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直流电对人体有哪些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直流电疗法的直流电的生物物理作用与生物化学作用(直流电疗法的生理和治疗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直流电疗法的直流电的生物物理作用与生物化学作用
人体内各种体液是组织细胞进行各种代谢和功能活动的内在环境,体液中含有各种电解质。体液中的电解质对维持细胞内外液的容量和渗透,酸碱平衡,神经肌肉兴奋性等具重要作用,而一些微量元素是许多酶的激活剂。体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有K+、Na+、Ca2+、Mg2+等,而*离子有C1-、HCO3-、HPO43-、SO42-,有机酸离子和蛋白质等。所以人体体液是电解质溶液,人体组织是电解质导体,能够导电。直流电治疗时,两电极间存在着稳定不变的电势差,人体组织内各种离子向一定的方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由于离子移动并引起体液中离子浓度对比的变化是直流电生物理化作用的基础。电解电解质溶液导电时,溶液中离子发生迁移和电极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称为电解。电解质溶解在水中时,一部分离解成阳离子和*离子,离子被一层水分子所包围,称为离子的水化。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时,阳离子移向*极并在*极上获得电子而还原成为**或**团,电子从外电路进入溶液;*离子移向阳极并在阳极上放出电子而**为**或**团,电子离开溶液流入外电路。在电极上产生物这些**或**团,或者它们同溶剂进一步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新物质,叫做电解产物。现以食盐溶液为例说明电解过程:氯化钠溶液中,受水化作用自动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通电时,钠离子向*极移动,从*极上得到电子成为钠**;氯离子向阳极移动,并在阳极上放出电子而变成氯**。钠**和氯**同水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氢**钠放出氢气和**并放出氧气,所以在*极处产生碱性电解产物而阳极产生酸性电解产物。 这是胶体分散体系在直流电作用下同时出现的两种现象。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的羧基离解出氢离子而带负电荷呈酸性:在酸性溶液中,蛋白质的氨基结合氢离子而带正电荷呈碱性。人体内血液、淋巴和脑脊液等体液,在正常情况下为弱碱性,因而蛋白离表面带负电荷。正电荷离子被蛋白表面负电荷吸引而分布在蛋白周围,形成一种独特的电荷分布:蛋白表面负电荷和这些负电荷所吸引的少数正电荷构成吸附层,吸附层四周的正电荷构成扩散层。从图2.1.3可看出,吸附层虽有少数正电荷,但仍以负电荷居多,因此带负电:扩散层则为正电荷组成。这两层间产生一定的电位,称为Zeta电位。直注电通过人体时,蛋白粒子及其吸附层响阳极移动,是为电泳;扩散层正离子连同其水化膜向*极移动则为电渗。由于蛋白胶体的移动影响了蛋白的分布和密度,同时,由于电渗,将使一极下的水分相对增多,而另一极则相对脱水,这些将对生理活动产生影响。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应激性)需要体液中各种电解质维持一定的比例。其关系如下: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体液中K+、Na+、Ca+、Mg2+都向*极方向移动,由于K+和Na+的水化膜较薄,移动速度较快,所以在*极下K+和Na+的浓度相对升高,以及*极下碱性升高,H+浓度较低,所以*极有提高组织兴奋性作用,而阳极下的Ca2+和Mg2+的浓度相对增加,H+浓度较高,所以阳极有降低组织兴奋性的作用。直流电能改变细胞膜两侧原有的膜电位的水平(或叫做改变膜的极化状态)。*极使膜的两侧产生一个外负内正的电压降(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将使膜两侧原有的外正内负的膜电位的数值减少,使膜处于一种低极化状态,因而应激性升高;而阳极下,由于在膜的两侧产生一个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和膜两侧原有的电位差同方向,膜电位增高,处于一种超极化状态,因而应激性降低。
今天我碰了+50V直流电 但是没有碰到负极 为什么没有事? 不说36V以上电压对身体有伤害吗?
