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聚酯切片干什么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聚酯切片是什么(聚酯切片是什么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聚酯切片是什么
“聚酯切片”是塑胶原料
根据不同性质可以用来制造:饮料瓶(如:可口可乐瓶)、纤维丝(如:涤纶纤维丝)等。
国内主要生产厂有:“仪征化纤”“上海石化”等。
**主要生产厂有:“台塑”、“南亚化学”、“远纺”(远东集团)等,
国外主要生产厂有:“拜耳”、“巴斯夫”、“日本住友”、“三菱化学”、“韩国晓星”
什么是聚酯切片?
聚酯切片通常指聚合生产得到的聚酯原料一般加工成约4*5*2毫米左右的片状颗粒。聚酯生产的工艺路线有直接酯化法(PTA法)和酯交换法(DMT法)。
PTA法具有原料消耗低、反应时间短等优势,自80年代起己成为聚酯的主要工艺和首选技术路线。大规模生产线的为连续生产工艺,半连续及间歇生产工艺则适合中、小型多种生产装置。聚酯的用途现包括纤维,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
检验指标:
1、粘度
一般纤维级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645,这里所说的特性粘度是工业上用来表征聚酯分子量的大小,测定特性粘度不仅能正确评价聚酯的质量,而且为制定纺丝的工艺条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特性粘度太低,聚酯分子量小,纺丝过程拉伸困难,甚至不具可纺性,容易出现断头等;
粘度太高,拉伸时拉伸应力过大,大分子不好取向,所以特性粘度对纺丝的运转稳定性,长丝的条干均匀性和染色的均匀性均有影响,因此保证特性粘度的稳定,对于提高纺丝的质量有较大的帮助。
2、端羧基含量
端羧基含量也是衡量聚酯生产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来说,端羧基的来源主要为未反应PTA或降解后的产生,从理论上讲,完全反应的聚酯的端羧基应该为零。
实际上,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各种工艺条件下聚酯切片的端羧基含量有很大的不同,国标中端羧基范围为M±4,M值从18到36,是一个很宽松的指标。一般从工艺条件来说,杜邦装置端羧基含量高,中纺院工艺端羧基较低
3、熔点
聚酯熔点就是结晶的固态物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聚酯的纯度,一般来说纯聚酯是一部分结晶的高聚物,熔点在265℃。
在实际生产中,因为各种副反应的存在,使得聚酯中存在部分杂质,同时聚合物结晶的**和各处结晶度的差异也会影响聚酯的熔点,实际聚酯的熔点都在265℃以下,同时熔点温度范围不一定是某一点,而是某一个范围。国标中对熔点的规定在252℃~ 262℃之间.
4、二甘醇(DEG)
聚酯二甘醇是衡量生产过程中醚化副反应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实验结果来看,二甘醇含量的增加。可使聚酯的熔点或软化点下降,耐热**性和耐光性变差,在同样的染色条件下,二甘醇含量的增加,可使聚酯纤维的染色加深,上色率提高。
正因为DEG含量对于聚酯和后续的正面和反面的影响,各生产工艺条件下控制含量也有不同,相应杜邦工艺控制值较高,中纺院工艺控制值较低。
面前各生产厂家对二甘醇含量基本取得的共识是二甘醇含量高低的绝对值不是主要方面,重要的是含量的稳定,以减少生产所得纤维的染色差。但对于用于生产磁带、录像带等用途时,DEG含量应该低一些,这样可以增加使用时的耐疲劳强度。
5、色度
聚酯的色度是一个综合指标,不仅受到外界如PTA、消光剂和催化剂等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聚酯生产中本身生产过程的影响。
不管是外来色度的影响还是内在质量造成的聚酯色度发黄,均会使纤维的色度发黄,影响纤维的外观,尤其是降解或者金属催化剂离子造成的色度发黄发灰,容易使纺丝过程中粘度降增加,造成纺丝的生产波动。
