之间。
在鸡的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和维生素C,可以给鸡苗提供一定的营养,同时缓解鸡苗运输的应激反应。
2、喂食
鸡苗初饮后,就会吃开口料了,刚开始喂鸡苗时不要控料。不要控料,也不是在料槽里加很多饲料,这样鸡苗吃不完会造成浪费,而且饲料易发生霉变,鸡苗吃食后危害很大。
正确的喂食方法是勤加少放,鸡苗吃完后再添料,如果鸡苗吃不完时,要及时把料从料槽里清扫出来。
六、鸡苗的养殖管理
1、光照
随着小鸡苗日龄增加,光照时间要保持不变或稍减,不能增加;1—3日龄的小鸡苗视力弱, 22—23小时的光照才能确保小鸡苗的采食和饮水,以后每周逐渐减少20分钟,直到每天光照9小时为止,直到20周龄;室内照明可按30瓦/10m2计算。
2、通风
鸡舍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鸡舍内的细菌、**、尘埃通过换气可以排出;利用自然通风实现室内外空气交换。
3、分群
按照小鸡苗的大小、强弱来分群,每半个月调整一次。要控制好小鸡苗群的密度,密度过大会使小鸡苗生长缓慢、且易发生啄癖。
4、防病
养殖小鸡苗应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接种**是预防鸡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常用小鸡免疫程序为:1日龄注射马立克氏**;10日龄接种鸡法氏囊**饮水;15日龄用鸡Ⅱ系苗滴鼻或滴眼或饮水;21日龄进行鸡痘刺种;35日龄用鸡法氏囊**饮水;40日龄用鸡Ⅱ系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混合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