直流电的特点就是从+极出发经过导体回到-极,别无他路。你今天碰了+50V直流电,因为,没有回路——即便站在地上(身体没有接触-极)所以没事。36V以上电压对身体有伤害指的是(人当做正负极的导体啦)。交流电更厉害,超过安全电压一只手碰上任何一极,假如人站在地上就形成了回路,就不象碰直流电那样了,轻则非得把你**不可,重则毙命。
电压相同的交流电和直流电哪个对人的伤害大?
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更大。
这里交流主要指50Hz工频交流。而人心跳频率是:正常心跳频率范围在60-100/分 平均在75/分左右。他们频率比较接近。
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周期性变化。
工频交流触电时,触电的50Hz电流,会严重干扰和影响自身的心跳周期的生物电变化。容易造成心跳紊乱甚至停止等严重后果。
其次,我们说的交流电压指的是有效值,交流电正弦变化是,峰值为有效值的1.414倍.虽然对于电器有效值一样,但对人体,峰值高损害也会更大。
所以同样电压的交流电比直流电危害大。
扩展资料:
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
电是一种涉及电子沿导体(如电线)运动的能源类型。电流可以沿着电线向一个或多个方向发生。在电流沿着一个方向流动时,就是直流电(DC)。交流电(AC)发生在电子沿多个方向流动时。电池产生直流电,而给家庭和其它建筑提供电力的电网使用的是交流电。
1、直流电
除了少数动物或闪电以外,电很少自然发生。在对电能产生的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发现电和磁场是相关的。电线附近的磁场导致电子沿着电线单方向流动,因为它们被磁极排斥和吸引。这是电池产生直流电的原理,这主要归功于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19世纪付出的努力和推广。
2、交流电
到了19世纪后期,另一位美国科学家尼古拉斯特拉开发出交流电,能传输不同电量。与沿着电线稳定运用磁性不同的是,他用旋转的磁铁。在磁性被导向一个方向时,电子流向正极,但在磁的方向翻转时,电子也随之改变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流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流电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有什么伤害
那要看是多大电压和哪种形式的电流了,物理治疗中的电流都是安全的电流,对人体无害而有益,而超出安全范围的电流会烧伤或者使全身肌肉收缩最后导致死亡!
电压相同的交流电和直流电哪个对人的伤害大?
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更大。
这里交流主要指50Hz工频交流。而人心跳频率是:正常心跳频率范围在60-100/分 平均在75/分左右。他们频率比较接近。
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周期性变化。
工频交流触电时,触电的50Hz电流,会严重干扰和影响自身的心跳周期的生物电变化。容易造成心跳紊乱甚至停止等严重后果。
其次,我们说的交流电压指的是有效值,交流电正弦变化是,峰值为有效值的1.414倍.虽然对于电器有效值一样,但对人体,峰值高损害也会更大。
所以同样电压的交流电比直流电危害大。
扩展资料:
直流电和交流电的区别
电是一种涉及电子沿导体(如电线)运动的能源类型。电流可以沿着电线向一个或多个方向发生。在电流沿着一个方向流动时,就是直流电(DC)。交流电(AC)发生在电子沿多个方向流动时。电池产生直流电,而给家庭和其它建筑提供电力的电网使用的是交流电。
1、直流电
除了少数动物或闪电以外,电很少自然发生。在对电能产生的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发现电和磁场是相关的。电线附近的磁场导致电子沿着电线单方向流动,因为它们被磁极排斥和吸引。这是电池产生直流电的原理,这主要归功于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19世纪付出的努力和推广。
2、交流电
到了19世纪后期,另一位美国科学家尼古拉斯特拉开发出交流电,能传输不同电量。与沿着电线稳定运用磁性不同的是,他用旋转的磁铁。在磁性被导向一个方向时,电子流向正极,但在磁的方向翻转时,电子也随之改变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流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流电
交流电和直流电流经人体有什么区别?3.5A的交流电经过人体会怎样?
交流与直流流经人体稍有区别,交流会产生更强的电击效果,你可以想象交流电作用在肌肉上就会使肌肉不断反复收缩,但本质都一样会使所有肌肉组织收缩,3.5安的电流就不是电人了而是严重的烧伤,人体一般10毫安电流就会造成死亡,3.5的电流就应该是高压电线电击了会造成严重烧伤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