色度中的b值反映的是聚酯切片的蓝黄度,b值越小,则聚酯颜色越偏向蓝色,越高越黄。L值反映的是切片的灰度,L值越大,则切片越明亮,越小则越灰。
6、二**钛含量
TiO2的作为消光剂加入聚酯产品中,其用量根据用户的需求来确定,一般来说有光切片含量小于0.12%,半消光切片一般在0.12~0.5%之间,该公司含量在0.28~0.3%之间。
7、铁含量
铁含量也是表征聚酯产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铁的来源是PTA、EG、催化剂和消光剂,但这些含量一定时,则表明聚酯装置中有被腐蚀的情况,铁含量高,则灰分含量也高,容易影响纤维的色泽和质量
8、灰分
灰分就是聚酯中的无机杂质,包括来源于PTA、EG原料中无机杂质,也来自于催化剂残留物、以及TiO2研磨时带入的杂质,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袋装PTA投料时,外袋杂质进入引起。
灰分含量的高低不仅影响装置中的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和生产的稳定性,而且也影响纺丝装置熔体过滤器的使用周期,堵塞组件,严重时会影响纺丝生产的连续性,造成断丝增加。
9、水分
切片的水分是指粘附在切片表面的物理结合水分,切片的水分含量与切片的干燥程度、储存时间、空气湿度、环境稳定等等因素有关。切片水分的高低不仅影响用户的原料消耗。同时对纺丝的的生产也有影响。
10、粉末异状切片
切片粉末是指能通过20目样筛的碎屑,异状切片是聚酯切片几何尺寸过大的粒子。无论是粉末还是异状切片不仅会影响切片的外观,还会影响到厂家的消耗和生产,粉末较多时在干燥中会粘结,造成堵料,尺寸过大的粒子在干燥时会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因此要求切片均匀颗粒少。
什么是聚酯切片?
聚酯切片通常指聚合生产得到的聚酯原料一般加工成约4*5*2毫米左右的片状颗粒。聚酯生产的工艺路线有直接酯化法(PTA法)和酯交换法(DMT法)。
PTA法具有原料消耗低、反应时间短等优势,自80年代起己成为聚酯的主要工艺和首选技术路线。大规模生产线的为连续生产工艺,半连续及间歇生产工艺则适合中、小型多种生产装置。聚酯的用途现包括纤维,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
检验指标:
1、粘度
一般纤维级聚酯切片的特性粘度为0.645,这里所说的特性粘度是工业上用来表征聚酯分子量的大小,测定特性粘度不仅能正确评价聚酯的质量,而且为制定纺丝的工艺条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特性粘度太低,聚酯分子量小,纺丝过程拉伸困难,甚至不具可纺性,容易出现断头等;
粘度太高,拉伸时拉伸应力过大,大分子不好取向,所以特性粘度对纺丝的运转稳定性,长丝的条干均匀性和染色的均匀性均有影响,因此保证特性粘度的稳定,对于提高纺丝的质量有较大的帮助。
2、端羧基含量
端羧基含量也是衡量聚酯生产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来说,端羧基的来源主要为未反应PTA或降解后的产生,从理论上讲,完全反应的聚酯的端羧基应该为零。
实际上,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各种工艺条件下聚酯切片的端羧基含量有很大的不同,国标中端羧基范围为M±4,M值从18到36,是一个很宽松的指标。一般从工艺条件来说,杜邦装置端羧基含量高,中纺院工艺端羧基较低
3、熔点
聚酯熔点就是结晶的固态物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聚酯的纯度,一般来说纯聚酯是一部分结晶的高聚物,熔点在265℃。
在实际生产中,因为各种副反应的存在,使得聚酯中存在部分杂质,同时聚合物结晶的**和各处结晶度的差异也会影响聚酯的熔点,实际聚酯的熔点都在265℃以下,同时熔点温度范围不一定是某一点,而是某一个范围。国标中对熔点的规定在252℃~ 262℃之间.
