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如何区分醛和酮原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鉴别醛和酮有哪些化学方法?(鉴别醛和酮有哪些简便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鉴别醛和酮有哪些化学方法?
可以用银氨溶液或者氢**铜来鉴别酮和醛。
1、银镜反应
银氨络合物(氨银配合物,又称托伦试剂)可以被醛类化合物还原为银,而醛被**为相应的羧酸根离子,生成的银附着在容器壁上光亮如镜。因此,在样品溶液中加入银氨络合物,生成银镜的即为醛,不生成的为酮。
2、氢**铜鉴别法
醛类可以与新制氢**铜(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本尼迪特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而酮不会发生此现象。
扩展资料
醛、酮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酮中的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而醛中的羰基与一个烃基及一个氢**相连,这种结构上的差异,使它们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醛比酮活泼,有些醛能进行的反应,酮却不能进行。
醛的羰基碳**上连有氢**,因此容易被**,不仅强**剂,即使**剂也可以使它**。醛**时生成同碳数的羧酸。酮则不易被**。 一些弱**剂只能使醛**而不能使酮**,说明醛具有还原性而酮一般没有还原性。因此,可以利用弱**剂来区别醛和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酮
酮和醛有什么区别
醛的羰基碳**上连有氢**,因此容易被**,不仅强**剂,即使 **剂也可以使它**。醛**时生成同碳数的羧酸。酮则不易被**。
一些弱**剂只能使醛**而不能使酮**,说明醛具有还原性而酮一般没有还原性。因此,可以利用弱**剂来区别醛和酮。常用的弱**剂有土伦试剂、费林试剂和本尼迪特。
[解题过程]
醛、酮的化学性质
(Chemical Properties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醛、酮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羰基上,以及受羰基影响较大的α-氢**上。羰基碳**是SP2杂化,碳**的三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氧**、氢**或碳**形成三个s键,键角约为120°,是平面三角形结构。碳**没有参与杂化的P轨道与氧**的P轨道侧面交盖形成p键。由于氧**的电负性较大,吸引电子
的能力较强,碳氧双键之间的电子强烈地偏向氧**一边,使羰基氧**带有部分负电荷,碳**带有部分正电荷,因此羰基是强极性基团。如图9-1所示。
使得羰基碳**易受亲核试剂的进攻而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受羰基的影响α-H也有一定的活性。羰基的反应部位如下所示:
醛、酮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酮中的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而
醛中的羰基与一个烃基及一个氢**相连,这种结构上的差异,使它们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醛比酮活泼,有些醛能进行的反应,酮却不能进行,现分别讨论如下。
一、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
羰基的C=O双键和C=C双键相似,也能发生加成反应。但C=O双键加成时,首先是试剂的亲核部分加到羰基碳**上,然后是试剂的亲电部分加到羰基氧**上。因此,与碳碳双键的亲电加成不同,碳氧双键的加成是亲核加成。
(一)与氢氰酸的加成
在碱催化下,醛和酮与氢氰酸加成生成氰醇,又称为α-羟基腈。例如:
上述反应在碱催化下进行的很快,产率也很高。若无碱的存在,反应进行较慢,若在酸存在下,反应速度显著减小,甚至反应较难进行。根据这些事实,人们认为:氢氰酸与羰基化合物的加成,起决定作用的是CN-离子,即CN-进攻带有部分正电荷的羰基碳**,这种由亲核试剂进攻而引起的加成反应,称为亲核加成反应。
结构不同的羰基化合物,其亲核加成的活性次序是:
芳酮亲核加成的产率较低,二芳酮则不发生反应。
羰基化合物与氢氰酸加成速率的快慢与化合物的电子效应、空间效应有关。
从电子效应考虑,亲核加成的难易取决于羰基碳上电子云密度的大
醛和酮啥区别?
,区别是连接O的C旁边连的是什么,连个H就是醛,连两个C就是酮
酮和醛有什么区别
一、结构不同
1、酮的**团羰基C=O,通式:RCOR',酮的分子中都含有羰基,且其羰基碳**上连有两个烃基。
2、醛的通式为RCHO,**团-CHO为醛基。醛类的通式是RCHO。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乙醛分子式为C2H4O,结构简式为CH3CHO,**团是醛基(-CHO)醛基是羰基(-CO-)和一个H**连接而成的基团。
二、物理性质不同
1、酮是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酮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其沸点低于相应的醇,但羰基氧能和水分子形成氢键,所以低碳数酮(低级酮)溶于水。低级酮是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高碳数酮(高级酮)是固体。
2、常温下,除甲醛为气体外,分子中含有12个碳**以下的脂肪醛为液体,高级的醛为固体;而芳香醛为液体或固体。低级的脂肪醛具有强烈的**性气味,分子中含有9个碳**和分子中含有10个碳**的醛具有花果香味,因此常用于香料工业。
由于羰基的极性,因此醛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类及醚类高。但由于羰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因此沸点较相应的醇低。
因为醛的羰基可以与水中的氢形成氢键,故低级的醛可以溶于水;但芳醛一般难溶于水。
三、化学性质不同
1、酮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氢氰酸、格利雅试剂、羟胺、醇等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可还原成醇。受羰基的极化作用,有α-H的酮可发生卤代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具有甲基的酮可发生卤仿反应。由仲醇**、芳烃的酰化和羧酸衍生物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制备。
2、醛通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一定的**性。醛类也可通过和高锰酸钾反应(条件:加热)得到羧酸。醛类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甲醛与苯酚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扩展资料:
醛的几个常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现象
1、甲醛发生银镜反应为:HCHO + 4Ag(NH3)2OH———(条件:水浴加热)—— → CO2↑+ 8NH3 + 4Ag↓+3H2O 【现象: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银镜】
R-CHO + 2Ag(NH3)2OH —(条件:水浴50~60℃加热)→ R-COONH4 + 2Ag↓ + 3NH3 + H2O
2、与新制氢**铜(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本尼迪特试剂)反应:【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
R-CHO + 2Cu(OH)2 —(条件:加热)→R-COOH + Cu2O↓ + 2H2O
3、与溴水反应:R-CHO + Br2 + H2O —→ R-COOH + 2HBr
4、加成反应:R-CHO + H2 —(条件:镍做催化剂,加热)→ R-CH2-OH
2R-CHO+O2—(条件:铜或者银做催化剂,加热)→ 2R-COOH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醛
百度百科——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