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溶血度标准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新生儿溶血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新生儿溶血检查什么项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新生儿溶血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ABO血型鉴定、非结合胆红素、释放抗体试验、羊水检查、抗人球蛋白试验、超声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如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脐血6%)、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增高(>10/100个白细胞)等均提示患儿可能存在溶血。
2.血清胆红素 主要为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溶血病患儿生后黄疸逐渐加深,胆红素水平呈动态变化,需每天随访2~3次。
3.定血型 ABO溶血病者母亲为O型,新生儿为A或B型。Rh溶血病者母亲为Rh*性(D抗原*性),新生儿为Rh阳性。如母亲为Rh阳性(但C或E抗原*性,胎儿C或E抗原阳性),婴儿Rh阳性,也可发生抗E、抗C、抗e、抗C引起的溶血病。
4.抗人球蛋白试验(antihuman globulin test) 即Coombs试验,检查特异性血型抗体,可证实患儿红细胞是否被血型抗体致敏,如直接试验阳性说明患儿红细胞已被致敏,再做释放试验阳性,即可诊断。ABO溶血病者需做改良法。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见胎头颅骨外软组织晕轮形成透明带,体形变胖,手足不能屈曲或有胎盘*影增大。
2.超声检查 对诊断胎儿重度水肿并发腹水有帮助。用***检查如胎儿皮肤厚度超过5mm者即示胎儿水肿。超声监测可探及肝脾肿大和周围水肿,并可用经腹壁羊水穿刺检测胆红素在羊水中的存在。羊水中胆红素的增加,特别是结合超声证实肝脾肿大或水肿,提示预后危重,需要在超声引导下经腹壁输注红细胞,如果胎儿接近足月应尽快结束妊娠。
血常规各项指标怎么看?
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
此外,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范围】
新生儿:(6.0~7.0)×1012/L
婴儿:(5.2~7.0)×1012/L
儿童:(4.2~5.2)×1012/L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2、血红蛋白(Hb)
【正常参考范围】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3、血细胞比容(HCT)
【正常参考范围】
男40%~50%;
女35%~45%。
4、白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范围】
**(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5、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范围】
中性粒细胞N0.5~0.7(50%~70%)
嗜酸性粒细胞E0.01~0.05(1%~5%)
嗜碱性粒细胞B0~0.0l(0~1%)
淋巴细胞L0.20~0.40(20%~40%)
单核细胞M0.03~0.08(3%~8%)
6、血小板计数
【正常参考范围】
(100~300)×109/L
扩展资料:
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①增多见于精神因素(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均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生(气压低,缺氧**;长期多次献血)。②减少见于妊娠、6个月~2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造血原料相对不足、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
(2)病理性增多见于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肿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3)病理性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见于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见于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血常规
微量元素检测说:标本轻微溶血,请问溶血什么意思
标本溶血,也就是血液标本里面的红细胞发生了破坏,红细胞里面的内容物释放到了外面。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检查项目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造成结果的严重不准确。因此,这种时候往往需要重新留取标本。
什么情况会得溶血症?
有一种说法,O型血的妈妈生出来的孩子容易发生溶血症,真的是这样的吗?溶血症是一种什么病症,它会给宝宝带来什么样的危险?有没有预防和干预的方法?溶血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病?
胎儿或者新生儿溶血通常是由于母儿血型不合,母亲血液中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溶解胎儿红细胞所引起的。新生儿的主要症状是:黄疸、病情严重可致贫血,同时可有水肿等。
母亲血型是O型,一定会发生溶血症吗?
母亲为O型血,父亲为A型、B型或者AB型,而胎儿为A型或者B型时,为**血型不合。如妈妈是O型血,孩子是A型血,妈妈体内有O型红细胞,血浆中带有抗“A”型红细胞的抗体,通过胎盘,***抗“A”抗体进入宝宝的体内,与宝宝A型血的红细胞中的A抗原发生反应,所以就发生溶血。
**血型不合不一定会导致溶血症的发生,ABO血型不合的发生率为20%左右,但真正发生新生儿溶血的仅为5%以下。
从另外的一种血型分类来说,如果母亲是RH*性,父亲为RH阳性,胎儿为RHA阳性时,就属于**血型不合,但RH血型不合发生概率更低。
溶血症可以预防吗?
溶血症往往发生在怀孕初期发生过先兆流产,或者怀第二胎的妈妈身上。如果以前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女性打算再要孩子的时候,应该和丈夫提前进行ABO血型检查,检测体内抗A抗B抗体的情况,这种检测叫IgG抗体效价测试。可以在大型的综合医院或是大型的血库可以进行。双方都需要抽血,检查结果一般在一个星期后可以拿到。
如果检测值在正常范围以外,就必须进行干预,现在进行的干预治疗一般是中西医结合,预防胎儿、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如果不干预的话,随着孕期的延长,母亲体内的效价会逐渐增高,胎儿发生溶血症的几率也会越大。属于高危情况的女性怀孕后,应定期检测,一般一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复查。
O型血的妈妈生出来的孩子容易发生溶血症,这种说法成立吗?
单纯用***血型去推断孩子溶血症的发生率是不科学的。一般来说,第一次怀孕而且怀孕过程很顺利的话,溶血症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
相对于其他血型,O型血的妈妈血浆中既含有抗A抗体,又含有抗B抗体,因此与孩子血型不合的几率会大一点,但不排除其他血型的妈妈也会得溶血症的可能性。爸爸的血型如何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O型血的妈妈如果和O型血的爸爸生出来的孩子一定会是O型血,因此,就不存在发生溶血症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