4、二甘醇(DEG)
聚酯二甘醇是衡量生产过程中醚化副反应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实验结果来看,二甘醇含量的增加。可使聚酯的熔点或软化点下降,耐热**性和耐光性变差,在同样的染色条件下,二甘醇含量的增加,可使聚酯纤维的染色加深,上色率提高。
正因为DEG含量对于聚酯和后续的正面和反面的影响,各生产工艺条件下控制含量也有不同,相应杜邦工艺控制值较高,中纺院工艺控制值较低。
面前各生产厂家对二甘醇含量基本取得的共识是二甘醇含量高低的绝对值不是主要方面,重要的是含量的稳定,以减少生产所得纤维的染色差。但对于用于生产磁带、录像带等用途时,DEG含量应该低一些,这样可以增加使用时的耐疲劳强度。
5、色度
聚酯的色度是一个综合指标,不仅受到外界如PTA、消光剂和催化剂等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聚酯生产中本身生产过程的影响。
不管是外来色度的影响还是内在质量造成的聚酯色度发黄,均会使纤维的色度发黄,影响纤维的外观,尤其是降解或者金属催化剂离子造成的色度发黄发灰,容易使纺丝过程中粘度降增加,造成纺丝的生产波动。
色度中的b值反映的是聚酯切片的蓝黄度,b值越小,则聚酯颜色越偏向蓝色,越高越黄。L值反映的是切片的灰度,L值越大,则切片越明亮,越小则越灰。
6、二**钛含量
TiO2的作为消光剂加入聚酯产品中,其用量根据用户的需求来确定,一般来说有光切片含量小于0.12%,半消光切片一般在0.12~0.5%之间,该公司含量在0.28~0.3%之间。
7、铁含量
铁含量也是表征聚酯产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铁的来源是PTA、EG、催化剂和消光剂,但这些含量一定时,则表明聚酯装置中有被腐蚀的情况,铁含量高,则灰分含量也高,容易影响纤维的色泽和质量
8、灰分
灰分就是聚酯中的无机杂质,包括来源于PTA、EG原料中无机杂质,也来自于催化剂残留物、以及TiO2研磨时带入的杂质,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袋装PTA投料时,外袋杂质进入引起。
灰分含量的高低不仅影响装置中的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和生产的稳定性,而且也影响纺丝装置熔体过滤器的使用周期,堵塞组件,严重时会影响纺丝生产的连续性,造成断丝增加。
9、水分
切片的水分是指粘附在切片表面的物理结合水分,切片的水分含量与切片的干燥程度、储存时间、空气湿度、环境稳定等等因素有关。切片水分的高低不仅影响用户的原料消耗。同时对纺丝的的生产也有影响。
10、粉末异状切片
切片粉末是指能通过20目样筛的碎屑,异状切片是聚酯切片几何尺寸过大的粒子。无论是粉末还是异状切片不仅会影响切片的外观,还会影响到厂家的消耗和生产,粉末较多时在干燥中会粘结,造成堵料,尺寸过大的粒子在干燥时会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因此要求切片均匀颗粒少。
PET粒子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途?
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主要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
PET,分之结构高度对称,具有一定的结晶取向能力,故而具有较高的成膜性和成性。PET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非晶态的PET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另外PET具有优良的耐磨耗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及绝缘性。PET做成的瓶具有强度大、透明性好、无毒、防渗透、质量轻、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酯丙烯酸树脂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特性和用途)
应该是聚丙烯酸树脂*液吧?在很多方面都有应用,*胶漆(内、外墙涂料),水性漆、粘合剂、涂料印花粘合剂、防水涂层、硬挺剂、纸张涂层剂等等。
pvc聚酯材料是什么?
PVC材料是塑料装饰材料的一种,是聚氯乙烯材料的简称,PVC(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 Monomer,简称VCM)聚合而成的热塑高聚物。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抗老化剂、改剂等,经混炼、压延、真空吸塑等工艺而成.
PET聚酯切片?
用途很广,可以生产涤纶纤维,涤纶单丝,打包带,胶片,板材,吹瓶等。弄脏了洗一下就可以了,价值很高。
聚酯切片和聚酯瓶片有什么区别
聚酯切片聚合生产得到的聚酯原料一般加工成约4*5*2毫米左右的片状颗粒,通称聚酯切片。作为生产原料主要用于纤维,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聚合生产得到的聚酯原料一般加工成约4*5*2毫米的片状颗粒,通称聚酯切片。聚酯生产的工艺路线有直接酯化法(PTA法)和酯交换法(DMT法)。PTA法具有原料消耗低、反应时间短等优势,自80年代起己成为聚酯的主要工艺和首选技术路线。大规模生产线的为连续生产工艺,半连续及间歇生产工艺则适合中、小型多种生产装置。聚酯的用途现包括纤维,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
聚酯切片,英文简称 PET,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由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聚合而成.。聚酯切片可能是聚酯瓶片的原料,或不同用途后的二次名称。目前,聚酯切片主要用于瓶级聚酯(广泛用于各种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的包装)、聚酯薄膜(主要用于包装材料、胶片和磁带等)以及化纤用涤纶,目前江苏好像有一家做这个挺不错的,好像叫什么东南化纤,你可以自己去咨询一下,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